企业战略是一个方向,是宏观的东西,企业大学的使命之一,就是推动企业战略的落地。企业大学做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它的定位是什么,符不符合企业实际。
在中国,企业大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的定位是培训中心,后来由培训中心转化为企业大学的初级阶段,目标是提高员工绩效,然后再发展到企业大学的高级阶段,将其定位明确为推动企业战略执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位,没有这个定位,企业大学在运营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企业大学的发展
张善勇:很多人问培训中心和企业大学之间的区别,其实培训中心更像事务专家―开班请老师、组织学员、备课,而企业大学要做的事情和培训中心有本质的区别―不再关注具体的每个培训项目的实施,而是以绩效(企业大学初级阶段)或战略为导向(企业大学高级阶段)综合考察培训项目。
张文强:为什么要将战略执行作为企业大学的定位呢?
杨晶:因为企业大学是个新兴事物,如果抓不住企业的战略,那么它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是无效的,不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任何帮助。对于企业来说,战略非常重要,但是在跟很多企业一把手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企业的战略特别多,比如战略产品、战略目标等,但是真正的发展战略却并不清晰。
张文强:所以这是很矛盾的一件事,企业大学希望推动企业战略的落地和执行,但是很多企业的战略其实并不清晰,企业大学不知道该怎么办。
张善勇:其实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讨论战略的问题。我跟一位企业大学校长交流过一个问题:以前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一年做一次,现在变成一个季度一次,在变化如此迅速的时代,企业靠什么做战略、怎么做战略?我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企业要靠学习、靠企业大学在企业中形成学习发展的氛围。战略怎么做?不是找外部的专家或咨询公司做一个空洞的战略,而是要基于企业的情境、现状,结合企业当前拥有的资源,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战略。战略不是由企业家等少数高层制定的,而是基于全员的,所以制定战略的过程也叫团队共创,只有当员工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企业才能真正找到发展之路。
企业大学战略落地要分阶段
杨晶:解决企业战略不清的关键在于企业老板。我经常问老板,企业的战略意图是什么?能用5句话概括出来吗?战略意图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之我又会继续追问他们,每个阶段企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不断深入的引导和追问中,老板们的思路会逐渐清晰。
一般来说,企业战略往往可以分为3~5个阶段,再多会太细,不符合企业实际。当阶段清晰后,企业再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集中精力解决。每个阶段的矛盾都解决了,战略就能按既定轨道向前推进。
张文强:这样,整个战略规划、战略布局的时间段,及每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就全都清晰了。
张善勇:刚才杨晶老师讲得非常好,企业大学要引导企业老板梳理战略。2013年《企业大学》第9期杂志的封面人物林恩慈老师是国内研究引导技术的第一人,她讲了引导的3个核心:第一是集思广益,先把大家集中起来;第二是群策群力,共享“我”的智慧;第三个就是众志成城,大家一起行动。
杨晶:始终要问,用问的形式来进行引导。这是一个落地过程。
张善勇:企业大学可以把企业高管、核心员工集中起来讨论战略,通过若干天封闭式的讨论把企业整个战略讨论出来。为什么叫大学?大学是开放的,自由的。企业内部是金字塔结构,等级森严,而在企业大学,所有成员一律平等,大家畅所欲言,从而营造出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这也是企业大学的价值之一。
张文强:我觉得把两位老师讲的内容结合起来,就为企业大学指明了推动企业战略清晰化的方向。
杨晶:企业总战略清晰以后,企业大学可以帮助企业把战略进行一步步的分解,然后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甚至每个团队。也可以用引导的方法继续深入地问,反复地问,最后清晰化。在明晰整个企业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大学要涉及很多的题目、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推动战略的落地、资源的整合。
张善勇:很多企业大学的校长或培训中心的主任,他们的很多困惑来自于不知道老板在想什么。这是企业大学必须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企业大学可以通过组织战略研讨会,把老板吸引进来,企业大学校长则变成引导师和催化师,和老板一起探讨整个战略该怎么一步步实现。这样做,企业大学校长就可以与老板的思维模式保持一致。当企业大学校长知道老板是怎么想的,再跟他人讲企业战略也就有章可循了。企业大学校长该由谁担任?企业一把手。因为只有一把手才能真正了解战略,将企业大学和企业战略结合起来。如果是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或部长兼任企业大学校长,他们只能做培训事务性工作,发挥不了企业大学真正的职能。
杨晶:为什么呢?企业大学定位在战略上,所以它必须与战略挂钩,并要在企业上下层的沟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大学的校长要由一把手兼任。如果说没有做到这一点,企业大学在战略沟通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
张文强:等于是中层揣测上层的意图,并向下层传递。
杨晶:光揣测不成,上层也应该直接下达指令。
张善勇:在整个沟通传递的过程中,战略推进的力度会层层衰减。如果老板有100%,到中层可能只有60%,而到了基层甚至可能只有10%或20%,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企业大学能解决这一问题。在开放、平等的组织环境下,大家可以自由发言、相互提问,真正理解老板的意图。
杨晶:我总结了一下,凡是企业大学在人力资源部下运转的,很少有成功的。为什么呢?它虽然挂着企业大学的牌子,但是运作的却永远是培训中心的决策。
张文强:因为它结合不了战略。它没有这样的高度,战略的高度客观地说只能靠一把手、核心层把握。
张善勇:所以建企业大学,是企业家的事情,不是培训经理的事情。培训经理建企业大学几乎很难成功。 如何做好企业大学
张文强:有的企业一把手不愿意担当这个责任,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张善勇:我们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很多企业家不愿意做企业大学校长,这其实是一个心理问题:企业家胆怯了。我们知道有很多人在面对镜头或面对观众的时候,会有一种危机感,他们甚至认为公开演讲比死亡更可怕。遇到这种类型的企业家,首先要先改变他们的胆怯心理。具体的做法是,可以先让他们成为内部讲师,让他们去讲课,当他们不再害怕镜头、观众的时候,就可以把他们推出来了。其次,可以帮助企业家打造个人品牌形象。这样做既可以增强企业家的自信,又可以带动公司品牌的提升。因为企业是有人格的,比如一提到京东我们就想到刘强东,一提到阿里巴巴就想到马云。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家其实是和企业画等号的,所以企业家的个人形象非常关键。
最后,从战略层面看,怎么抓住老板的心是关键。因为老板是看整个企业、市场的,而企业大学如果只关注企业内部,是无法打动老板的,要真正展现企业大学的价值才可以,所以企业大学要找到3个关键点以打动老板的心。
张文强:我觉得善勇老师的建议非常好,而且点到了将来企业大学发展的方向。到底是谁来做这件事?一定是企业的一把手,而不单纯是培训部门或者人力资源中心的事,而且企业老板不管愿意不愿意,其实都是自己企业品牌的代言人。
杨晶:任何企业家都是教育家。不管企业有多大,企业家都是员工的教育者,企业家做企业大学的校长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做了很多努力,一把手还是不愿意担任企业大学校长,可以让他做荣誉校长,不管怎样,一定要让他接受这个职位,之后企业大学的工作才好开展。
在一把手担任企业大学校长或荣誉校长之前,企业大学可以先成立一个战略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可以每年搞一次活动,定下企业大学未来一年或者三年的工作目标。目标制定后,企业大学在铺设课程、组织老师上都有了方向。不过,企业大学还是离不开一把手,需要把一把手拉入企业大学的队伍中来。
张文强:最后总结一点,企业家必须亲自参与企业大学,否则企业大学就不是真正的企业大学。
企业大学战略发展
杨晶:企业大学在处理系统性问题的时候,作用非常明显。在运作过程中要从企业存在的问题入手制定解决方案,开发课程,才能解决问题。
张善勇:企业大学实际上关注的是我们看到的问题背后的问题,这就是企业大学要做的事情。只关注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把它变成标准,把这个知识作为传承。
在开放的模式下,企业大学一直在思考怎么改进工作、发展自我。ISO9000体系的核心理念就是这样的,企业大学一开始也是从这儿导入的,即从点、线、面、体入手,然后是系统。企业大学一定是从问题入手进行落地的。
张文强:问题背后有问题,需要一整套解决问题的系统。企业大学可以通过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沉淀经验,进行知识管理,最后变成系统,再去进行传承和复制。
杨晶:企业大学是个很好的工具。
张善勇:2.0的时候是以知识为导向。在以知识为导向、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时候战略更加突出。
我们画个三角的话,是战略在上面,左边是组织,右边是人。所以,除了制定战略外,企业大学首先要提升的是组织能力,其次是人的能力。而人的能力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家。企业家以冒险为导向,要提高企业家的领导力,找准他的驱动力,如欲望、良知、价值等。二是员工。很多企业都在讲如何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但是这些都是虚的,只有从职业安全入手,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工作环境,员工才能安心工作。
很多时候企业家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并不一致,企业大学要帮助企业家克服这种毛病,如果企业家言行一致,整个公司的氛围也会很好,公司发展当然更好。企业大学既承担着帮助企业形成战略的责任,又承担着战略落地的责任,因为战略在传播过程中要靠组织性学习和培训。
杨晶:目前,企业大学虽然在蓬勃发展,但很多仍处于创建初期,人们对企业大学的认识也参差不齐。企业大学要想实现自身价值,任重道远。
张善勇:特别是企业家对企业大学的认识不足,所以企业大学要先把老板工作做通了。
杨晶:还有一点就是,运作企业大学的人员一定要对公司的战略非常清晰,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有战略思维的能力,否则,企业大学也做不好。
张文强:企业大学人员如果只具备执行能力或者专业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得有战略的思维、战略的高度,换句话说,只有跟老板站在一样的高度,才能看到战略的精髓,才能把战略进行分解,最后落地。所以企业大学的高层管理者一定要具备战略思维能力。
张善勇:在美国,许多企业大学的校长并不叫企业大学校长,而是叫首席学习官(CLO) ,CLO和CEO是平级的。而国内很多企业大学则非常奇怪,有的培训主管就能担任企业大学校长,有的是中层干部,有的是副总。从级别上讲,很多企业大学是整个组织的一个部门,企业大学校长原来是附属于人力资源部的,现在虽然独立出来了,但级别远远不够。
企业大学课程
杨晶:在企业大学的建设过程中,人员不需要很多,但是素质一定要高。
张文强:有的企业大学的核心运作人员可能不是很多,但是会有很多的兼职人员,或者说是有关系的高层人员都在企业大学里面。
张善勇:如果把知识分成四级:第一级是通用型的知识,就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的知识,像领导力的课程,像经济管理的课程;第二级是行业级的课程,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级是企业级的课程,在企业找专家;第四级是岗位级的课程。
企业大学应关注最核心的东西,但我看到很多企业大学都在做课程研发,而且都有非常宏大的目标:一开就是几百门、上千门的课程,但其中80%的课程不靠自己研发,而是靠引进。这样的课程其实没有多大作用。 很多人对这种做法心存困惑,觉得这种做法不对,但这不是企业大学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在做的时候没有真正理解企业大学的内涵。
张文强:企业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一定要经过缜密的调查研究,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来做,不能全靠引进。
杨晶:企业大学的课程分两块,一是外部课程,二是内部课程。外部课程还是需要引进来,但在引进来的同时,企业大学一定要把它内化掉,之后再不断地跟踪落地。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跟踪落地的过程。有的课程,一般来说跟踪三个月就能落地,有的则需要半年。落地的标志就是这个课程能针对企业某一实际问题,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并敦促企业执行。
张善勇:还有,企业大学不只培训讲师,还要培训企业内部的咨询师。咨询师跟讲师的定位不一样。咨询师更关注问题,而讲师更关注知识的传递。
企业大学也要把学习当作信仰。虽然国家一直在倡导“全民阅读”,但国内还是非常缺乏阅读和学习的氛围,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阅读量还是非常小的。为了方便国人阅读学习,很多机构也在研究各种适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学习方式,如移动学习、MOOC、游戏化学习等。但如果个体不是主动的学习,那么研究再多的学习方式也是毫无裨益的。因此,要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习惯,就要把学习当作信仰。现在,很多组织都在举办“阅读日”活动,其实就是在做这种努力。
课程很重要,但学习氛围的营造更重要。企业在组织培训时,一定要考虑这一点。
企业大学在组织中的定位
杨晶:企业大学跟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企业大学应该是其他部门的帮手、助手、支持者。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企业大学在组织中的位置就很特殊了,既能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又能与其他部门和谐共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而现在,有很多企业大学组织的培训往往是二道贩子―业务部门提出需求,企业大学直接从外部培训市场上找,找到后,组织人员参加培训,根本不管培训效果如何。再加上很多企业大学现在改叫利润中心,虽然运营成本增加了,却没有显示出对业务的价值,当然得不到其他部门的支持。
张善勇:其实很多业务部门需要的课程,外部培训市场是提供不了的,所以很多时候,企业内部可以直接组织培训。这样的话,不仅能节省很多培训成本,而且可以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
互联网思维核心
张文强:假如你遇到一个企业大学校长,问的第一句话会是“你清楚你们企业的战略吗?”
杨晶:会的,我经常会问一些领导:企业的战略你清楚吗?对中上层领导我经常问4个问题:
第一,最近一个时期你的工作重点有哪些?最多4个重点,不能说没有。
第二,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你目前的工作非常好,但是假如你想再提高一步,会遇到怎样的挑战?这个“提高一步”,指一定要达到98%,甚至99%。要实现这一点,你面临的挑战来自哪个方面?这些都是企业大学设计课程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四,你清楚公司的战略了吗?如果不清楚,要引导他们搞清楚。
张善勇:战略具有牵引作用。
张文强:这几点可操作性非常强,企业大学想推动企业战略的落地,那么它应该注意什么?有一些建议没有?
张善勇:企业大学的核心价值是推动企业战略落地,我们讲“上接战略、下连组织”,第一,一定要提升组织能力,这是战略的保障;第二,要关注人,现在虽然是互联网时代,但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不是网络,而是人,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第三要先共享,共享智慧,就会发现我们要改善自己的模式;第四要合作,很多时候战略落不了地,是因为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合作,缺乏集体行动。
关注人,才能为企业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让员工和员工之间、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大家才能共享知识和经验,凝结集体智慧,然后再合作讨论战略整体方案的分解和推进,最后执行。企业大学在整个战略落地过程中是始终位于前线,并贯穿其中的。
张文强:这几点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企业战略真正落地。
企业战略是一个方向,是宏观的东西,企业大学的使命之一,就是推动企业战略的落地。企业大学做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它的定位是什么,符不符合企业实际。
在中国,企业大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的定位是培训中心,后来由培训中心转化为企业大学的初级阶段,目标是提高员工绩效,然后再发展到企业大学的高级阶段,将其定位明确为推动企业战略执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位,没有这个定位,企业大学在运营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企业大学的发展
张善勇:很多人问培训中心和企业大学之间的区别,其实培训中心更像事务专家―开班请老师、组织学员、备课,而企业大学要做的事情和培训中心有本质的区别―不再关注具体的每个培训项目的实施,而是以绩效(企业大学初级阶段)或战略为导向(企业大学高级阶段)综合考察培训项目。
张文强:为什么要将战略执行作为企业大学的定位呢?
杨晶:因为企业大学是个新兴事物,如果抓不住企业的战略,那么它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是无效的,不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任何帮助。对于企业来说,战略非常重要,但是在跟很多企业一把手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企业的战略特别多,比如战略产品、战略目标等,但是真正的发展战略却并不清晰。
张文强:所以这是很矛盾的一件事,企业大学希望推动企业战略的落地和执行,但是很多企业的战略其实并不清晰,企业大学不知道该怎么办。
张善勇:其实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讨论战略的问题。我跟一位企业大学校长交流过一个问题:以前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一年做一次,现在变成一个季度一次,在变化如此迅速的时代,企业靠什么做战略、怎么做战略?我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企业要靠学习、靠企业大学在企业中形成学习发展的氛围。战略怎么做?不是找外部的专家或咨询公司做一个空洞的战略,而是要基于企业的情境、现状,结合企业当前拥有的资源,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战略。战略不是由企业家等少数高层制定的,而是基于全员的,所以制定战略的过程也叫团队共创,只有当员工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企业才能真正找到发展之路。
企业大学战略落地要分阶段
杨晶:解决企业战略不清的关键在于企业老板。我经常问老板,企业的战略意图是什么?能用5句话概括出来吗?战略意图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之我又会继续追问他们,每个阶段企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不断深入的引导和追问中,老板们的思路会逐渐清晰。
一般来说,企业战略往往可以分为3~5个阶段,再多会太细,不符合企业实际。当阶段清晰后,企业再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集中精力解决。每个阶段的矛盾都解决了,战略就能按既定轨道向前推进。
张文强:这样,整个战略规划、战略布局的时间段,及每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就全都清晰了。
张善勇:刚才杨晶老师讲得非常好,企业大学要引导企业老板梳理战略。2013年《企业大学》第9期杂志的封面人物林恩慈老师是国内研究引导技术的第一人,她讲了引导的3个核心:第一是集思广益,先把大家集中起来;第二是群策群力,共享“我”的智慧;第三个就是众志成城,大家一起行动。
杨晶:始终要问,用问的形式来进行引导。这是一个落地过程。
张善勇:企业大学可以把企业高管、核心员工集中起来讨论战略,通过若干天封闭式的讨论把企业整个战略讨论出来。为什么叫大学?大学是开放的,自由的。企业内部是金字塔结构,等级森严,而在企业大学,所有成员一律平等,大家畅所欲言,从而营造出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这也是企业大学的价值之一。
张文强:我觉得把两位老师讲的内容结合起来,就为企业大学指明了推动企业战略清晰化的方向。
杨晶:企业总战略清晰以后,企业大学可以帮助企业把战略进行一步步的分解,然后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甚至每个团队。也可以用引导的方法继续深入地问,反复地问,最后清晰化。在明晰整个企业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大学要涉及很多的题目、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推动战略的落地、资源的整合。
张善勇:很多企业大学的校长或培训中心的主任,他们的很多困惑来自于不知道老板在想什么。这是企业大学必须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企业大学可以通过组织战略研讨会,把老板吸引进来,企业大学校长则变成引导师和催化师,和老板一起探讨整个战略该怎么一步步实现。这样做,企业大学校长就可以与老板的思维模式保持一致。当企业大学校长知道老板是怎么想的,再跟他人讲企业战略也就有章可循了。企业大学校长该由谁担任?企业一把手。因为只有一把手才能真正了解战略,将企业大学和企业战略结合起来。如果是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或部长兼任企业大学校长,他们只能做培训事务性工作,发挥不了企业大学真正的职能。
杨晶:为什么呢?企业大学定位在战略上,所以它必须与战略挂钩,并要在企业上下层的沟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大学的校长要由一把手兼任。如果说没有做到这一点,企业大学在战略沟通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
张文强:等于是中层揣测上层的意图,并向下层传递。
杨晶:光揣测不成,上层也应该直接下达指令。
张善勇:在整个沟通传递的过程中,战略推进的力度会层层衰减。如果老板有100%,到中层可能只有60%,而到了基层甚至可能只有10%或20%,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企业大学能解决这一问题。在开放、平等的组织环境下,大家可以自由发言、相互提问,真正理解老板的意图。
杨晶:我总结了一下,凡是企业大学在人力资源部下运转的,很少有成功的。为什么呢?它虽然挂着企业大学的牌子,但是运作的却永远是培训中心的决策。
张文强:因为它结合不了战略。它没有这样的高度,战略的高度客观地说只能靠一把手、核心层把握。
张善勇:所以建企业大学,是企业家的事情,不是培训经理的事情。培训经理建企业大学几乎很难成功。 如何做好企业大学
张文强:有的企业一把手不愿意担当这个责任,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张善勇:我们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很多企业家不愿意做企业大学校长,这其实是一个心理问题:企业家胆怯了。我们知道有很多人在面对镜头或面对观众的时候,会有一种危机感,他们甚至认为公开演讲比死亡更可怕。遇到这种类型的企业家,首先要先改变他们的胆怯心理。具体的做法是,可以先让他们成为内部讲师,让他们去讲课,当他们不再害怕镜头、观众的时候,就可以把他们推出来了。其次,可以帮助企业家打造个人品牌形象。这样做既可以增强企业家的自信,又可以带动公司品牌的提升。因为企业是有人格的,比如一提到京东我们就想到刘强东,一提到阿里巴巴就想到马云。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家其实是和企业画等号的,所以企业家的个人形象非常关键。
最后,从战略层面看,怎么抓住老板的心是关键。因为老板是看整个企业、市场的,而企业大学如果只关注企业内部,是无法打动老板的,要真正展现企业大学的价值才可以,所以企业大学要找到3个关键点以打动老板的心。
张文强:我觉得善勇老师的建议非常好,而且点到了将来企业大学发展的方向。到底是谁来做这件事?一定是企业的一把手,而不单纯是培训部门或者人力资源中心的事,而且企业老板不管愿意不愿意,其实都是自己企业品牌的代言人。
杨晶:任何企业家都是教育家。不管企业有多大,企业家都是员工的教育者,企业家做企业大学的校长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做了很多努力,一把手还是不愿意担任企业大学校长,可以让他做荣誉校长,不管怎样,一定要让他接受这个职位,之后企业大学的工作才好开展。
在一把手担任企业大学校长或荣誉校长之前,企业大学可以先成立一个战略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可以每年搞一次活动,定下企业大学未来一年或者三年的工作目标。目标制定后,企业大学在铺设课程、组织老师上都有了方向。不过,企业大学还是离不开一把手,需要把一把手拉入企业大学的队伍中来。
张文强:最后总结一点,企业家必须亲自参与企业大学,否则企业大学就不是真正的企业大学。
企业大学战略发展
杨晶:企业大学在处理系统性问题的时候,作用非常明显。在运作过程中要从企业存在的问题入手制定解决方案,开发课程,才能解决问题。
张善勇:企业大学实际上关注的是我们看到的问题背后的问题,这就是企业大学要做的事情。只关注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把它变成标准,把这个知识作为传承。
在开放的模式下,企业大学一直在思考怎么改进工作、发展自我。ISO9000体系的核心理念就是这样的,企业大学一开始也是从这儿导入的,即从点、线、面、体入手,然后是系统。企业大学一定是从问题入手进行落地的。
张文强:问题背后有问题,需要一整套解决问题的系统。企业大学可以通过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沉淀经验,进行知识管理,最后变成系统,再去进行传承和复制。
杨晶:企业大学是个很好的工具。
张善勇:2.0的时候是以知识为导向。在以知识为导向、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时候战略更加突出。
我们画个三角的话,是战略在上面,左边是组织,右边是人。所以,除了制定战略外,企业大学首先要提升的是组织能力,其次是人的能力。而人的能力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家。企业家以冒险为导向,要提高企业家的领导力,找准他的驱动力,如欲望、良知、价值等。二是员工。很多企业都在讲如何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但是这些都是虚的,只有从职业安全入手,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工作环境,员工才能安心工作。
很多时候企业家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并不一致,企业大学要帮助企业家克服这种毛病,如果企业家言行一致,整个公司的氛围也会很好,公司发展当然更好。企业大学既承担着帮助企业形成战略的责任,又承担着战略落地的责任,因为战略在传播过程中要靠组织性学习和培训。
杨晶:目前,企业大学虽然在蓬勃发展,但很多仍处于创建初期,人们对企业大学的认识也参差不齐。企业大学要想实现自身价值,任重道远。
张善勇:特别是企业家对企业大学的认识不足,所以企业大学要先把老板工作做通了。
杨晶:还有一点就是,运作企业大学的人员一定要对公司的战略非常清晰,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有战略思维的能力,否则,企业大学也做不好。
张文强:企业大学人员如果只具备执行能力或者专业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得有战略的思维、战略的高度,换句话说,只有跟老板站在一样的高度,才能看到战略的精髓,才能把战略进行分解,最后落地。所以企业大学的高层管理者一定要具备战略思维能力。
张善勇:在美国,许多企业大学的校长并不叫企业大学校长,而是叫首席学习官(CLO) ,CLO和CEO是平级的。而国内很多企业大学则非常奇怪,有的培训主管就能担任企业大学校长,有的是中层干部,有的是副总。从级别上讲,很多企业大学是整个组织的一个部门,企业大学校长原来是附属于人力资源部的,现在虽然独立出来了,但级别远远不够。
企业大学课程
杨晶:在企业大学的建设过程中,人员不需要很多,但是素质一定要高。
张文强:有的企业大学的核心运作人员可能不是很多,但是会有很多的兼职人员,或者说是有关系的高层人员都在企业大学里面。
张善勇:如果把知识分成四级:第一级是通用型的知识,就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的知识,像领导力的课程,像经济管理的课程;第二级是行业级的课程,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级是企业级的课程,在企业找专家;第四级是岗位级的课程。
企业大学应关注最核心的东西,但我看到很多企业大学都在做课程研发,而且都有非常宏大的目标:一开就是几百门、上千门的课程,但其中80%的课程不靠自己研发,而是靠引进。这样的课程其实没有多大作用。 很多人对这种做法心存困惑,觉得这种做法不对,但这不是企业大学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在做的时候没有真正理解企业大学的内涵。
张文强:企业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一定要经过缜密的调查研究,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来做,不能全靠引进。
杨晶:企业大学的课程分两块,一是外部课程,二是内部课程。外部课程还是需要引进来,但在引进来的同时,企业大学一定要把它内化掉,之后再不断地跟踪落地。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跟踪落地的过程。有的课程,一般来说跟踪三个月就能落地,有的则需要半年。落地的标志就是这个课程能针对企业某一实际问题,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并敦促企业执行。
张善勇:还有,企业大学不只培训讲师,还要培训企业内部的咨询师。咨询师跟讲师的定位不一样。咨询师更关注问题,而讲师更关注知识的传递。
企业大学也要把学习当作信仰。虽然国家一直在倡导“全民阅读”,但国内还是非常缺乏阅读和学习的氛围,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阅读量还是非常小的。为了方便国人阅读学习,很多机构也在研究各种适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学习方式,如移动学习、MOOC、游戏化学习等。但如果个体不是主动的学习,那么研究再多的学习方式也是毫无裨益的。因此,要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习惯,就要把学习当作信仰。现在,很多组织都在举办“阅读日”活动,其实就是在做这种努力。
课程很重要,但学习氛围的营造更重要。企业在组织培训时,一定要考虑这一点。
企业大学在组织中的定位
杨晶:企业大学跟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企业大学应该是其他部门的帮手、助手、支持者。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企业大学在组织中的位置就很特殊了,既能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又能与其他部门和谐共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而现在,有很多企业大学组织的培训往往是二道贩子―业务部门提出需求,企业大学直接从外部培训市场上找,找到后,组织人员参加培训,根本不管培训效果如何。再加上很多企业大学现在改叫利润中心,虽然运营成本增加了,却没有显示出对业务的价值,当然得不到其他部门的支持。
张善勇:其实很多业务部门需要的课程,外部培训市场是提供不了的,所以很多时候,企业内部可以直接组织培训。这样的话,不仅能节省很多培训成本,而且可以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
互联网思维核心
张文强:假如你遇到一个企业大学校长,问的第一句话会是“你清楚你们企业的战略吗?”
杨晶:会的,我经常会问一些领导:企业的战略你清楚吗?对中上层领导我经常问4个问题:
第一,最近一个时期你的工作重点有哪些?最多4个重点,不能说没有。
第二,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你目前的工作非常好,但是假如你想再提高一步,会遇到怎样的挑战?这个“提高一步”,指一定要达到98%,甚至99%。要实现这一点,你面临的挑战来自哪个方面?这些都是企业大学设计课程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四,你清楚公司的战略了吗?如果不清楚,要引导他们搞清楚。
张善勇:战略具有牵引作用。
张文强:这几点可操作性非常强,企业大学想推动企业战略的落地,那么它应该注意什么?有一些建议没有?
张善勇:企业大学的核心价值是推动企业战略落地,我们讲“上接战略、下连组织”,第一,一定要提升组织能力,这是战略的保障;第二,要关注人,现在虽然是互联网时代,但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不是网络,而是人,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第三要先共享,共享智慧,就会发现我们要改善自己的模式;第四要合作,很多时候战略落不了地,是因为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合作,缺乏集体行动。
关注人,才能为企业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让员工和员工之间、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大家才能共享知识和经验,凝结集体智慧,然后再合作讨论战略整体方案的分解和推进,最后执行。企业大学在整个战略落地过程中是始终位于前线,并贯穿其中的。
张文强:这几点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企业战略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