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伯牙绝弦教案设计

25、伯牙绝弦

一、谈话导入

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优美动听,虽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叹,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听懂他琴声中所表达的情意。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名为钟子期的小伙子,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文言文所讲的故事。

1、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 伯牙绝弦 2、谁想读读课题 相机提醒“弦”的读音 3、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 4、伯牙为什么要绝琴呢?(不着急,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同学们把课文读通读顺就一定会知道的)

二、初读感知

1、下面参照老师给的提示,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1-2人) 3、指导读好“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出示)师范读第一句,生跟读。师范读第二句,生跟读。

4、再指名读文 5、最后一句再来读一遍。师范读,生跟读。 6、看来读文言文不仅要注意停顿和节奏,还要能读出韵味。那学习文言文只会读行吗?还应该?(理解)

7、有什么好方法吗? (多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看注释、)

三、品读

1、就用这些方法默读课文,借助注释试着理解文章的意思,把你读懂的和你读不懂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2、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板书:子期 3、这两个人物有什么特长吗?文中哪句话能告诉我们?“鼓”是什么意思?“善”是什么意思?

4、齐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请同学们在书中画出相关句子

5、生汇报 师:子期从伯牙琴声中听出了什么?(高山)这里的“善哉”中的“善”和我们刚才学的“善”意思一样吗?

6、当你听见伯牙如此高妙的琴声,你会这样表达你的赞美之情呢? “妙”请你用妙的语气来赞美一下伯牙的琴声

“好”你能带着你的赞美来读读这句话吗?

7、你们会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吗?(齐读) 8、当子期这样称赞是,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指导朗读 个性读 男女生读

9、当伯牙琴声响起,子期仿佛看到了巍峨的泰山立于面前,于是他这样赞叹:(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听的子期还看到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是怎样的江河?个性读/齐读

10、这正是伯牙所要表达的。同学们,高山也罢、流水也罢、善鼓琴的伯牙无论谈什么,善听的子期都能听懂,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1、这句话应该怎么读?(生读)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里面哪个字应该重点来读?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必呢?( )

12、齐读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3、伯牙的琴声只有钟子期能够听懂,伯牙想的也只有钟子期能够明白,两个人情投意合,心意相通,这就是————知音

16.在音乐的道路上,伯牙终于找到了一个懂得欣赏他的人,他会是怎样的心情?他会对子期说什么?

17、师范读 你们想不想试着读读 自己跟着音乐读读 18、指名读 谁来试着读读 齐读 19、知音相遇,心灵相通是幸福的,快乐的。伯牙子期越弹越有劲,越弹越欣喜,于是难舍难分。他们相约明年再见,可是第二年,当伯牙迫不及待的赶到时,万万没有到,子期已经染病去世了。在江边等待他的只有一只孤坟,伯牙再也听不到子期的话,再也没有人理解伯牙的琴声了。

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最后一句。

千里迢迢来赴约,可是等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此时伯牙的心情如何?我们试着读读

20、为什么伯牙只视子期为自己唯一的知音呢? 是啊,

当伯牙只在高山时,子期怎么赞叹的?——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可是子期已经不再了,再没有人听懂他的琴声,于是伯牙—— (生)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子期怎么赞叹的?——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可是子期已经不再了,再没有人听懂他的琴声,这把琴留着它还有何用啊!于是伯牙——(生)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1、同学们,伯牙摔碎的仅仅是琴吗?(伯牙的希望) 所以,他不能离开子期啊!

(齐读)

22、从“破琴绝弦”你感受到他们之间怎样的感情? 27、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课题。现在回过头来,说说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

(因为子期死了 这三尺瑶琴又弹给谁听)

板书:死

28、后来为了表示伯牙子期之间的情意,编写了这首高山流水的曲子。(配乐)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读读这篇文章。

四、小练笔

孩子们,伯牙子期的故事一定还在感染着你,现在就来写写学完这个故事后,你的感受吧!

五、小结回顾

25、伯牙绝弦

一、谈话导入

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优美动听,虽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叹,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听懂他琴声中所表达的情意。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名为钟子期的小伙子,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文言文所讲的故事。

1、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 伯牙绝弦 2、谁想读读课题 相机提醒“弦”的读音 3、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 4、伯牙为什么要绝琴呢?(不着急,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同学们把课文读通读顺就一定会知道的)

二、初读感知

1、下面参照老师给的提示,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1-2人) 3、指导读好“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出示)师范读第一句,生跟读。师范读第二句,生跟读。

4、再指名读文 5、最后一句再来读一遍。师范读,生跟读。 6、看来读文言文不仅要注意停顿和节奏,还要能读出韵味。那学习文言文只会读行吗?还应该?(理解)

7、有什么好方法吗? (多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看注释、)

三、品读

1、就用这些方法默读课文,借助注释试着理解文章的意思,把你读懂的和你读不懂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2、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板书:子期 3、这两个人物有什么特长吗?文中哪句话能告诉我们?“鼓”是什么意思?“善”是什么意思?

4、齐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请同学们在书中画出相关句子

5、生汇报 师:子期从伯牙琴声中听出了什么?(高山)这里的“善哉”中的“善”和我们刚才学的“善”意思一样吗?

6、当你听见伯牙如此高妙的琴声,你会这样表达你的赞美之情呢? “妙”请你用妙的语气来赞美一下伯牙的琴声

“好”你能带着你的赞美来读读这句话吗?

7、你们会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吗?(齐读) 8、当子期这样称赞是,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指导朗读 个性读 男女生读

9、当伯牙琴声响起,子期仿佛看到了巍峨的泰山立于面前,于是他这样赞叹:(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听的子期还看到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是怎样的江河?个性读/齐读

10、这正是伯牙所要表达的。同学们,高山也罢、流水也罢、善鼓琴的伯牙无论谈什么,善听的子期都能听懂,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1、这句话应该怎么读?(生读)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里面哪个字应该重点来读?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必呢?( )

12、齐读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3、伯牙的琴声只有钟子期能够听懂,伯牙想的也只有钟子期能够明白,两个人情投意合,心意相通,这就是————知音

16.在音乐的道路上,伯牙终于找到了一个懂得欣赏他的人,他会是怎样的心情?他会对子期说什么?

17、师范读 你们想不想试着读读 自己跟着音乐读读 18、指名读 谁来试着读读 齐读 19、知音相遇,心灵相通是幸福的,快乐的。伯牙子期越弹越有劲,越弹越欣喜,于是难舍难分。他们相约明年再见,可是第二年,当伯牙迫不及待的赶到时,万万没有到,子期已经染病去世了。在江边等待他的只有一只孤坟,伯牙再也听不到子期的话,再也没有人理解伯牙的琴声了。

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最后一句。

千里迢迢来赴约,可是等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此时伯牙的心情如何?我们试着读读

20、为什么伯牙只视子期为自己唯一的知音呢? 是啊,

当伯牙只在高山时,子期怎么赞叹的?——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可是子期已经不再了,再没有人听懂他的琴声,于是伯牙—— (生)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子期怎么赞叹的?——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可是子期已经不再了,再没有人听懂他的琴声,这把琴留着它还有何用啊!于是伯牙——(生)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1、同学们,伯牙摔碎的仅仅是琴吗?(伯牙的希望) 所以,他不能离开子期啊!

(齐读)

22、从“破琴绝弦”你感受到他们之间怎样的感情? 27、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课题。现在回过头来,说说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

(因为子期死了 这三尺瑶琴又弹给谁听)

板书:死

28、后来为了表示伯牙子期之间的情意,编写了这首高山流水的曲子。(配乐)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读读这篇文章。

四、小练笔

孩子们,伯牙子期的故事一定还在感染着你,现在就来写写学完这个故事后,你的感受吧!

五、小结回顾


相关文章

  • 1伯牙绝弦教案设计
  • <伯牙绝弦>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重点难点]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 ...查看


  •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高山流水]教学设计教案
  •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高山流水>教学设计 课文解析: <高山流水>是一篇文言文,在<吕氏春秋·本味篇>和<列子·汤问>中均有记载.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 ...查看


  •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百花园八教案
  • 教学时间: 年 星期 上午第 月 节 日 下午第 第 周 节 课题 四 年级 第 八 单元 百花园八 1. 继续分类积累四字词语.正确区分词义并会运用. 2. 运用已有的知识,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3. 通过朗读比较,体会反问句的强 ...查看


  •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25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
  • 伯牙绝弦 一.导入 1.今天学习一篇古文,大家都做过预习了吗?这是关于谁和谁的故事? 伯牙和钟子期. 2.故事发生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琴艺高超,被人称为琴仙.有一年,在江边--吸引了钟子期.(教师简介故事背景 ...查看


  • [琵琶行(并序)]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 [教学目标]理清文章思路,掌握主要内容,掌握序言内容赏析诗歌,品味诗句中丰富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丰富的情感,领悟诗歌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描写的妙 ...查看


  • 小学语文:[语文百花园八]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下)
  • 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本次"语文百花园"共安排了五项语文活动.有"语海畅游"(内容是发现词语的构成特点.区分有相同词素的词语意思的异同.认识反问句)."积少成多"(内容是阅读并背 ...查看


  • [伯牙绝弦]第二课时
  •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韦春艳 一.复习导入 在优美动听的乐曲中,让我们继续学习--(生读题目<伯牙绝弦>,板书:伯牙绝弦). 我们知道,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上节课我们划 ...查看


  • 意象的分类及其代表意象(之三)(九年级教案设计)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意象的分类及其代表意象(之三)(九年级教案设计) 2010-11-27 37.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38.逐鹿 <汉 ...查看


  • 我很重要教学教案设计
  • 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是一篇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思考的,带有浓郁哲理思辨色彩的散文.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我很重要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