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儿童的需要

游戏是儿童的需要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每个孩子快乐成长的天地;

幼儿是游戏的活动主体,参与游戏是幼儿成长的需要和权利。因此,提供幼儿自主、独立活动的机会,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与思考,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主动获得知识、积累经验、愉悦身心,是我们每位幼儿教师自觉遵循的教育行为,也是我们今后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

结合自己工作实践经验,我认为,幼儿教师应注重以下

四个方面,为幼儿创设符合其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游戏环境,平等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积极参与游戏的机会。

一、在游戏主题的确定中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我们经常问孩子:“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孩子

们会争先恐后的发言。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觉得:游戏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可以选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选择的游戏,可能是一些无太多乐趣的游戏,也可能是一些已经玩了又玩的游戏,但却是他们所钟爱的。对此,我们要在尊重幼儿选择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调整,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反,如果老师经常要求幼儿按其意愿确立主题开展游戏,幼儿只进行机械的表演,就会变成老师在游戏中的道具了。因此,我们在保教实践中一向自觉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如,我们利用活动教室、柜台、收银电

脑等设施,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家里带来了各种空饮料瓶,食品盒、废旧文具、玩具等,还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环保购物袋,建成了“佳佳超市”。超市分为“文具区”“食品区”“日用品”“玩具区”等,设有专门整理货架的理货员、专门收钱的收银员、专门介绍产品的促销员等游戏角色,供幼儿自主选择参与游戏。幼儿每次进入游戏区,都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百玩不厌。该游戏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

二、在游戏角色的选择中注重彰显游戏的公平性

游戏中,孩子们经常会选择同一种游戏角色参与游戏,尤其是一些自主意识、活动能力较强的幼儿往往会抢先选择某一种角色,造成活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没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这时,如果老师总是根据幼儿各自特点和自身条件来分配角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抑制一些幼儿表演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我在幼儿进行角色选择的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地鼓励活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大胆地去表演,激励他们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角色表演,去试一试,去比一比,挖掘自身优势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角色。这样,幼儿在自己和别人的对比中,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我评价的能力。如,在“儿童医院”的游戏中,孩子们进入游戏区,扮演了医院里的各种角色,如护士、医生、挂号员,导诊员。在小朋友都当过医生、护士和病人后。游戏情节进一步丰富,不再是简单的挂号、打针、吃药了。老师要充分信任孩子,

把游戏的主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丰富活动内容,将“测量身高” “检查视力”“量血压”“画心电图”,还有拍x光片等多种信息与知识点都融入游戏中,这样一来既丰富了游戏内容,也增加了游戏角色,扩大了幼儿选择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公平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让孩子们感觉游戏是自然的、是真实的、是快乐的,从而使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得到整体的发展。

三、在游戏材料的利用中注重激发幼儿的参与性

孩子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不在于外表形象,而在于这些

材料是否能成为玩具,是否能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游戏。他们常常会就地取材,利用周围的现成材料进行游戏,比如拿积塑搭高楼大厦、火车、机器人等等。我们不必强加一些要求给孩子,束缚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要相信孩子的选择和判断能力。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幼儿在游戏中,也如同在劳动中一样,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努力思维”。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半成品或原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制作运用,这是幼儿自主学习的物质保证。如在“乐乐家”游戏中,孩子们想为娃娃过生日,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生日面条”“蛋糕”“生日礼物”,可没有这些成品怎么办呢?只见“爸爸”去“香香水果店”买来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妈妈”在整理箱内找来泡沫托盘、小花边等,他们动手制作了水果蛋糕;“奶奶”用纸剪出了

长长的“生日面条”;“爷爷”到超市买来了小挂件,给“娃娃”过起了生日。可见,游戏的开展过程需要幼儿的积极参与和相互合作,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主动扮演角色,在丰满、多元的环境材料中配合协作,形成互动。

四、在游戏方式的改进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游戏一般分为角色游戏和区域游戏两类。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知识丰富,对周围事物接触面广,那么游戏的内容就会层出不穷。我在组织和安排角色游戏时,除了必要的示范外,更加注重引导幼儿主动地进行探索和思考。如果幼儿仅仅是被动地去做教师要求他们做的事,即使他们学会了做什么,也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了解如何去学习、创新。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养成依赖性,影响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发展,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我以发展幼儿的主动性为重要任务,努力促使幼儿成为主动和成功的探索者与学习者。在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自己选择活动,没有心理压力,可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并体验成功的愉快,增进交往、发展社会性以及健康的人格。区域游戏的内容、情节、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也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中的规则要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来确定,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也只有这

样,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所在。

总之,游戏的特征是不受外在目标控制,是一种充满安全感、胜任感、成就感的活动。我们要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内容的讨论、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材料,选择合作伙伴,同时与同伴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经验,从而不断提高幼儿自主选择的能力,促进幼儿自主性、创新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游戏是儿童的需要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每个孩子快乐成长的天地;

幼儿是游戏的活动主体,参与游戏是幼儿成长的需要和权利。因此,提供幼儿自主、独立活动的机会,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与思考,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主动获得知识、积累经验、愉悦身心,是我们每位幼儿教师自觉遵循的教育行为,也是我们今后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

结合自己工作实践经验,我认为,幼儿教师应注重以下

四个方面,为幼儿创设符合其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游戏环境,平等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积极参与游戏的机会。

一、在游戏主题的确定中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我们经常问孩子:“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孩子

们会争先恐后的发言。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觉得:游戏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可以选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选择的游戏,可能是一些无太多乐趣的游戏,也可能是一些已经玩了又玩的游戏,但却是他们所钟爱的。对此,我们要在尊重幼儿选择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调整,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反,如果老师经常要求幼儿按其意愿确立主题开展游戏,幼儿只进行机械的表演,就会变成老师在游戏中的道具了。因此,我们在保教实践中一向自觉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如,我们利用活动教室、柜台、收银电

脑等设施,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家里带来了各种空饮料瓶,食品盒、废旧文具、玩具等,还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环保购物袋,建成了“佳佳超市”。超市分为“文具区”“食品区”“日用品”“玩具区”等,设有专门整理货架的理货员、专门收钱的收银员、专门介绍产品的促销员等游戏角色,供幼儿自主选择参与游戏。幼儿每次进入游戏区,都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百玩不厌。该游戏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

二、在游戏角色的选择中注重彰显游戏的公平性

游戏中,孩子们经常会选择同一种游戏角色参与游戏,尤其是一些自主意识、活动能力较强的幼儿往往会抢先选择某一种角色,造成活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没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这时,如果老师总是根据幼儿各自特点和自身条件来分配角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抑制一些幼儿表演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我在幼儿进行角色选择的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地鼓励活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大胆地去表演,激励他们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角色表演,去试一试,去比一比,挖掘自身优势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角色。这样,幼儿在自己和别人的对比中,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我评价的能力。如,在“儿童医院”的游戏中,孩子们进入游戏区,扮演了医院里的各种角色,如护士、医生、挂号员,导诊员。在小朋友都当过医生、护士和病人后。游戏情节进一步丰富,不再是简单的挂号、打针、吃药了。老师要充分信任孩子,

把游戏的主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丰富活动内容,将“测量身高” “检查视力”“量血压”“画心电图”,还有拍x光片等多种信息与知识点都融入游戏中,这样一来既丰富了游戏内容,也增加了游戏角色,扩大了幼儿选择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公平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让孩子们感觉游戏是自然的、是真实的、是快乐的,从而使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得到整体的发展。

三、在游戏材料的利用中注重激发幼儿的参与性

孩子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不在于外表形象,而在于这些

材料是否能成为玩具,是否能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游戏。他们常常会就地取材,利用周围的现成材料进行游戏,比如拿积塑搭高楼大厦、火车、机器人等等。我们不必强加一些要求给孩子,束缚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要相信孩子的选择和判断能力。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幼儿在游戏中,也如同在劳动中一样,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努力思维”。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半成品或原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制作运用,这是幼儿自主学习的物质保证。如在“乐乐家”游戏中,孩子们想为娃娃过生日,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生日面条”“蛋糕”“生日礼物”,可没有这些成品怎么办呢?只见“爸爸”去“香香水果店”买来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妈妈”在整理箱内找来泡沫托盘、小花边等,他们动手制作了水果蛋糕;“奶奶”用纸剪出了

长长的“生日面条”;“爷爷”到超市买来了小挂件,给“娃娃”过起了生日。可见,游戏的开展过程需要幼儿的积极参与和相互合作,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主动扮演角色,在丰满、多元的环境材料中配合协作,形成互动。

四、在游戏方式的改进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游戏一般分为角色游戏和区域游戏两类。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知识丰富,对周围事物接触面广,那么游戏的内容就会层出不穷。我在组织和安排角色游戏时,除了必要的示范外,更加注重引导幼儿主动地进行探索和思考。如果幼儿仅仅是被动地去做教师要求他们做的事,即使他们学会了做什么,也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了解如何去学习、创新。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养成依赖性,影响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发展,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我以发展幼儿的主动性为重要任务,努力促使幼儿成为主动和成功的探索者与学习者。在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自己选择活动,没有心理压力,可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并体验成功的愉快,增进交往、发展社会性以及健康的人格。区域游戏的内容、情节、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也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中的规则要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来确定,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也只有这

样,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所在。

总之,游戏的特征是不受外在目标控制,是一种充满安全感、胜任感、成就感的活动。我们要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内容的讨论、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材料,选择合作伙伴,同时与同伴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经验,从而不断提高幼儿自主选择的能力,促进幼儿自主性、创新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儿童游戏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_赵兴民
  • 2007年第03期(总第147期) 学前教育研究 StudiesinPreschoolEducationNo.03,2007SerialNo.147 儿童游戏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赵兴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 ...查看


  • 学前游戏论历年考试题之选择题集(附答案) 1
  • 历年考试题之选择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亲子游戏的显著特点是( ) A.规则性 B.开放 ...查看


  • 0243学前游戏论
  • [0243]<学前游戏论>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 请同学们将试卷所有题目做答完毕再提交,否则零分处理! 一.名词解释 1.角色游戏 2. 3.游戏主题 4.自我导向 二.简答题 1.简述弗洛伊德游戏思想的唯乐原则. 2.简述学 ...查看


  • 学前游戏论历年考试题之选择题集(附答案)
  • <学前游戏论> 1.亲子游戏的显著特点是( ) A.规则性 B.开放性 C.情感性 D.目的性 2.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是( )A.单 ...查看


  •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
  •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 一.对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解读 着名的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说过:"游戏时人在儿童阶段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是一件"严肃的工作" ...查看


  • 选择题(学前游戏论)
  • 2012年 1.拜敦代克认为游戏不是单纯的机能,而是______动力的一般特点的表现.10 A.先天 B.幼年 C.理性 D.幼稚 2.福禄贝尔认为游戏可以______和发展神的本源.9 A.表现 B.表达 C.表演 D.表明 3.霍尔将儿 ...查看


  • 为什么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 1.学前儿童生活的背景允许其有一段游戏期 学前儿童与成人相比,有一个长长的生理准备期,需要受到成人的保护和照顾.社会越向前发展,学前儿童就更加被排除与成人的劳动之外.儿童在成人提供给他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条件之后,有时间和精力去游戏.娱乐 ...查看


  • 幼儿游戏与创造力培养
  • 在自主游戏中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三种类型,其中角色游戏是最具代表性的.蕴含丰富创造力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是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和 ...查看


  • 幼儿园户外儿童游戏景观设计初探
  • 近年来,我国居民素质和生活都得到显著改善,各种新兴的市场设施就如同雨后春笋般,但这其中绝大多数是为成人所考虑和设计的,因此,纯粹为儿童考虑设计的游戏景观便显得尤为突出,儿童都有爱玩的天性,幼儿园是他们的乐园,现阶段为儿童量身订做的幼儿园很少 ...查看


  • 西南大学[学前游戏论]作业
  • 西南大学<学前游戏论>作业 41.恩物由教育家福禄贝尔发明,是一套以球体.圆柱体和立方体为核心而组成的教育材料,他称之为"恩物",意味着它们是"上帝恩赐的礼物". 42.剩余精力说&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