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教学设计
缙云县实验小学 赵增丽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理解“一时语塞、惬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词语提问,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体会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 2.引导学生能在阅读中边读边想。
教学难点: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的名字叫“乌塔”。说起乌塔,她跟你们年龄相仿,但是,在她的身上正发生着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我们看来,她就像一个“传奇”,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生齐读课题《乌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反馈: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提供句式:“那天,我在 (哪里)认识了 (谁)。通过交谈,我知道了乌塔 的事,深受感动。”
三、再读课文第7自然段,抓住关键词提出问题,深入思考。
1.师:同学们,乌塔能够独自一人游欧洲,最重要的是靠什么?课文哪一段话写出了她为出游所做的事?
出示第7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2.这段话中有个新词特别难读——“一时语塞”,板书,正因“塞”读“sè”。 3.指导学法:抓关键词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 (1)提问一:“一时语塞”是什么意思?
(2)提问二:为什么我会“一时语塞”?请同学们再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 (3)提问三:从“一时语塞中”可以看出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
4.小结方法:抓关键词提问,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四、对照学法,学习文本
1.同学们,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乌塔是个独立性强、做事有计划的孩子,那你们认为她还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用上“抓关键词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其它段落,并完成表格。 2.出示,学生小组交流完成表格。
3.交流反馈。
五、讨论总结,拓展阅读《锁不住的心》。 1.同学们,你对乌塔自己一人游欧洲有什么看法? 2.如果你是乌塔爸爸妈妈,你怎么看待孩子的这次旅行?
3.大家有这样的旅行经历吗?我这里恰好有一个中国孩子写的文章,看看这是不是大家的生活写照。
4.快速浏览《锁不住的心》,思考:这是不是大家的心声?你觉得哪句话说的最有道理? “人家说,世界也是一本书哇” 这句话和乌塔说的哪句话意思是一样的?
“光从电视节目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 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5.你是怎么看待这个妈妈的做法呢?
如果你是这个妈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看来大家都很理解这个妈妈,是不是因为现实中大家同样面对着这样的妈妈呢?
六、小练笔:
此时,大家心里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那就把这些话变成书面的一封信,如果你不愿意当面给自己的爸妈,你可以悄悄放在你爸爸妈妈的兜里,我想,爸爸妈妈在读到你的信后,一定会有所思考,有所行动的。你说呢?那大家就动笔写一封给家长的信吧!
出示:爸爸妈妈总是不放心我独自_______________,我想对他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 锁 不 住 的 心 妈妈,您以为锁住屋门 就锁住了我的心, 我就不会去池塘边看青蛙, 老老实实地捧起课本? 绿纸片就是我的青蛙, 池塘就是装满水的脸盆, 青蛙在水里跳来跳去,
“咕哇咕哇”,吐出好听的声音。
妈妈,您以为锁住屋门 就锁住了我的心, 我就不会去看小鸟的窝, 老老实实地捧起课本? 啊,衣架就是大树, 做鸟窝用绿色的枕巾, 绒鸟就是真的小鸟, 它们展翅飞上了白云。
妈妈,您以为锁住屋门 就锁住了我的心, 我就不会去上山, 老老实实地捧起课本? 啊,我的桌椅就是大山, 课本上的字就是羊群, 我大声地和小羊说着话, 让它们为大山织成围巾„„
妈妈,该读书时, 我会把书和心拴得很紧; 可是,该玩儿的时候, 锁也锁不住我的心。 让我去和小羊说话, 让我去听青蛙弹琴„„ 人家说,世界也是一本书哇, 可是,您为什么不让我去读?
2、 阅读链接
师:读完这篇文章,老师感受很深,给大家写了一首小诗。一起来读读,好吗?(课件出示“小诗欣赏”《勇敢独立的好少年》)【学生配乐朗读】
(自评:在联系实际谈了个人感受之后,我将自己读过这篇文章的感受汇成一首小诗,通过配乐朗读,激起孩子们对做一个勇敢独立的好少年的热情,争取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六、 总结全课
师:在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乌塔这位了不起的德 国女孩〖课件出示乌塔照片〗,她热情勇敢独立,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相信今后大家也会像乌塔一样,在实际生活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附:阅读链接
勇敢独立的好少年 雄鹰展翅翱翔,
搏击长空,多么勇敢! 鱼儿尽情嬉戏,
亲近绿水,多么自在! 新世纪的孩子
要做勇敢独立的好少年。 让祖国在你我手中, 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女孩儿乌塔教学设计
——关于中西方家庭教育的一些小探讨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的名字叫“乌塔”。说起乌塔,她跟大家年龄相仿,但是,在她的身上正发生着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我们看来,她就像一个“传奇”,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乌塔为这次旅行都做了哪些准备? 2、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乌塔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 你对乌塔自己一人游欧洲有什么看法?
2、如果你是乌塔爸爸妈妈,你怎么看待孩子的这次旅行?
大家有这样的旅行经历吗?我这里恰好有一个中国孩子写的文章,看看这是不是大家的生活写照。
三、与《锁不住的心》相结合进行探讨
1、这是不是大家的心声?你觉得哪句话说的最有道理? “人家说,世界也是一本书哇” 这句话和乌塔说的哪句话意思是一样的? “从电视节目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 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那你又是怎么做的?
2、你是怎么看待这个妈妈的做法呢?
如果你是这个妈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看来大家都很理解这个妈妈,是不是因为现实中大家同样面对着这样的妈妈呢?
不知道这样的生活大家有没有缺少什么乐趣?
四、通过这几篇文章的学习,你现在是如何看待“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去远行。”这个问题呢?
正如刚刚大家所说,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变得有自立精神,变得有独立能力,我想我们每一位家长都会很愿意我们出去走一走,去走进这个大自然更生动的书中。那么为什么我们与其他国家同龄的孩子差别这么大呢?你觉得原因在哪?
是的,大家一眼就发现了问题所在,我们这节课说了这么多,可是却是一个问题的反应——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别。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就是因为这个出发点,于是家长们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以我们看到了十二岁的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
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所以他们让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办事,把孩子牢牢锁住,这种“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的爱,让大家变得很依赖甚至很懒惰。所以一方面中国的家长们一直秉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的古训,可是另一方面又想大家在他们用心营造的空间里,变得独立,变得能够自己照顾自己。这就是一个矛盾,这就是他们给大家的爱,大家看看中国的家长们,是不是也不容易? 五、小练笔
此时,大家心里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那就把这些话,变成书面的一封信,如果你不愿意当面给自己的爸妈,你可以悄悄放在你爸爸妈妈的兜里,我想,爸爸妈妈在读到你的信后,一定会有所思考,有所行动的。你说呢?那大家就动笔写一封给家长的信吧!
《乌塔》教学设计
缙云县实验小学 赵增丽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理解“一时语塞、惬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词语提问,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体会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 2.引导学生能在阅读中边读边想。
教学难点: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的名字叫“乌塔”。说起乌塔,她跟你们年龄相仿,但是,在她的身上正发生着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我们看来,她就像一个“传奇”,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生齐读课题《乌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反馈: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提供句式:“那天,我在 (哪里)认识了 (谁)。通过交谈,我知道了乌塔 的事,深受感动。”
三、再读课文第7自然段,抓住关键词提出问题,深入思考。
1.师:同学们,乌塔能够独自一人游欧洲,最重要的是靠什么?课文哪一段话写出了她为出游所做的事?
出示第7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2.这段话中有个新词特别难读——“一时语塞”,板书,正因“塞”读“sè”。 3.指导学法:抓关键词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 (1)提问一:“一时语塞”是什么意思?
(2)提问二:为什么我会“一时语塞”?请同学们再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 (3)提问三:从“一时语塞中”可以看出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
4.小结方法:抓关键词提问,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四、对照学法,学习文本
1.同学们,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乌塔是个独立性强、做事有计划的孩子,那你们认为她还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用上“抓关键词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其它段落,并完成表格。 2.出示,学生小组交流完成表格。
3.交流反馈。
五、讨论总结,拓展阅读《锁不住的心》。 1.同学们,你对乌塔自己一人游欧洲有什么看法? 2.如果你是乌塔爸爸妈妈,你怎么看待孩子的这次旅行?
3.大家有这样的旅行经历吗?我这里恰好有一个中国孩子写的文章,看看这是不是大家的生活写照。
4.快速浏览《锁不住的心》,思考:这是不是大家的心声?你觉得哪句话说的最有道理? “人家说,世界也是一本书哇” 这句话和乌塔说的哪句话意思是一样的?
“光从电视节目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 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5.你是怎么看待这个妈妈的做法呢?
如果你是这个妈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看来大家都很理解这个妈妈,是不是因为现实中大家同样面对着这样的妈妈呢?
六、小练笔:
此时,大家心里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那就把这些话变成书面的一封信,如果你不愿意当面给自己的爸妈,你可以悄悄放在你爸爸妈妈的兜里,我想,爸爸妈妈在读到你的信后,一定会有所思考,有所行动的。你说呢?那大家就动笔写一封给家长的信吧!
出示:爸爸妈妈总是不放心我独自_______________,我想对他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 锁 不 住 的 心 妈妈,您以为锁住屋门 就锁住了我的心, 我就不会去池塘边看青蛙, 老老实实地捧起课本? 绿纸片就是我的青蛙, 池塘就是装满水的脸盆, 青蛙在水里跳来跳去,
“咕哇咕哇”,吐出好听的声音。
妈妈,您以为锁住屋门 就锁住了我的心, 我就不会去看小鸟的窝, 老老实实地捧起课本? 啊,衣架就是大树, 做鸟窝用绿色的枕巾, 绒鸟就是真的小鸟, 它们展翅飞上了白云。
妈妈,您以为锁住屋门 就锁住了我的心, 我就不会去上山, 老老实实地捧起课本? 啊,我的桌椅就是大山, 课本上的字就是羊群, 我大声地和小羊说着话, 让它们为大山织成围巾„„
妈妈,该读书时, 我会把书和心拴得很紧; 可是,该玩儿的时候, 锁也锁不住我的心。 让我去和小羊说话, 让我去听青蛙弹琴„„ 人家说,世界也是一本书哇, 可是,您为什么不让我去读?
2、 阅读链接
师:读完这篇文章,老师感受很深,给大家写了一首小诗。一起来读读,好吗?(课件出示“小诗欣赏”《勇敢独立的好少年》)【学生配乐朗读】
(自评:在联系实际谈了个人感受之后,我将自己读过这篇文章的感受汇成一首小诗,通过配乐朗读,激起孩子们对做一个勇敢独立的好少年的热情,争取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六、 总结全课
师:在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乌塔这位了不起的德 国女孩〖课件出示乌塔照片〗,她热情勇敢独立,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相信今后大家也会像乌塔一样,在实际生活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附:阅读链接
勇敢独立的好少年 雄鹰展翅翱翔,
搏击长空,多么勇敢! 鱼儿尽情嬉戏,
亲近绿水,多么自在! 新世纪的孩子
要做勇敢独立的好少年。 让祖国在你我手中, 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女孩儿乌塔教学设计
——关于中西方家庭教育的一些小探讨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的名字叫“乌塔”。说起乌塔,她跟大家年龄相仿,但是,在她的身上正发生着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我们看来,她就像一个“传奇”,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乌塔为这次旅行都做了哪些准备? 2、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乌塔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 你对乌塔自己一人游欧洲有什么看法?
2、如果你是乌塔爸爸妈妈,你怎么看待孩子的这次旅行?
大家有这样的旅行经历吗?我这里恰好有一个中国孩子写的文章,看看这是不是大家的生活写照。
三、与《锁不住的心》相结合进行探讨
1、这是不是大家的心声?你觉得哪句话说的最有道理? “人家说,世界也是一本书哇” 这句话和乌塔说的哪句话意思是一样的? “从电视节目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 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那你又是怎么做的?
2、你是怎么看待这个妈妈的做法呢?
如果你是这个妈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看来大家都很理解这个妈妈,是不是因为现实中大家同样面对着这样的妈妈呢?
不知道这样的生活大家有没有缺少什么乐趣?
四、通过这几篇文章的学习,你现在是如何看待“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去远行。”这个问题呢?
正如刚刚大家所说,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变得有自立精神,变得有独立能力,我想我们每一位家长都会很愿意我们出去走一走,去走进这个大自然更生动的书中。那么为什么我们与其他国家同龄的孩子差别这么大呢?你觉得原因在哪?
是的,大家一眼就发现了问题所在,我们这节课说了这么多,可是却是一个问题的反应——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别。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就是因为这个出发点,于是家长们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以我们看到了十二岁的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
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所以他们让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办事,把孩子牢牢锁住,这种“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的爱,让大家变得很依赖甚至很懒惰。所以一方面中国的家长们一直秉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的古训,可是另一方面又想大家在他们用心营造的空间里,变得独立,变得能够自己照顾自己。这就是一个矛盾,这就是他们给大家的爱,大家看看中国的家长们,是不是也不容易? 五、小练笔
此时,大家心里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那就把这些话,变成书面的一封信,如果你不愿意当面给自己的爸妈,你可以悄悄放在你爸爸妈妈的兜里,我想,爸爸妈妈在读到你的信后,一定会有所思考,有所行动的。你说呢?那大家就动笔写一封给家长的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