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参加"孔子杯"作文大赛

  “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大赛倡导孔子“仁爱”思想,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心他人,关注社会, 感恩亲情、师生情、友情,既让参赛学生锻炼了写作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又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孔子、学习孔子,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进而追寻至诚的人文关系,营造至善的人间情意,走向至美的人生境界。大赛评奖认真、公正,受到中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国家学生的热烈欢迎,获得了参赛者的广泛赞誉。   宁阳一中组织学生参加了多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由《现代语文》杂志社、曲阜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曲阜市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主办的第八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中成绩更为突出,我校获优秀组织奖,98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7名,二等奖22名,三等奖69名。22名教师获优秀辅导教师奖。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参加“孔子杯”作文大赛呢?   一、引导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激发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要让学生摒弃“这个时候参加作文比赛是不务正业”的想法,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认识孔子、学习孔子思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好机遇,更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在高中阶段留下值得自己一生骄傲和珍惜的记忆。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给学生讲明参赛的作用和意义,并且举办孔子思想讲座,印发有关孔子的资料,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教师仔细解读题目,提高指导的针对性。   题目是命题人深思熟虑拟出来的,这里面包含着命题人对孔子思想、情感的认识和理解,体现着命题人关注的焦点和价值取向。在学生下笔之前,教师首先要仔细揣摩解读这些题目,指导学生准确捕捉题目中的各种信息,以期与命题意图合拍,做到审题准确,立意高远,从而提高指导的针对性。   三、分析参赛学生个性特点,力争使其呈现个性的一面。   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写作习惯、文风都不同,教师进行指导时要做有心人,将不同学生的特点储备在心,参赛时分别加以个性化指导。   一个学生具有怎样的个性,是与他独特的经历与成长环境密切相关的,因为只有独特的经历和生长环境,才能使他们形成自己的独特经验与独特感受。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作文中再现其虽短暂但多姿多彩的独特人生经历,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参赛作文。   情感真挚见个性。刘勰主张“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文心雕龙》),也就是说作者要在情感化氛围中写作,“情感真挚”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能够自发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让思维在情感的河流里穿梭,语言在情感的波浪里翻花,灵魂在情感的激荡中净化,这样,有真情、有文采、有创新的文章才会应运而生。   例如《无言的爱》《爱的奇迹》《家的乐章》《我爱我家》这几个题目,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抒写自我的真挚情感,以我手写我心,写我见,写我闻,写我想,写我感,用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通过自我真挚情感的抒发,从而真切地表达出自己对孔子儒家思想的个人认识与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亦非夸大感情,无病呻吟或编造情节,矫揉造作。   选材独特见个性。教师应把选材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运用个性化的手法来表达他们的心声。在参赛前,教师根据某一个较大的范围,指导学生搜集自己的独特经历,让他们自由自在选择自己喜欢写的材料。有的学生读过《论语》,可以指导他围绕《读〈论语〉有心得》选材;有的学生看过电影《孔子》,可以指导他围绕《〈孔子〉观后感》选材;有的学生游览过曲阜,可以指导他围绕《曲阜游记》选材……这样由于学生的个性、爱好与欣赏角度不同,其选择的材料,必然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自由表达见个性。自由选择表达方式,是激发学生表现个性的重要手段。由于个性的差异,学生表现作文内容的手法是不一样的,有的擅长于活灵活现地叙事,就指导他从《曲阜游记》《家的乐章》《我爱我家》中选题写作;有的侧重于抒发内心的强烈感情,就指导他从《无言的爱》《爱的奇迹》中选题写作;有的精于深刻的思辨议论,就指导他从《读〈论语〉有心得》《〈孔子〉观后感》中选题写作……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表达手法。   语言生动见个性。语言要有个性之美。好的文章需要生动的语言给他披上艺术的华袍。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美呢?   生动鲜活,具体可感。生动的语言就是富于形象性的语言,就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语言,就是能“看”到颜色、形状、动态、神情的语言。鲜活的语言就是指表达有创意,措词造句不能陈旧老套。这就要善于联想,积极使用修辞手法,而且能将多种手法交叉使用,尽量在叙述、说明之中融入描写、抒情,把抽象的概述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   清新优美,笔墨含情。清新的语言是指那些有形象的描绘、美妙的比喻、清新的语句,读起来又具有音韵感的语言。优美的语言是指简洁、流畅但又有真情实感的语言,所以也是笔墨含情――能以情动人的语言。优美、清新的语言不仅要求表达有新意,而且要含意很深。   四、精心修改学生的参赛作文。   适应竞赛“百里挑一”的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参赛作文进行精心修改,提炼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参评竞赛作文的评委不少是学者、作家、文学评论家、诗人,他们对文章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的要求很高。与平时作文相比,征文的篇幅应长些,思想的挖掘上应更深些,故事情节与描写应更曲折、更细腻些,文笔应更成熟些。

  “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大赛倡导孔子“仁爱”思想,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心他人,关注社会, 感恩亲情、师生情、友情,既让参赛学生锻炼了写作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又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孔子、学习孔子,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进而追寻至诚的人文关系,营造至善的人间情意,走向至美的人生境界。大赛评奖认真、公正,受到中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国家学生的热烈欢迎,获得了参赛者的广泛赞誉。   宁阳一中组织学生参加了多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由《现代语文》杂志社、曲阜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曲阜市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主办的第八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中成绩更为突出,我校获优秀组织奖,98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7名,二等奖22名,三等奖69名。22名教师获优秀辅导教师奖。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参加“孔子杯”作文大赛呢?   一、引导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激发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要让学生摒弃“这个时候参加作文比赛是不务正业”的想法,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认识孔子、学习孔子思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好机遇,更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在高中阶段留下值得自己一生骄傲和珍惜的记忆。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给学生讲明参赛的作用和意义,并且举办孔子思想讲座,印发有关孔子的资料,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教师仔细解读题目,提高指导的针对性。   题目是命题人深思熟虑拟出来的,这里面包含着命题人对孔子思想、情感的认识和理解,体现着命题人关注的焦点和价值取向。在学生下笔之前,教师首先要仔细揣摩解读这些题目,指导学生准确捕捉题目中的各种信息,以期与命题意图合拍,做到审题准确,立意高远,从而提高指导的针对性。   三、分析参赛学生个性特点,力争使其呈现个性的一面。   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写作习惯、文风都不同,教师进行指导时要做有心人,将不同学生的特点储备在心,参赛时分别加以个性化指导。   一个学生具有怎样的个性,是与他独特的经历与成长环境密切相关的,因为只有独特的经历和生长环境,才能使他们形成自己的独特经验与独特感受。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作文中再现其虽短暂但多姿多彩的独特人生经历,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参赛作文。   情感真挚见个性。刘勰主张“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文心雕龙》),也就是说作者要在情感化氛围中写作,“情感真挚”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能够自发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让思维在情感的河流里穿梭,语言在情感的波浪里翻花,灵魂在情感的激荡中净化,这样,有真情、有文采、有创新的文章才会应运而生。   例如《无言的爱》《爱的奇迹》《家的乐章》《我爱我家》这几个题目,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抒写自我的真挚情感,以我手写我心,写我见,写我闻,写我想,写我感,用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通过自我真挚情感的抒发,从而真切地表达出自己对孔子儒家思想的个人认识与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亦非夸大感情,无病呻吟或编造情节,矫揉造作。   选材独特见个性。教师应把选材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运用个性化的手法来表达他们的心声。在参赛前,教师根据某一个较大的范围,指导学生搜集自己的独特经历,让他们自由自在选择自己喜欢写的材料。有的学生读过《论语》,可以指导他围绕《读〈论语〉有心得》选材;有的学生看过电影《孔子》,可以指导他围绕《〈孔子〉观后感》选材;有的学生游览过曲阜,可以指导他围绕《曲阜游记》选材……这样由于学生的个性、爱好与欣赏角度不同,其选择的材料,必然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自由表达见个性。自由选择表达方式,是激发学生表现个性的重要手段。由于个性的差异,学生表现作文内容的手法是不一样的,有的擅长于活灵活现地叙事,就指导他从《曲阜游记》《家的乐章》《我爱我家》中选题写作;有的侧重于抒发内心的强烈感情,就指导他从《无言的爱》《爱的奇迹》中选题写作;有的精于深刻的思辨议论,就指导他从《读〈论语〉有心得》《〈孔子〉观后感》中选题写作……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表达手法。   语言生动见个性。语言要有个性之美。好的文章需要生动的语言给他披上艺术的华袍。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美呢?   生动鲜活,具体可感。生动的语言就是富于形象性的语言,就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语言,就是能“看”到颜色、形状、动态、神情的语言。鲜活的语言就是指表达有创意,措词造句不能陈旧老套。这就要善于联想,积极使用修辞手法,而且能将多种手法交叉使用,尽量在叙述、说明之中融入描写、抒情,把抽象的概述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   清新优美,笔墨含情。清新的语言是指那些有形象的描绘、美妙的比喻、清新的语句,读起来又具有音韵感的语言。优美的语言是指简洁、流畅但又有真情实感的语言,所以也是笔墨含情――能以情动人的语言。优美、清新的语言不仅要求表达有新意,而且要含意很深。   四、精心修改学生的参赛作文。   适应竞赛“百里挑一”的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参赛作文进行精心修改,提炼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参评竞赛作文的评委不少是学者、作家、文学评论家、诗人,他们对文章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的要求很高。与平时作文相比,征文的篇幅应长些,思想的挖掘上应更深些,故事情节与描写应更曲折、更细腻些,文笔应更成熟些。


相关文章

  • 关于开展"校讯通杯"福建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通知
  • 福 建 省 教 育 厅 文件 福建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闽教语„2011‟4号 关于开展"校讯通杯"福建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通知 各市.县(区)教育局.语委,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查看


  • 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业绩申报材料
  • 甘肃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申报业绩材料 积石山县保安族中学------牛成宝 牛成宝,男,汉族, 2000年兰州师专中文系毕业后,至今已经在农村中学连续工作16载.他忠于职守,师德高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查看


  • 我的语文教学求索之路
  • 我的语文教学求索之路 郓城一中鲁凌波 我的语文教学之路,教训多于经验,失败多于成功,在此写出,希望能唤醒起青年教师以此为鉴,少走一些弯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学毕业分配到县一中工作,刚一开始,也真是豪情万丈,认为凭自己四年本 ...查看


  • 从"第27届武汉国际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看楚才作文竞赛
  • 武汉赛场题目 请参赛选手在所属年级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体裁不限(诗歌除外),跨年级选题成绩无效.说明:①每个年级组的第三道题为科普科幻类命题.②高中通用题为高一.高二.高三学生选作. 初中一年级 等 考试狂想曲 客从太空来 初中二年级 与你为 ...查看


  • 从读写困难到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
  • 文 项恩炜 "学有人",为本文案主,是我在读大学期间,经同学介绍而结识的一名中学生."学有人"是我与那位中学生第一次合作写作时,协商之下为他所起的笔名.当时正读<论语>,所以选了<论 ...查看


  • "365杯"第27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问答
  • "365杯"第27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组委会 问:"365杯"第27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和其他竞赛有什么区别? 答:"'365杯'第27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是由上海市教委教 ...查看


  •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 编者按: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是一所民办初中学校,自2003年创办以来,努力探索"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实施模式,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基础上,从课程结构.课堂教学.课程评价三方面整体改革,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 ...查看


  • 002新闻发布会
  • a: 新闻发布会流程 "新概念学校杯" 第二届大河新命题中英文作文大赛 新闻发布会流程 一. 时间:2005年3月20日上午9:00正式开始 地点:郑州市青少年宫 第二届大河新命题中英文作文大赛 主题:"让每个 ...查看


  • 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1)
  • 关于开展"第十四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的 征文通知 各初中.小学: 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快乐作文>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