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体育教案[1]_2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期体育教案

第1课时

课题:努力锻炼促发育——青春期与体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青春期是生命必经阶段,知道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的身心特点。 2、能力目标:能依据青春期的特点,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能正确运用扬长避短的具体方法与要求。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

一、青春期的概念及其分段

青春期是指人体生长发育成熟前一个迅速发育的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青春发育前期:女生从11~12岁开始,男生从13—14岁开始,一般持续2~3年。

2、青春发育中期:女生从12~15岁开始,男生从14~16岁开始,主要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为主,女生出现月经,男生出现遗精,一般持续2—4年。

3、青春发育后期:女生从16~17岁开始,男生从17~18岁开始,主要表现为身体各系统继续缓慢发育,逐渐成熟。

青春期发育的开始年龄、持续时间、发育状况既有种族、环境、社会条件的差异,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青春期是人体各系统、各组织器官迅速变化,趋于完善定型的关键时期,对我们的心理、情绪、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平稳度过青春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青春期体育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锻炼可以使青少年在青春期发育得更好。但是青春期身体的发育、身体素质和机能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性别和不同个体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体育锻炼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别,因人而宜。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前两个阶段,这一时期骨骼的发育、身高的增长都较快,骨组织中软骨成分较多,富于弹性,不易骨折,但是抗压、抗扭曲能力差。所以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负荷重量不能太大,尤其要注意保护脊柱。

青春期肌肉生长速度落后于骨骼,肌纤维细而长,肌肉力量较差。所以要选用适当的刺激肌肉发展的力量练习,促进身体各部位均衡发展,避免长成“豆芽菜”的体形。

青春期的体育锻炼尤其要重视对加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有良好作用的有氧耐力训练,如经常进行较慢的或中等速度的跑步等。

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灵活性都比较好,所以要抓紧这个有利的时机,多学一些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生活中必需的活动技能,为以后学习各种体育、生产劳动技能和军事技能打好基础。

初中女生要努力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和生理上的困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月经期间可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和引起腹内压升高的运动(如仰卧起坐等),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在青春期阶段要经常进行有氧耐力跑步,可以消除体内多余脂肪。经常进行韵律体操、舞蹈练习和加强腹部肌肉、骨盆底肌、腰背肌肉的锻炼,可以使身体更加健美,动作更为协调,姿态更加优美,还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另外,要安全、平稳地度过青春期,除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注意营养卫生外,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要热爱生活,与他人友好相处,养成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的性格;要培养多种爱好,努力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双健”,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荚全面发展的人材。 【复习与思考】

1、什么是青春期?

2、青春期体育锻炼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2课时篮球--熟悉球性练习(第一次课)

第5课时 支撑后摆下,素质练习

第8课时 多种多样的投掷练习

第9课时

课题:锻炼意志、激励进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明确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在体育运动中采取适当的手段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3、情感目标: 树立自觉运用体育运动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育运动对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积极作用 教学手段:课堂讲解 教学步骤:

一、意志与意志品质

1、什么是意志:是指人们自觉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目的性——自觉地确立行动目的;

(2)调节性——能够按照预期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以实现目的; (3)排难性——始终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品质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或特征。意志品质反映了一个人意志的优劣、强弱和发展水平。

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勇敢性等; 不良的意志品质包括依赖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懦弱性等。具有优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坚强的人;

具有不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薄弱的人。

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增强的,是通过持久地自觉克服困难而表现出来的。 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为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 (2)坚韧性——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及时作出有根据的决定,并付诸行动。自制性一—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己妁心理活动和行为。 二、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运动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与情感为一体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整个体育运动的过程,它的状况如何,影响着体育运动的效果,体育运动的过程反过来也影响着意志品质培养的效果。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如耐久跑、跨栏及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体育运动,更能锻炼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另外,体育竞赛具有激烈对抗和胜负不确定性的特点,既要能充分挖掘人体潜力、斗智斗勇、协同作战、敢于拼搏、敢于胜利,又要能正确接受失败的磨

炼,树立锲而不舍的顽强进取精神。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能否勇敢地同困难作斗争,能否有效地排除内外障碍,是衡量你意志品质坚强与否的重要标准。 【自我阅读】

某学校初二(1)班.有位学生叫李大山,平时以“勇敢大”而闻名全校。在一次观看冬泳比赛时,经不起同学的激将,为维护自己“勇敢”的形象,真的学着运动员的样子跳下了水,结果被冻得差没爬上岸,从此以后他再没有参加过冬泳。有人说他是好汉,有人说他的盲目“勇敢”不是真正的勇敢。你说呢? 【自我测评】

下列各题中.每题都有5个层次的答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填一个最适合你的答案。 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

B、比较符的符合自己的情况;

C、难以回答;

D、不太符合自己的情况; E、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1、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情时,就立即动手,决不拖延。 ( )

2、我给自自己订的计划常常不能如期完成。 ( ) 3、我能长时间做一件枯燥但却重要的事。 ( ) 4、在练长跑时,我常常不能坚持跑到终点。 ( ) 5、我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即使冬天也按时起床。 ( ) 6、如果我对某事不感兴趣。就不会努力去做。 ( ) 7、我喜欢长跑等可考验毅力的运动。 ( )

8、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可能我就立即请求别人帮助。 9、学习期间,没做完功课.我就不会去玩。 10、面对复杂的情况,我常常举棋不定。 11、为完成重要的工作或学习任务,我可以放弃观看喜爱的电视节目。( )12、我有时下决心从第二天开始做某事。但到了第二天,我的劲头就没有了。( 13、我答应了别人的事,就绝不会食言。 14、如果借到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我在上课时也忍不住会偷偷地拿出来看。( 15、即使在冬天,我也能用冷水洗脸。 16、当我犹犹豫不决时,很希望别人帮我作决定。 17、我觉得订计划应有一定的余地,免得完不成时太被动。 (18、在与人争吵时,明知自己不对,也会说一些使对方听了难受的话。( )19、我决不拖延应交的作业.即使开夜丰也得完成。 20、我比一般人痛。 单数题号:A记5分,B记4分,C记3分,D记2分。E记1分; 过数题号:A记1分,B记2分,C记3分,D记4分.E记5分。 各题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你的总分:____________ 20~35分:意志力很薄弱, 36~51分:意志力较薄弱, 52~68分:意志力一般, 69~84分:意志力较坚强, 85~100分:意志力很坚强。 复习与思考

1、举体育中的实例说明意志的三个特征。

2、依据意志品质的四个特征,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第10课时

( ( )

( ) ( ( ) ) ( ) 更 ( ) ) ) ) 怕 ) (

第11课时

第12课时

第七周 第14课时

第八周 第15课时

第九周 第17课时

第9周

第10

第10周 第20课时

第12

第12

第13

第13周 第24课时

第14周 第25课时

第14

第15周 第27课时

第15周 第28课时

第16周 第30课时

玩 铁 环

武术教案

第17周 第31课时

第17周 第32课时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了解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团结协助和积极上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避免运动损伤及处理。 课的类型:理论分析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分析法、观察对比法、总结法。 教学步骤:

一、课的导入部分 1、师生问好。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进行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意志,提高体能,增进健康。如果在体育运动中不能注意选择安全的运动环境,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就可能导致运动损伤。同学们!下面我们进行分组讨论:造成运动损伤的因素有那些。

3、学生活动: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由小组长对本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记录。

(教师巡视,并诱导学生打开思路。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过5—8分钟后,教师让学生停止讨论,请小组长总结好记录。 二、展开部分

1、教师播放录像,提醒学生认真观看。

(放录像: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4分钟时间)

2、看了录像之后,对各小组进行核对,并给予评价。答对一个原因给这小组奖一棵红星★。 给答对最多的小组再奖一棵红星★。 3、教师对各小组的原因进行归纳。

a、 思想认识不足。 b、准备活动不充分。c、做高难度动作。d、疲劳过度。 e、自然条件恶烈。

4、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找出原因了,那么该怎么预防呢?请认真观看录像。 (放录像: 运动损伤的预防 4分钟)

5、录像观看后,布置学生分小组归纳总结。小组长把本组讨论结果记录。(5分钟)

6、学生自我闪光。抽二个小组上台,把本组讨论的结果,由小组长向全班展示。老师暗示全体学生给予鼓掌。并给予上台的小组两颗红星(★★)其它小组答对一个给一颗红星。 三、课的深入部分

1、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运动损伤的原因和运动损伤的预防,如果万一发生了怎么办呢?请认真观看录像。[看录像: 创伤出血的处理 软组织损伤处理 伤口处理 外伤性骨折分类 伤口处理(外) ](12分钟)

2、录像看完了,给二分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上台对对运动损伤的处理进行小结,时间一分钟。

3、分别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给红星五颗、四颗、三颗。 四、结束部分 1、评价

请各小组数红星,排出名次,给各小组鼓励。 2、想一想:

(1)怎样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2)如何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3、健康快车: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能否大量饮水?

( 放幻灯片: 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能否大量饮水 ) 板书设计: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1、运动损伤的原因; 红星: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1)、_________ ★★★ ★★★ ★★★ ★★ (2)、_________ (3)、___________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4)、____________ ★★★★ ★★ ★★★ ★★ 2、运动损伤的预防: 4、 想一想: (1)、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 3、运动损伤的处理: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第18周 第33课时

运球对抗、闯关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抬头运球的好处,养成良好的抬头观察的习惯。

2、增强球感,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并能用较熟练的运球技术进行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觉锻炼的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

重、难点:运球时抬头观察

教学步骤:

一、激发兴趣、渐入状态 技能展示

1、教师:通过以前的学习接触篮球,你会哪些玩球的方法,给大家表演展示一下好吗? 抽学生展示,并及时的给予评价。

2、教师:看了这几位同学精彩的表演,大家是否有所心动了,下面就以刚才展示的学生为师傅,大家自由选择练习内容。

3、学生分散选择练习内容。 二、练习技术、提高能力 (一)运球对抗 1、教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知道篮球的技术动作有很多,我们今天就练习最基本的运球方面的内容叫“运球对抗”,请大家边比赛边思考运球应注意哪些方面。 方法是以组为单位,两组队员分散在三分线内每人边运球边去拍打另一组队员的球,球被拍打出线就要出局,退出比赛,以最终留在三分线内的组为胜队。

2、学生分为四组进行循环比赛,各小组运用集体智慧想出一些战术方法进行比赛,最后决出总冠军队。 3、学生总结运球时应注意的问题。

要求:学生分别在两个三分线内进行比赛,只能边运球边去拍打别人的球,不能抱住球去拍打,躲避别人拍打时也不能抱住球,否则就算失误要出局。拍打球时不能去推、拉别人。 (二)运球闯关 1、教师:“刚才同学们都进行了运球对抗比赛,也总结了运球应注意的问题,下面我们再进行一个闯关游戏,看看哪些同学的运球技术好。”

2、方法:学生成四路纵队排在球场的一边三分区内,四人一组想法从这边三分区运球队到对面三分区内,教师只能在除三分区外的场内当守关者,只要学生一出三分线,教师就可去抢拍学生的篮球,如没被抢拍安全到达对面三分区即为闯过一关,如被教师抢拍掉球就算闯关失败,要退到球场外,等全部学生都完成后方可归队。

守关者可逐步增加到二人、三人、四人,到最后看哪些学生闯的关数最多。 3、教师点评。

要求:闯关者不可两次运球,不可带球走,必须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并注意安全。 三、稳定情绪、放松身心 放松(自编动作)

教师提示启发,播放音乐伴奏,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放松,勇于表现、展现个性。 学生自评、互评本节课的表现。

第18周 第34课时

追逐跑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期体育教案

第1课时

课题:努力锻炼促发育——青春期与体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青春期是生命必经阶段,知道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的身心特点。 2、能力目标:能依据青春期的特点,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能正确运用扬长避短的具体方法与要求。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

一、青春期的概念及其分段

青春期是指人体生长发育成熟前一个迅速发育的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青春发育前期:女生从11~12岁开始,男生从13—14岁开始,一般持续2~3年。

2、青春发育中期:女生从12~15岁开始,男生从14~16岁开始,主要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为主,女生出现月经,男生出现遗精,一般持续2—4年。

3、青春发育后期:女生从16~17岁开始,男生从17~18岁开始,主要表现为身体各系统继续缓慢发育,逐渐成熟。

青春期发育的开始年龄、持续时间、发育状况既有种族、环境、社会条件的差异,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青春期是人体各系统、各组织器官迅速变化,趋于完善定型的关键时期,对我们的心理、情绪、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平稳度过青春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青春期体育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锻炼可以使青少年在青春期发育得更好。但是青春期身体的发育、身体素质和机能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性别和不同个体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体育锻炼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别,因人而宜。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前两个阶段,这一时期骨骼的发育、身高的增长都较快,骨组织中软骨成分较多,富于弹性,不易骨折,但是抗压、抗扭曲能力差。所以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负荷重量不能太大,尤其要注意保护脊柱。

青春期肌肉生长速度落后于骨骼,肌纤维细而长,肌肉力量较差。所以要选用适当的刺激肌肉发展的力量练习,促进身体各部位均衡发展,避免长成“豆芽菜”的体形。

青春期的体育锻炼尤其要重视对加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有良好作用的有氧耐力训练,如经常进行较慢的或中等速度的跑步等。

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灵活性都比较好,所以要抓紧这个有利的时机,多学一些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生活中必需的活动技能,为以后学习各种体育、生产劳动技能和军事技能打好基础。

初中女生要努力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和生理上的困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月经期间可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和引起腹内压升高的运动(如仰卧起坐等),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在青春期阶段要经常进行有氧耐力跑步,可以消除体内多余脂肪。经常进行韵律体操、舞蹈练习和加强腹部肌肉、骨盆底肌、腰背肌肉的锻炼,可以使身体更加健美,动作更为协调,姿态更加优美,还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另外,要安全、平稳地度过青春期,除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注意营养卫生外,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要热爱生活,与他人友好相处,养成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的性格;要培养多种爱好,努力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双健”,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荚全面发展的人材。 【复习与思考】

1、什么是青春期?

2、青春期体育锻炼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2课时篮球--熟悉球性练习(第一次课)

第5课时 支撑后摆下,素质练习

第8课时 多种多样的投掷练习

第9课时

课题:锻炼意志、激励进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明确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在体育运动中采取适当的手段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3、情感目标: 树立自觉运用体育运动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育运动对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积极作用 教学手段:课堂讲解 教学步骤:

一、意志与意志品质

1、什么是意志:是指人们自觉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目的性——自觉地确立行动目的;

(2)调节性——能够按照预期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以实现目的; (3)排难性——始终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品质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或特征。意志品质反映了一个人意志的优劣、强弱和发展水平。

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勇敢性等; 不良的意志品质包括依赖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懦弱性等。具有优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坚强的人;

具有不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薄弱的人。

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增强的,是通过持久地自觉克服困难而表现出来的。 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为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 (2)坚韧性——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及时作出有根据的决定,并付诸行动。自制性一—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己妁心理活动和行为。 二、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运动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与情感为一体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整个体育运动的过程,它的状况如何,影响着体育运动的效果,体育运动的过程反过来也影响着意志品质培养的效果。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如耐久跑、跨栏及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体育运动,更能锻炼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另外,体育竞赛具有激烈对抗和胜负不确定性的特点,既要能充分挖掘人体潜力、斗智斗勇、协同作战、敢于拼搏、敢于胜利,又要能正确接受失败的磨

炼,树立锲而不舍的顽强进取精神。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能否勇敢地同困难作斗争,能否有效地排除内外障碍,是衡量你意志品质坚强与否的重要标准。 【自我阅读】

某学校初二(1)班.有位学生叫李大山,平时以“勇敢大”而闻名全校。在一次观看冬泳比赛时,经不起同学的激将,为维护自己“勇敢”的形象,真的学着运动员的样子跳下了水,结果被冻得差没爬上岸,从此以后他再没有参加过冬泳。有人说他是好汉,有人说他的盲目“勇敢”不是真正的勇敢。你说呢? 【自我测评】

下列各题中.每题都有5个层次的答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填一个最适合你的答案。 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

B、比较符的符合自己的情况;

C、难以回答;

D、不太符合自己的情况; E、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1、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情时,就立即动手,决不拖延。 ( )

2、我给自自己订的计划常常不能如期完成。 ( ) 3、我能长时间做一件枯燥但却重要的事。 ( ) 4、在练长跑时,我常常不能坚持跑到终点。 ( ) 5、我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即使冬天也按时起床。 ( ) 6、如果我对某事不感兴趣。就不会努力去做。 ( ) 7、我喜欢长跑等可考验毅力的运动。 ( )

8、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可能我就立即请求别人帮助。 9、学习期间,没做完功课.我就不会去玩。 10、面对复杂的情况,我常常举棋不定。 11、为完成重要的工作或学习任务,我可以放弃观看喜爱的电视节目。( )12、我有时下决心从第二天开始做某事。但到了第二天,我的劲头就没有了。( 13、我答应了别人的事,就绝不会食言。 14、如果借到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我在上课时也忍不住会偷偷地拿出来看。( 15、即使在冬天,我也能用冷水洗脸。 16、当我犹犹豫不决时,很希望别人帮我作决定。 17、我觉得订计划应有一定的余地,免得完不成时太被动。 (18、在与人争吵时,明知自己不对,也会说一些使对方听了难受的话。( )19、我决不拖延应交的作业.即使开夜丰也得完成。 20、我比一般人痛。 单数题号:A记5分,B记4分,C记3分,D记2分。E记1分; 过数题号:A记1分,B记2分,C记3分,D记4分.E记5分。 各题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你的总分:____________ 20~35分:意志力很薄弱, 36~51分:意志力较薄弱, 52~68分:意志力一般, 69~84分:意志力较坚强, 85~100分:意志力很坚强。 复习与思考

1、举体育中的实例说明意志的三个特征。

2、依据意志品质的四个特征,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第10课时

( ( )

( ) ( ( ) ) ( ) 更 ( ) ) ) ) 怕 ) (

第11课时

第12课时

第七周 第14课时

第八周 第15课时

第九周 第17课时

第9周

第10

第10周 第20课时

第12

第12

第13

第13周 第24课时

第14周 第25课时

第14

第15周 第27课时

第15周 第28课时

第16周 第30课时

玩 铁 环

武术教案

第17周 第31课时

第17周 第32课时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了解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团结协助和积极上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避免运动损伤及处理。 课的类型:理论分析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分析法、观察对比法、总结法。 教学步骤:

一、课的导入部分 1、师生问好。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进行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意志,提高体能,增进健康。如果在体育运动中不能注意选择安全的运动环境,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就可能导致运动损伤。同学们!下面我们进行分组讨论:造成运动损伤的因素有那些。

3、学生活动: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由小组长对本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记录。

(教师巡视,并诱导学生打开思路。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过5—8分钟后,教师让学生停止讨论,请小组长总结好记录。 二、展开部分

1、教师播放录像,提醒学生认真观看。

(放录像: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4分钟时间)

2、看了录像之后,对各小组进行核对,并给予评价。答对一个原因给这小组奖一棵红星★。 给答对最多的小组再奖一棵红星★。 3、教师对各小组的原因进行归纳。

a、 思想认识不足。 b、准备活动不充分。c、做高难度动作。d、疲劳过度。 e、自然条件恶烈。

4、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找出原因了,那么该怎么预防呢?请认真观看录像。 (放录像: 运动损伤的预防 4分钟)

5、录像观看后,布置学生分小组归纳总结。小组长把本组讨论结果记录。(5分钟)

6、学生自我闪光。抽二个小组上台,把本组讨论的结果,由小组长向全班展示。老师暗示全体学生给予鼓掌。并给予上台的小组两颗红星(★★)其它小组答对一个给一颗红星。 三、课的深入部分

1、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运动损伤的原因和运动损伤的预防,如果万一发生了怎么办呢?请认真观看录像。[看录像: 创伤出血的处理 软组织损伤处理 伤口处理 外伤性骨折分类 伤口处理(外) ](12分钟)

2、录像看完了,给二分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上台对对运动损伤的处理进行小结,时间一分钟。

3、分别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给红星五颗、四颗、三颗。 四、结束部分 1、评价

请各小组数红星,排出名次,给各小组鼓励。 2、想一想:

(1)怎样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2)如何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3、健康快车: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能否大量饮水?

( 放幻灯片: 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能否大量饮水 ) 板书设计: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1、运动损伤的原因; 红星: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1)、_________ ★★★ ★★★ ★★★ ★★ (2)、_________ (3)、___________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4)、____________ ★★★★ ★★ ★★★ ★★ 2、运动损伤的预防: 4、 想一想: (1)、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 3、运动损伤的处理: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第18周 第33课时

运球对抗、闯关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抬头运球的好处,养成良好的抬头观察的习惯。

2、增强球感,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并能用较熟练的运球技术进行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觉锻炼的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

重、难点:运球时抬头观察

教学步骤:

一、激发兴趣、渐入状态 技能展示

1、教师:通过以前的学习接触篮球,你会哪些玩球的方法,给大家表演展示一下好吗? 抽学生展示,并及时的给予评价。

2、教师:看了这几位同学精彩的表演,大家是否有所心动了,下面就以刚才展示的学生为师傅,大家自由选择练习内容。

3、学生分散选择练习内容。 二、练习技术、提高能力 (一)运球对抗 1、教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知道篮球的技术动作有很多,我们今天就练习最基本的运球方面的内容叫“运球对抗”,请大家边比赛边思考运球应注意哪些方面。 方法是以组为单位,两组队员分散在三分线内每人边运球边去拍打另一组队员的球,球被拍打出线就要出局,退出比赛,以最终留在三分线内的组为胜队。

2、学生分为四组进行循环比赛,各小组运用集体智慧想出一些战术方法进行比赛,最后决出总冠军队。 3、学生总结运球时应注意的问题。

要求:学生分别在两个三分线内进行比赛,只能边运球边去拍打别人的球,不能抱住球去拍打,躲避别人拍打时也不能抱住球,否则就算失误要出局。拍打球时不能去推、拉别人。 (二)运球闯关 1、教师:“刚才同学们都进行了运球对抗比赛,也总结了运球应注意的问题,下面我们再进行一个闯关游戏,看看哪些同学的运球技术好。”

2、方法:学生成四路纵队排在球场的一边三分区内,四人一组想法从这边三分区运球队到对面三分区内,教师只能在除三分区外的场内当守关者,只要学生一出三分线,教师就可去抢拍学生的篮球,如没被抢拍安全到达对面三分区即为闯过一关,如被教师抢拍掉球就算闯关失败,要退到球场外,等全部学生都完成后方可归队。

守关者可逐步增加到二人、三人、四人,到最后看哪些学生闯的关数最多。 3、教师点评。

要求:闯关者不可两次运球,不可带球走,必须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并注意安全。 三、稳定情绪、放松身心 放松(自编动作)

教师提示启发,播放音乐伴奏,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放松,勇于表现、展现个性。 学生自评、互评本节课的表现。

第18周 第34课时

追逐跑


相关文章

  •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 若羌县第三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一.二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表 一,二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教师:艾合麦提江 一,二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教师:艾合麦提江 一,二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教师:艾合麦提江 一,二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教 ...查看


  • 五.六年级体育教案 1
  • 小学五.六年级体育教案 本册教学目的和目标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查看


  • 一年级第二学期体育课教学计划及教案
  • 一年级下册体育课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安排,本学期继续继续担任一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通过以往的经验,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更有利于对学生体育的品行,兴趣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了解,对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将起到指导性作用. 学情分析: ...查看


  • 2012年八年级上学期体育教案全集(48课时)
  • 初中八年级 学 校:石室双楠实验学校授课教师: 冯大柱 (第二学期)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第1课时 课题:努力锻炼促发育--青春期与体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青春期是生命必经阶段,知道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的身心特点. 2.能力目 ...查看


  • 小学一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
  • 碧江区第六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体育教学编制说明书 教师:袁万珍 一.教学计划 二.本学期教材及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真处于长身体阶段,对于体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有限,学生活泼好动,参与意识及兴趣很强,单他们的生长 ...查看


  • 四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 四年级上册体育课教学总计划 一.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所教的教学班级是四年级一个教学班,本班学生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 2.技能情况 四年级学生喜欢跑.跳.投.跳绳.踢毽子.游戏等活动,但有些学生因身体原因如:肥胖等 ...查看


  • 小学三年级全册体育教案内容齐全
  • 小学三年级体育备课 教学目标 〈一〉 课程目标: 1.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 提高对个人健康 ...查看


  •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案
  •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男生)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计划 授课教师:尹一青 高二年级(男生)第一学期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进度 体育课课时计划 第一周 第一节(室内课) 题目:体育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概念 ...查看


  • 2011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体育教案全集(48课时)
  • 室内理论课课时教案 一.内 容:引导课 课 时: 第一次课 课 型:学习讨论型 二.学情分析:作为新来的体育教师,所有的情况都要尽快的熟悉和了解,要了解学生的兴 趣爱好,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要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老师,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与 ...查看


  • 五年级上学期体育教案
  • 教学目的和目标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水平一教学目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