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陈昱霖)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第28页的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体会类推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培养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能正确使用竖式计算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听算

20+50= 15+40=

60-40= 16+5= 8+9- 7= 33+ 8 = 55+ 9 = 34- 7 = 76- 8= 15- 7+6=

2.竖式计算

36+28+17= 65-25-21=

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笔算有几种书写格式?哪种是简便写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口算的怎么办?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创设情景,出示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 你们乘过公交车吗?

你平时乘车都去过哪里?乘公交车

应该注意什么? 你们在乘坐公共汽

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生: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 根据图意,列出算式:67-25+28

师: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看谁的解决方法更好、更合理、更科学。

生:理解题意、独立解答。(根据算式让学生再一次理解题意:67表示什么?25表示什么?28表示什么?)

(3)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汇报板演。(板演的过程,口头训练:我是这样想的:先算67-25=42,再算42+28=70)

师:请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简单一些?可以选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

(4)小结:加减混合运算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 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认真

的好习惯。

2.练习(P28做一做)(学生在堂上练习本上完成再投影,如果在巡视中发现有错例的再投影并讲解,由于下面有改错题,学生的错例分析展不展示)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拓展

1. 请你来当小医生

2.

3. 思维题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课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第28页的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体会类推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培养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能正确使用竖式计算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听算

20+50= 15+40=

60-40= 16+5= 8+9- 7= 33+ 8 = 55+ 9 = 34- 7 = 76- 8= 15- 7+6=

2.竖式计算

36+28+17= 65-25-21=

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笔算有几种书写格式?哪种是简便写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口算的怎么办?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创设情景,出示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 你们乘过公交车吗?

你平时乘车都去过哪里?乘公交车

应该注意什么? 你们在乘坐公共汽

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生: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 根据图意,列出算式:67-25+28

师: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看谁的解决方法更好、更合理、更科学。

生:理解题意、独立解答。(根据算式让学生再一次理解题意:67表示什么?25表示什么?28表示什么?)

(3)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汇报板演。(板演的过程,口头训练:我是这样想的:先算67-25=42,再算42+28=70)

师:请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简单一些?可以选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

(4)小结:加减混合运算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 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认真

的好习惯。

2.练习(P28做一做)(学生在堂上练习本上完成再投影,如果在巡视中发现有错例的再投影并讲解,由于下面有改错题,学生的错例分析展不展示)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拓展

1. 请你来当小医生

2.

3. 思维题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课后反思


相关文章

  • 五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案
  • 混合运算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 ...查看


  •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说课稿
  •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说课稿 [说教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8页的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学习笔算的书写格式,掌握简 ...查看


  •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
  •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 何红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查看


  • 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
  • 课 题 课 型 学 习 内 容 新 授 年级 加减混合 一年级 教 者 杨 红 教材 67 页内容 学习目 标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重 ...查看


  • 三年级数学上册 混合运算 1教案 冀教版
  • 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插花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 能力目标: 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3. 情感目标: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竖 ...查看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整数乘法运算法则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整数乘法运算法则教学目标:1.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应.2.能灵活掌握分数简便计算的方法.3.能正确计算. 单元知识结构图分数乘以整数(求几个几是多少)分数意义一个数乘以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 ...查看


  • 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说课稿
  • 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说课稿 得力其尔小学 赵文发 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本第27页.28页.这部分内容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查看


  • 乘车教学设计_一年级上册数学
  • 乘车 一年级数学 彭玉婷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 ...查看


  • 新版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3.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4.结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