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5全国卷考点分布解析
本文分两部分,分别解析07-11 和12-15年全国卷考点分布
2014年~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I 、II 考题考点对照表
考前30天热点对应15年高考题
2015年高考命题变化趋势
2015年物理高考题目相比14年、13年有部分变化。
选择题
卷I 中的考点考查变化浮动较小,有变化的是T16考察的变压器问题。 卷II 中的考点考查变化浮动较大,例如T16考查的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近三年未曾考察过)、T17考察的是机车启动问题(结合图象考查此点,近三年未考查)、T18考查的是地磁场问题(属于物理基础知识的考查)。
填空题
卷I 中的考点考查变化浮动较大,有变化的是T22考查的竖直平面的圆周运
动,与超重问题结合考查牛顿运动定律;T23考查电流表的改装、仪器的选择、故障检测。
卷II 中的考点考查变化浮动较大,例如T22考查的是利用打点计时器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近三年未曾考察过),T23考察的是半偏法测电压表的内阻。
计算题
卷I :变化较小,考察的第一题是安培力、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力的平衡问题;第二题结合图象考查牛顿运动定律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点。
卷II :变化相较14、13变化较小。
选修部分
卷I :3-3
晶体的基础知识,三年未曾考查。 3-4
双缝干涉,近三年未曾考查。 3-5
光电效应方程,近三年未曾考查。 卷II :3-5
光电效应方程,近三年未曾考查。
全国新课标五年高考
--------理综物理卷的考点分布及复习备考建议
2012年全国高考将全部按照新课程标准考试,除部分省市采用单独命题外,
大部分将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因此,分析五年来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命题考点分布对2012年高考备考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理综物理试题考点分布:
从表中所列数据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卷物理部分的命题重点
主要集中在必修1、选修3--1两个模块中。由于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及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命题特点,在2012年新课标理综物理部分的命题重点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三、理综物理部分命题特点
从近几年新课标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不难看出,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有以下特点: 1. 试题结构相对稳定,常考知识点突出。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试题的数量、分值都是相对稳定的。不同的是2011年物理试题选考部分选择(填空) 题由原来的5分调整为6分,计算题由10分调整为9分。
但选考题总分15分仍不变。
2. 试题对理解能力和重点知识的考查更加突出
从近几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的内容上看,对能力及重点知识的考查仍放在首位,没有一味追求考点分布的均衡性。而必修1、选修3--1试题的分值所占的比重也恰能说明这一点。高考大纲对物理学科考查的五种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中,理解能力是基础,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前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几乎每道题都涉及有关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的理解,只有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才能形成正确的解题思想和方法。
3. 物理实验考查推陈出新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因此实验能力在理综物理考试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考生要突破的一个复习难点。如2010年23题电学实验实物连线、由已知数具做出R--t (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图像。2011年22题测微安表头的内阻及23题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都是对实验能力的较高要求。学生只有对相关的实验原理、基本方法和常规实验仪器比较熟悉,有扎实的实验基本功,有较强的实验迁移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才能得出结论。
2007-2015全国卷考点分布解析
本文分两部分,分别解析07-11 和12-15年全国卷考点分布
2014年~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I 、II 考题考点对照表
考前30天热点对应15年高考题
2015年高考命题变化趋势
2015年物理高考题目相比14年、13年有部分变化。
选择题
卷I 中的考点考查变化浮动较小,有变化的是T16考察的变压器问题。 卷II 中的考点考查变化浮动较大,例如T16考查的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近三年未曾考察过)、T17考察的是机车启动问题(结合图象考查此点,近三年未考查)、T18考查的是地磁场问题(属于物理基础知识的考查)。
填空题
卷I 中的考点考查变化浮动较大,有变化的是T22考查的竖直平面的圆周运
动,与超重问题结合考查牛顿运动定律;T23考查电流表的改装、仪器的选择、故障检测。
卷II 中的考点考查变化浮动较大,例如T22考查的是利用打点计时器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近三年未曾考察过),T23考察的是半偏法测电压表的内阻。
计算题
卷I :变化较小,考察的第一题是安培力、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力的平衡问题;第二题结合图象考查牛顿运动定律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点。
卷II :变化相较14、13变化较小。
选修部分
卷I :3-3
晶体的基础知识,三年未曾考查。 3-4
双缝干涉,近三年未曾考查。 3-5
光电效应方程,近三年未曾考查。 卷II :3-5
光电效应方程,近三年未曾考查。
全国新课标五年高考
--------理综物理卷的考点分布及复习备考建议
2012年全国高考将全部按照新课程标准考试,除部分省市采用单独命题外,
大部分将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因此,分析五年来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命题考点分布对2012年高考备考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理综物理试题考点分布:
从表中所列数据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卷物理部分的命题重点
主要集中在必修1、选修3--1两个模块中。由于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及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命题特点,在2012年新课标理综物理部分的命题重点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三、理综物理部分命题特点
从近几年新课标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不难看出,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有以下特点: 1. 试题结构相对稳定,常考知识点突出。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试题的数量、分值都是相对稳定的。不同的是2011年物理试题选考部分选择(填空) 题由原来的5分调整为6分,计算题由10分调整为9分。
但选考题总分15分仍不变。
2. 试题对理解能力和重点知识的考查更加突出
从近几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的内容上看,对能力及重点知识的考查仍放在首位,没有一味追求考点分布的均衡性。而必修1、选修3--1试题的分值所占的比重也恰能说明这一点。高考大纲对物理学科考查的五种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中,理解能力是基础,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前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几乎每道题都涉及有关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的理解,只有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才能形成正确的解题思想和方法。
3. 物理实验考查推陈出新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因此实验能力在理综物理考试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考生要突破的一个复习难点。如2010年23题电学实验实物连线、由已知数具做出R--t (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图像。2011年22题测微安表头的内阻及23题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都是对实验能力的较高要求。学生只有对相关的实验原理、基本方法和常规实验仪器比较熟悉,有扎实的实验基本功,有较强的实验迁移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才能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