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赵爱民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园定义、分类、功能的阐释,进而具体从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发展问题的角度来描述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的现状,并最终就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的未来发展提出个人的见解。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开放的,具有较为完善的设施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是公众浏览、观赏、休憩、健身以及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的场所。城市公园的分类包含综合性公园、居住小区公园、青少年公园、老年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园、文物古迹园、历史名园、纪念性公园、体育公园、文化公园、雕塑公园、主题公园等。城市公园不仅仅作为城市的起居空间供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综合写照。同时城市公园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防震、防火、防洪、减轻灾害损失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城市公园建设早在建国前已经开始,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形态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影响到了城市公园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对人民文化娱乐生活的关注度增加,对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视,各个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公园的兴建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本文将浅谈在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就城市公园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
1.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的现状
我国城市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在今天看来已取得了很多成就,然而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以下就城市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来综合阐述我国城市公园发展的现状。
1.1投入与维护不足
我国的城市公园建设一直以来是依靠政府的资金进行建设并长期供给的,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城市公园的维护与建立也必然由地方政府进行财政支持。因此由于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不同,财政支持的能力不同,在城市公园建设方面的拨款往往很有限,对城市公园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难免无暇顾及。这种情况以内地城市最为严重,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城市公园无论从规模还是环境都远远不及发达城市。而我国曾提出的“以园养园”的办法,在城市公园这类公益性质的公园方面显然不适用,公园一旦出现资金紧张,将会一味的追求减轻自身的经济负担而盲目的招商引资,增设人工设施,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了公园的质量。
1.2规划布局不合理
城市公园空间分布不均衡影响到城市的发展与规划,这是我国很多城市出现的普遍问题。有些城市在先期的规划中就没有考虑设置公园,一些旧城区的公园大多是拆出来的,而有些城市的新城区的公园数量较多且分布集中,公园个体偏小,内部设施匮乏,这些城市公园缺乏整体的设计规划,更谈不上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同时缺乏相应的等级规范,公园的环境也是良莠不齐,建成不久又成了拆迁改造的对象。城市公园的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了城市资源的极大浪费,而相应的拆迁改造也加剧了政府的负担,市民的生活受到干扰,这与城市公园的建设原则完全背道而驰。
1.3设计理念落后
我国的城市公园设计理念极度盲目崇尚西方,英国风景式园林为模型的城市公园随处可见,这种模型下的城市公园模仿西方礼仪化和形式化的空间凸显理念,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的城市公园建设注入了新的理念和风格,但也使得我国本土文化理念大量缺失。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文化上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模仿的独特魅力,我国的园林艺术建筑也是其他国家叹为观止的精湛艺术。而城市公园作为城市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反映部分,严重的脱离了本土的文化内涵,逐步丧失了富有城市特色的个性理念,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2.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的建议
2.1主体强化,多元投入
城市公园的建设应加强开放性和公益性,切实的从公众利益出发,对公众负责,受公众监督,使公众体会到主体地位,加强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这就从根本上使其在使用公园或公园设施时,自发、自觉、自愿的保护公园内的环境及设施,这种主体意识加强是从根本上改变公园设施损害严重以及环境脏乱差的关键,这与强制性的规范制度不同。同时,在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也应适应时代的潮流实行多元化投资,政府管理机构的工作重心应放到政策引导、宏观调控以及依法监管保护上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城市公园的经营与管理中,广泛的吸取社会资金,使原本的政府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共同合作。开发与管理也应引入市场机制,使城市公园的建立与商业、服务业相互联系起来,进一步发挥城市公园的作用。
2.2综合考虑,整体布局
城市公园的建设空间属于城市公共外部空间,而现代城市空间已不是单一的空间,是综合性质的,具有扩张性的,在整个城市范围内的开放的相互联系的空间组合区域,城市公园是城市结构调整和功能开发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公园的建设不再是单纯的开发建设,而需要与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协调,形成“点、线、片、面”相结合的整体布局,高标准、高站位超前规划是城市公园发展的首要任务。
2.3人性化理念,个性化设计
当前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赵爱民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园定义、分类、功能的阐释,进而具体从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发展问题的角度来描述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的现状,并最终就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的未来发展提出个人的见解。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开放的,具有较为完善的设施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是公众浏览、观赏、休憩、健身以及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的场所。城市公园的分类包含综合性公园、居住小区公园、青少年公园、老年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园、文物古迹园、历史名园、纪念性公园、体育公园、文化公园、雕塑公园、主题公园等。城市公园不仅仅作为城市的起居空间供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综合写照。同时城市公园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防震、防火、防洪、减轻灾害损失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城市公园建设早在建国前已经开始,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形态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影响到了城市公园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对人民文化娱乐生活的关注度增加,对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视,各个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公园的兴建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本文将浅谈在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就城市公园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
1.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的现状
我国城市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在今天看来已取得了很多成就,然而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以下就城市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来综合阐述我国城市公园发展的现状。
1.1投入与维护不足
我国的城市公园建设一直以来是依靠政府的资金进行建设并长期供给的,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城市公园的维护与建立也必然由地方政府进行财政支持。因此由于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不同,财政支持的能力不同,在城市公园建设方面的拨款往往很有限,对城市公园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难免无暇顾及。这种情况以内地城市最为严重,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城市公园无论从规模还是环境都远远不及发达城市。而我国曾提出的“以园养园”的办法,在城市公园这类公益性质的公园方面显然不适用,公园一旦出现资金紧张,将会一味的追求减轻自身的经济负担而盲目的招商引资,增设人工设施,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了公园的质量。
1.2规划布局不合理
城市公园空间分布不均衡影响到城市的发展与规划,这是我国很多城市出现的普遍问题。有些城市在先期的规划中就没有考虑设置公园,一些旧城区的公园大多是拆出来的,而有些城市的新城区的公园数量较多且分布集中,公园个体偏小,内部设施匮乏,这些城市公园缺乏整体的设计规划,更谈不上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同时缺乏相应的等级规范,公园的环境也是良莠不齐,建成不久又成了拆迁改造的对象。城市公园的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了城市资源的极大浪费,而相应的拆迁改造也加剧了政府的负担,市民的生活受到干扰,这与城市公园的建设原则完全背道而驰。
1.3设计理念落后
我国的城市公园设计理念极度盲目崇尚西方,英国风景式园林为模型的城市公园随处可见,这种模型下的城市公园模仿西方礼仪化和形式化的空间凸显理念,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的城市公园建设注入了新的理念和风格,但也使得我国本土文化理念大量缺失。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文化上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模仿的独特魅力,我国的园林艺术建筑也是其他国家叹为观止的精湛艺术。而城市公园作为城市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反映部分,严重的脱离了本土的文化内涵,逐步丧失了富有城市特色的个性理念,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2.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的建议
2.1主体强化,多元投入
城市公园的建设应加强开放性和公益性,切实的从公众利益出发,对公众负责,受公众监督,使公众体会到主体地位,加强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这就从根本上使其在使用公园或公园设施时,自发、自觉、自愿的保护公园内的环境及设施,这种主体意识加强是从根本上改变公园设施损害严重以及环境脏乱差的关键,这与强制性的规范制度不同。同时,在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也应适应时代的潮流实行多元化投资,政府管理机构的工作重心应放到政策引导、宏观调控以及依法监管保护上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城市公园的经营与管理中,广泛的吸取社会资金,使原本的政府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共同合作。开发与管理也应引入市场机制,使城市公园的建立与商业、服务业相互联系起来,进一步发挥城市公园的作用。
2.2综合考虑,整体布局
城市公园的建设空间属于城市公共外部空间,而现代城市空间已不是单一的空间,是综合性质的,具有扩张性的,在整个城市范围内的开放的相互联系的空间组合区域,城市公园是城市结构调整和功能开发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公园的建设不再是单纯的开发建设,而需要与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协调,形成“点、线、片、面”相结合的整体布局,高标准、高站位超前规划是城市公园发展的首要任务。
2.3人性化理念,个性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