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工程与技术
截洪沟设置对宁波大岙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量的影响
To Control Leachate Output of Ningbo Daao Waste Sanitary Landfill Site
by Using Cut-off Ditch
张德洲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市政和环境工程设计研究分院,北京 100038)
摘 要 目前困扰垃圾卫生填埋场生产管理的难题之一是渗滤液处理,尤其是南方雨水充沛地区,如何减少渗滤液的产量成为垃圾填埋场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宁波大岙垃圾灰渣填埋场的具体情况,探讨采用增加截洪沟的方式防止地表径流进入填埋场内,从而达到减少渗滤液产量的目的。关键词 填埋场 渗滤液 截洪沟
1 引言
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垃圾在填埋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污染物的渗滤液所造成的。所以渗滤液的污染控制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封场的关键性问题。
渗滤液的产量由以下因素决定:(1)填埋场构造;(2)降雨;(3)含水量;(4)腾发量(为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的统称);(5)其他影响因素。例如形成填埋场气体所消耗的水分,或是形成水蒸气所消耗的水分。控制渗滤液产生量的措施包括:(1)入场废物含水率的控制
填埋过程中随填埋废物带入的水分,相当部分会在垃圾压实过程中沥滤出来,其量在渗滤液产生量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为此,必须控制入场填埋垃圾的含水率。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一般要求入场填埋的城市垃圾含水率<30%(质量分数)。(2)防止地表径流进入填埋场内
由于地表水进入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因此消除或者减少地表水进入填埋场是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对包括降雨、地表径流、间歇河和上升泉等所有地表水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① 对间歇暴露地区产生的临时性侵蚀和淤塞的控制;② 对最终暴露区域采取土壤加固、植被、整修边坡等控制侵蚀措施;③ 沟渠加设衬层,以防止在暴雨期间大流量径流的冲刷;④ 修建缓冲池以减少洪峰的影响;⑤ 将
流经未覆盖固体废物的径流引至渗滤液处理与处置系统。
(3)控制地下水的入渗量
综上所述,填埋场的构造与渗滤液产生量有很大关系。对于未铺设水平和斜坡防水防渗衬层的填埋场底部,或是建设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平地型填埋场和山谷型填埋场,地下水的入浸是渗滤液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于未设高质量地表水控制系统的填埋场,地表径流可能导致产生过多的渗滤液。
通常,对于一个设计完好的填埋场,可以避免地下水和地表径流进入填埋场,渗滤液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地表灌溉、固体废物含水以及填埋处置过程中废物产生的水分,其中降水是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南方雨水充沛地区。在防止地表径流进入填埋场内的工程措施当中,利用截洪沟进行清污分流,减少渗滤液产量的工程措施是当今使用较多的工程实例。
2 工程概述及填埋场防渗构造
宁波大岙垃圾填埋场是宁波枫林垃圾焚烧电厂二期扩建项目的配套工程,项目建设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垃圾焚烧电厂扩建到3000t/d规模时的灰渣堆存、事故垃圾堆存以及北仑区的生活垃圾堆存。
根据宁波枫林垃圾焚烧电厂二期扩建规划及北仑区的垃圾处理量,垃圾灰渣填埋场的建设规模确定为日处理垃圾焚烧飞灰50t,垃圾焚烧炉渣400t,生活垃圾500t。总处理规模950t/d。
2004.9 环境保护
19
工程与技术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垃圾灰渣填埋场位于枫林垃圾焚烧电厂东南侧500m处的大岙山谷内,为一山谷型垃圾灰渣卫生填埋场,最大堆积高度80m,占地总面积34.96hm2,总容积1000万m3,由灰场、垃圾炉渣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渗滤液调节池、运输道路等几部分组成,服务期25年。
垃圾炉渣填埋场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进行单层防渗,为防止土工膜的损坏与老化,采用分期铺设,初期铺设至40m标高,铺设面积13万m2,按设计规模可使用5年。后期土工膜随填埋标高的上升分期铺设,每次升高10m ,直到80m~85m标高,平均每4年铺设一次,铺设总面积19万m2。
飞灰为危险废弃物,按照危险废弃物安全填埋场的防渗要求,飞灰填埋场须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进行双层防渗。为防止土工膜的损坏与老化,采用分期铺设,初期铺设至45m标高,铺设面积1.2万m2,按设计规模可使用4年。后期土工膜随填埋标高的上升分期铺设,每次升高10m,直到90m标高,平均每4.5年铺设一次,铺设总面积3.2万m2。
之间的面积逐年缩小,而填埋场外坡逐年覆盖,地面径流会被导出,因而渗滤液产量也会逐年减少。
在飞灰填埋场内设置了截洪沟,渗滤液的来源包括两部分:①防渗面积与截洪沟之间的地面径流;②扣除封场外坡的防渗面积内的直接降雨;填埋场下游为垃圾炉渣填埋场,飞灰填埋场堆积外坡将被垃圾、炉渣填埋场覆盖,中间用土工膜隔离,上部的降雨进入垃圾、炉渣填埋场内。
根据宁波市的降雨和蒸发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mm,多年平均陆面年蒸发为600~650mm,但考虑到填埋场内山坡较陡,地下水埋深大,地表储水能力弱,其陆面年蒸发量按400mm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按0.5计算。在填埋场外边坡覆土后,除去地面径流外,考虑约300mm降雨渗入填埋场内。
根据以上提供的水文气象资料和采取的工程措施,垃圾炉渣填埋场渗滤液的产量详见表1,飞灰填埋场的渗滤液的产量详见表2。
将渗滤液随填埋标高的变化绘制成曲线,见图1和图2。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产量约为540m3/d,灰场渗滤液产量约为50m3/d。虽然设有渗滤液调节池,但是考虑到宁波市年内降雨的不均匀分配,渗滤液处理量应保持一定的富裕量。
经核算:飞灰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量为150t/d,垃圾炉渣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量为750t/d。
3 在最终填埋标高处设置截洪沟进行的清污分流后的垃圾灰渣填埋场渗滤液计算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填埋场普遍的清污分流方案是沿最终填埋标高80~85m处设置永久性截洪沟一条,全长约3000m。按照大岙填埋场的最终规模,其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平均纵坡按0.5%计算,控制流域面积0.254km2。
渗滤液产量根据年均降雨量和汇水面积按水量平衡法计算。由于采用土工膜防渗,场外地下水不会进入场内,损失水量包括地面蒸发和封场区的地面径流。
在垃圾灰渣填埋场内设置了截洪沟后,可以将其控制流域面积0.254km2内的降雨排至场外。渗滤液的来源包括三部分:①防渗面积与截洪沟之间的地面径流;②扣除封场外坡的防渗面积内的直接降雨;③封场外坡的渗流。
4 垃圾灰渣填埋场设置二期截洪沟进行的清
污分流后的渗滤液产量计算
从设置一条截洪沟进行清污分流的计算表1和表2可以发现:垃圾灰渣填埋场内一期40~45m标高以下土工膜铺设结束后,场内径流面积达15万
20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4.9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工程与技术
资及运行管理,这就成为填埋场内工程设置考虑的重要方面。
根据以上分析,在60~65m和80~85m标高分期设置了截洪沟,按照大岙填埋场的最终规模,其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考虑到前期容积较小,截洪沟为使用期较短,其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
一期截洪沟全长2600m,平均纵坡按0.6%计算,控制流域面积0.3045km2,自填埋场两侧汇集到垃圾炉渣坝下游,从污水处理站旁排至下游河道。
二期截洪沟全长2100m,平均纵坡按0.5%计算,控制流域面积0.254km2,自填埋场两侧汇集到场区外的一期截洪沟。
图4 飞灰填埋场标高渗沥液量曲线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垃圾填埋场的前期渗滤液产量约为428m3/d,后期渗滤液产量约为530 m3/d;灰场前期渗滤液产量约为43m3/d,后期渗滤液产量约为52m3/d。经渗滤液调节池以及宁波市年内降雨的不均匀分配综合考虑,渗滤液处理量应保持一定的富裕量。
经核算:前期飞灰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量为100t/d,垃圾炉渣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量为500t/d。
后期飞灰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量为150t/d,垃圾炉渣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量为750t/d。
5 采取以上二种不同的工程措施后经济比较
2004.9 环境保护
21
工程与技术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表3 垃圾炉渣填埋场渗滤液产量计算表
运行期渗滤液来源
初期面积最终面积渗出量截除量进入量初期日
/mm/mm/mm产量/m3/万m 2/万m 2
终期日
产量/m3
直接降雨14.7016.[1**********].74445.48
直接降雨场外径流
后期
合计
1.121.853.23
1.380.001.10
0300300
00
1000700
30.6835.4873.29
37.810.0030.14
表6 二种截洪沟设置方案的投资费用比较填埋场设置二期截洪沟进行
的清污分流方案
在最终填埋标高处设置截洪沟进行
的清污分流方案
22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4.9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工程与技术
截洪沟设置对宁波大岙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量的影响
To Control Leachate Output of Ningbo Daao Waste Sanitary Landfill Site
by Using Cut-off Ditch
张德洲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市政和环境工程设计研究分院,北京 100038)
摘 要 目前困扰垃圾卫生填埋场生产管理的难题之一是渗滤液处理,尤其是南方雨水充沛地区,如何减少渗滤液的产量成为垃圾填埋场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宁波大岙垃圾灰渣填埋场的具体情况,探讨采用增加截洪沟的方式防止地表径流进入填埋场内,从而达到减少渗滤液产量的目的。关键词 填埋场 渗滤液 截洪沟
1 引言
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垃圾在填埋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污染物的渗滤液所造成的。所以渗滤液的污染控制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封场的关键性问题。
渗滤液的产量由以下因素决定:(1)填埋场构造;(2)降雨;(3)含水量;(4)腾发量(为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的统称);(5)其他影响因素。例如形成填埋场气体所消耗的水分,或是形成水蒸气所消耗的水分。控制渗滤液产生量的措施包括:(1)入场废物含水率的控制
填埋过程中随填埋废物带入的水分,相当部分会在垃圾压实过程中沥滤出来,其量在渗滤液产生量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为此,必须控制入场填埋垃圾的含水率。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一般要求入场填埋的城市垃圾含水率<30%(质量分数)。(2)防止地表径流进入填埋场内
由于地表水进入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因此消除或者减少地表水进入填埋场是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对包括降雨、地表径流、间歇河和上升泉等所有地表水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① 对间歇暴露地区产生的临时性侵蚀和淤塞的控制;② 对最终暴露区域采取土壤加固、植被、整修边坡等控制侵蚀措施;③ 沟渠加设衬层,以防止在暴雨期间大流量径流的冲刷;④ 修建缓冲池以减少洪峰的影响;⑤ 将
流经未覆盖固体废物的径流引至渗滤液处理与处置系统。
(3)控制地下水的入渗量
综上所述,填埋场的构造与渗滤液产生量有很大关系。对于未铺设水平和斜坡防水防渗衬层的填埋场底部,或是建设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平地型填埋场和山谷型填埋场,地下水的入浸是渗滤液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于未设高质量地表水控制系统的填埋场,地表径流可能导致产生过多的渗滤液。
通常,对于一个设计完好的填埋场,可以避免地下水和地表径流进入填埋场,渗滤液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地表灌溉、固体废物含水以及填埋处置过程中废物产生的水分,其中降水是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南方雨水充沛地区。在防止地表径流进入填埋场内的工程措施当中,利用截洪沟进行清污分流,减少渗滤液产量的工程措施是当今使用较多的工程实例。
2 工程概述及填埋场防渗构造
宁波大岙垃圾填埋场是宁波枫林垃圾焚烧电厂二期扩建项目的配套工程,项目建设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垃圾焚烧电厂扩建到3000t/d规模时的灰渣堆存、事故垃圾堆存以及北仑区的生活垃圾堆存。
根据宁波枫林垃圾焚烧电厂二期扩建规划及北仑区的垃圾处理量,垃圾灰渣填埋场的建设规模确定为日处理垃圾焚烧飞灰50t,垃圾焚烧炉渣400t,生活垃圾500t。总处理规模950t/d。
2004.9 环境保护
19
工程与技术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垃圾灰渣填埋场位于枫林垃圾焚烧电厂东南侧500m处的大岙山谷内,为一山谷型垃圾灰渣卫生填埋场,最大堆积高度80m,占地总面积34.96hm2,总容积1000万m3,由灰场、垃圾炉渣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渗滤液调节池、运输道路等几部分组成,服务期25年。
垃圾炉渣填埋场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进行单层防渗,为防止土工膜的损坏与老化,采用分期铺设,初期铺设至40m标高,铺设面积13万m2,按设计规模可使用5年。后期土工膜随填埋标高的上升分期铺设,每次升高10m ,直到80m~85m标高,平均每4年铺设一次,铺设总面积19万m2。
飞灰为危险废弃物,按照危险废弃物安全填埋场的防渗要求,飞灰填埋场须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进行双层防渗。为防止土工膜的损坏与老化,采用分期铺设,初期铺设至45m标高,铺设面积1.2万m2,按设计规模可使用4年。后期土工膜随填埋标高的上升分期铺设,每次升高10m,直到90m标高,平均每4.5年铺设一次,铺设总面积3.2万m2。
之间的面积逐年缩小,而填埋场外坡逐年覆盖,地面径流会被导出,因而渗滤液产量也会逐年减少。
在飞灰填埋场内设置了截洪沟,渗滤液的来源包括两部分:①防渗面积与截洪沟之间的地面径流;②扣除封场外坡的防渗面积内的直接降雨;填埋场下游为垃圾炉渣填埋场,飞灰填埋场堆积外坡将被垃圾、炉渣填埋场覆盖,中间用土工膜隔离,上部的降雨进入垃圾、炉渣填埋场内。
根据宁波市的降雨和蒸发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mm,多年平均陆面年蒸发为600~650mm,但考虑到填埋场内山坡较陡,地下水埋深大,地表储水能力弱,其陆面年蒸发量按400mm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按0.5计算。在填埋场外边坡覆土后,除去地面径流外,考虑约300mm降雨渗入填埋场内。
根据以上提供的水文气象资料和采取的工程措施,垃圾炉渣填埋场渗滤液的产量详见表1,飞灰填埋场的渗滤液的产量详见表2。
将渗滤液随填埋标高的变化绘制成曲线,见图1和图2。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产量约为540m3/d,灰场渗滤液产量约为50m3/d。虽然设有渗滤液调节池,但是考虑到宁波市年内降雨的不均匀分配,渗滤液处理量应保持一定的富裕量。
经核算:飞灰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量为150t/d,垃圾炉渣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量为750t/d。
3 在最终填埋标高处设置截洪沟进行的清污分流后的垃圾灰渣填埋场渗滤液计算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填埋场普遍的清污分流方案是沿最终填埋标高80~85m处设置永久性截洪沟一条,全长约3000m。按照大岙填埋场的最终规模,其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平均纵坡按0.5%计算,控制流域面积0.254km2。
渗滤液产量根据年均降雨量和汇水面积按水量平衡法计算。由于采用土工膜防渗,场外地下水不会进入场内,损失水量包括地面蒸发和封场区的地面径流。
在垃圾灰渣填埋场内设置了截洪沟后,可以将其控制流域面积0.254km2内的降雨排至场外。渗滤液的来源包括三部分:①防渗面积与截洪沟之间的地面径流;②扣除封场外坡的防渗面积内的直接降雨;③封场外坡的渗流。
4 垃圾灰渣填埋场设置二期截洪沟进行的清
污分流后的渗滤液产量计算
从设置一条截洪沟进行清污分流的计算表1和表2可以发现:垃圾灰渣填埋场内一期40~45m标高以下土工膜铺设结束后,场内径流面积达15万
20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4.9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工程与技术
资及运行管理,这就成为填埋场内工程设置考虑的重要方面。
根据以上分析,在60~65m和80~85m标高分期设置了截洪沟,按照大岙填埋场的最终规模,其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考虑到前期容积较小,截洪沟为使用期较短,其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
一期截洪沟全长2600m,平均纵坡按0.6%计算,控制流域面积0.3045km2,自填埋场两侧汇集到垃圾炉渣坝下游,从污水处理站旁排至下游河道。
二期截洪沟全长2100m,平均纵坡按0.5%计算,控制流域面积0.254km2,自填埋场两侧汇集到场区外的一期截洪沟。
图4 飞灰填埋场标高渗沥液量曲线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垃圾填埋场的前期渗滤液产量约为428m3/d,后期渗滤液产量约为530 m3/d;灰场前期渗滤液产量约为43m3/d,后期渗滤液产量约为52m3/d。经渗滤液调节池以及宁波市年内降雨的不均匀分配综合考虑,渗滤液处理量应保持一定的富裕量。
经核算:前期飞灰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量为100t/d,垃圾炉渣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量为500t/d。
后期飞灰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量为150t/d,垃圾炉渣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量为750t/d。
5 采取以上二种不同的工程措施后经济比较
2004.9 环境保护
21
工程与技术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表3 垃圾炉渣填埋场渗滤液产量计算表
运行期渗滤液来源
初期面积最终面积渗出量截除量进入量初期日
/mm/mm/mm产量/m3/万m 2/万m 2
终期日
产量/m3
直接降雨14.7016.[1**********].74445.48
直接降雨场外径流
后期
合计
1.121.853.23
1.380.001.10
0300300
00
1000700
30.6835.4873.29
37.810.0030.14
表6 二种截洪沟设置方案的投资费用比较填埋场设置二期截洪沟进行
的清污分流方案
在最终填埋标高处设置截洪沟进行
的清污分流方案
22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