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生活教育理论,其中的精髓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根据陶行知思想,通过对小班幼儿的情况分析,采用儿歌这一教学方式,优化小班一日生活常规进行了阐述,通过行动演示法、随意渗透法和自主创编法及策略的跟进,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儿歌;小班幼儿;生活常规 刚入园的小班新生,脱离了父母的怀抱,要独自面对一个新的生活,会产生许多的不适应。一方面他们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又无规则意识。另一方面家长的过多包办,使小班幼儿失去了自我锻炼的机会,他们在新的环境中会无所适从,而我们的老师指导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时,又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形式单一,说教为主;策略生硬,指令性语言;一紧一松,没有坚持,这都使得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不能很好地养成。 一、用儿歌优化生活常规的意义 (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从生理方面看,小班幼儿脑部结构已基本成熟,表现为睡眠时间少,脑的机能也已经发展起来,因此小班幼儿学习儿歌只要唱几遍就能记住了,并且不容易忘记。 从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来看,3~4岁的幼儿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而更多地使用叠词、三字句、简短句,并且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用动作配合,从而表达出自己的所需。儿歌教学正好配合了幼儿语言发展的这种特点。 (二)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富有童真童趣、形象生动、易教易懂易记,最贴近婴幼儿的现实生活。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内容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是集生活、教育及游戏于一体的一种文学体裁。 (三)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小班是刚组成的集体,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幼儿各方面的经验尚未定型,可塑性强,此时培养良好的生活常规最易成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通过实践发现在幼儿园小班儿歌对孩子生活常规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二、儿歌优化小班一日生活常规的实践 小班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盥洗、解便、进餐、午睡这几个环节。多数幼儿都不知道怎样洗手,许多幼儿把尿尿在裤子里,上厕所时忘记冲马桶;进餐活动中有等着老师喂的,有挑食的;午睡时需要老师陪伴,不会叠衣服,衣服脱下乱放……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老师需采取小班幼儿较易接受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儿歌在这中间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儿歌 以上这些儿歌蕴涵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对小班幼儿学习掌握基本的常规起着很好的作用。 (二)运用适宜生活环节的儿歌内容 1.行动演示法 小班幼儿进餐完毕,要擦嘴和漱口,可是大部分幼儿都会忘记,还有不知道怎么擦嘴时,教师亲自示范并带领幼儿朗诵儿歌:“小小手巾双手托,对准嘴巴轻轻合,变成一块方手绢,擦擦折,擦擦折,照照镜子看一看,擦净嘴巴笑呵呵。”孩子们边念边学,慢慢地就学会了。 2.随意渗透法 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有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针对幼儿没有排队,硬挤到厕所,差点摔跤的现象,请幼儿来说一说谁对谁不对。幼儿们纷纷发言,最后得出一致结论:上厕所应该排队,如果挤队容易发生危险。小班幼儿很喜欢听故事念儿歌,这时候教师念儿歌:“小朋友,上厕所,排好队,你先我后不着急。”巧妙地运用儿歌这一形式,坚持正面教育,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随即教育,即时渗透非常重要。 3.自主创编法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现在的儿歌虽然很多,但还不够,我们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精神,创编出更适合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儿歌。 在穿衣服这一常规的实施过程中,我和幼儿一起编了一首儿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洞,小手伸出小洞洞。”“在午睡这一常规的培养过程中,我和幼儿编的儿歌是:《睡前要小便》《午睡歌》。“幼儿园,静悄悄。乖宝宝,要睡觉,上床之前要尿尿,这样才能睡得好。”“吃过午饭漱嘴巴,我要开始午睡啦。脱掉外衣盖好被,钻进被子睡着了。”在盥洗这一常规的培养过程中,我和幼儿一起编了这首儿歌:《洗手》“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 (三)运用儿歌指导幼儿生活的策略 1.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不同幼儿来说,要求又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可以请他们来当小小值日生,用行动和儿歌来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帮助也能提高班中幼儿的生活常规。 2.反复强化,加以巩固 一个好的生活常规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疲劳,至于忽视,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基本上还没有很自觉的意识,需要我们用儿歌反复的提示和帮助,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 3.环境渗透,运用生活 教师要将儿歌渗透到一日生活常规的各个环节中,内容要具体化、生活化、可操作。让小班幼儿按儿歌内容盥洗、解便、进餐、午睡,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打好基础。在盥洗区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粘贴上幼儿洗手的几个步骤图,并在每幅图上对应写上儿歌,幼儿无形中也在学习。 小班是幼儿打基础的时候,作为老师,我们希望用最简单、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使他们自觉形成必要的规则意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常识等,就像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一样,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更是要从生活中选材。儿歌作为一种较好的方式,我认为还有很多值得推敲研究的地方,只要将儿歌教育用得恰如其分,就可以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常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教育课程[J].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信息中心,1999. [2]虞永平.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J].浙江教育报刊社,2005. [3]张明红.幼儿园课程生活化[J].浙江教育报刊社,2002. [4]教育部基教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R].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浙江省舟山新城中心幼儿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生活教育理论,其中的精髓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根据陶行知思想,通过对小班幼儿的情况分析,采用儿歌这一教学方式,优化小班一日生活常规进行了阐述,通过行动演示法、随意渗透法和自主创编法及策略的跟进,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儿歌;小班幼儿;生活常规 刚入园的小班新生,脱离了父母的怀抱,要独自面对一个新的生活,会产生许多的不适应。一方面他们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又无规则意识。另一方面家长的过多包办,使小班幼儿失去了自我锻炼的机会,他们在新的环境中会无所适从,而我们的老师指导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时,又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形式单一,说教为主;策略生硬,指令性语言;一紧一松,没有坚持,这都使得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不能很好地养成。 一、用儿歌优化生活常规的意义 (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从生理方面看,小班幼儿脑部结构已基本成熟,表现为睡眠时间少,脑的机能也已经发展起来,因此小班幼儿学习儿歌只要唱几遍就能记住了,并且不容易忘记。 从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来看,3~4岁的幼儿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而更多地使用叠词、三字句、简短句,并且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用动作配合,从而表达出自己的所需。儿歌教学正好配合了幼儿语言发展的这种特点。 (二)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富有童真童趣、形象生动、易教易懂易记,最贴近婴幼儿的现实生活。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内容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是集生活、教育及游戏于一体的一种文学体裁。 (三)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小班是刚组成的集体,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幼儿各方面的经验尚未定型,可塑性强,此时培养良好的生活常规最易成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通过实践发现在幼儿园小班儿歌对孩子生活常规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二、儿歌优化小班一日生活常规的实践 小班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盥洗、解便、进餐、午睡这几个环节。多数幼儿都不知道怎样洗手,许多幼儿把尿尿在裤子里,上厕所时忘记冲马桶;进餐活动中有等着老师喂的,有挑食的;午睡时需要老师陪伴,不会叠衣服,衣服脱下乱放……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老师需采取小班幼儿较易接受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儿歌在这中间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儿歌 以上这些儿歌蕴涵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对小班幼儿学习掌握基本的常规起着很好的作用。 (二)运用适宜生活环节的儿歌内容 1.行动演示法 小班幼儿进餐完毕,要擦嘴和漱口,可是大部分幼儿都会忘记,还有不知道怎么擦嘴时,教师亲自示范并带领幼儿朗诵儿歌:“小小手巾双手托,对准嘴巴轻轻合,变成一块方手绢,擦擦折,擦擦折,照照镜子看一看,擦净嘴巴笑呵呵。”孩子们边念边学,慢慢地就学会了。 2.随意渗透法 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有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针对幼儿没有排队,硬挤到厕所,差点摔跤的现象,请幼儿来说一说谁对谁不对。幼儿们纷纷发言,最后得出一致结论:上厕所应该排队,如果挤队容易发生危险。小班幼儿很喜欢听故事念儿歌,这时候教师念儿歌:“小朋友,上厕所,排好队,你先我后不着急。”巧妙地运用儿歌这一形式,坚持正面教育,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随即教育,即时渗透非常重要。 3.自主创编法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现在的儿歌虽然很多,但还不够,我们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精神,创编出更适合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儿歌。 在穿衣服这一常规的实施过程中,我和幼儿一起编了一首儿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洞,小手伸出小洞洞。”“在午睡这一常规的培养过程中,我和幼儿编的儿歌是:《睡前要小便》《午睡歌》。“幼儿园,静悄悄。乖宝宝,要睡觉,上床之前要尿尿,这样才能睡得好。”“吃过午饭漱嘴巴,我要开始午睡啦。脱掉外衣盖好被,钻进被子睡着了。”在盥洗这一常规的培养过程中,我和幼儿一起编了这首儿歌:《洗手》“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 (三)运用儿歌指导幼儿生活的策略 1.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不同幼儿来说,要求又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可以请他们来当小小值日生,用行动和儿歌来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帮助也能提高班中幼儿的生活常规。 2.反复强化,加以巩固 一个好的生活常规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疲劳,至于忽视,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基本上还没有很自觉的意识,需要我们用儿歌反复的提示和帮助,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 3.环境渗透,运用生活 教师要将儿歌渗透到一日生活常规的各个环节中,内容要具体化、生活化、可操作。让小班幼儿按儿歌内容盥洗、解便、进餐、午睡,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打好基础。在盥洗区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粘贴上幼儿洗手的几个步骤图,并在每幅图上对应写上儿歌,幼儿无形中也在学习。 小班是幼儿打基础的时候,作为老师,我们希望用最简单、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使他们自觉形成必要的规则意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常识等,就像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一样,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更是要从生活中选材。儿歌作为一种较好的方式,我认为还有很多值得推敲研究的地方,只要将儿歌教育用得恰如其分,就可以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常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教育课程[J].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信息中心,1999. [2]虞永平.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J].浙江教育报刊社,2005. [3]张明红.幼儿园课程生活化[J].浙江教育报刊社,2002. [4]教育部基教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R].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浙江省舟山新城中心幼儿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