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解析公司法解释三出台后我国商事法律对隐名股东的规定

解析公司法解释三出台后我国商事法律对隐名股东的规定

【引言】

但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资料记载的投资人却为他人的法律现象。由于隐名股东的问题本身较为复杂且之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指引,因此导致理论界长期以来对于该问题存有较大争议。最高院此次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下称“公司法解释三”或“本解释”),对隐名股东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文谨以本解释的相关条文及最高人民法院对条文的解读为依据,对其中几个基本问题作一梳理。

一、隐名投资情形下的股东资格认定

虽然出资者的目的是最终取得投资的收益,但其究竟能否以股东的身份直接向公司主张股东权利,要求行使诸如股东的利润分配权、管理权、新股配售权等权利,在理论上一直存在较大分歧。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首次明确表明了我国法律对隐名股东资格的确认。

《公司法解释三》第25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五种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由此可见,本解释对隐名股东资格的确认,坚持“双重标准、内外有别”的原则。即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投资权益纠纷,属于内部纠纷,在处理公司

内部关系引发的纠纷时应依契约自由、意思自治原则来解决。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所达成的合约与一般民事法律行为所达成的合约并没有本质区别,只要该合约建立在双方合意和合法的基础上,其权利义务的分配不涉及第三人利益,完全可以以一般契约原则加以调整,应当依据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认定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如果双方出资协议就权利义务分配达成一致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当承认其投资权益。在确定了以上原则后,本司法解释第25条第1款承认了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的合同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的效力,并在第2款规定了当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因投资权益归属发生纠纷时,以实际出资为主张权利的标准,而不以股东名册、公司登记等外部公示否认实际出资人的权利。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间因投资权益发生纠纷,法院以实际出资为标准来判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的前提是必须符合该条解释第1款的规定,即必须是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有关于实际出资的合同约定。如果没有此约定,则无从看出实际出资人真实的意思目的,出资行为的意图无法明确,则其实际出资行为更容易出现债权债务关系或者不当得利的外观。此外,为了充分保护在承认实际投资人的前提下公司的人合性,在本条第3款中规定对于公司实际出资人的显名化,即由实际出资人取代名义股东而成为显名股东须要得到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条件。

二、隐名出资协议——代持股协议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协议,

此类合同名称虽然各异,但却拥有共同实质,即都包含有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的隐名持股合意,即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名义股东行使股权,实际出资人享受股权收益。只要具备此种合意的隐名持股行为都受本司法解释的规范。

依据本司法解释,对隐名持股协议效力的判定需要根据一般合同法原理,判断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范。这就需要对隐名持股的目的进行分析,在我国,目前隐名持股一般分为两类:(1)规避法律的目的。我国的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规对投资领域、投资主体、投资比例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国家机关不得开办公司,外方投资不得低于某一比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得超过50人等等。为规避这些限制,有些投资者采取隐名的方式进行投资。

(2)非规避法律的目的。有些隐名投资并非出于规避法律的原因,而只是由于

隐名投资人不愿意公开自身的经济状况,或隐名出资人不愿以自己的名义投资,或由于股权转让行为等原因造成的。 对于非规避法律类的隐名持股,在实际出资人能够证明实质要件的前提下,法律尽可以承认和保护其股东权益。如果隐名投资是为了规避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规对投资领域、投资主体、投资比例等方面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的规定,则此种隐名投资将会严重危及公司法的权威和市场交易的安全,因此,在认定股东资格时,应对这些法律规避行为加以规范和制裁,将被扭曲的法律关系调整到规范状态,使当事人的不法意图无法得逞。

东权益只能由名义股东直接行使,实际出资人只能假名义股东之手间接行使股东权益来实现其投资权益。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可以约定实际出资人享有之投资权益可以包含股权之全部权能,即双方可以约定实际出资人间接行使全部股权,包括股权之自益权与共益权。当然,由于实际出资人享有之投资权益并不等同于名义股东享有的股东权益,此两种权益可以进行分割,如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实际出资人只享有收益权,而不享有其他权利,由名义股东按照自由意志行使股权其他权能。

三、隐名股东证明其实际出资人身份的方式

本司法解释第23条规定:“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享有股权的,应当证明以下事实之一:(一)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二)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本条司法解释是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请求法院确认股权时,应当向法院证明的事实的规定。当事人取得股权有两种方式,一是原始取得,即在公司设立或增资中通过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取得股权及股东资格;二是继受取得,即从他人处受让股权。所以当事人间就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主张其享有股权时,可以证明其具有上述情形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股东取得完整无瑕疵的股东资格和股东权利,无论是原始取得还是继受取得,须符合两个要件,

是实质要件

的外在表现。投资人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后,完成了成为公司股东的实质要件,但其权利的取得必须还要经过一定外在形式的表彰予以公示,这种外在形式的表彰即为公司章程记载、股东名册记载和工商部门登记。

《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行记名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并规定了记载的法定事项,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因此,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出于维护交易安全的需要可以推定为具有股东资格。但是,这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效力,股东名册上没有记载的股东未必没有股东资格,也就是说,形式要件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涉及交易第三人时对善意的保护,而此条仅是关于股权归属有争议的当事人之间的规定。

投资人(包括公司设立时的发起人与公司成立后增资扩股时的向公司认购股份者)主张对公司享有股权或股东资格,需要以其出资或认缴出资为“对价”。因此在股东资格归属争议的情形下,需要证明自己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认缴出资。这里所谓“依法”是指依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负有出资义务,应当按其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而投资人取得股权的对价行为,并不限于实际出资,还包括认缴出资,即在认股协议或公司章程中承诺出资的行为,只要承诺履行出资义务就可取得股东资格。对于投资人不按约定认购股份或者缴纳股款的行为,《公司法》另规定了发起人的补足出资责任、违约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但并不认为其因此当然丧失股权。

而在继受取得情形,需要证明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这里所谓“受让”,是指通过股权转让协议取得股权,“其他形式”是指通过股权赠与协议、股权继承、公司合并、法院判决书等形式继受公司股权。

的投资权利进行的限制,包括投资者的行为能力、住所、身份等的限制。

综上所述,当股权归属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应当提供取得股权的实质性证据,且该实质证明之后的股权取得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此外,关于确认股东资格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问题,本解释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本解释第22条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其股东资格的,应当以公司为被告,与案件争议股权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本条司法解释是关于股东资格确认之诉的概括性规定,包括1.瑕疵出资股东的股东

资格确认之诉、2.名义出资人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的股东资格确认之诉、3.股东与股东之间因股权转让而发生的股东资格确认纠纷等。股东资格是相对于公司而言的,股东资格被确认后,其可以在公司中行使相应的权利,公司不得拒绝,所以为确定股东资格及股东身份,在该股东资格确认之诉中应当列公司为被告,给公司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

四、隐名投资的对外效力问题

股权转让产生的法律纠纷是隐名投资争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司法实践中,因隐名出资而引发的股权转让纠纷主要有两种:一是名义出资人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而向第三人转让股权产生的纠纷;二是实际出资人与第三人订立股权转让协议而名义出资人拒绝履行并主张股东权而产生的纠纷。

(一)名义股东对外处分股权的效力

关于名义股东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对外处分股权的效力问题,本解释第26条规定:“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处理。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依据上述规定及《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公司登记材料的内容构成第三人的一般信赖,为保护第三人之信赖利益,第三人可以以登记的内容来主张其不知道股权归属于实际出资人并进而取得该股权。换句话说,只要受让股权的第三人是出于善意,即使名义股东转让股权时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该股权转让行为

(二)实际出资人转让股权的效力

第三人明知实际出资人的存在,并从实际出资人处受让股权时,

如果名义股即实际出资人必须首先向公司申请确认股东资格,待认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的判决确定后,股权处分行为即可发生法律效力,名义股东不得再主张股权转让无效。

第三人明知实际出资人的存在,并从实际出资人处受让股权时,如果名义股东并未提出反对时,则可以认定该转让有效,此时在实际出资人和第三人之间转让的不是股权,因为此时股权仍然归名义股东享有,其转让的仅仅是实际出资人的隐名投资地位。如果第三人欲取得股东身份,还需通过隐名股东显名化的程序,经过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才可以成为显名股东。

解析公司法解释三出台后我国商事法律对隐名股东的规定

【引言】

但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资料记载的投资人却为他人的法律现象。由于隐名股东的问题本身较为复杂且之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指引,因此导致理论界长期以来对于该问题存有较大争议。最高院此次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下称“公司法解释三”或“本解释”),对隐名股东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文谨以本解释的相关条文及最高人民法院对条文的解读为依据,对其中几个基本问题作一梳理。

一、隐名投资情形下的股东资格认定

虽然出资者的目的是最终取得投资的收益,但其究竟能否以股东的身份直接向公司主张股东权利,要求行使诸如股东的利润分配权、管理权、新股配售权等权利,在理论上一直存在较大分歧。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首次明确表明了我国法律对隐名股东资格的确认。

《公司法解释三》第25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五种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由此可见,本解释对隐名股东资格的确认,坚持“双重标准、内外有别”的原则。即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投资权益纠纷,属于内部纠纷,在处理公司

内部关系引发的纠纷时应依契约自由、意思自治原则来解决。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所达成的合约与一般民事法律行为所达成的合约并没有本质区别,只要该合约建立在双方合意和合法的基础上,其权利义务的分配不涉及第三人利益,完全可以以一般契约原则加以调整,应当依据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认定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如果双方出资协议就权利义务分配达成一致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当承认其投资权益。在确定了以上原则后,本司法解释第25条第1款承认了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的合同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的效力,并在第2款规定了当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因投资权益归属发生纠纷时,以实际出资为主张权利的标准,而不以股东名册、公司登记等外部公示否认实际出资人的权利。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间因投资权益发生纠纷,法院以实际出资为标准来判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的前提是必须符合该条解释第1款的规定,即必须是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有关于实际出资的合同约定。如果没有此约定,则无从看出实际出资人真实的意思目的,出资行为的意图无法明确,则其实际出资行为更容易出现债权债务关系或者不当得利的外观。此外,为了充分保护在承认实际投资人的前提下公司的人合性,在本条第3款中规定对于公司实际出资人的显名化,即由实际出资人取代名义股东而成为显名股东须要得到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条件。

二、隐名出资协议——代持股协议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协议,

此类合同名称虽然各异,但却拥有共同实质,即都包含有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的隐名持股合意,即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名义股东行使股权,实际出资人享受股权收益。只要具备此种合意的隐名持股行为都受本司法解释的规范。

依据本司法解释,对隐名持股协议效力的判定需要根据一般合同法原理,判断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范。这就需要对隐名持股的目的进行分析,在我国,目前隐名持股一般分为两类:(1)规避法律的目的。我国的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规对投资领域、投资主体、投资比例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国家机关不得开办公司,外方投资不得低于某一比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得超过50人等等。为规避这些限制,有些投资者采取隐名的方式进行投资。

(2)非规避法律的目的。有些隐名投资并非出于规避法律的原因,而只是由于

隐名投资人不愿意公开自身的经济状况,或隐名出资人不愿以自己的名义投资,或由于股权转让行为等原因造成的。 对于非规避法律类的隐名持股,在实际出资人能够证明实质要件的前提下,法律尽可以承认和保护其股东权益。如果隐名投资是为了规避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规对投资领域、投资主体、投资比例等方面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的规定,则此种隐名投资将会严重危及公司法的权威和市场交易的安全,因此,在认定股东资格时,应对这些法律规避行为加以规范和制裁,将被扭曲的法律关系调整到规范状态,使当事人的不法意图无法得逞。

东权益只能由名义股东直接行使,实际出资人只能假名义股东之手间接行使股东权益来实现其投资权益。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可以约定实际出资人享有之投资权益可以包含股权之全部权能,即双方可以约定实际出资人间接行使全部股权,包括股权之自益权与共益权。当然,由于实际出资人享有之投资权益并不等同于名义股东享有的股东权益,此两种权益可以进行分割,如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实际出资人只享有收益权,而不享有其他权利,由名义股东按照自由意志行使股权其他权能。

三、隐名股东证明其实际出资人身份的方式

本司法解释第23条规定:“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享有股权的,应当证明以下事实之一:(一)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二)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本条司法解释是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请求法院确认股权时,应当向法院证明的事实的规定。当事人取得股权有两种方式,一是原始取得,即在公司设立或增资中通过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取得股权及股东资格;二是继受取得,即从他人处受让股权。所以当事人间就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主张其享有股权时,可以证明其具有上述情形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股东取得完整无瑕疵的股东资格和股东权利,无论是原始取得还是继受取得,须符合两个要件,

是实质要件

的外在表现。投资人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后,完成了成为公司股东的实质要件,但其权利的取得必须还要经过一定外在形式的表彰予以公示,这种外在形式的表彰即为公司章程记载、股东名册记载和工商部门登记。

《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行记名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并规定了记载的法定事项,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因此,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出于维护交易安全的需要可以推定为具有股东资格。但是,这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效力,股东名册上没有记载的股东未必没有股东资格,也就是说,形式要件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涉及交易第三人时对善意的保护,而此条仅是关于股权归属有争议的当事人之间的规定。

投资人(包括公司设立时的发起人与公司成立后增资扩股时的向公司认购股份者)主张对公司享有股权或股东资格,需要以其出资或认缴出资为“对价”。因此在股东资格归属争议的情形下,需要证明自己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认缴出资。这里所谓“依法”是指依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负有出资义务,应当按其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而投资人取得股权的对价行为,并不限于实际出资,还包括认缴出资,即在认股协议或公司章程中承诺出资的行为,只要承诺履行出资义务就可取得股东资格。对于投资人不按约定认购股份或者缴纳股款的行为,《公司法》另规定了发起人的补足出资责任、违约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但并不认为其因此当然丧失股权。

而在继受取得情形,需要证明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这里所谓“受让”,是指通过股权转让协议取得股权,“其他形式”是指通过股权赠与协议、股权继承、公司合并、法院判决书等形式继受公司股权。

的投资权利进行的限制,包括投资者的行为能力、住所、身份等的限制。

综上所述,当股权归属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应当提供取得股权的实质性证据,且该实质证明之后的股权取得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此外,关于确认股东资格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问题,本解释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本解释第22条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其股东资格的,应当以公司为被告,与案件争议股权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本条司法解释是关于股东资格确认之诉的概括性规定,包括1.瑕疵出资股东的股东

资格确认之诉、2.名义出资人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的股东资格确认之诉、3.股东与股东之间因股权转让而发生的股东资格确认纠纷等。股东资格是相对于公司而言的,股东资格被确认后,其可以在公司中行使相应的权利,公司不得拒绝,所以为确定股东资格及股东身份,在该股东资格确认之诉中应当列公司为被告,给公司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

四、隐名投资的对外效力问题

股权转让产生的法律纠纷是隐名投资争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司法实践中,因隐名出资而引发的股权转让纠纷主要有两种:一是名义出资人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而向第三人转让股权产生的纠纷;二是实际出资人与第三人订立股权转让协议而名义出资人拒绝履行并主张股东权而产生的纠纷。

(一)名义股东对外处分股权的效力

关于名义股东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对外处分股权的效力问题,本解释第26条规定:“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处理。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依据上述规定及《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公司登记材料的内容构成第三人的一般信赖,为保护第三人之信赖利益,第三人可以以登记的内容来主张其不知道股权归属于实际出资人并进而取得该股权。换句话说,只要受让股权的第三人是出于善意,即使名义股东转让股权时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该股权转让行为

(二)实际出资人转让股权的效力

第三人明知实际出资人的存在,并从实际出资人处受让股权时,

如果名义股即实际出资人必须首先向公司申请确认股东资格,待认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的判决确定后,股权处分行为即可发生法律效力,名义股东不得再主张股权转让无效。

第三人明知实际出资人的存在,并从实际出资人处受让股权时,如果名义股东并未提出反对时,则可以认定该转让有效,此时在实际出资人和第三人之间转让的不是股权,因为此时股权仍然归名义股东享有,其转让的仅仅是实际出资人的隐名投资地位。如果第三人欲取得股东身份,还需通过隐名股东显名化的程序,经过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才可以成为显名股东。


相关文章

  • 赵万 张长健:后立法时代的中国公司法可诉性
  • 内容提要: 如何实现从文本主义公司法向实践主义公司法的历史性转变,是后立法时代中国公司法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如何实现公司法的可诉性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之所在.现有公司法无论是在实体法层面还是在程序设计层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可诉性劣态.这 ...查看


  • 商法考试重点
  •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外观主义方法:它是指按商法要求,当事人以交易行为外观为准,而认定其 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德国学者谓之为外观法理,英美法系言称禁反言主义.在法律世界中,本质与外观不符时常发生,依外观主义,法律行为完成后,处于对交易 ...查看


  • 华东政法大学考研真题
  • 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试卷00-09 民商法学00年专业卷 一.区别题(请解释名词并说明其主要区别或区别意义.每题6分,共30分) 1.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 2.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 3.职务作品与法人作品 4.期待权与既得权 5.过失相抵与损益同 ...查看


  • 商法名词解释
  • 商法名词解释 商事主体:即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法参加商事法律关系,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事经营活动,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商合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盈利目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 ...查看


  •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关于商事审判若干疑难问题解答
  •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 关于商事审判若干疑难问题解答 问题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知情权与公司的商业秘密权益相冲突时,应当侧重保护哪一方的权益?(杭州江干法院.淳安法院) 股东知情权是股东权的重要内容,也是行使股东其他权利的基础.修 ...查看


  • 安徽省公务员9
  • 安徽省公务员"学法用法"能力测试试卷(九)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包括40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 B ). A.学习 B.信仰 ...查看


  •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
  •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 关于商事审判若干疑难问题解答 问题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知情权与公司的商业秘密权益相冲突时,应当侧重保护哪一方的权益?(杭州江干法院.淳安法院) 股东知情权是股东权的重要内容,也是行使股东其他权利的基础.修 ...查看


  • 国家司法考试司法卷5
  • 国家司法考试司法卷5 (总分150,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李某1998年下岗,为谋生计,开始从事服装销售生意,为不与原单位脱离关系,李某一直未办理工商登记,在李某经营期间由税务机关核定 ...查看


  • 电大本科[商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 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商法的调整对象是( C ). A.市场经济关系 B.市场经营活动关系 C.商事关系 D.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关系 2.下列选项中不能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