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答案)

一、选择题

[ B ]1(基础训练2

) 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A ,其附近放一

2

与它平行的有一定厚度的“无限大”平面导体板B ,如图所示.已知A 上的电荷面密度为+σ ,则在导体板B 的两个表面1和2上的感生电荷面密度为: (A) σ 1 = - σ, σ 2 = + σ. (B) σ 1 = -

(C) σ 1 = -

11

σ, σ 2 =+σ. 22

A

11

σ, σ 1 = -σ. (D) σ 1 = - σ, σ 2 = 0. 22

【提示】“无限大”平面导体板B 是电中性的:σ 1S+σ 2S=0,

静电平衡时平面导体板B 内部的场强为零,由场强叠加原理得:

σσσ

+1-2=0 2ε02ε02ε0

σσ

联立解得: σ1=-σ2=

2

2

[ C ]2(基础训练4)、三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其中甲、乙两球带有等量同号电荷,丙球不带电。已知甲、乙两球间距离远大于本身直径,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现用带绝缘柄的丙球先与甲球接触,再与乙球接触,然后移去,则此后甲、乙两球间的静电力为:

(A) 3F / 4. (B) F / 2. (C) 3F / 8. (D) F / 4. 【提示】设原来甲乙两球各自所带的电量为q ,则F =

q 24πε0r

2

⎛q ⎫⎛3q ⎫

⎪⎪3q 3q 24=F

丙球与它们接触后,甲带电,乙带电,两球间的静电力为:F ' =

244πε0r 28

[ C ]3(基础训练6)半径为R 的金属球与地连接。在与球心O 相

距d =2R 处有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如图所示,设地的电势为零,则球上的感

生电荷q '为:

(A) 0. (B)

q q

. (C) -. (D) -q . 22

【提示】静电平衡时金属球是等势体。金属球接地,球心电势为零。球心电势可用电势叠加

法求得:

q '

dq ' q 1q q ' q q

+=0=-∴q ' =-, , ,其中d = 2R, dq ' =-⎰⎰4πεR 4πεd R d 24πε0R 04πε0d 000

q '

[ C ]4(基础训练8)两只电容器,C 1 = 8 μF ,C 2 = 2 μF ,分

别把它们充电到 1000 V,然后将它们反接(如图所示) ,此时两极板间的电

势差为:

(A) 0 V . (B) 200 V. (C) 600 V. (D) 1000 V

【提示】反接,正负电荷抵消后的净电量为

Q =Q 1-Q 2=CU -C 2U =(8-2) ⨯10-6⨯1000=6⨯10-6C 1

这些电荷重新分布,最后两个电容器的电压相等,相当于并联。并联的等效电容为

C' =C 1+C 2=10-5F ,电势差为U ' =

Q

=600(V ) 。 C '

[ B ]5(自测提高4)一导体球外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均匀电介质,若测

得导体表面附近场强为E ,则导体球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σ0为

(A) ε0E . (B) ε0εr E . (C) εr E . (D) (ε0εr -ε0) E 【提示】导体外表面附近场强E =

σ0σ0

,∴σ0=ε0εr E . =

εε0εr

[ D ]6(自测提高5)一空心导体球壳,其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带电荷

q ,如图所示。当球壳中心处再放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时,则导体球壳

的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为 (A)

q

4πε0R 14πε0R 2

q q

(C) . (D)

2πε0R 12πε0R 2

. (B)

q

q

【提示】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球壳的内表面带电荷-q ,外表面带电荷为2q ,导体球壳的

电势= R2处的电势。根据电势叠加原理,R 2处的电势应为三个带电球面在该处的电势之和:

U =

q 4πε0R 2

+

-q 2q q

+=

4πε0R 24πε0R 22πε0R 2

2q q 2q

U =Edr =dr =【或者】由高斯定理,r >R 2:E =→ 2⎰⎰4πεr 2πεR 4πε0r 2002R 2R 2

二、填空题

1(基础训练12)半径为R 的不带电的金属球,在球外离球

心O 距离为l 处有一点电荷,电荷为q .如图所示,若取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静电平衡后金属球的电势U =

q 4πε0l

【提示】静电平衡后,金属球等电势,金属球的电势即为球心O 点的电势。根据电势叠加原理,球心O 的电势为点电荷+q在该点的电势和金属球表面产生的感应电荷±q ' (右表面为-q ' ,左表面为+q ' )在该点的电势叠加。

故:U O =

q 4πε0l

+

q ' 4πε0R

+

-q ' q

=

4πε0R 4πε0l

2(基础训练14)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 ,两极板间距离为d .充电后,两极板间相互作用力为F

. 【提示】一极板所受到的力是另一极板产生的电场(E ' )施加的,设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

的总场强为E ,则E ' =E /2

E U /d CU 2

F =E ' q =q =(CU ) =

,得:U

Q =CU =222d

3(基础训练15)如图10-13所示,把一块原来不带电的金属板B ,移近一块已带有正电荷Q 的金属板A ,平行放置。设两板面积都是S ,板间距

Qd

离是d ,忽略边缘效应。当B 板不接地时,两板间电势差U AB = ;

2ε0S

B 板接地时两板间电势差U 'AB =

Qd

。 ε0S

【提示】设从左到右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1, σ2, σ3, σ4,如图所示。 不接地时:根据导体A 、B 内部电场强度为零,以及电荷守恒,可得

σ1=σ4=

Q Q σQd ,σ2=-σ3=,∴U A -U B =Ed =2d =; 2S 2S ε02ε0S

接地后:σ1'=σ4'=0, σ2'=-σ3'=

σ'Q Qd

, ∴U A '-U B '=E 'd =2d = S ε0ε0S

4(自测提高11)一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 ,相距为d ,若 B 板接地,且保持 A

板的电势 U A = U0 不变,如图,把一块面积相同的带电量为 Q 的导体薄板 C 平行的插入两板中间,则导体薄板的电势 U C =

U 0Qd + . 24S ε0

【提示】导体各表面的电荷分布面密度如图所示。AC 之间和CB 之间的场强分别为

σσE 1=1,E 2=2

ε0ε0

A 板与B 板之间的电势差为

U 0=E 1

d d σd σd

+E 2=1+2 (1)

22ε02ε02

-σ1S +σ2S =Q (2)

联立(1)和(2),可求得

σ1=

ε0U 0

d

-

εU Q Q

,σ2=00+ 2S d 2S

则导体薄板的电势为 U C =E 2

d σ2d U 0Qd

==+

2ε0224S ε0

5(自测提高16)在相对介电常量εr = 4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中,求:与电能密度w e =2×106 J/cm相应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 = 3.36×101012 C2/(N·m 2)]

-

3

11

[真空介电常量 ε0 = 8.85×

【提示】w e =

2w e 11

DE =ε0εr E 2,E ==3.36×1011 V/m 22ε0εr

(注意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6(自测提高19)如图10-29所示,一" 无限大" 接地金属板,在距离板面d

处有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则板上离点电荷最近一点处的感应电荷面密度σ' =

-q (2πd

2

)

【提示】 板上离点电荷最近的一点即垂足O 点,设O 点的感生电荷面密度为σ'.根据静电平衡条件,在O 点左边邻近处(导体内) 场强为零,根据场强叠加原理,

E =

q 4πε0d 2

+

σ'

=0 → σ' =-q (2πd 2) 2ε0

7、(自测提高20)A 、B 两个电容值都等于C 的电容器,已知A 带电量为Q ,B 带电

Q 2

。 量为2Q ,现将A 、B 并联后,系统电场能量的增量∆W = -4C Q 2

【提示】电容器的电场能量为:W =

2C

Q 2(2Q )A 、B 并联前:W =W A +W B = +2C 2C

2

(3Q )

A 、B 并联后:总电量为3Q ,等效电容为C+C=2C,故能量为W ' =

22C Q 2

系统电场能量的增量∆W =W ' -W =-

4C

三、计算题

2

1(基础训练19)假定从无限远处陆续移来微量电荷使一半径为R 的导体球带电。 (1)当球已带有电荷q 时,再将一个电荷元dq 从无穷远处移到球上的过程中,外力作功多少?

(2)使球上电荷从零开始增加Q 的过程中, 外力共作功多少?

解:(1)令无限远处电势为零,则带电荷为q 的导体球,其电势为 U =

q

4πε0R

⎛q ⎫q

dA 外力=-dA 电场力=(U -U ∞)⋅dq = -0⎪dq =dq

4πε0R ⎝4πε0R ⎭

Q

Q

(2) A 外力=dA =

⎰0 dq =⎰8πεR 04πεR

q

Q 2

2(基础训练21)如图10-15所示,一内半径为a 、外半径为b 的

金属球壳,带有电荷Q ,在球壳空腔内距离球心r 处有一点电荷q ;设

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试求: (1) 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2) 球心O

点处,由球壳内表面上电荷产生的电势;(3) 球心O 点处的总电势。

解:(1)球壳内表面电荷为 –q ,分布不均匀;球壳外表面电荷为

Q+q,均匀分布。

(2)球心O 点处,由球壳内表面上电荷产生的电势为:

U 内=⎰dU =⎰

q 4πε0r

dq 4πε0a

=

dq

4πε0a

=

-q 4πε0a

(3)球心O 点处的总电势U 等于所有电荷在该点的电势叠加。

点电荷U q =

,内表面U 内=

-q 4πε0a

,外表面U 外=

Q +q

4πε0b

得: U =U q +U 外=内+U

1⎛q q Q +

-+

4πε0⎝r a b q ⎫

⎪ ⎭

3(基础训练22)两金属球的半径之比为1∶4,带等量的同号电荷.当两者的距离远大于两球半径时,有一定的电势能.若将两球接触一下再移回原处,则电势能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解:因两球间距离比两球的半径大得多, 这两个带电球可视为点电荷. 设两球各带电荷Q , 若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则两带电球系统的电势能为 W 0=QU =d 为两球心间距离。

当两球接触时,电荷将在两球间重新分配。设两球各带电Q 1 , Q 2 ,

Q 24πε0d

,式中

两球等电势:

Q 14πε0R 1

=

Q 24πε0R 2

Q 1R 11== , 又Q 1+Q 2=2Q , Q 2R 24

解得: Q 1=

2Q 8Q , Q 2= 55

16Q 216

电势能 W =QU =Q =⨯=W 0124πε0d 254πε0d 25

Q 2

-10

4(基础训练23)半径为R 1=1.0厘米的导体球,带有电荷q 1=1.0×10库仑,球外有

-10

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 2=3.0厘米、R 3=4.0厘米的同心导体球壳,壳上带有电荷Q=11×10库仑,试计算:(1)两球的电势U 1和U 2;(2)用导线把球和壳联接在一起后U 1和U 2分别是多少?(3)若外球接地,U 1和U 2为多少?

解法一:(1)静电平衡后,半径R 1的导体球表面带电荷q 1;同心导体球壳的内表面(半径为R 2)带电荷-q 1;外表面(半径为R 3)带电荷q 1+Q ;所有电荷在球面上均匀分布。

根据均匀带电球面在空间的电势分布:

⎧q

⎪4πεR (r ≤R ) ⎪0

U =⎨

⎪q (r >R ) ⎪⎩4πε0r

以及电势叠加原理,任一点的电势等于三个球面电荷在该点的电势之和。可得

U 1=U R 1=U q 1+U -q 1+U q 1+Q =U 2=U R 3=

q 14πε0R 3

+

q 14πε0R 1

+

-q 1q +Q

+1=330V

4πε0R 24πε0R 3

-q 1q +Q Q +q

+1==270V

4πε0R 34πε0R 34πε0R 3

(2)用导线把球和壳联接后,则球与壳成为同一个导体,所有电荷q 1+Q 均匀分布在同心球壳的外表面上(半径为R 3),整个系统是等势体。所以

U 1=U 2=U R 3=

Q +q 1

=270V

4πε0R 3

,所以q 外表面

(3)外球接地,则:U 2=0,而U 2=等于两个球面电荷在该点的电势之和

q 外表面4πε0R 3

q 1

=0;任一点的电势

∴U 1=U R 1=U q 1+U -q 1=

解法二:

4πε0R 1

+

-q 1

=60V

4πε0R 2

(1)U 1=U R 1

R 2

=⎰E ⋅dr =⎰

∞R 1

R 1

q 14πε0r 2

R 3

dr +

R 2

⎰0⋅dr +

Q +q 1

dr 2⎰R 34πε0r

=

q 1⎛11⎫Q +q 1

=330V ; -⎪+

4πε0⎝R 1R 2⎭4πε0R 3

Q +q 1Q +q 1

dr ==270V 2⎰4πεr 4πεR 003R 3

U 2=U R 3=

(2)U 1=U 2=

Q +q 1Q +q 1dr ==270V 2⎰4πε0R 3

R 34πε0r

R 2

(3)U 2=0;U 1=

R 1

R 2E ⋅dr =⎰

R 1

q 14πε0r 2

dr =

q 1⎛11⎫

-⎪=60V 4πε0⎝R 1R 2⎭

--5(基础训练25)三个电容器如图联接,其中C 1 = 10×106 F,C 2 = 5×106 F,C 3 = 4-×106 F,当A 、B 间电压U =100 V时,试求: (1) A 、B 之间的电容; (2) 当C 3被击穿时,在电容C 1上的电荷和电压各变为多少?

解:(1)

111

, =+

C C 3C 1+C 2

得:C =

(C 1+C 2)⋅C 3=60μF =3.16μF

C 1+C 2+C 3

19

(2)当C 3被击穿而短路时,100V 的电压加在了C 1 和C 2上。

U 1=100V ,

q 1=C 1U 1=1⨯10-3C

6(基础训练27)一圆柱形电容器,内圆柱的半径为R 1,外圆柱的半径为R 2,长为

L ⎡两圆柱之间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设内外圆⎣L >>(R 2–R 1)⎤⎦,

柱单位长度上带电荷(即电荷线密度) 分别为λ和-λ,求:(1) 电容器的电容;(2) 电容器

储存的能量。

解:(1)设圆柱体无限长。根据高斯定理可求得:

内、外圆柱间的场强分布为 E =

λ

,其中r 为场点到圆柱体轴线的垂直距离。

2πε0εr r

R 2

两极板间电势差为 U AB =

R 1

R λλ

dr =ln 2

2πε0εr r 2πε0εr R 1

电容器的电容为 C =

2πε0εr L q λL

==

U AB U AB ln R 2R 1R 1λ2L

(2)电容器储存的能量为 W =qU AB =ln 2

24πε0εr R 1

7(自测提高21)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 , 两极

板之间距离为d .试求∶(1) 将一与极板面积相同而厚度为d / 3的导体板平行地插入该电容器中,其电容将改变多大?(2) 设两极板上带电荷±Q ,在电荷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将上述导体板从电容器中抽出,外力需作多少功?

解: (1) 未插导体板时的电容为 C 0=

ε0S

d

-Q

插导体板后,导体中的场强为零,相当于电容器的极板距离缩小为2d / 3,其电容为

3ε0S

2d 32d

εS

电容改变量为 ∆C =C -C 0=0

2d

C =

=

(2) 极板上带电荷±Q 时,其电场能量为

ε0S

1Q 2Q 2d

W = =

2C 3ε0S

在电荷Q 不变下,抽去导体板后,其电场能量为

1Q 2Q 2d

W 0= =

2C 02ε0S

外力作功等于电场能量的增量,即

Q 2d ⎛11⎫Q 2d

A 外=W 0-W = -⎪=

ε0S ⎝23⎭6ε0S

8(自测提高22)两导体球A 、B 的半径分别为R 1=0.5m,R 2 =1.0 m,中间以导线连接,两球外分别包

以内半径为R =1.2 m 的同心导体球壳(与导线绝缘) 并接地,导体间的介质均为空气,如图所示.已知:空气的击穿场强为3×106 V/m,今使A 、B 两球所带电荷逐渐增加,计算:(1) 此系统何处首先被击穿?这

里场强为何值?(2) 击穿时两球所带的总电荷Q 为多少?(设导线本身不带电,且对电场无影响。)

解:(1) 两导体球壳接地,壳外无电场.导体球A 、B 外的电场均呈球对称分布.今先比较两球外场强的大小,击穿首先发生在场强最大处.设击穿时,两导体球A 、B 所带的电荷分别为Q 1、Q 2,由于A 、B 用导线连接,故两者等电势,即满足: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Ⅰ》答题纸 第十章

Q 1-Q 1Q 2-Q 2

+=+

4πε0R 14πε0R 4πε0R 24πε0R

解得: Q 1/Q 2=1/7

两导体表面上的场强最强,其最大场强之比为

E 1max E 2max 2

Q 1Q 2Q 1R 24

=/==222

4πε0R 14πε0R 2Q 2R 17

可见,B 球表面处的场强最大,这里先达到击穿场强而击穿,即

E 2max =

(2)由上述E 2 max可解得:

Q 2

=3⨯106 (V /m )2

4πε0R 2

1-4

), Q 1=Q 2=0.47⨯10 (C Q 2=3.3⨯10-4 (C )

7

击穿时两球所带的总电荷为 Q =Q 1+Q 2=3. 77⨯10-4C 。

附加题:(基础训练28)一接地的" 无限大" 导体板前垂直放置一" 半

无限长" 均匀带电直线,使该带电直线的一端距板面的距离为d .如图所示,若带电直线上电荷线密度为λ,试求垂足O 点处的感生电荷面密度.

解:设垂足O 点处的感生电荷面密度为σ0

如图取座标,对导体板内O 点左边的邻近一点,半无限长带电直线产生的场强为:

∞λ λdx

E 0=⎰-i i =-2

4πεd 4πεx 00d

导体板上的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为:

σ0

'=- E 0i

2ε0

由场强叠加原理和静电平衡条件,该点合场强为零,即 -

∴ σ0=-

σλ

-0=0

4πε0d 2ε0

λ

d

一、选择题

[ B ]1(基础训练2

) 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A ,其附近放一

2

与它平行的有一定厚度的“无限大”平面导体板B ,如图所示.已知A 上的电荷面密度为+σ ,则在导体板B 的两个表面1和2上的感生电荷面密度为: (A) σ 1 = - σ, σ 2 = + σ. (B) σ 1 = -

(C) σ 1 = -

11

σ, σ 2 =+σ. 22

A

11

σ, σ 1 = -σ. (D) σ 1 = - σ, σ 2 = 0. 22

【提示】“无限大”平面导体板B 是电中性的:σ 1S+σ 2S=0,

静电平衡时平面导体板B 内部的场强为零,由场强叠加原理得:

σσσ

+1-2=0 2ε02ε02ε0

σσ

联立解得: σ1=-σ2=

2

2

[ C ]2(基础训练4)、三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其中甲、乙两球带有等量同号电荷,丙球不带电。已知甲、乙两球间距离远大于本身直径,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现用带绝缘柄的丙球先与甲球接触,再与乙球接触,然后移去,则此后甲、乙两球间的静电力为:

(A) 3F / 4. (B) F / 2. (C) 3F / 8. (D) F / 4. 【提示】设原来甲乙两球各自所带的电量为q ,则F =

q 24πε0r

2

⎛q ⎫⎛3q ⎫

⎪⎪3q 3q 24=F

丙球与它们接触后,甲带电,乙带电,两球间的静电力为:F ' =

244πε0r 28

[ C ]3(基础训练6)半径为R 的金属球与地连接。在与球心O 相

距d =2R 处有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如图所示,设地的电势为零,则球上的感

生电荷q '为:

(A) 0. (B)

q q

. (C) -. (D) -q . 22

【提示】静电平衡时金属球是等势体。金属球接地,球心电势为零。球心电势可用电势叠加

法求得:

q '

dq ' q 1q q ' q q

+=0=-∴q ' =-, , ,其中d = 2R, dq ' =-⎰⎰4πεR 4πεd R d 24πε0R 04πε0d 000

q '

[ C ]4(基础训练8)两只电容器,C 1 = 8 μF ,C 2 = 2 μF ,分

别把它们充电到 1000 V,然后将它们反接(如图所示) ,此时两极板间的电

势差为:

(A) 0 V . (B) 200 V. (C) 600 V. (D) 1000 V

【提示】反接,正负电荷抵消后的净电量为

Q =Q 1-Q 2=CU -C 2U =(8-2) ⨯10-6⨯1000=6⨯10-6C 1

这些电荷重新分布,最后两个电容器的电压相等,相当于并联。并联的等效电容为

C' =C 1+C 2=10-5F ,电势差为U ' =

Q

=600(V ) 。 C '

[ B ]5(自测提高4)一导体球外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均匀电介质,若测

得导体表面附近场强为E ,则导体球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σ0为

(A) ε0E . (B) ε0εr E . (C) εr E . (D) (ε0εr -ε0) E 【提示】导体外表面附近场强E =

σ0σ0

,∴σ0=ε0εr E . =

εε0εr

[ D ]6(自测提高5)一空心导体球壳,其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带电荷

q ,如图所示。当球壳中心处再放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时,则导体球壳

的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为 (A)

q

4πε0R 14πε0R 2

q q

(C) . (D)

2πε0R 12πε0R 2

. (B)

q

q

【提示】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球壳的内表面带电荷-q ,外表面带电荷为2q ,导体球壳的

电势= R2处的电势。根据电势叠加原理,R 2处的电势应为三个带电球面在该处的电势之和:

U =

q 4πε0R 2

+

-q 2q q

+=

4πε0R 24πε0R 22πε0R 2

2q q 2q

U =Edr =dr =【或者】由高斯定理,r >R 2:E =→ 2⎰⎰4πεr 2πεR 4πε0r 2002R 2R 2

二、填空题

1(基础训练12)半径为R 的不带电的金属球,在球外离球

心O 距离为l 处有一点电荷,电荷为q .如图所示,若取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静电平衡后金属球的电势U =

q 4πε0l

【提示】静电平衡后,金属球等电势,金属球的电势即为球心O 点的电势。根据电势叠加原理,球心O 的电势为点电荷+q在该点的电势和金属球表面产生的感应电荷±q ' (右表面为-q ' ,左表面为+q ' )在该点的电势叠加。

故:U O =

q 4πε0l

+

q ' 4πε0R

+

-q ' q

=

4πε0R 4πε0l

2(基础训练14)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 ,两极板间距离为d .充电后,两极板间相互作用力为F

. 【提示】一极板所受到的力是另一极板产生的电场(E ' )施加的,设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

的总场强为E ,则E ' =E /2

E U /d CU 2

F =E ' q =q =(CU ) =

,得:U

Q =CU =222d

3(基础训练15)如图10-13所示,把一块原来不带电的金属板B ,移近一块已带有正电荷Q 的金属板A ,平行放置。设两板面积都是S ,板间距

Qd

离是d ,忽略边缘效应。当B 板不接地时,两板间电势差U AB = ;

2ε0S

B 板接地时两板间电势差U 'AB =

Qd

。 ε0S

【提示】设从左到右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1, σ2, σ3, σ4,如图所示。 不接地时:根据导体A 、B 内部电场强度为零,以及电荷守恒,可得

σ1=σ4=

Q Q σQd ,σ2=-σ3=,∴U A -U B =Ed =2d =; 2S 2S ε02ε0S

接地后:σ1'=σ4'=0, σ2'=-σ3'=

σ'Q Qd

, ∴U A '-U B '=E 'd =2d = S ε0ε0S

4(自测提高11)一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 ,相距为d ,若 B 板接地,且保持 A

板的电势 U A = U0 不变,如图,把一块面积相同的带电量为 Q 的导体薄板 C 平行的插入两板中间,则导体薄板的电势 U C =

U 0Qd + . 24S ε0

【提示】导体各表面的电荷分布面密度如图所示。AC 之间和CB 之间的场强分别为

σσE 1=1,E 2=2

ε0ε0

A 板与B 板之间的电势差为

U 0=E 1

d d σd σd

+E 2=1+2 (1)

22ε02ε02

-σ1S +σ2S =Q (2)

联立(1)和(2),可求得

σ1=

ε0U 0

d

-

εU Q Q

,σ2=00+ 2S d 2S

则导体薄板的电势为 U C =E 2

d σ2d U 0Qd

==+

2ε0224S ε0

5(自测提高16)在相对介电常量εr = 4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中,求:与电能密度w e =2×106 J/cm相应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 = 3.36×101012 C2/(N·m 2)]

-

3

11

[真空介电常量 ε0 = 8.85×

【提示】w e =

2w e 11

DE =ε0εr E 2,E ==3.36×1011 V/m 22ε0εr

(注意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6(自测提高19)如图10-29所示,一" 无限大" 接地金属板,在距离板面d

处有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则板上离点电荷最近一点处的感应电荷面密度σ' =

-q (2πd

2

)

【提示】 板上离点电荷最近的一点即垂足O 点,设O 点的感生电荷面密度为σ'.根据静电平衡条件,在O 点左边邻近处(导体内) 场强为零,根据场强叠加原理,

E =

q 4πε0d 2

+

σ'

=0 → σ' =-q (2πd 2) 2ε0

7、(自测提高20)A 、B 两个电容值都等于C 的电容器,已知A 带电量为Q ,B 带电

Q 2

。 量为2Q ,现将A 、B 并联后,系统电场能量的增量∆W = -4C Q 2

【提示】电容器的电场能量为:W =

2C

Q 2(2Q )A 、B 并联前:W =W A +W B = +2C 2C

2

(3Q )

A 、B 并联后:总电量为3Q ,等效电容为C+C=2C,故能量为W ' =

22C Q 2

系统电场能量的增量∆W =W ' -W =-

4C

三、计算题

2

1(基础训练19)假定从无限远处陆续移来微量电荷使一半径为R 的导体球带电。 (1)当球已带有电荷q 时,再将一个电荷元dq 从无穷远处移到球上的过程中,外力作功多少?

(2)使球上电荷从零开始增加Q 的过程中, 外力共作功多少?

解:(1)令无限远处电势为零,则带电荷为q 的导体球,其电势为 U =

q

4πε0R

⎛q ⎫q

dA 外力=-dA 电场力=(U -U ∞)⋅dq = -0⎪dq =dq

4πε0R ⎝4πε0R ⎭

Q

Q

(2) A 外力=dA =

⎰0 dq =⎰8πεR 04πεR

q

Q 2

2(基础训练21)如图10-15所示,一内半径为a 、外半径为b 的

金属球壳,带有电荷Q ,在球壳空腔内距离球心r 处有一点电荷q ;设

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试求: (1) 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2) 球心O

点处,由球壳内表面上电荷产生的电势;(3) 球心O 点处的总电势。

解:(1)球壳内表面电荷为 –q ,分布不均匀;球壳外表面电荷为

Q+q,均匀分布。

(2)球心O 点处,由球壳内表面上电荷产生的电势为:

U 内=⎰dU =⎰

q 4πε0r

dq 4πε0a

=

dq

4πε0a

=

-q 4πε0a

(3)球心O 点处的总电势U 等于所有电荷在该点的电势叠加。

点电荷U q =

,内表面U 内=

-q 4πε0a

,外表面U 外=

Q +q

4πε0b

得: U =U q +U 外=内+U

1⎛q q Q +

-+

4πε0⎝r a b q ⎫

⎪ ⎭

3(基础训练22)两金属球的半径之比为1∶4,带等量的同号电荷.当两者的距离远大于两球半径时,有一定的电势能.若将两球接触一下再移回原处,则电势能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解:因两球间距离比两球的半径大得多, 这两个带电球可视为点电荷. 设两球各带电荷Q , 若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则两带电球系统的电势能为 W 0=QU =d 为两球心间距离。

当两球接触时,电荷将在两球间重新分配。设两球各带电Q 1 , Q 2 ,

Q 24πε0d

,式中

两球等电势:

Q 14πε0R 1

=

Q 24πε0R 2

Q 1R 11== , 又Q 1+Q 2=2Q , Q 2R 24

解得: Q 1=

2Q 8Q , Q 2= 55

16Q 216

电势能 W =QU =Q =⨯=W 0124πε0d 254πε0d 25

Q 2

-10

4(基础训练23)半径为R 1=1.0厘米的导体球,带有电荷q 1=1.0×10库仑,球外有

-10

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 2=3.0厘米、R 3=4.0厘米的同心导体球壳,壳上带有电荷Q=11×10库仑,试计算:(1)两球的电势U 1和U 2;(2)用导线把球和壳联接在一起后U 1和U 2分别是多少?(3)若外球接地,U 1和U 2为多少?

解法一:(1)静电平衡后,半径R 1的导体球表面带电荷q 1;同心导体球壳的内表面(半径为R 2)带电荷-q 1;外表面(半径为R 3)带电荷q 1+Q ;所有电荷在球面上均匀分布。

根据均匀带电球面在空间的电势分布:

⎧q

⎪4πεR (r ≤R ) ⎪0

U =⎨

⎪q (r >R ) ⎪⎩4πε0r

以及电势叠加原理,任一点的电势等于三个球面电荷在该点的电势之和。可得

U 1=U R 1=U q 1+U -q 1+U q 1+Q =U 2=U R 3=

q 14πε0R 3

+

q 14πε0R 1

+

-q 1q +Q

+1=330V

4πε0R 24πε0R 3

-q 1q +Q Q +q

+1==270V

4πε0R 34πε0R 34πε0R 3

(2)用导线把球和壳联接后,则球与壳成为同一个导体,所有电荷q 1+Q 均匀分布在同心球壳的外表面上(半径为R 3),整个系统是等势体。所以

U 1=U 2=U R 3=

Q +q 1

=270V

4πε0R 3

,所以q 外表面

(3)外球接地,则:U 2=0,而U 2=等于两个球面电荷在该点的电势之和

q 外表面4πε0R 3

q 1

=0;任一点的电势

∴U 1=U R 1=U q 1+U -q 1=

解法二:

4πε0R 1

+

-q 1

=60V

4πε0R 2

(1)U 1=U R 1

R 2

=⎰E ⋅dr =⎰

∞R 1

R 1

q 14πε0r 2

R 3

dr +

R 2

⎰0⋅dr +

Q +q 1

dr 2⎰R 34πε0r

=

q 1⎛11⎫Q +q 1

=330V ; -⎪+

4πε0⎝R 1R 2⎭4πε0R 3

Q +q 1Q +q 1

dr ==270V 2⎰4πεr 4πεR 003R 3

U 2=U R 3=

(2)U 1=U 2=

Q +q 1Q +q 1dr ==270V 2⎰4πε0R 3

R 34πε0r

R 2

(3)U 2=0;U 1=

R 1

R 2E ⋅dr =⎰

R 1

q 14πε0r 2

dr =

q 1⎛11⎫

-⎪=60V 4πε0⎝R 1R 2⎭

--5(基础训练25)三个电容器如图联接,其中C 1 = 10×106 F,C 2 = 5×106 F,C 3 = 4-×106 F,当A 、B 间电压U =100 V时,试求: (1) A 、B 之间的电容; (2) 当C 3被击穿时,在电容C 1上的电荷和电压各变为多少?

解:(1)

111

, =+

C C 3C 1+C 2

得:C =

(C 1+C 2)⋅C 3=60μF =3.16μF

C 1+C 2+C 3

19

(2)当C 3被击穿而短路时,100V 的电压加在了C 1 和C 2上。

U 1=100V ,

q 1=C 1U 1=1⨯10-3C

6(基础训练27)一圆柱形电容器,内圆柱的半径为R 1,外圆柱的半径为R 2,长为

L ⎡两圆柱之间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设内外圆⎣L >>(R 2–R 1)⎤⎦,

柱单位长度上带电荷(即电荷线密度) 分别为λ和-λ,求:(1) 电容器的电容;(2) 电容器

储存的能量。

解:(1)设圆柱体无限长。根据高斯定理可求得:

内、外圆柱间的场强分布为 E =

λ

,其中r 为场点到圆柱体轴线的垂直距离。

2πε0εr r

R 2

两极板间电势差为 U AB =

R 1

R λλ

dr =ln 2

2πε0εr r 2πε0εr R 1

电容器的电容为 C =

2πε0εr L q λL

==

U AB U AB ln R 2R 1R 1λ2L

(2)电容器储存的能量为 W =qU AB =ln 2

24πε0εr R 1

7(自测提高21)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 , 两极

板之间距离为d .试求∶(1) 将一与极板面积相同而厚度为d / 3的导体板平行地插入该电容器中,其电容将改变多大?(2) 设两极板上带电荷±Q ,在电荷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将上述导体板从电容器中抽出,外力需作多少功?

解: (1) 未插导体板时的电容为 C 0=

ε0S

d

-Q

插导体板后,导体中的场强为零,相当于电容器的极板距离缩小为2d / 3,其电容为

3ε0S

2d 32d

εS

电容改变量为 ∆C =C -C 0=0

2d

C =

=

(2) 极板上带电荷±Q 时,其电场能量为

ε0S

1Q 2Q 2d

W = =

2C 3ε0S

在电荷Q 不变下,抽去导体板后,其电场能量为

1Q 2Q 2d

W 0= =

2C 02ε0S

外力作功等于电场能量的增量,即

Q 2d ⎛11⎫Q 2d

A 外=W 0-W = -⎪=

ε0S ⎝23⎭6ε0S

8(自测提高22)两导体球A 、B 的半径分别为R 1=0.5m,R 2 =1.0 m,中间以导线连接,两球外分别包

以内半径为R =1.2 m 的同心导体球壳(与导线绝缘) 并接地,导体间的介质均为空气,如图所示.已知:空气的击穿场强为3×106 V/m,今使A 、B 两球所带电荷逐渐增加,计算:(1) 此系统何处首先被击穿?这

里场强为何值?(2) 击穿时两球所带的总电荷Q 为多少?(设导线本身不带电,且对电场无影响。)

解:(1) 两导体球壳接地,壳外无电场.导体球A 、B 外的电场均呈球对称分布.今先比较两球外场强的大小,击穿首先发生在场强最大处.设击穿时,两导体球A 、B 所带的电荷分别为Q 1、Q 2,由于A 、B 用导线连接,故两者等电势,即满足: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Ⅰ》答题纸 第十章

Q 1-Q 1Q 2-Q 2

+=+

4πε0R 14πε0R 4πε0R 24πε0R

解得: Q 1/Q 2=1/7

两导体表面上的场强最强,其最大场强之比为

E 1max E 2max 2

Q 1Q 2Q 1R 24

=/==222

4πε0R 14πε0R 2Q 2R 17

可见,B 球表面处的场强最大,这里先达到击穿场强而击穿,即

E 2max =

(2)由上述E 2 max可解得:

Q 2

=3⨯106 (V /m )2

4πε0R 2

1-4

), Q 1=Q 2=0.47⨯10 (C Q 2=3.3⨯10-4 (C )

7

击穿时两球所带的总电荷为 Q =Q 1+Q 2=3. 77⨯10-4C 。

附加题:(基础训练28)一接地的" 无限大" 导体板前垂直放置一" 半

无限长" 均匀带电直线,使该带电直线的一端距板面的距离为d .如图所示,若带电直线上电荷线密度为λ,试求垂足O 点处的感生电荷面密度.

解:设垂足O 点处的感生电荷面密度为σ0

如图取座标,对导体板内O 点左边的邻近一点,半无限长带电直线产生的场强为:

∞λ λdx

E 0=⎰-i i =-2

4πεd 4πεx 00d

导体板上的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为:

σ0

'=- E 0i

2ε0

由场强叠加原理和静电平衡条件,该点合场强为零,即 -

∴ σ0=-

σλ

-0=0

4πε0d 2ε0

λ

d


相关文章

  • 大学物理下册第10章课后题答案
  • 第10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习 题 一 选择题 10-1当一个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 ] (A) 表面上电荷密度较大处电势较高 (B) 表面曲率较大处电势较高 (C) 导体内部的电势比导体表面的电势高 (D) 导体内任一点与其表面 ...查看


  • 半导体工艺[半导体制造技术]答案
  • 2012-2013集成电路工艺 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 1.什么叫集成电路?写出 IC 制造的5个步骤. 集成电路: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多个元器件制作在一个芯片上,并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 集成电路制造5步骤:硅片准备.硅片制造.硅 ...查看


  •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作业6(静电场六)及答案详解
  • 它们的静电能之间的关系是[ ]. A . 球体的静电能等于球面的静电能 B . 球体的静电能大于球面的静电能 C . 球体的静电能小于面的静电能 D . 球体内的静电能大于球面内的静电能,球体外的静电能小于球面外的静电能 答案:[B ] 解 ...查看


  • ch7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及答案
  • 第7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习题及答案 1. 半径分别为R和r的两个导体球,相距甚远.用细导线连接两球并使它带电,电荷面密度分别为1和2.忽略两个导体球的静电相互作用和细导线上电荷对导体球上电荷分布的影响.试证明: 1r  . ...查看


  • 太原理工大学大学物理第五版第10章课后题答案
  • 第10章 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习题选解) 10-1 如图所示,在一不带电的金属球旁有一点电荷+q ,金属球半径为R ,已知+q 与金属球心间距离为r .试求:(1)金属球上感应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 及此时球心处的电势V :(2) ...查看


  • 大学物理重要习题
  • 5 -22 如图所示,有三个点电荷Q 1 .Q 2 .Q 3 沿一条直线等间距分布且Q 1 =Q 3 =Q . 已知其中任一点电荷所受合力均为零,求在固定Q 1 .Q 3 的情况下,将Q 2从点O 移到无穷远处外力所作的功 . 分析 由库仑 ...查看


  • 静电场知识点总结讲义
  • 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 总结 一.知识要点 1.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元电荷:e= 起电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电感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库仑定律 ...查看


  • 大学物理选择题
  • .第8章 二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的面电荷密度分别为 他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别为 A . B . C . D . 答案:A (解:一块无限大电荷密度为 大电荷密度分别为 叠加后总电场强度为 电场强度为0.) .在电场强度为 , 0 . , : , ...查看


  • 电磁学答案
  • 1-8 一电偶极子p =ql ,P 点至偶极子中心的距离为r ,r 与l 的夹角为θ.设r l ,求P 点 的电场强度E 在r 方向上的分量E r 和垂直于r 方向上的分量E θ. 第2种解法: 1-10 电四极子,由两个相反的电偶极子p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