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从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的关系分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经i 斋与 ;  去

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 

从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的关系分析 

一赵玲玲

[ 摘

西安交通大学 

要】公 司章程是 公司存在和活动 的基 本依据 ,是公 司行 为的根本 准则 ,在 公司的运行 中发挥非 常重要 的作用。修 

正后 的, 司法赋 予公 司章程对公 司法一些规 定的替代权利 ,进一 步鼓励公 司章程 的个性化 ,实现公司 自治。制定 出完善 的符  厶 \ 合公 司实际需要 的公 司章程将对公 司的 良好运行 发挥 更大的作 用 但是,公 司章程在彰显个性的 同时 。   也可 能会 出现一 系列  新的问题 。本文拟 对 ̄_ N题做 出分析并发表作 者 自己的观点 。 2L   [ 关键词]公 司章程 自治法规 排 除权 

必须通过兜底性条款对其不周延  公司章程 , 是由公司全体股东 或发起人制定并对公司,股东 , 不可能完全满足现实实践 的需要.   公 更加充分地体现公司   董事 ,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都具有约束力 的规范文件 。 公司章程是  性进行弥补 。 司章程作为公 司的自制文件 , 因此 , 通过公司章程对公司法做 出补充  公司存在和活动的基本依据 , 是公司行为的根本准则, 在某种程度  的特点和满足公司的需要 , 规定是非常可行 同时又行之有效的做 法。同时 . 需要明确 的是 . 补  上甚至可以说, 章程对公司的作用正如宪法对国家的作用, 也正因   此章 程被称为公司的宪章 

充不 同于细化 , 补充是指某事项 已有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 司章程  公

其所规定的 内容是 与公司法的规定平行,   公司组织形式 出现之初 , 表现为无限责任公司形式 , 与合伙并  也对该事项进行 了规定 , 并列 的; 而细化是指公 司法没有与之并列的规定 , 仅仅把内容的制  无明显区别 , 公司投资人之间主要通过协议互相约束以实现共同的   区分补充性规定和细化性规定的意义在于其  营利 目的, 而该协议完全是投资人 自由意 志的体现 , 不存在法律的  定权授予了公司章程 。 对于某一事项来说 , 补充规定在适用时须综合公司  限制或者其他公权力的约束。 随着经济的发展 , 公司的组织形式 日   适用方式不同 , 益复杂  公司的职能也 随着公司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 日益多样  法与公司章程, 方能考察其全貌和遵守规定 而细化规定适用时只 

因为公司章程 已经吸收 了公司法的该  化, 公司不再简单地只是股东共同营利的经济组织, 而是开始承载  需考量公司章程的规 定即可 ,

正是通过公司章程 的补充规 定, 公司法有限的条

文才不至  定的社会职能 , 因此 , 也正 各国相继制定公司法通过法律 对公司   项规定  的约束 , 使得公司在实现营利的同时,完成其应承载的社会职能。 于在 实践 中显得捉襟见肘    最后 ,最为重要 的一点 ,同时也是 20 年修正后 的公司法非  05 方面 , 基于对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等 因素的考虑 , 司  公 常突破性 的规定 , 公司章程通过规定替代公司法的某些规定 . 以此  法对公司的组织行为规则做 出规定 : 另一 方面 , 基于公 司内部结构 

通过 自治的方式 更好地发挥公司的个性 。   的考虑 , 公司法又规定公司股东或发起人通过制定章程控制和约束  排除公司法规定的适用 , 《 3 股东会会议 由股东按照出资 比例行  公 司内部行为。 于是 , 公司法 与公司章程 的相互协调 问题在公司的  例如 , 公司法》第 4 条规 定,

但是 , 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5条第 2 公 第 0 款规定 .   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 , 出完善和规范的公司章程在公司的运行  使表决权 : 制定 公司章程对经理职权另有规定的 , 从其规定。 7 条第4 第 2 款规定 ,   过程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 的作用  6 首先, 公司章程通过对公司法规定的具体化 , 能够加强公司法  公司章程 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 第 7 条规定 ,自然  人股东死亡后 , 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 但是 , 公司章程  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例如 , 公 司法》第 4 条第 3 《 5 款规定 ,董事  如前所述 , 公司章程对公司法规定无论是细化还  长, 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 由公司章程规定。第 5 条第2 1 款规定 , 执  另有规定的除外  其前提 都是根据法律的规定 . 公司股东和发起人的意志实  行董事 的职权 由公司章程规定 。第 7 条第 1 1 款规定 ,国有独资公  是补充 . 质上仍局限于法律意志下  但是根据修正后的公司法 , 公司章程在  司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五人 . 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  其

具体 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 。 这些条款 中 , 法律虽有相关规定 ,  

些事项 上具有了完全 的自主权 . 虽然这些权利也是来 自法律的赋 

但是只是框架性的规定或者 只规定了相关的上下限度 , 具体则交由  

予, 法律对相关事项也有做 出明确规 定, 是公司章 程完全可 以做  但

而且公司章程的不同规定将排除公司法的  公司章程进行细化 。 从法理上的法律规则层面分析 , 这些规定和表  出与公司法不 同的规定 , 公司法通过赋子公 司章程这种排除权 , 给予了

意程更大的 自   述属于 委任性规范 .即法律规范本身没有 明确规定行为规则 的内   适用 . 也扩 充了公司 自治的空间, 因此 , 这种规定实则是赋予 当事  容, 而委托某一机 关或某一机构加 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规范。 国的  主权  我 公司法中 . 这种委任性规范大量存在. 公司法的规定通过公 司章程  人意思自治理念的体现 。   可见 , 在公司法作为法定规则对公司具有普遍 约束力的同时 .   通过对公司法的细化, 补充和替代 , 在公  其次 , 公司章程通过对公司法的规定进行补充 , 能够弥补公 司   公司章程作 为自治规则 ,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 公司  法的不周延性。 我国是成文法 国家 , 法律必须做 出明确的规定 , 实  司的运营 中同样具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 。 践 中才能有法可依 , 但是由于成文法立法的滞后性和对现实的不可  法与公司章程之 间体现 了哲学上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 系。 公司法作  体现于各类公司 中: 公司章程 作为具有个性的特  穷尽的局限性 , 再详细的立法仍会 出现漏洞 . 特别是一些通过 列举  为一般性的规范 . 更加体现单个公司的自治理念和 自身独特性 . 而决不仅  方式规定的事项 . 如股东会 、 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权 . 单纯的列举  殊性规范 . 的具体 化 , 静止的笼统 的法律条文被贯彻运 用到丰富多样的实践。  

O 场化0 1(刊 第期 《现 》62上 ) 4  商代2 月甸 总8 0 年 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经; 斋与 .  去

仅是公司法一般规则的重复。 作为公司的自治规则 . 章程能 否发挥  公司看作是一种体现着个人之间契约关系网的法律机制 . 司由此  公

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程度 , 对公司的运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也正  本质上是 台同性”的。” 自治法说”为 曰本通说及部 分大陆学者 

因此 , 0 5 20 年修正后的 《 司法》 予了公司更大的自治空间 . 公 赋 淡  所主张, 认为公司章程是在国家强制性规范指导下订立 的旨在平衡 

化了公司法在公司治理 中所体现的国家干预理念  寄希望于公司章  股东权益的公司内部根本法 。 公司章程不仅约束公司章程的制定者  程能发挥更大 的功能和作用 。   然而 在以往的公司运作实践中. 公司章程往往成为形式化的 

与公司发起人 . 而且约束公司机关及新加入公司组织 者。  

契约说充分表达 了当事人的意思 自治  有很大的合理性。 它不 

公 司文件 .其内容千篇一律 ,导致公司内部的制度结构 “ 千人一  仅解释了公司结构的基本特征  而且还运用私法上的

缔约各方的同  面“ 使我国公司章程意识 的现状非常难以令人 乐观 突出的表现  意  . 说明了公司形式的合法性 . 使公司权利义务在本质上蜕变为个人  就是我国绝大多数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章程意识非常淡薄 . 认为章程  权利和义务  公司章程成 为个人权利交易的书面契约。但是 . 从实 

不仅可有可无 . 而且是一个约束手脚的几张纸质的东西。 其片面地  践来看 . 公司章程不仅仅约束公司和股东 . 同时约束董事 、 监事和 

将章程视为一种约束机制, 而没有认识到章程 同时也是一种权利保  高级管理人员 . 后者却不一定是股东 , 而契约 的相对性又决定了契  障机制行为 . 以致于实践中公司章程大量简 单照抄照搬公司法的规  约只对当事人具有约 束力 . 因此  契约说在公司章程的适用范围上  定 ,绝大多数公司章程几乎是一样 的.差异只是表现为股东的姓  很难做出圆满的回答 。 相对而言 , 自治法说 ” ” 在公司章程的涉他  名 住所 、 资本规模等方面 . 公司章程 的其他文字以及通过 这些文  性及效 力方面较契约说更有说服力 . 但是同样存在无法避免 的固有  字所要建立的自治机制几乎没有任何差异 . 千篇一律 . 丝毫没有根  缺陷 . 特别是在像我国这样的成 文法国家 . 法律只能由特定的机关  据 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章程条款 . 对许多重要事  制定 , 公司股东或发起人并不具有相应的制定法律的权力 , 将公司  项未进行详细的规定  造成公 司章程可操作性不强 . 制定出来后往  章程归类为法的一种没有任何依据。   往被束之高阁。 本来非常重要 的自治机制 . 在面对公司与股东的争  本人认为 公司章程应是一种 自制规范 . 这种规范 具有契约和  议 股东之间的争议, 公司与高级管理人员的争议时形同废纸 . 公  自治法规的某些属性, 但却不能简单归类为契约或 自治法规。 具体  司章程几乎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 反过来又强化了人们的对章程的不  表现 为: 公司章程具有法定 性。 首先 , 设立公司必须制定公司章程 .  

正确的认识 

即公司章程的制定具 有法定性  其次 . 公司法规定 了公 司章程应当  

要解决以上问题 . 先需要培养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章程意识 , 包含的基本内容 . 首   即公司章程的内容具有法定 性; 再者 . 司章程  公 使他们正确地认识 到. 作为公 司组织和活动 的根本准则 . 章程既是  的修改必须按照法定 的程序进行 即公司章程的修 改具有法定 性;     种重要的权利约束机制 也是一种重要

的权利授予和救济机制。 公司章程具有 自治 性。     公司章程是公司的自治规则 . 作为一种行为   只有这样 . 才能在制定和运用公司章程时正确地处理好与公司法之 规范 .   公司章程不是由国家而是由公 司依法 自行制定的 , 公司不同  间关系: 公司法是一种法律机制 公司章程是一种 自治机 制。 公司  则章程也就有所不同  公司法只能就公 司的普通问题对公司行为做  法 的规定适用于所有公司, 确立的是一般规则 。 然而 每一个公司   出一般性规定 , 而不可能兼顾每个公司 的特殊性。 公司在制定章程 

都是独特的 , 表现在资本规模、 股权结构、 经营范围、 所在地区等  时. 以在公司法允许 的范围内 . 可 针对本公司的成立 目的  所处行 

方面 . 因而每一个公司都需要适合本公司特点的具体的 自治规则。 业 、   股东构成, 股权的结构等不 同情况 . 确定本公司具体 的组织及 

因此 . 公司章程的任务是结合本公司在上述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 . 活动规则。     将公司法中包括强行性规定在内的一般规定予以细化 . 并在不违反  对公司章程的性质进行界定 .其 目的在于判断公 司章程的效  法律、 行政法规的前提下 . 利用公司法中一些授权性规范 . 有针对   力. 以使公司章程在彰 显公司个性的同时 , 能够不违反立法者的理 

性地作 出具体规定 . 成为本公司组织和经营活动的自治规则 使公  念 。   修正后的公司法扩 大公司章程的权力 . 目的在于鼓励公司量  其 司章程的规定具有可操作性 , 实现公司章程和公司法的有机耦合。 身定做制定符合 自身需要 的章程 ,   但是这种法律一旦制定出来 , 却  如上所述 . 树立正确的章程意识 , 制定切实可行的章程对公司  完全可能成为公司个 别股东谋取私利 的武器, 结果可能不但没有实  的良好运行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公司法正是基于此赋予公  现立法 的最初 目的  反而使一些非法行为具有的合法的外衣 。因  司更多的自治权 , 甚至排除公司法适用的权利 这对彰显公司个性、 此    无论是股东之间的契约还是公司 自治法规 , 或者是公司自制规 

充分发挥公司 自治优势 、 调动股东积极性都具有非常重要 的引导作  范  公司章程的内容都应与公司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保持一  用 但是与此同时 公司章程 自治体制中也隐藏着一些问题。如果  致  要 以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 社会经济秩  只是对公司法进行细化或补充的话 可以说公司章程仍然在公司法  序  促

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发展为目的和宗旨  否则将无法实现 

理念的控制下 , 没有也不可能超越公司法的规定。而公司法一旦赋  法律的显性功能和正功能 。 从我国 目前的公司法来看  在公司章程 

予公司通过公司章程排除公司法适用的权利 公司章程的内容将出   对公司法的排除适用上 . 只规定公司章程 另有规定 的, 从其规定。   现公司法无法控制的可能 . 如果公司章程与公 司法的理念发生; 突  而对公司章程之 另有规定 尚未做任何限定 . 中 这一点很容 易被一些人  那么公司章程 的效力将如何认定7在这方面  法律尚未有明确规定 . 抓住把柄 ,   钻法律的空子  实待进一步从立法上或通过司法解释进  本人认为.可以从公司章程的性质出发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行完善。  

参 考 文献 :  

关于公司章程的性质 . 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 总的说来 , 争议的   焦点在于  公司章程是契约性的协议还是带有法律强制性的 自治  法. 前者即  契约说”后者即 ” , 自治法说“ 契约说 ”为英美法系  。“

广大学者所主张  认为公司章程是股东之间在平等协商基础上就设 

[] 是 生 等 :公 司法 》 1朱 《 ,厦 门 大学 出版枉 ,2 0  04

[】 2赵旭 东:公司法 学》 《 ,高等教育 出版社 ,2 0  05 [] 5温世扬  廖焕 国: , 司章程 与, 司 自治》 《\ 厶 厶 \ ,载王保树 《 商 

立公司的权利义务达成 的文件  是股东 自由意志的体现 。 该理论把  事法论集》 ,法律 出版社 ,02 2 0 

“ 场 现代化 》20 年 1 商 06 2月 ( 旬刊 )总 第 4 7 上 8 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经i 斋与 ;  去

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 

从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的关系分析 

一赵玲玲

[ 摘

西安交通大学 

要】公 司章程是 公司存在和活动 的基 本依据 ,是公 司行 为的根本 准则 ,在 公司的运行 中发挥非 常重要 的作用。修 

正后 的, 司法赋 予公 司章程对公 司法一些规 定的替代权利 ,进一 步鼓励公 司章程 的个性化 ,实现公司 自治。制定 出完善 的符  厶 \ 合公 司实际需要 的公 司章程将对公 司的 良好运行 发挥 更大的作 用 但是,公 司章程在彰显个性的 同时 。   也可 能会 出现一 系列  新的问题 。本文拟 对 ̄_ N题做 出分析并发表作 者 自己的观点 。 2L   [ 关键词]公 司章程 自治法规 排 除权 

必须通过兜底性条款对其不周延  公司章程 , 是由公司全体股东 或发起人制定并对公司,股东 , 不可能完全满足现实实践 的需要.   公 更加充分地体现公司   董事 ,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都具有约束力 的规范文件 。 公司章程是  性进行弥补 。 司章程作为公 司的自制文件 , 因此 , 通过公司章程对公司法做 出补充  公司存在和活动的基本依据 , 是公司行为的根本准则, 在某种程度  的特点和满足公司的需要 , 规定是非常可行 同时又行之有效的做 法。同时 . 需要明确 的是 . 补  上甚至可以说, 章程对公司的作用正如宪法对国家的作用, 也正因   此章 程被称为公司的宪章 

充不 同于细化 , 补充是指某事项 已有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 司章程  公

其所规定的 内容是 与公司法的规定平行,   公司组织形式 出现之初 , 表现为无限责任公司形式 , 与合伙并  也对该事项进行 了规定 , 并列 的; 而细化是指公 司法没有与之并列的规定 , 仅仅把内容的制  无明显区别 , 公司投资人之间主要通过协议互相约束以实现共同的   区分补充性规定和细化性规定的意义在于其  营利 目的, 而该协议完全是投资人 自由意 志的体现 , 不存在法律的  定权授予了公司章程 。 对于某一事项来说 , 补充规定在适用时须综合公司  限制或者其他公权力的约束。 随着经济的发展 , 公司的组织形式 日   适用方式不同 , 益复杂  公司的职能也 随着公司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 日益多样  法与公司章程, 方能考察其全貌和遵守规定 而细化规定适用时只 

因为公司章程 已经吸收 了公司法的该  化, 公司不再简单地只是股东共同营利的经济组织, 而是开始承载  需考量公司章程的规 定即可 ,

正是通过公司章程 的补充规 定, 公司法有限的条

文才不至  定的社会职能 , 因此 , 也正 各国相继制定公司法通过法律 对公司   项规定  的约束 , 使得公司在实现营利的同时,完成其应承载的社会职能。 于在 实践 中显得捉襟见肘    最后 ,最为重要 的一点 ,同时也是 20 年修正后 的公司法非  05 方面 , 基于对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等 因素的考虑 , 司  公 常突破性 的规定 , 公司章程通过规定替代公司法的某些规定 . 以此  法对公司的组织行为规则做 出规定 : 另一 方面 , 基于公 司内部结构 

通过 自治的方式 更好地发挥公司的个性 。   的考虑 , 公司法又规定公司股东或发起人通过制定章程控制和约束  排除公司法规定的适用 , 《 3 股东会会议 由股东按照出资 比例行  公 司内部行为。 于是 , 公司法 与公司章程 的相互协调 问题在公司的  例如 , 公司法》第 4 条规 定,

但是 , 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5条第 2 公 第 0 款规定 .   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 , 出完善和规范的公司章程在公司的运行  使表决权 : 制定 公司章程对经理职权另有规定的 , 从其规定。 7 条第4 第 2 款规定 ,   过程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 的作用  6 首先, 公司章程通过对公司法规定的具体化 , 能够加强公司法  公司章程 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 第 7 条规定 ,自然  人股东死亡后 , 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 但是 , 公司章程  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例如 , 公 司法》第 4 条第 3 《 5 款规定 ,董事  如前所述 , 公司章程对公司法规定无论是细化还  长, 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 由公司章程规定。第 5 条第2 1 款规定 , 执  另有规定的除外  其前提 都是根据法律的规定 . 公司股东和发起人的意志实  行董事 的职权 由公司章程规定 。第 7 条第 1 1 款规定 ,国有独资公  是补充 . 质上仍局限于法律意志下  但是根据修正后的公司法 , 公司章程在  司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五人 . 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  其

具体 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 。 这些条款 中 , 法律虽有相关规定 ,  

些事项 上具有了完全 的自主权 . 虽然这些权利也是来 自法律的赋 

但是只是框架性的规定或者 只规定了相关的上下限度 , 具体则交由  

予, 法律对相关事项也有做 出明确规 定, 是公司章 程完全可 以做  但

而且公司章程的不同规定将排除公司法的  公司章程进行细化 。 从法理上的法律规则层面分析 , 这些规定和表  出与公司法不 同的规定 , 公司法通过赋子公 司章程这种排除权 , 给予了

意程更大的 自   述属于 委任性规范 .即法律规范本身没有 明确规定行为规则 的内   适用 . 也扩 充了公司 自治的空间, 因此 , 这种规定实则是赋予 当事  容, 而委托某一机 关或某一机构加 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规范。 国的  主权  我 公司法中 . 这种委任性规范大量存在. 公司法的规定通过公 司章程  人意思自治理念的体现 。   可见 , 在公司法作为法定规则对公司具有普遍 约束力的同时 .   通过对公司法的细化, 补充和替代 , 在公  其次 , 公司章程通过对公司法的规定进行补充 , 能够弥补公 司   公司章程作 为自治规则 ,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 公司  法的不周延性。 我国是成文法 国家 , 法律必须做 出明确的规定 , 实  司的运营 中同样具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 。 践 中才能有法可依 , 但是由于成文法立法的滞后性和对现实的不可  法与公司章程之 间体现 了哲学上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 系。 公司法作  体现于各类公司 中: 公司章程 作为具有个性的特  穷尽的局限性 , 再详细的立法仍会 出现漏洞 . 特别是一些通过 列举  为一般性的规范 . 更加体现单个公司的自治理念和 自身独特性 . 而决不仅  方式规定的事项 . 如股东会 、 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权 . 单纯的列举  殊性规范 . 的具体 化 , 静止的笼统 的法律条文被贯彻运 用到丰富多样的实践。  

O 场化0 1(刊 第期 《现 》62上 ) 4  商代2 月甸 总8 0 年 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经; 斋与 .  去

仅是公司法一般规则的重复。 作为公司的自治规则 . 章程能 否发挥  公司看作是一种体现着个人之间契约关系网的法律机制 . 司由此  公

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程度 , 对公司的运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也正  本质上是 台同性”的。” 自治法说”为 曰本通说及部 分大陆学者 

因此 , 0 5 20 年修正后的 《 司法》 予了公司更大的自治空间 . 公 赋 淡  所主张, 认为公司章程是在国家强制性规范指导下订立 的旨在平衡 

化了公司法在公司治理 中所体现的国家干预理念  寄希望于公司章  股东权益的公司内部根本法 。 公司章程不仅约束公司章程的制定者  程能发挥更大 的功能和作用 。   然而 在以往的公司运作实践中. 公司章程往往成为形式化的 

与公司发起人 . 而且约束公司机关及新加入公司组织 者。  

契约说充分表达 了当事人的意思 自治  有很大的合理性。 它不 

公 司文件 .其内容千篇一律 ,导致公司内部的制度结构 “ 千人一  仅解释了公司结构的基本特征  而且还运用私法上的

缔约各方的同  面“ 使我国公司章程意识 的现状非常难以令人 乐观 突出的表现  意  . 说明了公司形式的合法性 . 使公司权利义务在本质上蜕变为个人  就是我国绝大多数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章程意识非常淡薄 . 认为章程  权利和义务  公司章程成 为个人权利交易的书面契约。但是 . 从实 

不仅可有可无 . 而且是一个约束手脚的几张纸质的东西。 其片面地  践来看 . 公司章程不仅仅约束公司和股东 . 同时约束董事 、 监事和 

将章程视为一种约束机制, 而没有认识到章程 同时也是一种权利保  高级管理人员 . 后者却不一定是股东 , 而契约 的相对性又决定了契  障机制行为 . 以致于实践中公司章程大量简 单照抄照搬公司法的规  约只对当事人具有约 束力 . 因此  契约说在公司章程的适用范围上  定 ,绝大多数公司章程几乎是一样 的.差异只是表现为股东的姓  很难做出圆满的回答 。 相对而言 , 自治法说 ” ” 在公司章程的涉他  名 住所 、 资本规模等方面 . 公司章程 的其他文字以及通过 这些文  性及效 力方面较契约说更有说服力 . 但是同样存在无法避免 的固有  字所要建立的自治机制几乎没有任何差异 . 千篇一律 . 丝毫没有根  缺陷 . 特别是在像我国这样的成 文法国家 . 法律只能由特定的机关  据 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章程条款 . 对许多重要事  制定 , 公司股东或发起人并不具有相应的制定法律的权力 , 将公司  项未进行详细的规定  造成公 司章程可操作性不强 . 制定出来后往  章程归类为法的一种没有任何依据。   往被束之高阁。 本来非常重要 的自治机制 . 在面对公司与股东的争  本人认为 公司章程应是一种 自制规范 . 这种规范 具有契约和  议 股东之间的争议, 公司与高级管理人员的争议时形同废纸 . 公  自治法规的某些属性, 但却不能简单归类为契约或 自治法规。 具体  司章程几乎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 反过来又强化了人们的对章程的不  表现 为: 公司章程具有法定 性。 首先 , 设立公司必须制定公司章程 .  

正确的认识 

即公司章程的制定具 有法定性  其次 . 公司法规定 了公 司章程应当  

要解决以上问题 . 先需要培养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章程意识 , 包含的基本内容 . 首   即公司章程的内容具有法定 性; 再者 . 司章程  公 使他们正确地认识 到. 作为公 司组织和活动 的根本准则 . 章程既是  的修改必须按照法定 的程序进行 即公司章程的修 改具有法定 性;     种重要的权利约束机制 也是一种重要

的权利授予和救济机制。 公司章程具有 自治 性。     公司章程是公司的自治规则 . 作为一种行为   只有这样 . 才能在制定和运用公司章程时正确地处理好与公司法之 规范 .   公司章程不是由国家而是由公 司依法 自行制定的 , 公司不同  间关系: 公司法是一种法律机制 公司章程是一种 自治机 制。 公司  则章程也就有所不同  公司法只能就公 司的普通问题对公司行为做  法 的规定适用于所有公司, 确立的是一般规则 。 然而 每一个公司   出一般性规定 , 而不可能兼顾每个公司 的特殊性。 公司在制定章程 

都是独特的 , 表现在资本规模、 股权结构、 经营范围、 所在地区等  时. 以在公司法允许 的范围内 . 可 针对本公司的成立 目的  所处行 

方面 . 因而每一个公司都需要适合本公司特点的具体的 自治规则。 业 、   股东构成, 股权的结构等不 同情况 . 确定本公司具体 的组织及 

因此 . 公司章程的任务是结合本公司在上述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 . 活动规则。     将公司法中包括强行性规定在内的一般规定予以细化 . 并在不违反  对公司章程的性质进行界定 .其 目的在于判断公 司章程的效  法律、 行政法规的前提下 . 利用公司法中一些授权性规范 . 有针对   力. 以使公司章程在彰 显公司个性的同时 , 能够不违反立法者的理 

性地作 出具体规定 . 成为本公司组织和经营活动的自治规则 使公  念 。   修正后的公司法扩 大公司章程的权力 . 目的在于鼓励公司量  其 司章程的规定具有可操作性 , 实现公司章程和公司法的有机耦合。 身定做制定符合 自身需要 的章程 ,   但是这种法律一旦制定出来 , 却  如上所述 . 树立正确的章程意识 , 制定切实可行的章程对公司  完全可能成为公司个 别股东谋取私利 的武器, 结果可能不但没有实  的良好运行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公司法正是基于此赋予公  现立法 的最初 目的  反而使一些非法行为具有的合法的外衣 。因  司更多的自治权 , 甚至排除公司法适用的权利 这对彰显公司个性、 此    无论是股东之间的契约还是公司 自治法规 , 或者是公司自制规 

充分发挥公司 自治优势 、 调动股东积极性都具有非常重要 的引导作  范  公司章程的内容都应与公司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保持一  用 但是与此同时 公司章程 自治体制中也隐藏着一些问题。如果  致  要 以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 社会经济秩  只是对公司法进行细化或补充的话 可以说公司章程仍然在公司法  序  促

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发展为目的和宗旨  否则将无法实现 

理念的控制下 , 没有也不可能超越公司法的规定。而公司法一旦赋  法律的显性功能和正功能 。 从我国 目前的公司法来看  在公司章程 

予公司通过公司章程排除公司法适用的权利 公司章程的内容将出   对公司法的排除适用上 . 只规定公司章程 另有规定 的, 从其规定。   现公司法无法控制的可能 . 如果公司章程与公 司法的理念发生; 突  而对公司章程之 另有规定 尚未做任何限定 . 中 这一点很容 易被一些人  那么公司章程 的效力将如何认定7在这方面  法律尚未有明确规定 . 抓住把柄 ,   钻法律的空子  实待进一步从立法上或通过司法解释进  本人认为.可以从公司章程的性质出发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行完善。  

参 考 文献 :  

关于公司章程的性质 . 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 总的说来 , 争议的   焦点在于  公司章程是契约性的协议还是带有法律强制性的 自治  法. 前者即  契约说”后者即 ” , 自治法说“ 契约说 ”为英美法系  。“

广大学者所主张  认为公司章程是股东之间在平等协商基础上就设 

[] 是 生 等 :公 司法 》 1朱 《 ,厦 门 大学 出版枉 ,2 0  04

[】 2赵旭 东:公司法 学》 《 ,高等教育 出版社 ,2 0  05 [] 5温世扬  廖焕 国: , 司章程 与, 司 自治》 《\ 厶 厶 \ ,载王保树 《 商 

立公司的权利义务达成 的文件  是股东 自由意志的体现 。 该理论把  事法论集》 ,法律 出版社 ,02 2 0 

“ 场 现代化 》20 年 1 商 06 2月 ( 旬刊 )总 第 4 7 上 8 期 


相关文章

  • 2013年7月广东自考现代公司管理重点整理
  • 公司 是依法成立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 公司的特征 公司具有盈利性 公司具有社团性 公司具有法人性 公司具有依法 认可性 公司产生的必然性P3(三个必然性) A 公司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财产 B 公司必须是一个组织体或组织机构C 公司必须独立承担责 ...查看


  • 论股东资格的认定 1
  • 论股东资格的认定 论股东资格的认定 [摘要] 股东资格是股东身份的象征,是股东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但我国<公司法>对于股东资格的认定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实务中存在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本文从股东资格对于公司 ...查看


  • 新三板尽职调查
  • 新三板尽职调查 新三板调查涉及很多的细节,包括公司的基本情况,管理人员调查,业务与技术情况,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调查,财务状况,业务发展目标调查等. 一.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设立情况 了解公司注册时间.注册资金.经营范围.股权结构和出资情况 ...查看


  • 干货丨赵旭东:如何应对公司决议诉讼中的司法程序问题
  • 这份多达21513字的[公司法必备手册].听最专业的大咖讲最专业的公司法,这是不可或缺的一本手册.只建议用心做好商事业务的律师索取. 回馈读者,每周一福利,把"抱柱"精神,传递给更多法律人. ⊙ 本文长约9300字,阅读 ...查看


  • 公司章程法律效力研究
  • 公司章程法律效力研究(上) [内容提要]公司章程是公司存在和活动的基本依据,章程对于公司的作用有如宪法对于国家的作用.基于公司法性质的不同区分,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主要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作为效力判断的依据,而辅之以强制性: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则相反 ...查看


  • 尽调报告模板
  • XXXXXXXXXXXXX 公司 尽调报告 风险管理部 2017年XX 月XX 日 目录 第一章 基本情况调查 ................................................................ ...查看


  • 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工作制度
  • 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工作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治理结构,规范公司投资者关系工作,加强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加深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 ...查看


  • 公司章程的性质和时间效力
  • 公司章程的性质和时间效力 本文来自:http://www.lunwengc.com 一.公司章程简述 简言之.公司章程是由公司发起人或股东依法制定并经公司全体股东一致或多数同意,对公司名称.宗旨.经营范围.组织机构.出资方式.公司与股东以及 ...查看


  • 商法考试重点
  •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外观主义方法:它是指按商法要求,当事人以交易行为外观为准,而认定其 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德国学者谓之为外观法理,英美法系言称禁反言主义.在法律世界中,本质与外观不符时常发生,依外观主义,法律行为完成后,处于对交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