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者千虑,必有一失

  人们常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但偏偏没有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失。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智者和愚者思虑的次数一样多,智者又比愚者多了智慧,智者有失,愚者又怎么能不失呢?   但偏偏不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其中必有隐情。   我们中国是一个讲究扶弱济困的国度。所谓愚者,其实也是弱者,智力上的贫者,而愚者之愚常常是与生俱来的,无论后天做了多大努力,终究改变不了弱与贫的结局,如果我们还把“愚者千虑,必有一失”的“箴言”变成紧箍咒罩在愚者的头上,就显得极不人道了。一面墙快倒塌了,我们不能幸灾乐祸地推一把,而要想尽办法去扶正;一只船底部有个漏洞,我们不能拿着凿子去凿更大的漏洞,而是让船迅速返航或是立即修复漏洞;人因上天的因素,有可能成为要倒塌的墙,成为那只有漏洞的船,我们既不要企望其巍然屹立兮,更不能企望其直挂云帆济沧海,去看彼岸花开。我们要做的是,对所谓愚者,除了关怀还是关怀。   遗憾的是,许多好的传统,正在被国人悄悄遗忘。对所谓愚者,可能有这样一些态度,其一是冷嘲热讽;其二是揠苗助长,其三是奉为圭臬。   冷嘲热讽者,往往是采用对比手法,以对方之愚衬托己方之智。于是,天之骄子踏进了清华、北大,偏偏不说自己如何夙兴夜寐,如何宵衣旰食,如何遨游题海,常常说自己以最少的时间赢得了最好的机遇和成绩,并说某某某读十年高三也进不了清华、北大,这种冷嘲热讽最要不得,他人业已不幸,你一路顺风顺水,你还要奚落人家,这是人格出了问题。如果你也跟他人一样不幸,你奚落人家还情有可原,因为此种情境下“他嘲”等于“自嘲”,奚落他人等于奚落自己,说不准你是解闷呢?以己之优势嘲笑他人之劣势,当你自己繁华不再的时候,恐怕残羹冷炙也没人给你施舍了,这叫做自作自受。   而揠苗助长者是没有道德问题的,主观愿望极好,只是不知道我们人类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愚者,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精无所不能的,在此处充满智慧,在彼处也许愚不可及,诗歌写得出神入化,但逻辑思维可能一塌糊涂;洞彻宇宙许多奥秘,但也许将奥秘讲给别人听或者形诸文字,却前言不搭后语。我们哪个人又不是愚者呢?但偏偏有更愚的人对愚者揠苗助长。本是对音色不敏感者,你偏要她“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他只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你偏要他“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本是随“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客,你却把他推向“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境地:在他人最不擅长的地方去让他人展示自己的特色,岂不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吗?   所谓愚人所作所为被封为圭臬,则是集体意识故意愚化的结果。武大郎开店,高个子不行;武二郎招人,打死老鼠就可以了,没必要打死老虎,因为你的才能超过我,可不是功高盖主吗?于是,有的领导特别喜欢愚人,因为愚人只是知道在身边鞍前马后屁颠屁颠地效忠,而不会给自己造成威胁。   既然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就要将自己从三种错误态度的泥淖中拉到光明的境地,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让他们力所能及地学习和工作。他们下了井中,我们撑一支长篙,将其拉上来;他们错位了,我们就是校正仪。   这才是最高的人文关怀!!!

  人们常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但偏偏没有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失。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智者和愚者思虑的次数一样多,智者又比愚者多了智慧,智者有失,愚者又怎么能不失呢?   但偏偏不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其中必有隐情。   我们中国是一个讲究扶弱济困的国度。所谓愚者,其实也是弱者,智力上的贫者,而愚者之愚常常是与生俱来的,无论后天做了多大努力,终究改变不了弱与贫的结局,如果我们还把“愚者千虑,必有一失”的“箴言”变成紧箍咒罩在愚者的头上,就显得极不人道了。一面墙快倒塌了,我们不能幸灾乐祸地推一把,而要想尽办法去扶正;一只船底部有个漏洞,我们不能拿着凿子去凿更大的漏洞,而是让船迅速返航或是立即修复漏洞;人因上天的因素,有可能成为要倒塌的墙,成为那只有漏洞的船,我们既不要企望其巍然屹立兮,更不能企望其直挂云帆济沧海,去看彼岸花开。我们要做的是,对所谓愚者,除了关怀还是关怀。   遗憾的是,许多好的传统,正在被国人悄悄遗忘。对所谓愚者,可能有这样一些态度,其一是冷嘲热讽;其二是揠苗助长,其三是奉为圭臬。   冷嘲热讽者,往往是采用对比手法,以对方之愚衬托己方之智。于是,天之骄子踏进了清华、北大,偏偏不说自己如何夙兴夜寐,如何宵衣旰食,如何遨游题海,常常说自己以最少的时间赢得了最好的机遇和成绩,并说某某某读十年高三也进不了清华、北大,这种冷嘲热讽最要不得,他人业已不幸,你一路顺风顺水,你还要奚落人家,这是人格出了问题。如果你也跟他人一样不幸,你奚落人家还情有可原,因为此种情境下“他嘲”等于“自嘲”,奚落他人等于奚落自己,说不准你是解闷呢?以己之优势嘲笑他人之劣势,当你自己繁华不再的时候,恐怕残羹冷炙也没人给你施舍了,这叫做自作自受。   而揠苗助长者是没有道德问题的,主观愿望极好,只是不知道我们人类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愚者,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精无所不能的,在此处充满智慧,在彼处也许愚不可及,诗歌写得出神入化,但逻辑思维可能一塌糊涂;洞彻宇宙许多奥秘,但也许将奥秘讲给别人听或者形诸文字,却前言不搭后语。我们哪个人又不是愚者呢?但偏偏有更愚的人对愚者揠苗助长。本是对音色不敏感者,你偏要她“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他只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你偏要他“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本是随“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客,你却把他推向“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境地:在他人最不擅长的地方去让他人展示自己的特色,岂不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吗?   所谓愚人所作所为被封为圭臬,则是集体意识故意愚化的结果。武大郎开店,高个子不行;武二郎招人,打死老鼠就可以了,没必要打死老虎,因为你的才能超过我,可不是功高盖主吗?于是,有的领导特别喜欢愚人,因为愚人只是知道在身边鞍前马后屁颠屁颠地效忠,而不会给自己造成威胁。   既然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就要将自己从三种错误态度的泥淖中拉到光明的境地,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让他们力所能及地学习和工作。他们下了井中,我们撑一支长篙,将其拉上来;他们错位了,我们就是校正仪。   这才是最高的人文关怀!!!


相关文章

  • 小升初必背名言警句
  • 小升初必背警句: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天下兴亡,匹 ...查看


  • 经典古代诗词名人格言
  •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一年之计, ...查看


  • 初一英语音标班
  •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吃一堑,长一智 英语发音突破 一)字母的读法 特别注意斜体字母的读法. Aa Hh Oo Uu Bb Ii Pp Vv Cc Dd Jj Kk Qq Rr W ...查看


  • 英语谚语:A little pot is soon hot
  • After dinner sit a while, after supper walk a while. 午饭后要坐,晚饭后要走. A father is a treasure, a brother is a comfort, but a ...查看


  • 敬谦辞成语
  • 高考之常用的谦辞敬辞成语 谦辞 一. 1.贻笑大方:谦称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二. 2.忝列门墙:谦称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三. 3.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四. 4.德薄才疏:谦称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五. 5.一得之遇:谦称自己的一点 ...查看


  • 名言警句(申论)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就是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做好一件事情,准备工作很重要.)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比喻只有通过规则与礼法的约束,才能使人品行方正,谨守礼法.)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开始稍微有 ...查看


  • 智者善于制订计划 愚者眉毛胡子一把抓
  • 智者善于制订计划  愚者眉毛胡子一把抓 计划是为实现目标而需要采取方法.策略,就像打仗一样,我们的目标是要打败敌人,取得胜利,但是如何才能打败敌人,实现这个目标,这需要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做一个比较,然后再进行谋划,如何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来取得 ...查看


  • 中华经典名句背诵
  • 中华经典名句背诵 先秦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5满招损,谦受益. 6诗言志,歌咏言. 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8好问则裕,自 ...查看


  • 苏教版语文读本九年级下册名句
  • 苏教版语文读本九年级下册名句 1.义无反顾,计不旋踵 2.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4.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6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8.冒天下之大不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