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教育,播撒爱的种子
摘要:我是从农村出来的人,对农村的生活方式很熟悉,对农村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同时,也理解学生家长的作为和心情。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以这样的方式回报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人生阅历帮助这些孩子们,让孩子们走上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向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方向努力。用爱给孩子们照亮前进的方向,让他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这就是我扎根这里的意义。 关键词:基层;教育;教师;学生;爱
我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家境平凡,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念完大学,顺利工作。在校期间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因此这个在别人眼里普通又平凡的工作在我看来就是最好的了。因为,这份工作能解决温饱,不再尴尬的向父母伸手要钱,最重要的还是我喜爱的工作。都说“干一行,爱一行”①,而我是爱这一行,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努力做好。因为,我喜欢孩子,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
一、情系教师,爱岗敬业
之所以选择这一职业是有原因的。在我上学的时候,得到过很多老师的关爱,让我感到备受温暖。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还不知道香蕉是什么,是语文老师手把手的教我怎么剥开吃;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不小心把饭票弄丢,是在数学老师的帮助下,我才过完那个星期的;七年级的时候,我的英语零基础,是英语老师的耐心教导让我从不及格到能考一百多分......那些点点滴滴温暖着我的人生,使我喜欢上教师这个职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我一直努力向这一方向发展,我也想向老师们学习,教学生读书、识字、学做人的道理以及教育孩子们通过读书走出大山。而今,这个愿望实现了,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好它呢!“干一行,爱一行”是敬业爱岗的表现,但如果因为喜欢而去做那就是从心底里热爱了,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只有真正的热爱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不为名利,兢兢业业的工作,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最高位。
在任职之前,是基于以前老师的影响,充满了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当真正站上了那三寸讲台,方知“教师”这一职业所肩负的责任有多重。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老师不仅仅是简单的教书先生,老师除了教会学生
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以及教育他们讲文明有礼貌。“传道”,就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以自己为榜样,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做好学生人格品质培养的工作。于对学生来言,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用自己的良好品德去影响学生,教书更重要在于育人,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授业”,就是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身为教师要有博而广的学识,更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解惑”,则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进行有效的讲解,并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断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同时,在生活中也要去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我看来,老师是辛勤耕耘的园丁,更是人类灵魂净化与升华的工程师,老师不仅要教好书育好人,还要言传身教,人师表为准。
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教师的言行举止不严谨,学生眼里也许教师就不再是楷模,它所起的副作用是很大的,所以教师要严格以为人师表的要求来恪守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以情育人,关爱学生
正因我出于农村,所以更懂农村孩子,也更能理解学生家长。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一年级的孩子就开始住校,冬天,寒冷的风吹得刺骨,但这些孩子仍穿着单衣在风中嬉戏而不知添衣;有的还穿着凉鞋,把小脚都冻青了;有的学生下雨了也不知道打伞,还在雨中奔跑,衣裳都湿了,也不知道换......这些片段让我想起了当年我上小学的情景,那时我11岁,村里的学校只办到五年级,我不得不到15里外的镇上去上学,那时与我一般的同学都选择到附近学校就读,住亲戚家;而我却要独自到镇上去。除了刚加入新的集体,人生地不熟外,学校的条件也不好,一到六年级的女生挤在一个大教室里面,上的是公共厕所,冬天没有热水,大家都拿这小盆到寝室不远处的木材厂外一处排有热水的出水口打水用。当时,我们谁也不知道那些水能不能用,有没有危害,只知道那里的水暖和,不会冻到手,不会冻到脚。那时学校周五下午还上三节课,冬天从学校步行回家,到半路的时候,天就已经黑了;每周五我的母亲都会准时在半路上等我,在我快到一半的路程时便听到母亲的呼喊声,也不知道母亲喊了多少声我才来到那的......多年以后,我不再是当年的小孩,而是以教师的身份来到学校,看到这些孩子,我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看到这些孩子们,我仿佛看到家长那期③
盼的双眼,仿佛就是当年母亲期盼的双眼。这些情节让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些学生带好,在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在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指导,给他们指好走出去的方向,教会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有感恩之心,回报父母,奉献社会。
三、提高专业知识,用心培育学生
作为教师,除了仁爱之心和耐心外,还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特别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教师,思想更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对教学要有新思路;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
首先,教师要把个人的基础知识打牢,多看读专业的书籍,为以后的学习和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对自己专业的知识要深入理解,更应该努力学习心的知识,接受新鲜的知识,给自己补充新血液,这样在使用时才能得心应手。教师不能给学生传递模糊的信息——大概、可能、也许,这是一种给不了确切说法的应付方式。其次,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老师与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时间最长,因此,老师就成了学生模仿的对象。正因如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识的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言传身教时才能给学生带去良好的影响,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再次,教师要广泛的阅读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源泉,我们从书中能摄取丰富的养分,书就是我们知识的宝藏。④
如何培育学生?我的看法就是:首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关系。其次,要培养师生间的感情,使师生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形成亦师亦友的状态。⑤第三,教师使用的方法要恰当,正确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此外,作为21世纪的青年教师,我们应该知道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个不断向外翻涌的源泉。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教师应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汲取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学识,不能因自己知识的贫乏而局限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新时期的教师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她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有仁爱之心,充满了活力,散发出蓬勃的朝气,这些特征会感染到学生,触动他们形成自己心的观念,从而指导他们的行为。
总之,选择了教师就要甘于平凡,在平凡的岗位中奉献自己,在平凡中寻找乐趣。既然选择教育这块田野,就用心在这里撒下种子,用爱灌溉,他日必能长出美丽的花朵,亦如孩子们一般——五彩斑斓。
参考文献
[1]吴小毛.还是要讲干一行爱一行[J].成才与就业,2012(20)
[2]周蓉,冯海英.浅析韩愈《师说》中的教学思想[J].学园(教育科研)2012(20)
[3]杜俊霞.高尚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J].中学时代,2015(29)
[4]关建玲.传道、授业、解惑之我见[J].新课程·中旬,2015(5)
[5]陈孝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J].学习园地.2012(4)
[6]吴春华,朱立华,杨严涛.中医药院校中医青年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
[7]金绍荣.“情理”兼“治理”范式的大学生管理伦理研究[J].西南大学,2013
[8]万蓉.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中文信息,2015(7)
扎根基层教育,播撒爱的种子
摘要:我是从农村出来的人,对农村的生活方式很熟悉,对农村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同时,也理解学生家长的作为和心情。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以这样的方式回报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人生阅历帮助这些孩子们,让孩子们走上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向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方向努力。用爱给孩子们照亮前进的方向,让他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这就是我扎根这里的意义。 关键词:基层;教育;教师;学生;爱
我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家境平凡,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念完大学,顺利工作。在校期间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因此这个在别人眼里普通又平凡的工作在我看来就是最好的了。因为,这份工作能解决温饱,不再尴尬的向父母伸手要钱,最重要的还是我喜爱的工作。都说“干一行,爱一行”①,而我是爱这一行,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努力做好。因为,我喜欢孩子,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
一、情系教师,爱岗敬业
之所以选择这一职业是有原因的。在我上学的时候,得到过很多老师的关爱,让我感到备受温暖。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还不知道香蕉是什么,是语文老师手把手的教我怎么剥开吃;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不小心把饭票弄丢,是在数学老师的帮助下,我才过完那个星期的;七年级的时候,我的英语零基础,是英语老师的耐心教导让我从不及格到能考一百多分......那些点点滴滴温暖着我的人生,使我喜欢上教师这个职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我一直努力向这一方向发展,我也想向老师们学习,教学生读书、识字、学做人的道理以及教育孩子们通过读书走出大山。而今,这个愿望实现了,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好它呢!“干一行,爱一行”是敬业爱岗的表现,但如果因为喜欢而去做那就是从心底里热爱了,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只有真正的热爱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不为名利,兢兢业业的工作,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最高位。
在任职之前,是基于以前老师的影响,充满了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当真正站上了那三寸讲台,方知“教师”这一职业所肩负的责任有多重。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老师不仅仅是简单的教书先生,老师除了教会学生
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以及教育他们讲文明有礼貌。“传道”,就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以自己为榜样,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做好学生人格品质培养的工作。于对学生来言,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用自己的良好品德去影响学生,教书更重要在于育人,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授业”,就是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身为教师要有博而广的学识,更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解惑”,则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进行有效的讲解,并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断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同时,在生活中也要去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我看来,老师是辛勤耕耘的园丁,更是人类灵魂净化与升华的工程师,老师不仅要教好书育好人,还要言传身教,人师表为准。
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教师的言行举止不严谨,学生眼里也许教师就不再是楷模,它所起的副作用是很大的,所以教师要严格以为人师表的要求来恪守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以情育人,关爱学生
正因我出于农村,所以更懂农村孩子,也更能理解学生家长。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一年级的孩子就开始住校,冬天,寒冷的风吹得刺骨,但这些孩子仍穿着单衣在风中嬉戏而不知添衣;有的还穿着凉鞋,把小脚都冻青了;有的学生下雨了也不知道打伞,还在雨中奔跑,衣裳都湿了,也不知道换......这些片段让我想起了当年我上小学的情景,那时我11岁,村里的学校只办到五年级,我不得不到15里外的镇上去上学,那时与我一般的同学都选择到附近学校就读,住亲戚家;而我却要独自到镇上去。除了刚加入新的集体,人生地不熟外,学校的条件也不好,一到六年级的女生挤在一个大教室里面,上的是公共厕所,冬天没有热水,大家都拿这小盆到寝室不远处的木材厂外一处排有热水的出水口打水用。当时,我们谁也不知道那些水能不能用,有没有危害,只知道那里的水暖和,不会冻到手,不会冻到脚。那时学校周五下午还上三节课,冬天从学校步行回家,到半路的时候,天就已经黑了;每周五我的母亲都会准时在半路上等我,在我快到一半的路程时便听到母亲的呼喊声,也不知道母亲喊了多少声我才来到那的......多年以后,我不再是当年的小孩,而是以教师的身份来到学校,看到这些孩子,我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看到这些孩子们,我仿佛看到家长那期③
盼的双眼,仿佛就是当年母亲期盼的双眼。这些情节让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些学生带好,在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在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指导,给他们指好走出去的方向,教会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有感恩之心,回报父母,奉献社会。
三、提高专业知识,用心培育学生
作为教师,除了仁爱之心和耐心外,还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特别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教师,思想更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对教学要有新思路;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
首先,教师要把个人的基础知识打牢,多看读专业的书籍,为以后的学习和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对自己专业的知识要深入理解,更应该努力学习心的知识,接受新鲜的知识,给自己补充新血液,这样在使用时才能得心应手。教师不能给学生传递模糊的信息——大概、可能、也许,这是一种给不了确切说法的应付方式。其次,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老师与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时间最长,因此,老师就成了学生模仿的对象。正因如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识的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言传身教时才能给学生带去良好的影响,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再次,教师要广泛的阅读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源泉,我们从书中能摄取丰富的养分,书就是我们知识的宝藏。④
如何培育学生?我的看法就是:首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关系。其次,要培养师生间的感情,使师生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形成亦师亦友的状态。⑤第三,教师使用的方法要恰当,正确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此外,作为21世纪的青年教师,我们应该知道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个不断向外翻涌的源泉。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教师应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汲取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学识,不能因自己知识的贫乏而局限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新时期的教师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她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有仁爱之心,充满了活力,散发出蓬勃的朝气,这些特征会感染到学生,触动他们形成自己心的观念,从而指导他们的行为。
总之,选择了教师就要甘于平凡,在平凡的岗位中奉献自己,在平凡中寻找乐趣。既然选择教育这块田野,就用心在这里撒下种子,用爱灌溉,他日必能长出美丽的花朵,亦如孩子们一般——五彩斑斓。
参考文献
[1]吴小毛.还是要讲干一行爱一行[J].成才与就业,2012(20)
[2]周蓉,冯海英.浅析韩愈《师说》中的教学思想[J].学园(教育科研)2012(20)
[3]杜俊霞.高尚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J].中学时代,2015(29)
[4]关建玲.传道、授业、解惑之我见[J].新课程·中旬,2015(5)
[5]陈孝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J].学习园地.2012(4)
[6]吴春华,朱立华,杨严涛.中医药院校中医青年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
[7]金绍荣.“情理”兼“治理”范式的大学生管理伦理研究[J].西南大学,2013
[8]万蓉.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中文信息,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