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问题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摘要: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政策中基础的经济政策之一,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对外经济交往中,汇率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一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应结合国家实际来考虑,本文将通过论述比较国内外汇率制度,结合中国实际对当前汇率制度进行研究,对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提出针对性意见并进行评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从成本—收益角度来研究汇率制度的选择,经济学家蒙代尔也从经济结构特征角度来研究汇率制度等内容。

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国外研究,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就多次强调现阶段人民币汇率钉住美元是最明智的选择。根据世界银行《2.003年世界发展指标》,2001年人民币购买力水平为1美元等于1.9元人民币;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采用麦当劳在不同国家的价格水平测算人民币汇率水平为1美元等于4.22人民币。当然,这些都是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测算的数据,由于选取的商品篮子及基期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是大不相同的。

2.国内研究

复旦大学杨长江人民为,人民币不存在被严重低估的问题,升值没有客观必然性,目前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不合理的内外均衡结构。而复旦大学许少强(2005)教授则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来源于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他认为从国际收支成长理论来看,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是结构性的,即人民币升值压力并非短期的,外汇持续供大于求,说明确实存在人民币升值压力,至今人民币没有升值是由于货币当局持续地,强有力的干预的结果。

黄婧(2006)认为人民币汇改将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积极影响,汇改增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效力减轻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与汇率风险,可促进我国货币政策宏观目标的实现,而赵林夫(2006)认为,人民币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但不论是从“三元悖论”还是从“米德冲突”原理看,我国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都存在冲突,内外均衡目标难以实现。

二. 人民币汇率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94年,我国实现了汇率并轨,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主动收窄汇率浮动区间,虽然仍然保留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演变为准固定汇率。7月21日,人民银行公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重新确立了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从盯住美元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并将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框架形成于 1994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建立,当年1月1日,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开放以来最重大的一次改革。与一系列外汇管理改革措施相配合,人民币汇率制度被设计为“以市场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1年以后,尽管人民币贬值压力已经完全消失,但是,在持续增大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环境下,人民币转而再次经历升值压力。为了保持竞争性的汇率水平,以便通过扩大出口来弥补相对不足的国内需求,加上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问题比较严重和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等原因,中国人民银行改变了1994—1996年期间的做法,加大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从而继续将人民币汇率保持在高度稳定的状态。

2.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缺陷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也更为紧密,实力也进一步提高,国家影响力也在提升。国内的政策工具的使用,经济变量的变化也正日益受国际的影响。市场经济秩序中最核心的就是价格秩序,而在国际市场经济秩序中备受关注的因素则是汇率秩序问题,因为汇率秩序其实就是相当于国际的价格秩序。因此当我们从计划走向市场时,走向开放时,我国汇率制度也要求符合国际汇率秩序。在融合的过程中,摒弃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的观点,通过检视自身汇率制度,我们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1. 中央银行造市,管理浮动成为实际盯住美元制

2. 汇率的形成机制不健全

3. 汇率变化缺乏弹性

4. 金融性资本流动的影响

5. 形成汇率的外汇市场不完善

(二)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不利影响

虽然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但是从长期来看,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将不利于实现国家内外部均衡的宏观经济目标。

1.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影响我国财政政策的可行性

3.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难以用汇率政策来实现外部均衡目标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及展望

当前,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要求。而有很多问题浮现在眼前,应该怎么改?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实行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增加弹性和灵活性。从长期看,应增加汇率的弹性,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逐步过渡到人民币的独立浮动。

1 改变汇率过于固定的现状,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

在加入WTO ,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的大环境下,鉴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存在的缺陷,我们应该采取更灵活的汇率政策。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尚不发达,宏观调空能力较弱,很难实施自由度较大的浮动汇率制。因此,我们可以考虑重归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能较好的保证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蒙代尔三角”,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制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兼得。虽然蒙代尔对三角理论以货币自由兑换和资本自由流动为前提,而这两个前提在我国都不充分,但我们应该看到,加入WTO五年后我国将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人民币资本项目必会从不可兑换逐步走向可兑换。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缺乏弹性的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将愈加制约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

2 完善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机制

中央银行应建立一套监测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指标,用以测算人民币汇率水平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国家的中长期国际收支平衡目标。首先设定一个有商品和市场决定的中心汇率,盯住一系列与我国国际收支密切相关的货币,根据我国进出口中一国货币所占比例作为货币篮子的权重产生一个中心汇率,根据汇率波动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宏观经济状况设置目标区的上下限,然后围绕中心汇率设定一个波动幅度约为4.05%的汇率目标区,这样既可以保持人民币长期调节的灵活性及汇率短期的稳定性,中央银行又可以在汇率的波动幅度内无须干预。总之,汇率目标区的建立使既可以保持人民币长期调节的灵活性和短期汇率的稳定性,中央银行又无须在汇率目标区内频繁的调节汇率,有助于货币政策相对独立地实现国内

宏观经济目标,使人民币有管理浮动得到真正体现。

3 实施结售汇制改革

结售汇体制改革总体上应减少数量管理,在汇率确定机制市场化上创新。银行结售汇制急需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是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重要基础。强制结售汇制是国家对企业外汇收支施行政干预的一种表现,以这种制度为背景的外汇供求关系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供求关系,这势必造成汇率水平的扭曲。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可考虑将目前国内企业的强制结售汇制逐渐过渡到意愿结汇制。目前情况下,还可以先由外汇管理局审定,允许一些企业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收入,并逐步扩大此类企业的范围和留存外汇的比例,同时简化进口用汇的审批内容和程序,直至最终完全实现自由结售汇。

4 改变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做法

欧元诞生后,国际货币市场呈现出美,欧,日三分天下的格局。 由于我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一旦国际贸易形式与世界货币市场发生变化,当前这种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将无法反映这些因素的变化。另外,我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集中程度较高。如果人民币盯住美元,日元,欧元等 “一篮子货币”可以使人民币对外价值相对稳定。实证分析也表明,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较盯住美元更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从而更适合我国的对外贸易,资本转移,劳务收支等要求。

5 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要求将国内价格体系与是价格体系联系起来,将国内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融入世界经济结构,以市场作为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它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促进资金合理流动,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进展,国际资本流动不断扩大,资本自由化也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该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

6 长远看来,我国汇率应该实现自由浮动

虽然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但是从长期来看,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将不利于实现国家内外部均衡的目标,作为发展中大国,当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条件具备之后,汇率制度将必然变为浮动汇率制,当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

总结:

改革开放尤其是90年代以来,人民币经历了1994年汇率并轨,1996年12月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挑战和2002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巨大的升值压力。

汇率问题是一过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汇率是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和经济杠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的走向深化,对外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流的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不断扩大。在这些对外经济交往中,都离不开货币的支付与结算,。因此,人民币汇率走势及汇率安排对我过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明显。

我们应用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人民币汇率问题,一国汇率也不可能永远不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应与经济发展步伐相适应。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更趋灵活性和市场化,最终逐步走向可自由兑换。

参考文献

[1] 李天德,马德功 人民币汇率机制新解:政府行为与非对称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2

[2] 宋鸿兵:《货币战争》,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3] 曾康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 杨长江,杨海燕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几点思考. 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6

[5]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6] 黄微 一揽子货币应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 财经科学 2003 6

[7]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哪里去? 上海证券报 2003年1月17日

[8] 张燕生《外汇供求结构性矛盾亟待化解》上海证券报2003年6月19日

[9] 薛敬孝,张晓东 日元对美元汇率变化及其原因. 新金融 2003-09

[10] 黄梓洋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探析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3-05

[11] 吴念鲁 陈全庚 《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年修订本

[12]汪涛,胡志鹏. 人民币汇率低估了多少? [J].新金融,2010(8):3-5.

[13]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EB/OL],2011-04-18.

[14]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40-345.

[15]吴曼丽. 人民币汇率机制及影响因素[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2):34-36.

[16]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1-15.

[17]多恩•布什等.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4-40.

[18]王湘东.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及改革取向[J].上海经济研究,2009(3): 122-123.

[19]刘刚.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过渡[J].管理,2005(1):13-14.

[21]世界银行报告小组,金融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23-125.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摘要: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政策中基础的经济政策之一,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对外经济交往中,汇率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一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应结合国家实际来考虑,本文将通过论述比较国内外汇率制度,结合中国实际对当前汇率制度进行研究,对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提出针对性意见并进行评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从成本—收益角度来研究汇率制度的选择,经济学家蒙代尔也从经济结构特征角度来研究汇率制度等内容。

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国外研究,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就多次强调现阶段人民币汇率钉住美元是最明智的选择。根据世界银行《2.003年世界发展指标》,2001年人民币购买力水平为1美元等于1.9元人民币;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采用麦当劳在不同国家的价格水平测算人民币汇率水平为1美元等于4.22人民币。当然,这些都是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测算的数据,由于选取的商品篮子及基期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是大不相同的。

2.国内研究

复旦大学杨长江人民为,人民币不存在被严重低估的问题,升值没有客观必然性,目前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不合理的内外均衡结构。而复旦大学许少强(2005)教授则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来源于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他认为从国际收支成长理论来看,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是结构性的,即人民币升值压力并非短期的,外汇持续供大于求,说明确实存在人民币升值压力,至今人民币没有升值是由于货币当局持续地,强有力的干预的结果。

黄婧(2006)认为人民币汇改将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积极影响,汇改增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效力减轻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与汇率风险,可促进我国货币政策宏观目标的实现,而赵林夫(2006)认为,人民币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但不论是从“三元悖论”还是从“米德冲突”原理看,我国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都存在冲突,内外均衡目标难以实现。

二. 人民币汇率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94年,我国实现了汇率并轨,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主动收窄汇率浮动区间,虽然仍然保留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演变为准固定汇率。7月21日,人民银行公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重新确立了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从盯住美元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并将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框架形成于 1994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建立,当年1月1日,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开放以来最重大的一次改革。与一系列外汇管理改革措施相配合,人民币汇率制度被设计为“以市场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1年以后,尽管人民币贬值压力已经完全消失,但是,在持续增大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环境下,人民币转而再次经历升值压力。为了保持竞争性的汇率水平,以便通过扩大出口来弥补相对不足的国内需求,加上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问题比较严重和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等原因,中国人民银行改变了1994—1996年期间的做法,加大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从而继续将人民币汇率保持在高度稳定的状态。

2.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缺陷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也更为紧密,实力也进一步提高,国家影响力也在提升。国内的政策工具的使用,经济变量的变化也正日益受国际的影响。市场经济秩序中最核心的就是价格秩序,而在国际市场经济秩序中备受关注的因素则是汇率秩序问题,因为汇率秩序其实就是相当于国际的价格秩序。因此当我们从计划走向市场时,走向开放时,我国汇率制度也要求符合国际汇率秩序。在融合的过程中,摒弃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的观点,通过检视自身汇率制度,我们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1. 中央银行造市,管理浮动成为实际盯住美元制

2. 汇率的形成机制不健全

3. 汇率变化缺乏弹性

4. 金融性资本流动的影响

5. 形成汇率的外汇市场不完善

(二)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不利影响

虽然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但是从长期来看,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将不利于实现国家内外部均衡的宏观经济目标。

1.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影响我国财政政策的可行性

3.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难以用汇率政策来实现外部均衡目标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及展望

当前,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要求。而有很多问题浮现在眼前,应该怎么改?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实行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增加弹性和灵活性。从长期看,应增加汇率的弹性,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逐步过渡到人民币的独立浮动。

1 改变汇率过于固定的现状,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

在加入WTO ,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的大环境下,鉴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存在的缺陷,我们应该采取更灵活的汇率政策。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尚不发达,宏观调空能力较弱,很难实施自由度较大的浮动汇率制。因此,我们可以考虑重归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能较好的保证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蒙代尔三角”,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制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兼得。虽然蒙代尔对三角理论以货币自由兑换和资本自由流动为前提,而这两个前提在我国都不充分,但我们应该看到,加入WTO五年后我国将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人民币资本项目必会从不可兑换逐步走向可兑换。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缺乏弹性的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将愈加制约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

2 完善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机制

中央银行应建立一套监测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指标,用以测算人民币汇率水平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国家的中长期国际收支平衡目标。首先设定一个有商品和市场决定的中心汇率,盯住一系列与我国国际收支密切相关的货币,根据我国进出口中一国货币所占比例作为货币篮子的权重产生一个中心汇率,根据汇率波动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宏观经济状况设置目标区的上下限,然后围绕中心汇率设定一个波动幅度约为4.05%的汇率目标区,这样既可以保持人民币长期调节的灵活性及汇率短期的稳定性,中央银行又可以在汇率的波动幅度内无须干预。总之,汇率目标区的建立使既可以保持人民币长期调节的灵活性和短期汇率的稳定性,中央银行又无须在汇率目标区内频繁的调节汇率,有助于货币政策相对独立地实现国内

宏观经济目标,使人民币有管理浮动得到真正体现。

3 实施结售汇制改革

结售汇体制改革总体上应减少数量管理,在汇率确定机制市场化上创新。银行结售汇制急需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是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重要基础。强制结售汇制是国家对企业外汇收支施行政干预的一种表现,以这种制度为背景的外汇供求关系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供求关系,这势必造成汇率水平的扭曲。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可考虑将目前国内企业的强制结售汇制逐渐过渡到意愿结汇制。目前情况下,还可以先由外汇管理局审定,允许一些企业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收入,并逐步扩大此类企业的范围和留存外汇的比例,同时简化进口用汇的审批内容和程序,直至最终完全实现自由结售汇。

4 改变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做法

欧元诞生后,国际货币市场呈现出美,欧,日三分天下的格局。 由于我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一旦国际贸易形式与世界货币市场发生变化,当前这种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将无法反映这些因素的变化。另外,我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集中程度较高。如果人民币盯住美元,日元,欧元等 “一篮子货币”可以使人民币对外价值相对稳定。实证分析也表明,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较盯住美元更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从而更适合我国的对外贸易,资本转移,劳务收支等要求。

5 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要求将国内价格体系与是价格体系联系起来,将国内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融入世界经济结构,以市场作为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它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促进资金合理流动,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进展,国际资本流动不断扩大,资本自由化也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该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

6 长远看来,我国汇率应该实现自由浮动

虽然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但是从长期来看,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将不利于实现国家内外部均衡的目标,作为发展中大国,当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条件具备之后,汇率制度将必然变为浮动汇率制,当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

总结:

改革开放尤其是90年代以来,人民币经历了1994年汇率并轨,1996年12月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挑战和2002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巨大的升值压力。

汇率问题是一过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汇率是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和经济杠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的走向深化,对外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流的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不断扩大。在这些对外经济交往中,都离不开货币的支付与结算,。因此,人民币汇率走势及汇率安排对我过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明显。

我们应用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人民币汇率问题,一国汇率也不可能永远不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应与经济发展步伐相适应。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更趋灵活性和市场化,最终逐步走向可自由兑换。

参考文献

[1] 李天德,马德功 人民币汇率机制新解:政府行为与非对称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2

[2] 宋鸿兵:《货币战争》,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3] 曾康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 杨长江,杨海燕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几点思考. 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6

[5]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6] 黄微 一揽子货币应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 财经科学 2003 6

[7]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哪里去? 上海证券报 2003年1月17日

[8] 张燕生《外汇供求结构性矛盾亟待化解》上海证券报2003年6月19日

[9] 薛敬孝,张晓东 日元对美元汇率变化及其原因. 新金融 2003-09

[10] 黄梓洋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探析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3-05

[11] 吴念鲁 陈全庚 《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年修订本

[12]汪涛,胡志鹏. 人民币汇率低估了多少? [J].新金融,2010(8):3-5.

[13]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EB/OL],2011-04-18.

[14]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40-345.

[15]吴曼丽. 人民币汇率机制及影响因素[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2):34-36.

[16]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1-15.

[17]多恩•布什等.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4-40.

[18]王湘东.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及改革取向[J].上海经济研究,2009(3): 122-123.

[19]刘刚.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过渡[J].管理,2005(1):13-14.

[21]世界银行报告小组,金融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23-125.


相关文章

  • 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不同方法的比较
  • 鬻§i量一蓁露幕j霸两囊瞳趔鳕雾箕塑,4蓁霎薹雾.需笋i萎澹茎囊耋薹茎薅睦}i.主要i雾雾 鬟匿萝耋垂垂雩二j毫一薹,萄呻氧醇垂萋霎二:霉薹i:£需幕鋈蘩謇::{:j攀:比羹筑羹:i薹委萋 i塞i霉薹萋囊誊清囊萋摹弘:萋i薹霎鐾鍪嘴囊篓:丽 ...查看


  • 关于人民币升值争论的文献综述
  • 关于人民币升值争论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值度就一路走上坡之路,从05年至09年的人民币单边升值态势,到如今美元贬值而人民币被破升值之势,加之国内通货涨率居高不下,一场人民币升值的争论战在国内外悄悄 ...查看


  •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及缓解措施[1]
  •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及缓解措施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张洁, Zhang Jie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河南,郑州,450002金融理论与实践FINANCIAL THEORY AND PRA ...查看


  • 人民币汇率是否违反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协定项下的义务
  • 关于人民币汇率是否违反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项下的义务之我见 有关于人民币汇率在是否违反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协定项下的义务的争议自21世纪以来就在西方国家与我国之间愈演愈烈.这主要是由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国际贸易 ...查看


  • 对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思考
  • 学术园地Xueshuyuandi 对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思考 尹力承 (内蒙古日信担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金融全球化是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要想促进我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就必须对全球化背 景下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安排 ...查看


  • 金融学网上作业1-2-3
  • 作业一: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相关数据分析汇率的作用 当前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 ...查看


  • 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一般汇率的贸易效应理论,结合中国的经验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上描述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量和汇率变动的关系与理论相反,对此本文给出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 ...查看


  • 与张五常聊中国的货币制度
  • 时间:2011-03-01 23:14:49  来源:  作者: 自从<汇率战略论>以来,张五常写了很多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的文章,说朱镕基无意中发明了一项很好的货币制度,就是让人民币以一个可以在市场成交的指数为锚.但需要改进的 ...查看


  • 关于汇率.利率与人民币币值
  • 何新最新言论:关于汇率.利率与人民币币值 作者:织女 时间:2005-5-23 9:42:00 何新最新言论:关于汇率.利率与人民币币值(上) --主流经济学的若干经济盲点 何 新 错误的经济思想使人看不清自己的利益归属.因此,与利益相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