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苏门第子陈师道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苏东坡一生。但是我认为,概括苏公一生最简练的,莫过于传说中一相士对他的谶语:“一双学士眼,半个配军头”。
苏东坡很小的时候,就以才华横溢著称:10岁就写出了传世名篇《黠鼠赋》。21岁时,苏东坡参加殿试,主考官欧阳修看了他的考卷,“竟喜极汗下”,并连声说“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少年才俊,在北宋政坛上却命运多舛,多次遭贬官放逐,后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终被远放海南儋州。直到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但是好景不长,仅仅一年之后就病逝了。
夜读东坡传记,笔者发现,东坡的命运多舛,是他的性格因素与封建官场潜规则的格格不入分不开的。
首先,东坡从政不改文人秉性,本身就是一个失误。
明朝奸相严嵩曾有诗曰:“古来诗人难做官,皆因狂气胸中来;李杜文章光焰长,一个布衣半个官。”严蒿虽被后人评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奸佞之徒,但他的这首诗却道出了一个封建社会的残酷事实,即:文人不适合于官场。
为什么文人不适合封建社会的官场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人中儒家学派的毒太深,动不动就以天下为己任,太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统治者的方针政策评头论足。因此也就常常得罪人而不自知,在关键时刻栽跟头。
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东坡调任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在例行公事的《湖州谢上表》中,东坡发了几句牢骚:“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由于“新进”暗指王安石引荐的新人,结果惹怒了一些尚在当政的新进们。他们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诽谤朝廷,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结果,苏东坡在大牢里呆了100多天,差点掉了脑袋。而他写的诗词自此也被列为禁书,禁止刊行。
在封建时代,文人要是真想从政,就要收起自己的笔墨纸砚,把自己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政客。否则,像苏东坡这样遭贬外放的遭遇还算是好的,要是遇上文字狱盛行的清代,被砍头抄家也不足为奇。
其次,苏东坡缺少政治家风范,太过关注细节。
政治家和文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政治家在大处着眼,忽略细节;文人往往从小处着眼,却看不到主流。苏东坡一贬再贬的政治遭遇,究其根源,就在于他不是一个政治家,而是一个纯粹的文人。
王安石变法过程中,东坡多次上书,批评变法政策中的失误,让王安石大为光火;司马光上台后废除新法,东坡依然多次撰文,批评司马光的做法良莠并除,太过急躁,也让司马光对他心存芥蒂。
其实,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存在利弊,关键是要看主流。东坡最大的失误在于,他太过于关注细节。加之自身的名气太大,文章一出,世人莫不争相一睹为快,破坏力甚巨,因此,他的文章也就自然不为当权者所喜。
封建社会的官场上都是不乏走狗的。这些走狗们,为人处世唯利是瞻,没有任何的道德可言。上级的一个眼神,就有可能让他们随时冲出来咬人。苏东坡不为当权者所喜,自然也就有人想通过整治他而向上级献媚。在这种环境下,乌台诗案的发生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再次,东坡心直口快,得罪人而不自知。苏东坡的政论文里,时常论及“慎思”与“公正”为贤臣之所必备,新旧两党经常利用其观点相互攻击,结果使他两头都得罪了。而且尤其致命的是,苏东坡在一时冲动下得罪了李定。李定是王安石改革初期安插在御史台的人,新旧两党互相攻击,旧党翻出了陈年老账,说李定不为母亲守丧,属于典型的不孝。在重视伦理孝道的封建朝代,这无疑是要了李定的命。其实,李定幼年,其母就改嫁他人了,李定连自己的生母都不知道是谁,又怎么能为其守孝呢?东坡没有经过认真调查,在道听途说的情况下,就慨然命笔,写了一篇《讨不孝子檄》,让李定成为众人笑柄,无颜出门。在乌台诗案中,东坡被李定死整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最后,东坡缺少察人之明。被贬至杭州后,科学家沈括奉命巡察地方工作,临走前,皇帝特意嘱咐沈括,到了杭州要“善遇苏轼”。沈括和东坡见面一阵推杯换盏后,就向东坡索要他最近的诗文。落难之中,还有人如此欣赏自己,东坡大有知己之感,很高兴地写了不少送给沈括。可是,沈括一拿回去就在其诗文中用朱笔一一评点,密呈就职御史台的李定,说东坡诗文多“讪谤朝廷”。后来,苏东坡因为诗案下大牢,据说沈括就是第一个朝他放暗箭的人。
性格即命运。就东坡的经历而言,此言并不虚妄。
“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苏门第子陈师道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苏东坡一生。但是我认为,概括苏公一生最简练的,莫过于传说中一相士对他的谶语:“一双学士眼,半个配军头”。
苏东坡很小的时候,就以才华横溢著称:10岁就写出了传世名篇《黠鼠赋》。21岁时,苏东坡参加殿试,主考官欧阳修看了他的考卷,“竟喜极汗下”,并连声说“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少年才俊,在北宋政坛上却命运多舛,多次遭贬官放逐,后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终被远放海南儋州。直到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但是好景不长,仅仅一年之后就病逝了。
夜读东坡传记,笔者发现,东坡的命运多舛,是他的性格因素与封建官场潜规则的格格不入分不开的。
首先,东坡从政不改文人秉性,本身就是一个失误。
明朝奸相严嵩曾有诗曰:“古来诗人难做官,皆因狂气胸中来;李杜文章光焰长,一个布衣半个官。”严蒿虽被后人评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奸佞之徒,但他的这首诗却道出了一个封建社会的残酷事实,即:文人不适合于官场。
为什么文人不适合封建社会的官场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人中儒家学派的毒太深,动不动就以天下为己任,太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统治者的方针政策评头论足。因此也就常常得罪人而不自知,在关键时刻栽跟头。
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东坡调任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在例行公事的《湖州谢上表》中,东坡发了几句牢骚:“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由于“新进”暗指王安石引荐的新人,结果惹怒了一些尚在当政的新进们。他们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诽谤朝廷,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结果,苏东坡在大牢里呆了100多天,差点掉了脑袋。而他写的诗词自此也被列为禁书,禁止刊行。
在封建时代,文人要是真想从政,就要收起自己的笔墨纸砚,把自己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政客。否则,像苏东坡这样遭贬外放的遭遇还算是好的,要是遇上文字狱盛行的清代,被砍头抄家也不足为奇。
其次,苏东坡缺少政治家风范,太过关注细节。
政治家和文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政治家在大处着眼,忽略细节;文人往往从小处着眼,却看不到主流。苏东坡一贬再贬的政治遭遇,究其根源,就在于他不是一个政治家,而是一个纯粹的文人。
王安石变法过程中,东坡多次上书,批评变法政策中的失误,让王安石大为光火;司马光上台后废除新法,东坡依然多次撰文,批评司马光的做法良莠并除,太过急躁,也让司马光对他心存芥蒂。
其实,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存在利弊,关键是要看主流。东坡最大的失误在于,他太过于关注细节。加之自身的名气太大,文章一出,世人莫不争相一睹为快,破坏力甚巨,因此,他的文章也就自然不为当权者所喜。
封建社会的官场上都是不乏走狗的。这些走狗们,为人处世唯利是瞻,没有任何的道德可言。上级的一个眼神,就有可能让他们随时冲出来咬人。苏东坡不为当权者所喜,自然也就有人想通过整治他而向上级献媚。在这种环境下,乌台诗案的发生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再次,东坡心直口快,得罪人而不自知。苏东坡的政论文里,时常论及“慎思”与“公正”为贤臣之所必备,新旧两党经常利用其观点相互攻击,结果使他两头都得罪了。而且尤其致命的是,苏东坡在一时冲动下得罪了李定。李定是王安石改革初期安插在御史台的人,新旧两党互相攻击,旧党翻出了陈年老账,说李定不为母亲守丧,属于典型的不孝。在重视伦理孝道的封建朝代,这无疑是要了李定的命。其实,李定幼年,其母就改嫁他人了,李定连自己的生母都不知道是谁,又怎么能为其守孝呢?东坡没有经过认真调查,在道听途说的情况下,就慨然命笔,写了一篇《讨不孝子檄》,让李定成为众人笑柄,无颜出门。在乌台诗案中,东坡被李定死整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最后,东坡缺少察人之明。被贬至杭州后,科学家沈括奉命巡察地方工作,临走前,皇帝特意嘱咐沈括,到了杭州要“善遇苏轼”。沈括和东坡见面一阵推杯换盏后,就向东坡索要他最近的诗文。落难之中,还有人如此欣赏自己,东坡大有知己之感,很高兴地写了不少送给沈括。可是,沈括一拿回去就在其诗文中用朱笔一一评点,密呈就职御史台的李定,说东坡诗文多“讪谤朝廷”。后来,苏东坡因为诗案下大牢,据说沈括就是第一个朝他放暗箭的人。
性格即命运。就东坡的经历而言,此言并不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