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廊坊市安次区情况介绍和河北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情况介绍
近年来,廊坊市安次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 “现代产业强区、生态文明新城”战略,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区新城。先后荣获“全国防沙绿化综合示范区”、“全国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河北省循环经济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安次区始终把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开发建设了龙河高新技术产业区、安次工业园两个省级园区,先后引进了世界500强富士康、中国国贸城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大项目。目前,安次区制定完成了《全区2010-2030年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把全区划分为城区综合发展、北部绿色生态、中部经济开发、南部科技创业四大板块,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园区开发总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1-9月份,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6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70.9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5.2亿元,同比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4亿元,同比增长50%。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廊坊市前列。安次凭借独有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优越的投资环境,正在迅速成为备受瞩目的投资热土。
河北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
河北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是河北省委、省政府继开发建设曹妃甸新区、沧州渤海新区之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示范区以新兴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和低碳经济引领为功能定位,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为方向,努力建成“京津冀新兴产业明珠、河北省经济动力先锋、廊坊市生态智能新城”。作为承接京津高端产业转移的首选区域,示范区具有六大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独特。示范区位于京津冀的结合部、环渤海的中心区,北接北京市、东临天津市,距廊坊市区20公里,距北京、天津中心区各60公里,在120公里半径内,拥有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和唐山、保定、沧州3个中等城市,处于首都经济圈中心地带,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丰富的生产要素和完善的科研体系。示范区内地势平坦,用地充足,且大部分为未开发用地,土地征用不涉及村镇拆迁,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二是交通顺畅快捷。区内,省道廊泊线纵穿全境,起步区横三、纵二两条干道,以及连接示范区和廊坊市区的专用通道――廊坊第三南通道正在加紧建设。周边环
绕京台、廊沧、京沪、津保4条高速和津保铁路、津保城际铁路、京沪高铁3条干线,其中京台高速横贯示范区北部,并预留两个出口,目前该工程已经正式开工。100公里半径内,坐拥三个国际机场、一个特大货运港口、五十余条国省干线。1小时可达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可达天津国际机场和天津新港。
三是基础设施完备。示范区内现有1座22万、2座11万变电站,而且南水北调工程在示范区南部建有调蓄水库,西气东输工程紧邻该区域北侧,并设有阀室,日供气能力可达100万立方米,完全可以满足入区项目发展的需要。同时,示范区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进入规划建设阶段,明年8月份即可投入使用。
四是配套资源丰富。在示范区周边的京津廊地区,坐落着大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近百所本科院校。这些机构和院校可为示范区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华为、富士康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在廊坊落户,也可与示范区未来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协作配套。同时,为保证各类高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示范区启动实施了“人才家园”工程,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专家公寓和公租房。此外,示范区生活成本低廉,水、电、燃气价格均低于京津两地,成本优势突出。
五是生态环境宜人。安次区林木覆盖率达46.5%,是廊坊天然的绿色氧吧。示范区内树木成林、绿荫环绕,北部是194平方公里绿色生态板块,内有廊坊的母亲河――龙河;南部是25平方公里的果林生态区。随着我区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示范区将成为一座集低碳、生态、智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六是政策环境优越。示范区的开发建设是省级战略规划,省政府在土地、资金政策以及行政审批权限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使示范区真正成为低生活成本、低商务成本、低行政成本、高水平服务的“三低一高”型投资洼地。
土地方面:对符合省重点项目条件的入区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建设计划,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对符合条件的入区项目,按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度等指标,对其所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给予适当支持;对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并具有较大拉动效应的大型项目,对其土地出让金全额支持。
资金方面:对入区生产型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两税”地方留成部分,采取先征后返的方式给予适当支持;除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区内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费用。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省、市政府和示范区管理部门采取
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法,给予特别奖励。同时,省、市两级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入区项目进行贷款贴息。
创新孵化政策方面:切实落实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抵扣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项目立项、科研经费资助等方面优先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特别是支持各大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开发科技创新项目,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行政审批方面:省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将下放示范区项目审批管理权限,与省直部门实现审批直通。同时,示范区对建设项目实行全程领办代办机制,在所需资料齐备的情况下,审批时间不超过7个工作日。
金融服务方面:近年来,我们着力优化金融服务环境,与省内各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全省唯一一家“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目前,已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正在规划建设的金融大厦可于明年年底前竣工投入使用。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厚爱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示范区已于今年9月3日正式启动,省长陈全国同志亲自出席仪式并宣布开工。目前,示范区路、水、电以及燃气、通讯、住宅、办公中心等基础设施工程已经相继启动,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正在快速崛起。
附:廊坊市安次区情况介绍和河北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情况介绍
近年来,廊坊市安次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 “现代产业强区、生态文明新城”战略,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区新城。先后荣获“全国防沙绿化综合示范区”、“全国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河北省循环经济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安次区始终把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开发建设了龙河高新技术产业区、安次工业园两个省级园区,先后引进了世界500强富士康、中国国贸城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大项目。目前,安次区制定完成了《全区2010-2030年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把全区划分为城区综合发展、北部绿色生态、中部经济开发、南部科技创业四大板块,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园区开发总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1-9月份,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6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70.9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5.2亿元,同比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4亿元,同比增长50%。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廊坊市前列。安次凭借独有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优越的投资环境,正在迅速成为备受瞩目的投资热土。
河北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
河北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是河北省委、省政府继开发建设曹妃甸新区、沧州渤海新区之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示范区以新兴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和低碳经济引领为功能定位,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为方向,努力建成“京津冀新兴产业明珠、河北省经济动力先锋、廊坊市生态智能新城”。作为承接京津高端产业转移的首选区域,示范区具有六大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独特。示范区位于京津冀的结合部、环渤海的中心区,北接北京市、东临天津市,距廊坊市区20公里,距北京、天津中心区各60公里,在120公里半径内,拥有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和唐山、保定、沧州3个中等城市,处于首都经济圈中心地带,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丰富的生产要素和完善的科研体系。示范区内地势平坦,用地充足,且大部分为未开发用地,土地征用不涉及村镇拆迁,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二是交通顺畅快捷。区内,省道廊泊线纵穿全境,起步区横三、纵二两条干道,以及连接示范区和廊坊市区的专用通道――廊坊第三南通道正在加紧建设。周边环
绕京台、廊沧、京沪、津保4条高速和津保铁路、津保城际铁路、京沪高铁3条干线,其中京台高速横贯示范区北部,并预留两个出口,目前该工程已经正式开工。100公里半径内,坐拥三个国际机场、一个特大货运港口、五十余条国省干线。1小时可达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可达天津国际机场和天津新港。
三是基础设施完备。示范区内现有1座22万、2座11万变电站,而且南水北调工程在示范区南部建有调蓄水库,西气东输工程紧邻该区域北侧,并设有阀室,日供气能力可达100万立方米,完全可以满足入区项目发展的需要。同时,示范区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进入规划建设阶段,明年8月份即可投入使用。
四是配套资源丰富。在示范区周边的京津廊地区,坐落着大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近百所本科院校。这些机构和院校可为示范区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华为、富士康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在廊坊落户,也可与示范区未来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协作配套。同时,为保证各类高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示范区启动实施了“人才家园”工程,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专家公寓和公租房。此外,示范区生活成本低廉,水、电、燃气价格均低于京津两地,成本优势突出。
五是生态环境宜人。安次区林木覆盖率达46.5%,是廊坊天然的绿色氧吧。示范区内树木成林、绿荫环绕,北部是194平方公里绿色生态板块,内有廊坊的母亲河――龙河;南部是25平方公里的果林生态区。随着我区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示范区将成为一座集低碳、生态、智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六是政策环境优越。示范区的开发建设是省级战略规划,省政府在土地、资金政策以及行政审批权限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使示范区真正成为低生活成本、低商务成本、低行政成本、高水平服务的“三低一高”型投资洼地。
土地方面:对符合省重点项目条件的入区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建设计划,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对符合条件的入区项目,按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度等指标,对其所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给予适当支持;对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并具有较大拉动效应的大型项目,对其土地出让金全额支持。
资金方面:对入区生产型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两税”地方留成部分,采取先征后返的方式给予适当支持;除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区内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费用。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省、市政府和示范区管理部门采取
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法,给予特别奖励。同时,省、市两级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入区项目进行贷款贴息。
创新孵化政策方面:切实落实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抵扣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项目立项、科研经费资助等方面优先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特别是支持各大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开发科技创新项目,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行政审批方面:省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将下放示范区项目审批管理权限,与省直部门实现审批直通。同时,示范区对建设项目实行全程领办代办机制,在所需资料齐备的情况下,审批时间不超过7个工作日。
金融服务方面:近年来,我们着力优化金融服务环境,与省内各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全省唯一一家“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目前,已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正在规划建设的金融大厦可于明年年底前竣工投入使用。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厚爱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示范区已于今年9月3日正式启动,省长陈全国同志亲自出席仪式并宣布开工。目前,示范区路、水、电以及燃气、通讯、住宅、办公中心等基础设施工程已经相继启动,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正在快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