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园区

附:廊坊市安次区情况介绍和河北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情况介绍

近年来,廊坊市安次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 “现代产业强区、生态文明新城”战略,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区新城。先后荣获“全国防沙绿化综合示范区”、“全国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河北省循环经济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安次区始终把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开发建设了龙河高新技术产业区、安次工业园两个省级园区,先后引进了世界500强富士康、中国国贸城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大项目。目前,安次区制定完成了《全区2010-2030年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把全区划分为城区综合发展、北部绿色生态、中部经济开发、南部科技创业四大板块,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园区开发总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1-9月份,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6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70.9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5.2亿元,同比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4亿元,同比增长50%。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廊坊市前列。安次凭借独有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优越的投资环境,正在迅速成为备受瞩目的投资热土。

河北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

河北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是河北省委、省政府继开发建设曹妃甸新区、沧州渤海新区之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示范区以新兴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和低碳经济引领为功能定位,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为方向,努力建成“京津冀新兴产业明珠、河北省经济动力先锋、廊坊市生态智能新城”。作为承接京津高端产业转移的首选区域,示范区具有六大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独特。示范区位于京津冀的结合部、环渤海的中心区,北接北京市、东临天津市,距廊坊市区20公里,距北京、天津中心区各60公里,在120公里半径内,拥有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和唐山、保定、沧州3个中等城市,处于首都经济圈中心地带,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丰富的生产要素和完善的科研体系。示范区内地势平坦,用地充足,且大部分为未开发用地,土地征用不涉及村镇拆迁,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二是交通顺畅快捷。区内,省道廊泊线纵穿全境,起步区横三、纵二两条干道,以及连接示范区和廊坊市区的专用通道――廊坊第三南通道正在加紧建设。周边环

绕京台、廊沧、京沪、津保4条高速和津保铁路、津保城际铁路、京沪高铁3条干线,其中京台高速横贯示范区北部,并预留两个出口,目前该工程已经正式开工。100公里半径内,坐拥三个国际机场、一个特大货运港口、五十余条国省干线。1小时可达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可达天津国际机场和天津新港。

三是基础设施完备。示范区内现有1座22万、2座11万变电站,而且南水北调工程在示范区南部建有调蓄水库,西气东输工程紧邻该区域北侧,并设有阀室,日供气能力可达100万立方米,完全可以满足入区项目发展的需要。同时,示范区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进入规划建设阶段,明年8月份即可投入使用。

四是配套资源丰富。在示范区周边的京津廊地区,坐落着大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近百所本科院校。这些机构和院校可为示范区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华为、富士康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在廊坊落户,也可与示范区未来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协作配套。同时,为保证各类高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示范区启动实施了“人才家园”工程,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专家公寓和公租房。此外,示范区生活成本低廉,水、电、燃气价格均低于京津两地,成本优势突出。

五是生态环境宜人。安次区林木覆盖率达46.5%,是廊坊天然的绿色氧吧。示范区内树木成林、绿荫环绕,北部是194平方公里绿色生态板块,内有廊坊的母亲河――龙河;南部是25平方公里的果林生态区。随着我区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示范区将成为一座集低碳、生态、智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六是政策环境优越。示范区的开发建设是省级战略规划,省政府在土地、资金政策以及行政审批权限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使示范区真正成为低生活成本、低商务成本、低行政成本、高水平服务的“三低一高”型投资洼地。

土地方面:对符合省重点项目条件的入区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建设计划,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对符合条件的入区项目,按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度等指标,对其所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给予适当支持;对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并具有较大拉动效应的大型项目,对其土地出让金全额支持。

资金方面:对入区生产型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两税”地方留成部分,采取先征后返的方式给予适当支持;除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区内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费用。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省、市政府和示范区管理部门采取

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法,给予特别奖励。同时,省、市两级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入区项目进行贷款贴息。

创新孵化政策方面:切实落实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抵扣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项目立项、科研经费资助等方面优先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特别是支持各大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开发科技创新项目,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行政审批方面:省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将下放示范区项目审批管理权限,与省直部门实现审批直通。同时,示范区对建设项目实行全程领办代办机制,在所需资料齐备的情况下,审批时间不超过7个工作日。

金融服务方面:近年来,我们着力优化金融服务环境,与省内各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全省唯一一家“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目前,已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正在规划建设的金融大厦可于明年年底前竣工投入使用。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厚爱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示范区已于今年9月3日正式启动,省长陈全国同志亲自出席仪式并宣布开工。目前,示范区路、水、电以及燃气、通讯、住宅、办公中心等基础设施工程已经相继启动,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正在快速崛起。

附:廊坊市安次区情况介绍和河北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情况介绍

近年来,廊坊市安次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 “现代产业强区、生态文明新城”战略,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区新城。先后荣获“全国防沙绿化综合示范区”、“全国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河北省循环经济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安次区始终把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开发建设了龙河高新技术产业区、安次工业园两个省级园区,先后引进了世界500强富士康、中国国贸城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大项目。目前,安次区制定完成了《全区2010-2030年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把全区划分为城区综合发展、北部绿色生态、中部经济开发、南部科技创业四大板块,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园区开发总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1-9月份,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6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70.9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5.2亿元,同比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4亿元,同比增长50%。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廊坊市前列。安次凭借独有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优越的投资环境,正在迅速成为备受瞩目的投资热土。

河北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

河北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是河北省委、省政府继开发建设曹妃甸新区、沧州渤海新区之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示范区以新兴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和低碳经济引领为功能定位,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为方向,努力建成“京津冀新兴产业明珠、河北省经济动力先锋、廊坊市生态智能新城”。作为承接京津高端产业转移的首选区域,示范区具有六大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独特。示范区位于京津冀的结合部、环渤海的中心区,北接北京市、东临天津市,距廊坊市区20公里,距北京、天津中心区各60公里,在120公里半径内,拥有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和唐山、保定、沧州3个中等城市,处于首都经济圈中心地带,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丰富的生产要素和完善的科研体系。示范区内地势平坦,用地充足,且大部分为未开发用地,土地征用不涉及村镇拆迁,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二是交通顺畅快捷。区内,省道廊泊线纵穿全境,起步区横三、纵二两条干道,以及连接示范区和廊坊市区的专用通道――廊坊第三南通道正在加紧建设。周边环

绕京台、廊沧、京沪、津保4条高速和津保铁路、津保城际铁路、京沪高铁3条干线,其中京台高速横贯示范区北部,并预留两个出口,目前该工程已经正式开工。100公里半径内,坐拥三个国际机场、一个特大货运港口、五十余条国省干线。1小时可达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可达天津国际机场和天津新港。

三是基础设施完备。示范区内现有1座22万、2座11万变电站,而且南水北调工程在示范区南部建有调蓄水库,西气东输工程紧邻该区域北侧,并设有阀室,日供气能力可达100万立方米,完全可以满足入区项目发展的需要。同时,示范区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进入规划建设阶段,明年8月份即可投入使用。

四是配套资源丰富。在示范区周边的京津廊地区,坐落着大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近百所本科院校。这些机构和院校可为示范区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华为、富士康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在廊坊落户,也可与示范区未来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协作配套。同时,为保证各类高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示范区启动实施了“人才家园”工程,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专家公寓和公租房。此外,示范区生活成本低廉,水、电、燃气价格均低于京津两地,成本优势突出。

五是生态环境宜人。安次区林木覆盖率达46.5%,是廊坊天然的绿色氧吧。示范区内树木成林、绿荫环绕,北部是194平方公里绿色生态板块,内有廊坊的母亲河――龙河;南部是25平方公里的果林生态区。随着我区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示范区将成为一座集低碳、生态、智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六是政策环境优越。示范区的开发建设是省级战略规划,省政府在土地、资金政策以及行政审批权限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使示范区真正成为低生活成本、低商务成本、低行政成本、高水平服务的“三低一高”型投资洼地。

土地方面:对符合省重点项目条件的入区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建设计划,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对符合条件的入区项目,按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度等指标,对其所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给予适当支持;对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并具有较大拉动效应的大型项目,对其土地出让金全额支持。

资金方面:对入区生产型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两税”地方留成部分,采取先征后返的方式给予适当支持;除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区内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费用。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省、市政府和示范区管理部门采取

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法,给予特别奖励。同时,省、市两级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入区项目进行贷款贴息。

创新孵化政策方面:切实落实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抵扣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项目立项、科研经费资助等方面优先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特别是支持各大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开发科技创新项目,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行政审批方面:省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将下放示范区项目审批管理权限,与省直部门实现审批直通。同时,示范区对建设项目实行全程领办代办机制,在所需资料齐备的情况下,审批时间不超过7个工作日。

金融服务方面:近年来,我们着力优化金融服务环境,与省内各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全省唯一一家“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目前,已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正在规划建设的金融大厦可于明年年底前竣工投入使用。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厚爱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示范区已于今年9月3日正式启动,省长陈全国同志亲自出席仪式并宣布开工。目前,示范区路、水、电以及燃气、通讯、住宅、办公中心等基础设施工程已经相继启动,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正在快速崛起。


相关文章

  • 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总第110期) [经济专论] 文章编号:1003-6636(2004)03-0010-04;中图分类号:F42311;文献标识码:A 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陈森良,汤 健,吴琛琛 (贵州财经学院信息 ...查看


  • 新型工业化释义
  • 新型工业化释义 一.何谓新型工业化? 狭义上说,"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广义上说,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的发展, ...查看


  • 化道路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热点专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热点背景扫描]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工业化.信息化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实现 ...查看


  • 推进兵团新型工业化应协调的四种关系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后,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在本地区落实中央的这一决定.兵团也必须动员各方面力量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紧密联系实际推进兵团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与传统 ...查看


  • 湖南省建材工业十二五规划
  • 湖南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浏 览 发布日期:2010-11-26 次 数: 518 字号:[ 大 中 小 ] 湖南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 规划 (新型墙体材料工业) 新型墙体材料一般具有节能 ...查看


  •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策略选择
  • 第25卷第120期2009年8月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HunanFinancialandEconomicCollege Vol125No1120 Aug12009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及发展策略选择 丁 ...查看


  • 新型结构电解槽技术的研发及工业应用
  • 第9卷增刊2010年6月 材料与冶金学报 JournalofMaterialsandMetallurgy VoL9Sl June2010 新型结构电解槽技术的研发及工业应用 刘风琴1,顾松青2 (1.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郑州45 ...查看


  • 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简新华, 向琳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新世纪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和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不相同,是一条由信息化带动.以集约型增长为主 ...查看


  • 新型建材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 新型建材产业园区 项目建议书 目 录 1 总论 ................................................... 3 1.1基本情况 .................................. ...查看


  • 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与管理 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深发[2008]8号)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用房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