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黄山奇石第二课时

二 黄山奇石

1

2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选择自己会写的段落记下来。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会本课的生字。

生字卡片, 新词卡片。

一 复习 1. 分组朗读课文。

2. 指名背诵各自喜欢的段落。 二 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 让学生认读。

尤 其 区 巨 它 安 块 站

指名读, 齐读。 2. 抽读生字, 正音。 3. 小组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生字, 在读准音的基础上, 说说怎样识记这些生字, 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4. 指导分析字形。

(1)尤: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2)其:注意它的笔顺, 里面是两横, 不能多一横。 (3)区:独体字。笔顺是(4)巨:共4笔, 笔顺是一

。 巨。

(5)“它”和“安”比较:部首相同。“它”的下面是“匕”, “安”的下面是“女”。 (6)块:左右结构, 注意右边是“夬”, 不要写成“央”。

5. 指导书写。

3

(1)老师范写, 并提出要求。

重点:注意左右结构的字要搭配合理。 (2)学生仿写。

写在书上的田字格里, 然后全班进行展示并评议。 6. 再读生字, 用生字组词。 三 巩固练习 1. 抄写字词。

2. 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 读课文。

1. 识字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到要求认的14个字中, 有6个字是以连词出现的(“尤其、胳膊、形状”), 其他字在文中也大都与熟字组成词语, 如“风景区、仙桃石、石盘、山峰、巨石、脖子、著名”。教学时, 要抓住这一点, 并让学生将识字与朗读感悟、观察插图有机地结合起来, 边读边识, 以读促识, 才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2.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使学生易于接受。要明确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激发情感的重要手段, 要让学生多读、读熟、读透。

3. 配图的三个自然段, 可采取看图学文的办法, 并引导学生初步复述课文段落。开始学生不能抓住关键词, 复述效果不理想, 尤其是一些生性腼腆的学生, 出现了“无话可说”的情况, 教师应因势利导, 并就某一片段作示范, 力求达到理想的效果。

4

1. 比一比, 再组词。

2. 抄写下面的词语, 并用加点的词造句。

闻名中外 秀丽 尤其 陡峭 奇形怪状 ....

尤其——我特别喜欢看书, 尤其是科技知识方面的书。 陡峭——我小心地走在陡峭的山路上。

3. 想象一下“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的样子。你能仿照课文的形式介绍一下这些石头吗

?

黄山 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 世界游览胜地,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 由于山高谷深, 气候呈垂直变化, 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 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 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 华山之险峻, 衡山之烟云, 庐山之瀑, 雁荡山之巧石, 峨眉山之秀丽, 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 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 观止矣!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也是对黄山的美誉, 黄山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5

二 黄山奇石

1

2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选择自己会写的段落记下来。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会本课的生字。

生字卡片, 新词卡片。

一 复习 1. 分组朗读课文。

2. 指名背诵各自喜欢的段落。 二 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 让学生认读。

尤 其 区 巨 它 安 块 站

指名读, 齐读。 2. 抽读生字, 正音。 3. 小组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生字, 在读准音的基础上, 说说怎样识记这些生字, 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4. 指导分析字形。

(1)尤: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2)其:注意它的笔顺, 里面是两横, 不能多一横。 (3)区:独体字。笔顺是(4)巨:共4笔, 笔顺是一

。 巨。

(5)“它”和“安”比较:部首相同。“它”的下面是“匕”, “安”的下面是“女”。 (6)块:左右结构, 注意右边是“夬”, 不要写成“央”。

5. 指导书写。

3

(1)老师范写, 并提出要求。

重点:注意左右结构的字要搭配合理。 (2)学生仿写。

写在书上的田字格里, 然后全班进行展示并评议。 6. 再读生字, 用生字组词。 三 巩固练习 1. 抄写字词。

2. 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 读课文。

1. 识字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到要求认的14个字中, 有6个字是以连词出现的(“尤其、胳膊、形状”), 其他字在文中也大都与熟字组成词语, 如“风景区、仙桃石、石盘、山峰、巨石、脖子、著名”。教学时, 要抓住这一点, 并让学生将识字与朗读感悟、观察插图有机地结合起来, 边读边识, 以读促识, 才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2.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使学生易于接受。要明确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激发情感的重要手段, 要让学生多读、读熟、读透。

3. 配图的三个自然段, 可采取看图学文的办法, 并引导学生初步复述课文段落。开始学生不能抓住关键词, 复述效果不理想, 尤其是一些生性腼腆的学生, 出现了“无话可说”的情况, 教师应因势利导, 并就某一片段作示范, 力求达到理想的效果。

4

1. 比一比, 再组词。

2. 抄写下面的词语, 并用加点的词造句。

闻名中外 秀丽 尤其 陡峭 奇形怪状 ....

尤其——我特别喜欢看书, 尤其是科技知识方面的书。 陡峭——我小心地走在陡峭的山路上。

3. 想象一下“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的样子。你能仿照课文的形式介绍一下这些石头吗

?

黄山 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 世界游览胜地,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 由于山高谷深, 气候呈垂直变化, 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 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 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 华山之险峻, 衡山之烟云, 庐山之瀑, 雁荡山之巧石, 峨眉山之秀丽, 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 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 观止矣!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也是对黄山的美誉, 黄山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5


相关文章

  • 黄山奇石优秀教案(公开课)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黄山奇石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第二篇课文,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祖国风景的文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对祖国风光的热爱之情.本 ...查看


  • 2[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
  • 1.掌握本课10个生字,培养学生在具体语文环境中理解词义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读懂第3段是怎样具体写两块奇石的奇形怪状,又是怎样把并列的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并能仿照第3段写法说一段话. 3.能背诵2.3段,听写第4段. 4.了解黄奇石 ...查看


  •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它描绘了黄山妙趣横生的奇石,一边读,一边让人惊叹于黄山的神奇,也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课文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quo ...查看


  •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一分钟教案两课时
  • 第三课时 一. 读读议议 1.朗读第一自然段,在读中体会"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二至六自然段,议议最后一段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二. 读读说说 1.自主阅读下面的短文,注意读准其中加粗的字, ...查看


  • 第七课 黄山奇石
  • 第七课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区.尤"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等8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 ...查看


  • 二上语文第二课教案
  • 2.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1. 会认"区.尤"等14个生字,会写"尤 其"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 ...查看


  • 基于课程标准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案
  • <黄山奇石>教案第一课时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主题: 识字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 ...查看


  • 1黄山奇石
  • 1黄山奇石 教材简析 <黄山奇石>是本单元的首篇主体课文,讲的是"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奇石.文章抓住一个"奇"字,让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显示它的神奇.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作者笔下惟妙惟肖 ...查看


  • 黄山奇石优秀教案十三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会认:陡.峭.臂.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