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黄山奇石
1
2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选择自己会写的段落记下来。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会本课的生字。
生字卡片, 新词卡片。
一 复习 1. 分组朗读课文。
2. 指名背诵各自喜欢的段落。 二 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 让学生认读。
尤 其 区 巨 它 安 块 站
指名读, 齐读。 2. 抽读生字, 正音。 3. 小组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生字, 在读准音的基础上, 说说怎样识记这些生字, 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4. 指导分析字形。
(1)尤: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2)其:注意它的笔顺, 里面是两横, 不能多一横。 (3)区:独体字。笔顺是(4)巨:共4笔, 笔顺是一
。 巨。
(5)“它”和“安”比较:部首相同。“它”的下面是“匕”, “安”的下面是“女”。 (6)块:左右结构, 注意右边是“夬”, 不要写成“央”。
5. 指导书写。
3
(1)老师范写, 并提出要求。
重点:注意左右结构的字要搭配合理。 (2)学生仿写。
写在书上的田字格里, 然后全班进行展示并评议。 6. 再读生字, 用生字组词。 三 巩固练习 1. 抄写字词。
2. 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 读课文。
1. 识字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到要求认的14个字中, 有6个字是以连词出现的(“尤其、胳膊、形状”), 其他字在文中也大都与熟字组成词语, 如“风景区、仙桃石、石盘、山峰、巨石、脖子、著名”。教学时, 要抓住这一点, 并让学生将识字与朗读感悟、观察插图有机地结合起来, 边读边识, 以读促识, 才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2.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使学生易于接受。要明确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激发情感的重要手段, 要让学生多读、读熟、读透。
3. 配图的三个自然段, 可采取看图学文的办法, 并引导学生初步复述课文段落。开始学生不能抓住关键词, 复述效果不理想, 尤其是一些生性腼腆的学生, 出现了“无话可说”的情况, 教师应因势利导, 并就某一片段作示范, 力求达到理想的效果。
4
1. 比一比, 再组词。
2. 抄写下面的词语, 并用加点的词造句。
闻名中外 秀丽 尤其 陡峭 奇形怪状 ....
尤其——我特别喜欢看书, 尤其是科技知识方面的书。 陡峭——我小心地走在陡峭的山路上。
3. 想象一下“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的样子。你能仿照课文的形式介绍一下这些石头吗
?
黄山 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 世界游览胜地,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 由于山高谷深, 气候呈垂直变化, 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 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 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 华山之险峻, 衡山之烟云, 庐山之瀑, 雁荡山之巧石, 峨眉山之秀丽, 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 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 观止矣!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也是对黄山的美誉, 黄山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5
二 黄山奇石
1
2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选择自己会写的段落记下来。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会本课的生字。
生字卡片, 新词卡片。
一 复习 1. 分组朗读课文。
2. 指名背诵各自喜欢的段落。 二 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 让学生认读。
尤 其 区 巨 它 安 块 站
指名读, 齐读。 2. 抽读生字, 正音。 3. 小组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生字, 在读准音的基础上, 说说怎样识记这些生字, 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4. 指导分析字形。
(1)尤: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2)其:注意它的笔顺, 里面是两横, 不能多一横。 (3)区:独体字。笔顺是(4)巨:共4笔, 笔顺是一
。 巨。
(5)“它”和“安”比较:部首相同。“它”的下面是“匕”, “安”的下面是“女”。 (6)块:左右结构, 注意右边是“夬”, 不要写成“央”。
5. 指导书写。
3
(1)老师范写, 并提出要求。
重点:注意左右结构的字要搭配合理。 (2)学生仿写。
写在书上的田字格里, 然后全班进行展示并评议。 6. 再读生字, 用生字组词。 三 巩固练习 1. 抄写字词。
2. 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 读课文。
1. 识字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到要求认的14个字中, 有6个字是以连词出现的(“尤其、胳膊、形状”), 其他字在文中也大都与熟字组成词语, 如“风景区、仙桃石、石盘、山峰、巨石、脖子、著名”。教学时, 要抓住这一点, 并让学生将识字与朗读感悟、观察插图有机地结合起来, 边读边识, 以读促识, 才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2.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使学生易于接受。要明确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激发情感的重要手段, 要让学生多读、读熟、读透。
3. 配图的三个自然段, 可采取看图学文的办法, 并引导学生初步复述课文段落。开始学生不能抓住关键词, 复述效果不理想, 尤其是一些生性腼腆的学生, 出现了“无话可说”的情况, 教师应因势利导, 并就某一片段作示范, 力求达到理想的效果。
4
1. 比一比, 再组词。
2. 抄写下面的词语, 并用加点的词造句。
闻名中外 秀丽 尤其 陡峭 奇形怪状 ....
尤其——我特别喜欢看书, 尤其是科技知识方面的书。 陡峭——我小心地走在陡峭的山路上。
3. 想象一下“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的样子。你能仿照课文的形式介绍一下这些石头吗
?
黄山 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 世界游览胜地,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 由于山高谷深, 气候呈垂直变化, 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 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 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 华山之险峻, 衡山之烟云, 庐山之瀑, 雁荡山之巧石, 峨眉山之秀丽, 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 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 观止矣!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也是对黄山的美誉, 黄山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