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1、写景抒情(寓情于景) ◎视、听、嗅、味、触等角度写;◎动与静,远与近
要求:注意品味景物的情状
如:(1)李白《静夜思》写月夜的清冷月色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
(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早春的春雨春草,表达作者对早春蓬勃生机的赞美之情。
(3)杜牧《江南春》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都描绘了江南春天的花艳柳绿、生机蓬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2、渲染、烘托(衬托)
渲染、烘托是中国画的技法之一,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之外作色,使物像更具意蕴。
诗中即指用景物、细节等突出作者的感情。
如:(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杨花飘落、子规哀啼”渲染忧伤抑郁的气氛。
(2)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用“涕泪、喜欲狂、放歌、纵酒、春光”等渲染烘托听到平叛胜利消息时的兴奋、喜悦之情。
3、对比,反衬
如:(1)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用“早春”与“暮春”对比,赞颂春临人间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表达对早春的热爱之情。
(2)杜甫《春望》用京都残破与山河依在之景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国家破碎的沉痛伤感之情。
反衬主要是用乐景写哀情。
(3)马致远《天净水.秋思》中用“小桥流水人家”温暖恬静的家园美景反衬游子羁旅古道的孤寂凄苦的思乡之愁。
(4)杜甫《春望》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花与鸟鸣来反衬诗人因国破家亡,感时恨别产生的极度伤感忧愁。
4、托物言志(托物写人,以物喻人)
如于谦《咏煤炭》《石灰吟》,毛泽东的《咏梅》,古诗中的咏竹、咏松等。
5、运用典故(诗中巧用史实、神话、经典故事等)
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用典处“黄金台”,表达感情:抒发边塞将士报效朝廷,为国捐躯的豪情。
6、直抒胸臆(直接点明表达的感情)
如:(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7、实写与虚写(想象、假设情形)
如:(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想象与亲人团聚剪烛夜谈的情景,表达作者盼望北归团聚,共叙别情的心愿。
(2)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入锁二乔”,假设东吴失败的局面,表达机遇造人的思想。
8
、讽喻写法
如:(1)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借斥责歌女来讽喻唐朝当政的统治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衰颓之风,警告他们将重蹈历史覆辙,表达诗人深沉的忧国情怀。
(2)王磐《咏喇叭》讽喻宦官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残害人民的罪恶行径。
9、运用修辞: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反问、对偶、双关等
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1、写景抒情(寓情于景) ◎视、听、嗅、味、触等角度写;◎动与静,远与近
要求:注意品味景物的情状
如:(1)李白《静夜思》写月夜的清冷月色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
(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早春的春雨春草,表达作者对早春蓬勃生机的赞美之情。
(3)杜牧《江南春》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都描绘了江南春天的花艳柳绿、生机蓬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2、渲染、烘托(衬托)
渲染、烘托是中国画的技法之一,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之外作色,使物像更具意蕴。
诗中即指用景物、细节等突出作者的感情。
如:(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杨花飘落、子规哀啼”渲染忧伤抑郁的气氛。
(2)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用“涕泪、喜欲狂、放歌、纵酒、春光”等渲染烘托听到平叛胜利消息时的兴奋、喜悦之情。
3、对比,反衬
如:(1)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用“早春”与“暮春”对比,赞颂春临人间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表达对早春的热爱之情。
(2)杜甫《春望》用京都残破与山河依在之景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国家破碎的沉痛伤感之情。
反衬主要是用乐景写哀情。
(3)马致远《天净水.秋思》中用“小桥流水人家”温暖恬静的家园美景反衬游子羁旅古道的孤寂凄苦的思乡之愁。
(4)杜甫《春望》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花与鸟鸣来反衬诗人因国破家亡,感时恨别产生的极度伤感忧愁。
4、托物言志(托物写人,以物喻人)
如于谦《咏煤炭》《石灰吟》,毛泽东的《咏梅》,古诗中的咏竹、咏松等。
5、运用典故(诗中巧用史实、神话、经典故事等)
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用典处“黄金台”,表达感情:抒发边塞将士报效朝廷,为国捐躯的豪情。
6、直抒胸臆(直接点明表达的感情)
如:(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7、实写与虚写(想象、假设情形)
如:(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想象与亲人团聚剪烛夜谈的情景,表达作者盼望北归团聚,共叙别情的心愿。
(2)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入锁二乔”,假设东吴失败的局面,表达机遇造人的思想。
8
、讽喻写法
如:(1)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借斥责歌女来讽喻唐朝当政的统治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衰颓之风,警告他们将重蹈历史覆辙,表达诗人深沉的忧国情怀。
(2)王磐《咏喇叭》讽喻宦官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残害人民的罪恶行径。
9、运用修辞: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反问、对偶、双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