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澳公路中山沙溪至月环段 中山南收费站地质说明书
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勘察资质证书,建设部综合甲级 勘察证书编号:199022-kj
2011年11月9日
太澳公路中山沙溪至月环段 中山南收费站地质说明书
项目负责:刘志科 报告编写:缪 昕 审 核:蔡哈特 审 定:黄以光 总 经 理:黄奕芳
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2011年11月9日
目 录
一 、前言 二 、工程地质条件 三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四 、地基及基础 五 、结论与建议
第1页第1页第2页第2页第2页
太澳公路中山沙溪至月环段 中山南收费站地质说明书
1 前言 1.1 工程概况
太澳公路中山沙溪至月环段二标中山南收费站位于中山市石岐区渡头工业区附近山区内,交通较为不便,鱼塘广泛分布;我公司受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的委托,对位于中山南收费站建筑地基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 1.2勘察工作布置及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工作量及钻孔布置由建筑方提供,布置勘探孔3个,共完成3
个,总进尺71.5m。我单位于2011年10月28日进场,在2011年10月30日完成工作,目的是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作出论证和和建议。
2 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区段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势较起伏。地面标高一般在24.23~24.47m之间,相对最大高差0.24m。
2.2 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结果,区段内岩土公层情况为⑨-1全风化花岗岩、⑨-2强风化花岗岩、⑨-3中风化花岗岩;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⑨-1全风化花岗岩(γ):灰白色~灰黄色,岩石结构完全破坏,岩芯呈砂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层厚12.4~14.5m,平均揭露层13.2m,本次勘探所有钻孔揭露。
⑨-2强风化花岗岩(γ):灰红色,岩石结构清晰,岩芯呈砂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层厚7.1~9.2m,平均揭露层8.15m,本次勘探共两个钻孔揭露。
⑨-3中风化花岗岩(γ):肉红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较完整,岩质较软,岩石基本质量等级Ⅳ,钻入层厚5~5.3m,平均钻入层厚5.15m,本次勘探所有孔均有揭露。
以上各岩土层在标段内的分布埋藏及岩性特征详钻孔柱状图。
3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3.1 综合场区的建筑经验分析得出各地层承载力
⑨-1全风化花岗岩 fa=300Kpa ⑨-2强风化花岗岩 fa=600Kpa ⑨-3中风化花岗岩为 fa=2000 Kpa 3.2场地均匀性、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场区地形经开挖后较平坦,各地基土的均匀性较好;场区地貌类型较单一,地层结构较简单,主要持力土层分布较连续,厚度较稳定,物理力学性质较均匀。场区无滑坡及泥石流,全场其下伏无软弱层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场区稳定性良好,适宜该建筑物的兴建。
4 地基及基础
拟建场区⑨-1与⑨-2层全强风化花岗岩均匀性一般,承载力较高,压缩性较低,可做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⑨-3层中风化花岗岩,承载力高,强度大,满足地基基本要求,可选择做为建筑物的桩基持力层。
5 结论与建议
1. 场区主要由花岗岩风化土组成,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 2. 拟建建筑物场地不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3. 做好施工验槽工作。
4. 拟建筑物可根据荷截情况采用天然地基或桩基础。
太澳公路中山沙溪至月环段 中山南收费站地质说明书
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勘察资质证书,建设部综合甲级 勘察证书编号:199022-kj
2011年11月9日
太澳公路中山沙溪至月环段 中山南收费站地质说明书
项目负责:刘志科 报告编写:缪 昕 审 核:蔡哈特 审 定:黄以光 总 经 理:黄奕芳
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2011年11月9日
目 录
一 、前言 二 、工程地质条件 三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四 、地基及基础 五 、结论与建议
第1页第1页第2页第2页第2页
太澳公路中山沙溪至月环段 中山南收费站地质说明书
1 前言 1.1 工程概况
太澳公路中山沙溪至月环段二标中山南收费站位于中山市石岐区渡头工业区附近山区内,交通较为不便,鱼塘广泛分布;我公司受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的委托,对位于中山南收费站建筑地基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 1.2勘察工作布置及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工作量及钻孔布置由建筑方提供,布置勘探孔3个,共完成3
个,总进尺71.5m。我单位于2011年10月28日进场,在2011年10月30日完成工作,目的是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作出论证和和建议。
2 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区段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势较起伏。地面标高一般在24.23~24.47m之间,相对最大高差0.24m。
2.2 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结果,区段内岩土公层情况为⑨-1全风化花岗岩、⑨-2强风化花岗岩、⑨-3中风化花岗岩;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⑨-1全风化花岗岩(γ):灰白色~灰黄色,岩石结构完全破坏,岩芯呈砂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层厚12.4~14.5m,平均揭露层13.2m,本次勘探所有钻孔揭露。
⑨-2强风化花岗岩(γ):灰红色,岩石结构清晰,岩芯呈砂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层厚7.1~9.2m,平均揭露层8.15m,本次勘探共两个钻孔揭露。
⑨-3中风化花岗岩(γ):肉红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较完整,岩质较软,岩石基本质量等级Ⅳ,钻入层厚5~5.3m,平均钻入层厚5.15m,本次勘探所有孔均有揭露。
以上各岩土层在标段内的分布埋藏及岩性特征详钻孔柱状图。
3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3.1 综合场区的建筑经验分析得出各地层承载力
⑨-1全风化花岗岩 fa=300Kpa ⑨-2强风化花岗岩 fa=600Kpa ⑨-3中风化花岗岩为 fa=2000 Kpa 3.2场地均匀性、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场区地形经开挖后较平坦,各地基土的均匀性较好;场区地貌类型较单一,地层结构较简单,主要持力土层分布较连续,厚度较稳定,物理力学性质较均匀。场区无滑坡及泥石流,全场其下伏无软弱层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场区稳定性良好,适宜该建筑物的兴建。
4 地基及基础
拟建场区⑨-1与⑨-2层全强风化花岗岩均匀性一般,承载力较高,压缩性较低,可做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⑨-3层中风化花岗岩,承载力高,强度大,满足地基基本要求,可选择做为建筑物的桩基持力层。
5 结论与建议
1. 场区主要由花岗岩风化土组成,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 2. 拟建建筑物场地不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3. 做好施工验槽工作。
4. 拟建筑物可根据荷截情况采用天然地基或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