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论文

汉字文化论文“汉字文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汉字的使用。历史上,日本、朝鲜 (韩国)、越南都使用汉字,阅读汉籍经典(文言文),并以此作为通往 上层社会的通行证。而且,这几个国家许多保存至今的历史典籍都是 用汉字和文言文书写的。普通民众使用的语言文字,则是借用汉字元 素与本国语言相结合而创制的各种文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汉字 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何九盈先 生在《汉字文化学》中指出: “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 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对于汉字的研究,离 不开文化的阐释,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文化, 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的研究,汉字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文学是语言 的艺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品,而诗歌作为 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与记录语言的汉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根据 汉字的单音节性、部首可拆解等特点,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诗体, 如离合诗、回文诗、数字诗、神智体、宝塔诗等。 离合诗是先把字拆成偏旁, 然后把两个偏旁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字。 最早的离合诗当推后汉孔融作的《离合郡姓名字诗》 (其首句为“渔 父屈节”。此后历代都有一些名家的离合诗问世。如晚唐诗人陆龟蒙 ) 写了《闲居杂题》五首离合诗,诗为七言四句,将前一句的尾字和后 一句的首字合起来,组成另一个字,即用此字作为诗题,如其中的一 首: 《鸣蜩早》 “闲来倚杖柴门口, 鸟下深枝啄晚虫。 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南宋刘一止作了一首《山中作拆字语寄江子我郎 中》“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 : 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詠黄鹤,志士心未已。 ”这是一首典型的离 合诗,全用拆字为句, “日月”为“明”“山风”为“岚”“石皮” , , 为“破”“古木”为“枯”“可人”为“何”“千里”为“重”“永 , , , , 言”为“詠(现写作咏), ”“士心”为“志” 。在小说中也有利用离合 诗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如《红楼梦》第五回: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 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里把凤姐的 “凤(繁体作鳳) ”拆成“凡鸟(鳥)。而“二令”则是“冷”“人 ” , 木”合为“休” ,委婉表明贾琏对凤姐由听从到冷淡,最后休弃的故 事情节。 回文诗是一种可以倒读或反复回旋地阅读的诗体。 如宋代李禺夫 妻互忆回文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 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 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正读是夫思妻,倒读是妻思夫。而宋人 钱惟治的《春日登大悲阁》诗: “碧天临阁迥晴雪点山亭夕烟侵箔冷 明月敛闲庭” ,二十个字以任何一个字为起点,不管是顺读,还是倒 读,都可以成诗,这样可以组成五言诗四十首。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 以四季景色为题创作了回文诗《四时山水诗》 。春景诗(莺啼岸柳弄 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 :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夏景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香莲碧水动风 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景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 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冬景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红 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诗歌创作的技巧很多,数字入诗也是技巧之一。有意识地把一 首诗的大部分句子都用上数字,就是数字诗了。据说,卓文君与司马 相如婚后不久, 司马相如即赴长安做了官, 五年不归。 文君十分想念。 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来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不料拆开一 看,只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聪明过人 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 数字无 “亿” 即无 “意” 啊! 于是, 她满含悲愤, 写了一首数字诗 “一别之后, 二地相悬, 说的是三四月, 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 长亭望眼欲穿。 百般想, 千般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 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 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 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 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读 后羞愧不已,于是用驷马高车,把卓文君接到了长安。清人王士祯作 过一首《题秋江独钓图》 ,是有名的数字诗: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 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首诗连用九个 “一” ,把渔人一边歌唱、一边喝酒、一边钓鱼的潇洒之态刻画得活 灵活现, 如在眼前。 再如清代诗人纪昀的 《咏雪》 :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皆不见。 ”此诗全诗咏 雪,将数字一至十巧妙地嵌入诗中,人们回看诗题才恍然知是咏雪。 另外还可以把数学运算以诗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清人徐子云《算 法大成》 中有一首特殊的数谜诗: 巍巍古寺在山林, 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遭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 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这是一首很奇特的数谜诗, 此诗如果用现在的代数方程来解答,设寺僧为 x,则可以列出如下算 式:x/3+x/4=364,可得出 x=624,即寺里六百二十四个和尚。神智体 则更为奇特。宋代桑世昌《回文类聚》载: “宋神宗熙宁间,辽使至, 以能诗自夸。 帝命苏轼为馆伴, 辽使以诗诘轼, 轼曰: ‘赋诗易事也, 观诗难事耳! ’遂作《晚眺诗》以示之。„„辽使观之,惶惑不知所 云,自是不复言。 ”苏轼所作诗即为神智体,也是苏轼首创。它通过 改变汉字的位置和形状, 寓意隐藏于字形当中。 其特点是: 以意写图, 令人自悟。将文字巧作安排,字形有长有短,有横写,有侧写,有反 写,有倒写。因其设想新奇,启人神智,故名神智体,又名长亭体, 后广为流传。下面这首诗是这样读的: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 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还有一首也贴出供大 家欣赏,按其字面及字形应读作: “斜月三更门半开,夜长侧枕意心 歪,短命到今无口信,望断肝肠(长)无人来。 ”写的是一女子在家 里等待与情人偷偷相会,然而等到了三更天,那个短命的还没来。虽 然内容俚俗,但在形式上颇得神智体要旨。 宝塔诗,顾名思义,即形式上排列如宝塔的一种诗在《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中,梅玖在申祥甫家 吃饭时读的则是一首一字七言的塔形诗。 这首单塔的宝塔诗每句都押 (ai)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 内容是说一个不修边幅的秀才, 构思精巧, 风趣幽默。 日本学者川本皓嗣(1939―)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提到: 东亚的所谓 “ 汉字文化或者说儒教文化有时会与西方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以来 的拉丁语文化相提并论。但二者之间有三大不同。第一,把拉丁语作 为公用语的罗马帝国早在公元 4 世纪前后就已经开始衰落, 不再是欧 洲的中心势力了。与此相反,在东亚一直到 19 世纪中叶中国一直占 统治地位。第二,与欧洲会拉丁语的知识分子的数量相比,东亚会汉 文的文化人要多得多。第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其结果在欧洲不仅 仅使用书面语言(或者神圣语言)的拉丁语, 而且同时使用 ‘本国语言’ (vernacular),如意大利语、 法语、 英语、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和德语等, 依靠这些语言进行的各国间的交流也相当活跃。可是在东亚,作为文 言文的汉文尽管各地的发音和读法有异, 但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以它 为通用的公用语。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交流来看,基本上是从中 国这个中心向周边国家进行单向辐射的。 而且各国语言之间极端缺乏 交流的状态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这在世界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这 实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趣现象。那么,为什么拉丁语“死去”而汉 字却“活”了下来?其原因固然复杂,这里仅从汉字本身推究,是汉 字的特点和优势所造成的。 第一,方块字在人类文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魅力。在人类文字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与世界上其他文字对比,汉字独树一 帜,具有独特的魅力。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 印度的哈拉本文字, 虽然我们今天从博物馆和遗址中能够欣赏到这些 古老文字的残片遗迹,但它们都是已经死去了文字。而汉字作为人类 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下来、 不曾中断的文字, 至今仍在继续使用, 这一现象本身即足以说明汉字的独特性与生命力。 腓尼基人发明的 22 个字母,经东罗马帝国发展为拉丁语,再经西 罗马帝国发展为希腊语,然后经过漫长的中世纪直至文艺复兴,在欧 洲遍地开花,形成各自国家不同的语言文字。而汉字则恰恰相反,不 仅在中国本土得到统一和发展,而且传播到周边许多国家,在东亚和 东南亚形成了广大的汉字文化。今天,我们在日本、韩国乃至东南亚 的一些国家看到大街小巷和商号店铺触目皆是方块汉字。 这是汉字和 中华文化神奇魅力的具体体现。 第二,汉字的内涵极为丰富,所体现的文化博大精深。 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特有而丰富的含义,这是刻 板而枯燥的拼音文字所不可比拟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汉字就 是一部大书, 就是我们的祖先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经验总结。 譬如, 冬天的“冬”字,本意是一段绳子的两端打个结表示结束,后来再引 申为一年四季的最后一个季节, 这才有了 “冬季” “冬天” 和 的含义。 再如, 力量的 “力” 原本是一种农具, , 上面有一个便于着力的把手, 是一个象形字。如果把这个象形字“力”字与另一个象形字“田”组 合起来, 便成为一个新的会意字: “力着于田是为男” 由此推衍, 。 “女之执帚是为婦(简化字为‘妇’)”„„这些都反映了农耕时代“男耕 女织”的社会分工。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它是我国第一部严格 意义上的字典(此前虽有解释字义的《尔雅》),许氏提出的 540 部首 延用至今,他所归纳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 假借)是对汉字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由于汉字具有规律性和科学性, 不仅在中国本土南腔北调、 方言丛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文字进行交流, 而且就是在东亚和东南亚各国之间,甚至在正式的外交场合,彼此语 言不通,毋须通过翻译,仅用汉字“笔谈”就能互相交流和沟通。 第三,进入计算机时代以来,古老的汉字仍呈现出无限生机。 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曾有人断言:计算机是方块汉字的掘墓 人。然而,事实粉碎了对汉字持有偏见和悲观论调的说法。据统计, 现有 1000 多种汉字输入法,无论从速度还是准确率上看,方块汉字 的计算机输入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拼音文字。 联合国现行的 6 种通用文 字,即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和中文。在这些文本中,汉语总 是其中最薄的那本, 这表明汉语是最凝练的。 目前, 世界上已有 2300 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 约有 5 亿多外国人在学习使用汉语和汉字。 我国近年在全球 78 个国家建立了 300 余所孔子学院和课堂,以满足 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的要求。 由此可见,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古老的汉字又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依然显示出无限的生机。 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了文字改革运动,即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 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而台湾、香港、澳门一直沿用正体中文汉字(繁体字)。目前,海峡两岸正在协商编写繁简兼收、 两岸适用的汉语字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有自己的汉 字简化方案。日本则采用新字体,采纳了大部分简化汉字。 “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 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汉 字文化,是指书面语使用汉字,并形成一定文化体系的地域。 文字与书法又是分不开的, 西方现代心理学当中把字体当作人性 格最鲜明的体现, 记得福尔摩斯都在他的探案中对字体作过精辟的演 绎推理。二十六个字母在不同的人笔下或张扬、或犹豫、或坚定、或 迟疑。今天考察字体已经成为招聘职员的重要参考,一个人的性子或 急噪、或起伏、或深谋远虑、或小心翼翼,都直白地流露在笔尖的墨 迹里。 但字体作为一种艺术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 羲献父子、 颜筋柳骨、 颠张醉素,使书法作为文人的技能登入大雅之堂,也早早地跻身“琴 棋书画”四技的行列。今日,锻炼书法已经是提高文化修养、修身养 性的途径,甚至书法已然是国人礼仪的基本要素。 汉字的字形本身就是艺术。每一个汉字方方正正、筋骨扎实、结 构严谨,但又易于个性的驾驭。昔日象形的甲骨文早已中庸成了今天 文件的文字,但汉字作为象形符号的表意功能始终未变。然而更令人 称道的是,每一个汉字似乎都有精巧的构图,恰当的比例,使这个符 号被赋予了太多的艺术内涵。当“京”字被抽象成一个奔跑的运动员 形象之时,它的灵动,它的刚毅与柔美的融合打动了六十亿人。当中国字被作为文身在欧美流行之时,这些符号,我们在乎的已不仅仅是 它的含义。汉字是最美的。 正因为有艺术的汉字才能有艺术的书法。 春秋战国时苍颉的文字 已经被各国变换成了互不相象的异体。 战乱可以滋生一大批忧国忧民, 奔走各国的纵横家,也可以滋生一大批一心想拯救社会、扶助国君的 诸子,却无法使文人们琢磨如何改进他的字体。即使老庄、钟子期余 伯牙这类耳根清净者,也未必会放弃通行官方的大纂。加之此时字都 写在竹简或帛上,比起在纸上创作的游刃有余,是颇显困难的,但大 纂从字体繁间来讲已经比甲骨文和祭祀器皿上的金文已是很大进步。 汉字从这时候起,已经与绝对意义上的象形文字说再见。这是由书写 器具上的革新决定的。我们必须承认字体和书法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每一次字体的出现,都是一定基础的成果,是衍变得到的。一个朝代 的历史条件通过对人的生活思维的影响来影响着字体的衍变速度。 我 们可以翻一翻《尔雅》或是《说文解字》来找找汉字衍变的足迹。 秦朝因大纂笔画复杂,不适应统一后繁忙的公务需要,于是在统 一文字改用省去了很多笔画的小纂。但这样仍不方便,于是程邈在监 狱里创立了隶书来帮助他抄写公文。秦始皇闻讯大悦,免其罪,封御 史。隶书得以广泛流行。这样历史条件的成熟,即统一的国家催生了 字体的革新。 魏晋时期, 士人减省隶书的波磔, 狂用楷书。 这种规范、 铿锵有力的字体时至今日都被视作是字迹工整、 书写规范的典型并被 作为范本,令广大“不拘一格”的同志唏嘘不已。但不管怎样,楷书 的笔锋和筋骨,一股严正之风却是足以担当正统的名号的。这时庆祝官体字的时代结束。 很快东晋王羲之就以独具个性的行 书震撼了古今。这样的行书,抛弃了楷书的规范,却继承了它的浩然 正气。屏弃了草书的放肆,却遗留了它的癫狂。行书笔画连贯流畅, 不拘泥于点滴,足是写字者自信和自主的性格体现。既打破了楷书的 礼仪规范, 又不肯像草书那样随意, 却是大家风度。 王羲之、 颜真卿、 苏轼、米芾,用他们的洒脱写下了一幅幅气势恢弘的书卷。 草书即章草、今草、狂草较之行书出现更早,因为早有狂人不喜 欢楷书或隶书的格套迫不及待想要直抒胸臆了。章草始于汉初,是隶 书的草体,今草之后的狂草,由唐人张旭所创,其狂野放纵似游龙一 般的连书将书者狂放不羁的个性显露无遗。但草书虽然无定法,但它 的落笔、起承和结构都恰倒好处,极具美感,决不像某些人以为字迹 潦草的就是草书,这是对艺术的亵渎。汉代以后各大书体相继出现, 既是越来越扩大的国家的公务需要,同时也是文景“黄老无为”影响 下的产物,还是晋代隐士之风的杰作。总之只有这样一个中国才能产 生这样的书法。它属于“士”这个中国特色的阶层,属于汉字,更属 于中国文化。 .汉字文化蕴含在汉字的形体和本义之中。解释汉字的形义来源, 必然涉及该字的文化特点。 尽管朝鲜(韩国)和越南都先后进行了文字改革,但汉字文化的影 响至深且巨。现在,朝鲜语、越南语和日本语词汇的 6 成以上都是由 古汉语派生出的汉字词组成的。 韩国于 1991 年和 1994 年在汉城先后 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 。韩国政府还规定中学生要认识 1800 个常 用汉字,作为必修教育。日文中的当用汉字还有 1000 多个,且有增 加的趋势。这些都充分说明,汉字自其产生以来 5000 年绵延不绝, 永葆青春,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前景。

汉字文化论文“汉字文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汉字的使用。历史上,日本、朝鲜 (韩国)、越南都使用汉字,阅读汉籍经典(文言文),并以此作为通往 上层社会的通行证。而且,这几个国家许多保存至今的历史典籍都是 用汉字和文言文书写的。普通民众使用的语言文字,则是借用汉字元 素与本国语言相结合而创制的各种文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汉字 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何九盈先 生在《汉字文化学》中指出: “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 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对于汉字的研究,离 不开文化的阐释,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文化, 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的研究,汉字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文学是语言 的艺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品,而诗歌作为 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与记录语言的汉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根据 汉字的单音节性、部首可拆解等特点,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诗体, 如离合诗、回文诗、数字诗、神智体、宝塔诗等。 离合诗是先把字拆成偏旁, 然后把两个偏旁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字。 最早的离合诗当推后汉孔融作的《离合郡姓名字诗》 (其首句为“渔 父屈节”。此后历代都有一些名家的离合诗问世。如晚唐诗人陆龟蒙 ) 写了《闲居杂题》五首离合诗,诗为七言四句,将前一句的尾字和后 一句的首字合起来,组成另一个字,即用此字作为诗题,如其中的一 首: 《鸣蜩早》 “闲来倚杖柴门口, 鸟下深枝啄晚虫。 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南宋刘一止作了一首《山中作拆字语寄江子我郎 中》“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 : 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詠黄鹤,志士心未已。 ”这是一首典型的离 合诗,全用拆字为句, “日月”为“明”“山风”为“岚”“石皮” , , 为“破”“古木”为“枯”“可人”为“何”“千里”为“重”“永 , , , , 言”为“詠(现写作咏), ”“士心”为“志” 。在小说中也有利用离合 诗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如《红楼梦》第五回: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 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里把凤姐的 “凤(繁体作鳳) ”拆成“凡鸟(鳥)。而“二令”则是“冷”“人 ” , 木”合为“休” ,委婉表明贾琏对凤姐由听从到冷淡,最后休弃的故 事情节。 回文诗是一种可以倒读或反复回旋地阅读的诗体。 如宋代李禺夫 妻互忆回文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 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 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正读是夫思妻,倒读是妻思夫。而宋人 钱惟治的《春日登大悲阁》诗: “碧天临阁迥晴雪点山亭夕烟侵箔冷 明月敛闲庭” ,二十个字以任何一个字为起点,不管是顺读,还是倒 读,都可以成诗,这样可以组成五言诗四十首。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 以四季景色为题创作了回文诗《四时山水诗》 。春景诗(莺啼岸柳弄 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 :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夏景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香莲碧水动风 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景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 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冬景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红 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诗歌创作的技巧很多,数字入诗也是技巧之一。有意识地把一 首诗的大部分句子都用上数字,就是数字诗了。据说,卓文君与司马 相如婚后不久, 司马相如即赴长安做了官, 五年不归。 文君十分想念。 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来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不料拆开一 看,只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聪明过人 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 数字无 “亿” 即无 “意” 啊! 于是, 她满含悲愤, 写了一首数字诗 “一别之后, 二地相悬, 说的是三四月, 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 长亭望眼欲穿。 百般想, 千般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 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 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 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 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读 后羞愧不已,于是用驷马高车,把卓文君接到了长安。清人王士祯作 过一首《题秋江独钓图》 ,是有名的数字诗: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 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首诗连用九个 “一” ,把渔人一边歌唱、一边喝酒、一边钓鱼的潇洒之态刻画得活 灵活现, 如在眼前。 再如清代诗人纪昀的 《咏雪》 :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皆不见。 ”此诗全诗咏 雪,将数字一至十巧妙地嵌入诗中,人们回看诗题才恍然知是咏雪。 另外还可以把数学运算以诗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清人徐子云《算 法大成》 中有一首特殊的数谜诗: 巍巍古寺在山林, 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遭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 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这是一首很奇特的数谜诗, 此诗如果用现在的代数方程来解答,设寺僧为 x,则可以列出如下算 式:x/3+x/4=364,可得出 x=624,即寺里六百二十四个和尚。神智体 则更为奇特。宋代桑世昌《回文类聚》载: “宋神宗熙宁间,辽使至, 以能诗自夸。 帝命苏轼为馆伴, 辽使以诗诘轼, 轼曰: ‘赋诗易事也, 观诗难事耳! ’遂作《晚眺诗》以示之。„„辽使观之,惶惑不知所 云,自是不复言。 ”苏轼所作诗即为神智体,也是苏轼首创。它通过 改变汉字的位置和形状, 寓意隐藏于字形当中。 其特点是: 以意写图, 令人自悟。将文字巧作安排,字形有长有短,有横写,有侧写,有反 写,有倒写。因其设想新奇,启人神智,故名神智体,又名长亭体, 后广为流传。下面这首诗是这样读的: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 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还有一首也贴出供大 家欣赏,按其字面及字形应读作: “斜月三更门半开,夜长侧枕意心 歪,短命到今无口信,望断肝肠(长)无人来。 ”写的是一女子在家 里等待与情人偷偷相会,然而等到了三更天,那个短命的还没来。虽 然内容俚俗,但在形式上颇得神智体要旨。 宝塔诗,顾名思义,即形式上排列如宝塔的一种诗在《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中,梅玖在申祥甫家 吃饭时读的则是一首一字七言的塔形诗。 这首单塔的宝塔诗每句都押 (ai)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 内容是说一个不修边幅的秀才, 构思精巧, 风趣幽默。 日本学者川本皓嗣(1939―)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提到: 东亚的所谓 “ 汉字文化或者说儒教文化有时会与西方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以来 的拉丁语文化相提并论。但二者之间有三大不同。第一,把拉丁语作 为公用语的罗马帝国早在公元 4 世纪前后就已经开始衰落, 不再是欧 洲的中心势力了。与此相反,在东亚一直到 19 世纪中叶中国一直占 统治地位。第二,与欧洲会拉丁语的知识分子的数量相比,东亚会汉 文的文化人要多得多。第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其结果在欧洲不仅 仅使用书面语言(或者神圣语言)的拉丁语, 而且同时使用 ‘本国语言’ (vernacular),如意大利语、 法语、 英语、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和德语等, 依靠这些语言进行的各国间的交流也相当活跃。可是在东亚,作为文 言文的汉文尽管各地的发音和读法有异, 但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以它 为通用的公用语。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交流来看,基本上是从中 国这个中心向周边国家进行单向辐射的。 而且各国语言之间极端缺乏 交流的状态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这在世界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这 实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趣现象。那么,为什么拉丁语“死去”而汉 字却“活”了下来?其原因固然复杂,这里仅从汉字本身推究,是汉 字的特点和优势所造成的。 第一,方块字在人类文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魅力。在人类文字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与世界上其他文字对比,汉字独树一 帜,具有独特的魅力。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 印度的哈拉本文字, 虽然我们今天从博物馆和遗址中能够欣赏到这些 古老文字的残片遗迹,但它们都是已经死去了文字。而汉字作为人类 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下来、 不曾中断的文字, 至今仍在继续使用, 这一现象本身即足以说明汉字的独特性与生命力。 腓尼基人发明的 22 个字母,经东罗马帝国发展为拉丁语,再经西 罗马帝国发展为希腊语,然后经过漫长的中世纪直至文艺复兴,在欧 洲遍地开花,形成各自国家不同的语言文字。而汉字则恰恰相反,不 仅在中国本土得到统一和发展,而且传播到周边许多国家,在东亚和 东南亚形成了广大的汉字文化。今天,我们在日本、韩国乃至东南亚 的一些国家看到大街小巷和商号店铺触目皆是方块汉字。 这是汉字和 中华文化神奇魅力的具体体现。 第二,汉字的内涵极为丰富,所体现的文化博大精深。 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特有而丰富的含义,这是刻 板而枯燥的拼音文字所不可比拟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汉字就 是一部大书, 就是我们的祖先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经验总结。 譬如, 冬天的“冬”字,本意是一段绳子的两端打个结表示结束,后来再引 申为一年四季的最后一个季节, 这才有了 “冬季” “冬天” 和 的含义。 再如, 力量的 “力” 原本是一种农具, , 上面有一个便于着力的把手, 是一个象形字。如果把这个象形字“力”字与另一个象形字“田”组 合起来, 便成为一个新的会意字: “力着于田是为男” 由此推衍, 。 “女之执帚是为婦(简化字为‘妇’)”„„这些都反映了农耕时代“男耕 女织”的社会分工。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它是我国第一部严格 意义上的字典(此前虽有解释字义的《尔雅》),许氏提出的 540 部首 延用至今,他所归纳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 假借)是对汉字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由于汉字具有规律性和科学性, 不仅在中国本土南腔北调、 方言丛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文字进行交流, 而且就是在东亚和东南亚各国之间,甚至在正式的外交场合,彼此语 言不通,毋须通过翻译,仅用汉字“笔谈”就能互相交流和沟通。 第三,进入计算机时代以来,古老的汉字仍呈现出无限生机。 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曾有人断言:计算机是方块汉字的掘墓 人。然而,事实粉碎了对汉字持有偏见和悲观论调的说法。据统计, 现有 1000 多种汉字输入法,无论从速度还是准确率上看,方块汉字 的计算机输入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拼音文字。 联合国现行的 6 种通用文 字,即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和中文。在这些文本中,汉语总 是其中最薄的那本, 这表明汉语是最凝练的。 目前, 世界上已有 2300 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 约有 5 亿多外国人在学习使用汉语和汉字。 我国近年在全球 78 个国家建立了 300 余所孔子学院和课堂,以满足 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的要求。 由此可见,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古老的汉字又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依然显示出无限的生机。 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了文字改革运动,即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 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而台湾、香港、澳门一直沿用正体中文汉字(繁体字)。目前,海峡两岸正在协商编写繁简兼收、 两岸适用的汉语字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有自己的汉 字简化方案。日本则采用新字体,采纳了大部分简化汉字。 “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 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汉 字文化,是指书面语使用汉字,并形成一定文化体系的地域。 文字与书法又是分不开的, 西方现代心理学当中把字体当作人性 格最鲜明的体现, 记得福尔摩斯都在他的探案中对字体作过精辟的演 绎推理。二十六个字母在不同的人笔下或张扬、或犹豫、或坚定、或 迟疑。今天考察字体已经成为招聘职员的重要参考,一个人的性子或 急噪、或起伏、或深谋远虑、或小心翼翼,都直白地流露在笔尖的墨 迹里。 但字体作为一种艺术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 羲献父子、 颜筋柳骨、 颠张醉素,使书法作为文人的技能登入大雅之堂,也早早地跻身“琴 棋书画”四技的行列。今日,锻炼书法已经是提高文化修养、修身养 性的途径,甚至书法已然是国人礼仪的基本要素。 汉字的字形本身就是艺术。每一个汉字方方正正、筋骨扎实、结 构严谨,但又易于个性的驾驭。昔日象形的甲骨文早已中庸成了今天 文件的文字,但汉字作为象形符号的表意功能始终未变。然而更令人 称道的是,每一个汉字似乎都有精巧的构图,恰当的比例,使这个符 号被赋予了太多的艺术内涵。当“京”字被抽象成一个奔跑的运动员 形象之时,它的灵动,它的刚毅与柔美的融合打动了六十亿人。当中国字被作为文身在欧美流行之时,这些符号,我们在乎的已不仅仅是 它的含义。汉字是最美的。 正因为有艺术的汉字才能有艺术的书法。 春秋战国时苍颉的文字 已经被各国变换成了互不相象的异体。 战乱可以滋生一大批忧国忧民, 奔走各国的纵横家,也可以滋生一大批一心想拯救社会、扶助国君的 诸子,却无法使文人们琢磨如何改进他的字体。即使老庄、钟子期余 伯牙这类耳根清净者,也未必会放弃通行官方的大纂。加之此时字都 写在竹简或帛上,比起在纸上创作的游刃有余,是颇显困难的,但大 纂从字体繁间来讲已经比甲骨文和祭祀器皿上的金文已是很大进步。 汉字从这时候起,已经与绝对意义上的象形文字说再见。这是由书写 器具上的革新决定的。我们必须承认字体和书法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每一次字体的出现,都是一定基础的成果,是衍变得到的。一个朝代 的历史条件通过对人的生活思维的影响来影响着字体的衍变速度。 我 们可以翻一翻《尔雅》或是《说文解字》来找找汉字衍变的足迹。 秦朝因大纂笔画复杂,不适应统一后繁忙的公务需要,于是在统 一文字改用省去了很多笔画的小纂。但这样仍不方便,于是程邈在监 狱里创立了隶书来帮助他抄写公文。秦始皇闻讯大悦,免其罪,封御 史。隶书得以广泛流行。这样历史条件的成熟,即统一的国家催生了 字体的革新。 魏晋时期, 士人减省隶书的波磔, 狂用楷书。 这种规范、 铿锵有力的字体时至今日都被视作是字迹工整、 书写规范的典型并被 作为范本,令广大“不拘一格”的同志唏嘘不已。但不管怎样,楷书 的笔锋和筋骨,一股严正之风却是足以担当正统的名号的。这时庆祝官体字的时代结束。 很快东晋王羲之就以独具个性的行 书震撼了古今。这样的行书,抛弃了楷书的规范,却继承了它的浩然 正气。屏弃了草书的放肆,却遗留了它的癫狂。行书笔画连贯流畅, 不拘泥于点滴,足是写字者自信和自主的性格体现。既打破了楷书的 礼仪规范, 又不肯像草书那样随意, 却是大家风度。 王羲之、 颜真卿、 苏轼、米芾,用他们的洒脱写下了一幅幅气势恢弘的书卷。 草书即章草、今草、狂草较之行书出现更早,因为早有狂人不喜 欢楷书或隶书的格套迫不及待想要直抒胸臆了。章草始于汉初,是隶 书的草体,今草之后的狂草,由唐人张旭所创,其狂野放纵似游龙一 般的连书将书者狂放不羁的个性显露无遗。但草书虽然无定法,但它 的落笔、起承和结构都恰倒好处,极具美感,决不像某些人以为字迹 潦草的就是草书,这是对艺术的亵渎。汉代以后各大书体相继出现, 既是越来越扩大的国家的公务需要,同时也是文景“黄老无为”影响 下的产物,还是晋代隐士之风的杰作。总之只有这样一个中国才能产 生这样的书法。它属于“士”这个中国特色的阶层,属于汉字,更属 于中国文化。 .汉字文化蕴含在汉字的形体和本义之中。解释汉字的形义来源, 必然涉及该字的文化特点。 尽管朝鲜(韩国)和越南都先后进行了文字改革,但汉字文化的影 响至深且巨。现在,朝鲜语、越南语和日本语词汇的 6 成以上都是由 古汉语派生出的汉字词组成的。 韩国于 1991 年和 1994 年在汉城先后 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 。韩国政府还规定中学生要认识 1800 个常 用汉字,作为必修教育。日文中的当用汉字还有 1000 多个,且有增 加的趋势。这些都充分说明,汉字自其产生以来 5000 年绵延不绝, 永葆青春,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关文章

  • 汉字标志研究
  • 青岛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汉字标志研究 姓名:董永红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设计艺术学 指导教师:岳晓泉 20050604 摘要 摘要 汉字是一种特殊的图形语言,以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与视觉感染力应用于视觉传达领域,其图形化和符号化的特征成为 ...查看


  • 论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国母语安全
  • 论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国母语安全学术论文发表时间:2010-04-11 10:03论文来源:www.csscipaper.com 论文发表者:毕业论文网 点击:180次论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国母语安全 黄旭东 [专题名称]文化研究 [专 题 号]G ...查看


  • 白薇论文 发现汉字之美
  • 发现汉字之美 075100 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 白薇 摘要:文字是人类用来交际的符号系统,是记录语言的书写形式,担负着记录.保存和传播文化知识的重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字是世界上最赋予美感的文字.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让汉字虽然饱经沧桑, ...查看


  • 写字教学论文
  • 低年级如何进行写字教学 进化中心学校 纪雪莲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能不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表现,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工作和交际.然而纵观现在小学生的写字,尤其农村小学,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握笔开始写字的时候,握笔不规范,写 ...查看


  • 2010级论文选题
  • 2010级论文选题 [日期:2010-11-26] 阅读: 次 朱淑仪 1.谈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文化差异对商务汉语教学的影响 3.韩国在华公司商务人员汉语一对一个别教学形式及教学反馈 4.影音资料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查看


  • [学海泛舟系列图文集]
  • [何为"八拜"之交] "猴年马月"是哪年那月? "十恶不赦"究竟是指哪"... "跳出三界外"是跳出哪三界 什么是上九流,什么是下九流 七情六欲是哪& ...查看


  • 个人课题结题报告模板
  • 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短期) 编号:XG/2013/0918 低年级拼音识字方法与语言训练整合的案例研究 结题报告 连云港市某某小学 徐某某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 本课题于2012年12月份申报,,201 ...查看


  • 汉字与中国建筑的关系
  • <汉字学>课程论文 题 目 浅谈汉字与中国建筑的关系 学生姓名 学 号 班 级 乡镇管理二班 指导教师 杜正乾 二O一二年 六月 十日 浅谈汉字与中国建筑的关系 缪克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乡镇管理二班 摘 要:通过本学期的< ...查看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有的为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语言学方面: "对立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互补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说汉语的音节 说同音词 说同义词 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汉语的联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