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零的爱_论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悲剧

2004年3月第25卷 第2期

F oreign L anguage Educa tion

外语教学

M ar . 2004V o l . 25N o. 2

凋零的爱

——论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悲剧

司 微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H am let ) 中一个重要的悲剧元素。本文摘 要:哈姆雷特(H am let ) 与奥菲利娅(Ophelia ) 的悲剧性爱情是《哈姆雷特》

按照时间顺序将其感情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通过对哈姆雷特在各个阶段心理状态的分析, 论述了他对奥菲利娅的爱情由深爱到彷徨再至枯竭的过程及原因。

关键词:哈姆雷特; 奥菲利娅; 悲剧效果; 性格塑造; 戏剧独白

中图分类号:I 561. 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4) 0220093204Abstract :T he tragic love betw een H am let and Ophelia is an i m po rtant tragic elem ent in H am let . T h is paper divides the developm ent of their love into th ree phases and w ith the analyses of H am let ’s p sycho logy of different phases dis 2cusses the reasons fo r the change of h is attitude fo r Ophelia from p rofound love to hesitati on then to w ithering . Key words :H am let ; Ophelia ; tragic effects ; creati on of characters ; so liloquy

  《哈姆雷特》是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悲剧, 所以多年来关注的焦点都集中于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之上事实上, 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雷特》, 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爱是始终如一的还是有所改变呢? 这个问题对于解读这部作品和挖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为尽管这不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戏剧, 但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反映出对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特别是中后期的心理活动的把握。长期以来评论家们在这个问题上各执己见, 综合起来可以分为三类:第一, 哈姆雷特从未真正爱过奥菲利娅; 第二, 哈姆雷特深爱奥菲利娅, 而且他的爱始终如一; 第三, 哈姆雷特曾经深爱过奥菲利娅,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的爱受到了打击, 但还未至枯竭的程度。然而, 在经过对剧本深入的研读和反复的推敲之后就会发现, 这三种观点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缺陷和漏洞。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将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结束于老国王哈姆雷特之死, 第二阶段结束于第三幕第一场中著名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 剩余部分为第三阶段。伴随着复仇这一主要线索的发展, 这场爱情也走过了一段由深爱到彷徨再至枯竭的历程。

剧本没有对第一阶段进行直接的描写, 而是通过“戏外戏”, 即靠人物转述的方式揭示了这段恋情。观众和读者通过雷欧提斯(L aertes ) 和波洛涅斯(Po lo 2

) , 哈姆雷特正在热:, , 父亲, 他差不多用尽一切指天誓日的

(第一幕第三场) ①。, 证实他的言语”显然, 奥

菲利娅相信哈姆雷特的爱是真诚的, 然而雷欧提斯和

波洛涅斯则坚持认为哈姆雷特的热情只是昙花一现, 不过是一个多情的王子玩弄一个未谙世事的少女罢了。“对于哈姆雷特和他的调情献媚, 你必须把它认作年轻人一时的感情冲动, 一朵初春的紫罗兰早熟而易凋, 馥郁而不能持久, 一分钟的芬芳和喜悦, 如此而

(第一幕第三场) 。已”“这些都是捕捉愚蠢的山鹬的圈套。我知道在热情燃烧的时候, 一个人无论什么盟誓都会说出口来; 这些火焰, 女儿, 是光多于热的, 刚刚说出口就会光消焰灭, 你不能把它们当作真火看待”(第一幕第三场) 。那么, 哈姆雷特究竟爱不爱奥菲利娅呢?

首先, 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哈姆雷特的戏剧独白(so liloquy ) 。独白是戏剧这种表演艺术特有的艺术手法, 它的作用是让观众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存还是毁灭”是哈姆雷特众多独白中最为著名的一段。此时的哈姆雷特痛苦而彷徨, 选择生还是死? 选择复仇还是放弃? “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 决心的赤热的光彩, 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 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 也会逆流而退, 失去了行

(第三幕第一场) 。动的意义”就在此时, 奥菲利娅的出

现使他忧郁的心情为之一振, 情不自禁地喊出了“且慢! 美丽的奥菲利娅! ——女神, 在你的祈祷之中, 不

(第三幕第一场) 。这饱含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激情的呼唤与之前低沉的语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奥菲利娅触动了他饱受折磨的内心世界里仅存的柔情。

・93・

2004年3月第25卷 第2期

F oreign L anguage Educa tion

外语教学

M ar . 2004V o l . 25N o. 2

尽管在哈姆雷特所有的戏剧独白中这是惟一涉及到子只是把女性看作男人的附庸和玩弄对象, 又怎可能

奥菲利娅的一次, 然而这惟一的表白足以证实他的爱理解哈姆雷特的思想呢? 所以他们对这段爱情的评价是纯洁的。是根本不足取的。

其次,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应该具有一致性, 综合以上三点, 应该承认在第一阶段哈姆雷特深哈姆雷特的爱情观应该同他的整个人生价值观相一爱着奥菲利娅, 他们像其他恋爱中的男女一样频频约致。他就读的大学威登堡(W ittenberg ) 是一个有着浓会, 海誓山盟, 享受着爱情的甜蜜。那种认为哈姆雷特厚的人文主义氛围的地方, 他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从未真正爱过奥菲利娅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响。纵观全剧, 哈姆雷特崇尚平等, 对待朋友真诚热

情:“我很高兴看见你身体健康。你不是霍拉旭吗? 绝对没有错。”“——正是, 殿下; 我永远是您的卑微的老哈姆雷特(K ing H am let ) 之死标志着第二阶段仆人。”“——不, 你是我的好朋友; 我愿意和你朋友的开始。哈姆雷特一直崇拜的父亲突然不明不白地死

(第一幕第二场) 。相称”“朋友们, 我以满怀的热情, 信去, 这对沉浸在爱情甜蜜之中的哈姆雷特无异于晴天赖着你们两位; 要是在哈姆雷特的微弱的能力以内, 霹雳, 随后不久他的母亲又匆匆嫁给了他的叔父, 这能够有可以向你们表示他的友情之外, 上帝在上, 我一在基督教中被认为是乱伦的行为使他既愤怒又羞

(第一幕第五场) 。如果说哈姆雷一定不会有负你们”耻。更有甚者, 克劳狄斯(C laudiu s ) 由于娶了王后而

特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那么他的缺点是性格上的, 而不是品质上的。以此为基调而塑造起来的人物又怎么。会视爱情为游戏去玩弄女性呢? 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此外, 哈姆雷特崇拜他的父亲, 他父亲对他母亲的, 甚至想到了自杀。爱——“这样爱我的母亲, , 、消散、化成一

(第一幕第二场) —, 的脸”! 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自杀的律直接影响着他的爱情观, 法! 上帝啊! 上帝啊! 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

(第一幕第二场) 母亲的背分厌恶和蔑视:, 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 ”

, 。啊, 罪恶的叛, 叔父的无耻, 大臣们的势利, 这一切让哈姆雷特对

(第一幕匆促, ! ”爱情、亲情、国家、人性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怀疑,

第二场) 由此可见, 哈姆雷特对待爱情的态度是认真陷入了一种忧郁的状态。与其他正常的感情一样, 他而专一的。对奥菲利娅的爱也受到了打击。“脆弱啊, 你的名字是

(第一幕第二场) 这表明他母亲的乱伦行为使第三, 哈姆雷特与波洛涅斯父子是完全不同的两女人! ”

类人。波洛涅斯是典型的老奸巨猾的官僚形象, 他对他对女性的本质产生了怀疑。而恰在此时, 奥菲利娅雷欧提斯的“劝诫”充分体现了他老于世故的特点:遵照她父亲的命令断绝了与他的来往——“可是我已“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凡事必须三思而行……不经遵从您的命令, 拒绝他的来信, 并且不允许他来见

(第二幕第一场) 。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不要向人我”这对哈姆雷特无异于雪上加霜,

(第一幕第三场) 。告贷, 也不要借钱给别人……”他还他完全有理由怀疑一系列的变故使奥菲利娅对他的

用心良苦地教给仆人如何去督察、试探自己的儿子:感情产生了变化。“你用说谎的诱饵, 就可以把事实的真相诱上你的钓另一个影响到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爱的因素钩; 我们有智慧、有见识的人, 往往用这种旁敲侧击的是他的责任感。在鬼魂出现之后, 哈姆雷特仿佛突然

(第二幕第一场) 。方法, 间接达到我们的目的”这一切之间成熟了, 意识到了自己不容推卸的职责。首先, 他

足以刻画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实用主义是他的人作为老哈姆雷特的儿子, 有责任彻底查清真相, 替父生信条。对于他来说, 门当户对、相互利用才是婚姻的报仇。“记着你! 是的, 我要从我的记忆的碑版上, 拭去真谛。“你应该抬高身价, 不要让人家以为你是可以随一切琐碎愚蠢的记录、一切书本上的格言、一切陈言意呼召的。对于哈姆雷特殿下, 你应该这样想, 他是个套语、一切过去的印象、我的少年的阅历所留下的痕

(第一幕第年轻的王子, 他比你在行动上有更大自由”迹, 只让你的命令留在我脑筋的书卷里, 不搀杂一丝

(第一幕第五场) 三场) 。至于雷欧提斯, 他在爱情上是一个典型的花花下贱的废料; 是的, 上天为我作证! ”

公子, 正如奥菲利娅所说的, “可是, 我的好哥哥, 你不这段对比中四个“一切”构成的排比句表明了哈姆雷要像有些坏牧师一样, 指点我上天去的险峻的荆棘之特的决心, “一切”之中当然也包括他的儿女私情。其途, 自己却在花街柳巷流连忘返, 忘记了自己的箴言”次, 丹麦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于外有挪威王子福丁(第一幕第三场) 。这对他是个绝妙的讽刺。由此可以布拉斯(Fo rtinb ras ) 虎视眈眈; 于内奸人当道, 朝野自看出, 这一对作为封建权臣和纨绔子弟典型代表的父上而下阿谀奉承、酗酒腐败之风盛行。“我必须把它记・94・

2004年3月第25卷 第2期

F oreign L anguage Educa tion

外语教学

M ar . 2004V o l . 25N o. 2

忆下来:一个人可以尽管满面都是笑, 骨子里却是杀

(第一幕第五人的奸贼; 至少我相信在丹麦是这样的”

场) 。“王上今晚大宴群臣, 作通宵的醉舞; ……这一种酗酒纵乐的风俗, 使我们在东西各国受到许多的非议; 他们称我们为酒徒醉汉, 将下流的污名加在我们

(第头上, 使我们各项伟大的成就都因此而大为减色”

一幕第四场) 。这一切让哈姆雷特不得不为丹麦的命运担忧, 他意识到了自己作为王子对国家社稷的重大责任:“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唉, 倒霉的我却要

(第一幕第五场) 同时作为儿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

子和王子, 哈姆雷特再也无心沉溺于儿女情长, 而要把精力完全转移到替父报仇、力挽狂澜上面。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他众多的独白中仅有一次提到了奥菲利娅, 而且是在看到她而情不自禁的情况下; 在他与别人的谈话中, 除了装疯迷惑老奸巨猾的波洛涅斯之外也从未谈及奥菲利娅, 包括他最信任的朋友霍拉旭(Ho rati o ) 。

综上所述, 在第二阶段哈姆雷特的爱由于受到了种种打击而开始发生改变。所以认为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爱从未改变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出的是, 他的爱并未完全枯竭, 地喊出“美丽的奥菲利娅—处于感情、, 。, 目的是为了迷惑克劳狄斯的宠臣波洛涅斯, 从而使克劳狄斯相信他真的疯了。无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 哈姆雷特所流露出来的真情是无法掩饰的。“他握住我的手腕紧紧不放, 拉直了向后退立, 用他的另一只手这样遮在他的额角上, 一眼不眨地瞧着我的脸, 好像要把它临摹下来似的。这样经过了好久的时间, 然后他轻轻地摇动一下我的手臂, 他的头上上下下点了三次, 于是他发出一声非常惨痛而深长的叹息, 好像他的整个胸部都要爆裂, 他的生命就在这一声叹息中间

(第二幕第一场) 。这声叹息把王子的矛盾完毕似的”

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曾经深爱的人就在面前, 他想请她解释为什么中断与自己的来往, 但是她的行为以及她的身份——克劳狄斯宠臣的女儿——已经使王子心存疑虑, 并且理智告诉他应该中断这段感情, 因为有更重要的事在等待着他。然而告别曾经深爱的人又实在于心不忍。在这样复杂的内心活动面前, 语言只会显得繁冗而苍白, 所以在这矛盾的漩涡中王子只能借一声叹息一吐心中的郁闷与无奈。

“奥菲利娅只是一个次要的角色, 因此, 在精神、力量和智慧方面与莎士比亚创造的其他著名的女主角是无法比拟的。如果她像考狄利娅(Co rdelia ) 亦或

是鲍西娅(Po tia ) 和朱丽叶(Ju liet ) 一样, 这个故事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了——哈姆雷特要么受到鼓舞完成自己的职责, 要么(更有可能) 真的变疯, 或者(最有可能的) 是在绝望中自杀。因此, 奥菲利娅被塑造成一个无法帮助哈姆雷特的角色, 因此, 她无法引起哈姆雷特深沉而热烈的激情, 从而无法介入这部戏剧的主

(B radley , 1992:135) 。雷欧提斯称奥菲利娅为题”“五

(第四幕第五场) 。月的玫瑰”“把她放下泥土里去; 愿

她的娇美无暇的肉体上, 生出芬芳馥郁的紫罗兰来! ”(第五幕第一场) 的确, 她就像鲜花一样, 美丽却脆弱。她年轻、单纯、不谙世事, 她爱哈姆雷特, 但却无法触及他的内心深处。因此在哈姆雷特最危难的时候她非但无能为力, 反而沦为克劳狄斯和波洛涅斯的工具。正是由于毫无主见和对父亲的惟命是从, 她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爱情。

段的开始, , :“美丽的!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 奥菲利娅, 这极大地伤害了王子的

(第三幕第一自尊, 所以他说:“我的确曾经爱过你”

场) 。“曾经”两个字表现了他由于对奥菲利娅深感失望而导致的感情上的转变。更严重的是由于罗森格兰兹(Ro sencran tz ) 和吉尔登斯吞(Gu ilden stern ) 刚刚被国王派来试探过哈姆雷特, 敏锐的他很快意识到奥菲利娅也是来试探他的, 所以在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

(第三幕第一场) 而她的回突然问到:“你的父亲呢? ”

答“在家里, 殿下”使他确信了自己的判断——奥菲利娅在欺骗他, 因为他已经觉察到波洛涅斯在偷听他们

的谈话。哈姆雷特的爱情火焰被彻底地浇灭了, 爱变成了对背叛的愤怒和对诡计的轻蔑。他印象中那个纯洁的奥菲利娅早已不复存在, 所以他让她“进尼姑庵去吧”, 以此作为对她的背叛的一种嘲讽和惩罚。并且

(T he M ou setrap ) 一场中用轻佻甚至他还在“捕鼠机”

下流的言语侮辱她, 这一切都表明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彻底失望了。在这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也足以证明这一点。自“捕鼠机”一场到奥菲利娅下葬之前, 哈姆雷特没有再见过奥菲利娅, 也从未在独白或对话中提及她, 仿佛她已经被他从记忆中抹去了。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在哈姆雷特误杀了波洛涅斯之后, 他从未想过他的行为会对奥菲利娅——波洛涅斯的女儿——造成多大的伤害, 更未对此感到自责。如果哈姆雷特仍旧爱着奥菲利娅, 这一事实又做何解释呢?

在这一阶段中,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奥菲利娅葬礼中(第五幕第一场) 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的对话, 因为哈姆雷特的对白被许多持第二或第三类观点的评论家作为最有力的证据来证明直到这部悲剧的结尾

・95・

2004年3月第25卷 第2期

F oreign L anguage Educa tion

外语教学

M ar . 2004V o l . 25N o. 2

哈姆雷特依旧爱着奥菲利娅。但是仔细推敲一下, 这

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哈姆雷特说:“I lov ’d Op heli 2a . ”如果哈姆雷特至此还爱着奥菲利娅, 为什么要用过去式“lov ’? 对此, B radley 认为:“可以理所当然d ”

地认为他用过去式仅是因为奥菲利娅已经死了, 而并

(1992:129) 。不意味着他曾经爱过她, 现在不再爱了”

为什么要“理所当然”地这样认为呢? B radley 并未做出进一步解释。朱生豪先生则干脆把它直接译成了现

(1994:407) 。在时:“我爱奥菲利娅”

哈姆雷特在这段对白中的心理状态可以从情绪、背景人物及对象三个角度来分析。从情绪上来讲, 读者和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愤怒的哈姆雷特而非悲伤的哈姆雷特。他跳进坟墓中与雷欧提斯扭打在一起, 并说道:“我虽然不是一个暴躁易怒的人, 可是我的火性

(第五发作起来, 是很危险的, 你还是不要激恼我吧”

幕第一场) 。是什么令哈姆雷特如此愤怒呢? 首先, 他痛恨雷欧提斯父子的虚伪, 正是他们这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利用了单纯的奥菲利娅。“嘿, 你会吹, 我就不

(第五幕第一场) 从背景的角度来看, 更重要会吹吗? ”

的原因是舞台上还有国王和王后, , () 。爱合起来, 他

, , 又怎么会故意去伤害她呢? 他希望能够提醒雷欧提斯不要成为克劳狄斯的工具。所以他接下来又说道:“听我说, 老兄:你

(第五幕第一为什么这样对待我? 我一向是爱你的”

场) 。如果这场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哈姆雷特表达他仍旧爱着奥菲利娅, 那么莎士比亚应该安排悲痛欲绝的哈姆雷特向奥菲利娅做最后的告别, 而实际上哈姆雷特一番话的对象是雷欧提斯, 他始终未向墓中的奥菲利娅说一个字。所以前面提到“lov ’使用过去式是d ”

表明他以前爱过奥菲利娅, 但那已成为过去, 标志着这对不幸恋人的爱情的最终凋零。

综上所述, 在第三阶段中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矛盾白热化, 同时哈姆雷特认为奥菲利娅背叛了自己而彻底放弃了曾经有过的爱, 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加紧实施复仇计划中。“啊! 从这一刻起让我屏除一切的

(第四幕疑虑妄念, 把流血的思想充满在我的脑际! ”

第四场)

《哈姆雷特》是悲剧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与奥菲

利娅的悲剧性爱情是其中重要的悲剧元素。他们原本纯洁的爱情由于时势的逼迫、坏人的利用和人性中弱点的暴露而最终凋零。在这一由深爱到彷徨再至枯竭的感情发展过程中折射出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现状(如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封建王朝内部的腐败) 和人性中有缺陷乃至是丑恶的一面, 对深化主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整个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应该指出, 《哈姆雷特》毕竟是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悲剧, 这段悲剧性的爱情仅是其中的一个辅助性的情节, 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 应当结合整个剧本从整体上来把握它, 不能简单地夸大其作用。:

(五) , 朱生豪译, ①, 1994。

参考文献

[1]B radley , A . C . L ecture I V :H am let [A ]. S hakesp ea rean T rag edy

[M ]. 3rd editi on , L ondon :M ac m illan , 1992:1082148.

[2]Cartw righ t , Kent . R em em bering H am let [A ]. S hakesp ea rean

T rag edy and I ts D ouble :T he R hy thm s of A ud ience R esp onse [M ].

U niversity Park, Penn . :Pennsylvania State U niversity P ress, 1991:892137.

[3]Spencer , T heodo re . H am let [A ]. S hakesp ea re and the N a tu re of

M an [M ]. N ew Yo rk :M ac m illan , 1942:932109.

[4]张泗洋, 徐 斌, 张晓阳. 莎士比亚引论[M ].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

社, 1989.

[5]基托(H . D . F . K itto ) . 哈姆雷特[A ]. 杨周翰. 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C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4272450.

作者简介:司微,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硕士研究生, 研

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收稿日期 2003207210责任编校 雨 函

书讯:李继高《名人读书艺术》出版发行

李继高先生编著的《名人读书艺术》近由三秦出版社出版, 全书236页, 定价16. 8元。著名评论家肖云儒为

该书题词说:“这是一本教你怎样读书的书, 它会像天梯一样将你引向新的精神境界。”需邮购者, 请与商洛师专李继高同志联系。

联系地址:陕西商州市商洛师专宣传部; 邮 编:726000; 联系电话:[1**********]6(O ) [1**********]6(H ) [1**********]・96・

2004年3月第25卷 第2期

F oreign L anguage Educa tion

外语教学

M ar . 2004V o l . 25N o. 2

凋零的爱

——论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悲剧

司 微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H am let ) 中一个重要的悲剧元素。本文摘 要:哈姆雷特(H am let ) 与奥菲利娅(Ophelia ) 的悲剧性爱情是《哈姆雷特》

按照时间顺序将其感情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通过对哈姆雷特在各个阶段心理状态的分析, 论述了他对奥菲利娅的爱情由深爱到彷徨再至枯竭的过程及原因。

关键词:哈姆雷特; 奥菲利娅; 悲剧效果; 性格塑造; 戏剧独白

中图分类号:I 561. 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4) 0220093204Abstract :T he tragic love betw een H am let and Ophelia is an i m po rtant tragic elem ent in H am let . T h is paper divides the developm ent of their love into th ree phases and w ith the analyses of H am let ’s p sycho logy of different phases dis 2cusses the reasons fo r the change of h is attitude fo r Ophelia from p rofound love to hesitati on then to w ithering . Key words :H am let ; Ophelia ; tragic effects ; creati on of characters ; so liloquy

  《哈姆雷特》是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悲剧, 所以多年来关注的焦点都集中于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之上事实上, 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雷特》, 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爱是始终如一的还是有所改变呢? 这个问题对于解读这部作品和挖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为尽管这不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戏剧, 但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反映出对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特别是中后期的心理活动的把握。长期以来评论家们在这个问题上各执己见, 综合起来可以分为三类:第一, 哈姆雷特从未真正爱过奥菲利娅; 第二, 哈姆雷特深爱奥菲利娅, 而且他的爱始终如一; 第三, 哈姆雷特曾经深爱过奥菲利娅,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的爱受到了打击, 但还未至枯竭的程度。然而, 在经过对剧本深入的研读和反复的推敲之后就会发现, 这三种观点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缺陷和漏洞。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将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结束于老国王哈姆雷特之死, 第二阶段结束于第三幕第一场中著名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 剩余部分为第三阶段。伴随着复仇这一主要线索的发展, 这场爱情也走过了一段由深爱到彷徨再至枯竭的历程。

剧本没有对第一阶段进行直接的描写, 而是通过“戏外戏”, 即靠人物转述的方式揭示了这段恋情。观众和读者通过雷欧提斯(L aertes ) 和波洛涅斯(Po lo 2

) , 哈姆雷特正在热:, , 父亲, 他差不多用尽一切指天誓日的

(第一幕第三场) ①。, 证实他的言语”显然, 奥

菲利娅相信哈姆雷特的爱是真诚的, 然而雷欧提斯和

波洛涅斯则坚持认为哈姆雷特的热情只是昙花一现, 不过是一个多情的王子玩弄一个未谙世事的少女罢了。“对于哈姆雷特和他的调情献媚, 你必须把它认作年轻人一时的感情冲动, 一朵初春的紫罗兰早熟而易凋, 馥郁而不能持久, 一分钟的芬芳和喜悦, 如此而

(第一幕第三场) 。已”“这些都是捕捉愚蠢的山鹬的圈套。我知道在热情燃烧的时候, 一个人无论什么盟誓都会说出口来; 这些火焰, 女儿, 是光多于热的, 刚刚说出口就会光消焰灭, 你不能把它们当作真火看待”(第一幕第三场) 。那么, 哈姆雷特究竟爱不爱奥菲利娅呢?

首先, 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哈姆雷特的戏剧独白(so liloquy ) 。独白是戏剧这种表演艺术特有的艺术手法, 它的作用是让观众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存还是毁灭”是哈姆雷特众多独白中最为著名的一段。此时的哈姆雷特痛苦而彷徨, 选择生还是死? 选择复仇还是放弃? “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 决心的赤热的光彩, 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 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 也会逆流而退, 失去了行

(第三幕第一场) 。动的意义”就在此时, 奥菲利娅的出

现使他忧郁的心情为之一振, 情不自禁地喊出了“且慢! 美丽的奥菲利娅! ——女神, 在你的祈祷之中, 不

(第三幕第一场) 。这饱含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激情的呼唤与之前低沉的语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奥菲利娅触动了他饱受折磨的内心世界里仅存的柔情。

・93・

2004年3月第25卷 第2期

F oreign L anguage Educa tion

外语教学

M ar . 2004V o l . 25N o. 2

尽管在哈姆雷特所有的戏剧独白中这是惟一涉及到子只是把女性看作男人的附庸和玩弄对象, 又怎可能

奥菲利娅的一次, 然而这惟一的表白足以证实他的爱理解哈姆雷特的思想呢? 所以他们对这段爱情的评价是纯洁的。是根本不足取的。

其次,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应该具有一致性, 综合以上三点, 应该承认在第一阶段哈姆雷特深哈姆雷特的爱情观应该同他的整个人生价值观相一爱着奥菲利娅, 他们像其他恋爱中的男女一样频频约致。他就读的大学威登堡(W ittenberg ) 是一个有着浓会, 海誓山盟, 享受着爱情的甜蜜。那种认为哈姆雷特厚的人文主义氛围的地方, 他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从未真正爱过奥菲利娅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响。纵观全剧, 哈姆雷特崇尚平等, 对待朋友真诚热

情:“我很高兴看见你身体健康。你不是霍拉旭吗? 绝对没有错。”“——正是, 殿下; 我永远是您的卑微的老哈姆雷特(K ing H am let ) 之死标志着第二阶段仆人。”“——不, 你是我的好朋友; 我愿意和你朋友的开始。哈姆雷特一直崇拜的父亲突然不明不白地死

(第一幕第二场) 。相称”“朋友们, 我以满怀的热情, 信去, 这对沉浸在爱情甜蜜之中的哈姆雷特无异于晴天赖着你们两位; 要是在哈姆雷特的微弱的能力以内, 霹雳, 随后不久他的母亲又匆匆嫁给了他的叔父, 这能够有可以向你们表示他的友情之外, 上帝在上, 我一在基督教中被认为是乱伦的行为使他既愤怒又羞

(第一幕第五场) 。如果说哈姆雷一定不会有负你们”耻。更有甚者, 克劳狄斯(C laudiu s ) 由于娶了王后而

特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那么他的缺点是性格上的, 而不是品质上的。以此为基调而塑造起来的人物又怎么。会视爱情为游戏去玩弄女性呢? 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此外, 哈姆雷特崇拜他的父亲, 他父亲对他母亲的, 甚至想到了自杀。爱——“这样爱我的母亲, , 、消散、化成一

(第一幕第二场) —, 的脸”! 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自杀的律直接影响着他的爱情观, 法! 上帝啊! 上帝啊! 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

(第一幕第二场) 母亲的背分厌恶和蔑视:, 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 ”

, 。啊, 罪恶的叛, 叔父的无耻, 大臣们的势利, 这一切让哈姆雷特对

(第一幕匆促, ! ”爱情、亲情、国家、人性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怀疑,

第二场) 由此可见, 哈姆雷特对待爱情的态度是认真陷入了一种忧郁的状态。与其他正常的感情一样, 他而专一的。对奥菲利娅的爱也受到了打击。“脆弱啊, 你的名字是

(第一幕第二场) 这表明他母亲的乱伦行为使第三, 哈姆雷特与波洛涅斯父子是完全不同的两女人! ”

类人。波洛涅斯是典型的老奸巨猾的官僚形象, 他对他对女性的本质产生了怀疑。而恰在此时, 奥菲利娅雷欧提斯的“劝诫”充分体现了他老于世故的特点:遵照她父亲的命令断绝了与他的来往——“可是我已“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凡事必须三思而行……不经遵从您的命令, 拒绝他的来信, 并且不允许他来见

(第二幕第一场) 。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不要向人我”这对哈姆雷特无异于雪上加霜,

(第一幕第三场) 。告贷, 也不要借钱给别人……”他还他完全有理由怀疑一系列的变故使奥菲利娅对他的

用心良苦地教给仆人如何去督察、试探自己的儿子:感情产生了变化。“你用说谎的诱饵, 就可以把事实的真相诱上你的钓另一个影响到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爱的因素钩; 我们有智慧、有见识的人, 往往用这种旁敲侧击的是他的责任感。在鬼魂出现之后, 哈姆雷特仿佛突然

(第二幕第一场) 。方法, 间接达到我们的目的”这一切之间成熟了, 意识到了自己不容推卸的职责。首先, 他

足以刻画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实用主义是他的人作为老哈姆雷特的儿子, 有责任彻底查清真相, 替父生信条。对于他来说, 门当户对、相互利用才是婚姻的报仇。“记着你! 是的, 我要从我的记忆的碑版上, 拭去真谛。“你应该抬高身价, 不要让人家以为你是可以随一切琐碎愚蠢的记录、一切书本上的格言、一切陈言意呼召的。对于哈姆雷特殿下, 你应该这样想, 他是个套语、一切过去的印象、我的少年的阅历所留下的痕

(第一幕第年轻的王子, 他比你在行动上有更大自由”迹, 只让你的命令留在我脑筋的书卷里, 不搀杂一丝

(第一幕第五场) 三场) 。至于雷欧提斯, 他在爱情上是一个典型的花花下贱的废料; 是的, 上天为我作证! ”

公子, 正如奥菲利娅所说的, “可是, 我的好哥哥, 你不这段对比中四个“一切”构成的排比句表明了哈姆雷要像有些坏牧师一样, 指点我上天去的险峻的荆棘之特的决心, “一切”之中当然也包括他的儿女私情。其途, 自己却在花街柳巷流连忘返, 忘记了自己的箴言”次, 丹麦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于外有挪威王子福丁(第一幕第三场) 。这对他是个绝妙的讽刺。由此可以布拉斯(Fo rtinb ras ) 虎视眈眈; 于内奸人当道, 朝野自看出, 这一对作为封建权臣和纨绔子弟典型代表的父上而下阿谀奉承、酗酒腐败之风盛行。“我必须把它记・94・

2004年3月第25卷 第2期

F oreign L anguage Educa tion

外语教学

M ar . 2004V o l . 25N o. 2

忆下来:一个人可以尽管满面都是笑, 骨子里却是杀

(第一幕第五人的奸贼; 至少我相信在丹麦是这样的”

场) 。“王上今晚大宴群臣, 作通宵的醉舞; ……这一种酗酒纵乐的风俗, 使我们在东西各国受到许多的非议; 他们称我们为酒徒醉汉, 将下流的污名加在我们

(第头上, 使我们各项伟大的成就都因此而大为减色”

一幕第四场) 。这一切让哈姆雷特不得不为丹麦的命运担忧, 他意识到了自己作为王子对国家社稷的重大责任:“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唉, 倒霉的我却要

(第一幕第五场) 同时作为儿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

子和王子, 哈姆雷特再也无心沉溺于儿女情长, 而要把精力完全转移到替父报仇、力挽狂澜上面。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他众多的独白中仅有一次提到了奥菲利娅, 而且是在看到她而情不自禁的情况下; 在他与别人的谈话中, 除了装疯迷惑老奸巨猾的波洛涅斯之外也从未谈及奥菲利娅, 包括他最信任的朋友霍拉旭(Ho rati o ) 。

综上所述, 在第二阶段哈姆雷特的爱由于受到了种种打击而开始发生改变。所以认为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爱从未改变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出的是, 他的爱并未完全枯竭, 地喊出“美丽的奥菲利娅—处于感情、, 。, 目的是为了迷惑克劳狄斯的宠臣波洛涅斯, 从而使克劳狄斯相信他真的疯了。无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 哈姆雷特所流露出来的真情是无法掩饰的。“他握住我的手腕紧紧不放, 拉直了向后退立, 用他的另一只手这样遮在他的额角上, 一眼不眨地瞧着我的脸, 好像要把它临摹下来似的。这样经过了好久的时间, 然后他轻轻地摇动一下我的手臂, 他的头上上下下点了三次, 于是他发出一声非常惨痛而深长的叹息, 好像他的整个胸部都要爆裂, 他的生命就在这一声叹息中间

(第二幕第一场) 。这声叹息把王子的矛盾完毕似的”

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曾经深爱的人就在面前, 他想请她解释为什么中断与自己的来往, 但是她的行为以及她的身份——克劳狄斯宠臣的女儿——已经使王子心存疑虑, 并且理智告诉他应该中断这段感情, 因为有更重要的事在等待着他。然而告别曾经深爱的人又实在于心不忍。在这样复杂的内心活动面前, 语言只会显得繁冗而苍白, 所以在这矛盾的漩涡中王子只能借一声叹息一吐心中的郁闷与无奈。

“奥菲利娅只是一个次要的角色, 因此, 在精神、力量和智慧方面与莎士比亚创造的其他著名的女主角是无法比拟的。如果她像考狄利娅(Co rdelia ) 亦或

是鲍西娅(Po tia ) 和朱丽叶(Ju liet ) 一样, 这个故事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了——哈姆雷特要么受到鼓舞完成自己的职责, 要么(更有可能) 真的变疯, 或者(最有可能的) 是在绝望中自杀。因此, 奥菲利娅被塑造成一个无法帮助哈姆雷特的角色, 因此, 她无法引起哈姆雷特深沉而热烈的激情, 从而无法介入这部戏剧的主

(B radley , 1992:135) 。雷欧提斯称奥菲利娅为题”“五

(第四幕第五场) 。月的玫瑰”“把她放下泥土里去; 愿

她的娇美无暇的肉体上, 生出芬芳馥郁的紫罗兰来! ”(第五幕第一场) 的确, 她就像鲜花一样, 美丽却脆弱。她年轻、单纯、不谙世事, 她爱哈姆雷特, 但却无法触及他的内心深处。因此在哈姆雷特最危难的时候她非但无能为力, 反而沦为克劳狄斯和波洛涅斯的工具。正是由于毫无主见和对父亲的惟命是从, 她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爱情。

段的开始, , :“美丽的!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 奥菲利娅, 这极大地伤害了王子的

(第三幕第一自尊, 所以他说:“我的确曾经爱过你”

场) 。“曾经”两个字表现了他由于对奥菲利娅深感失望而导致的感情上的转变。更严重的是由于罗森格兰兹(Ro sencran tz ) 和吉尔登斯吞(Gu ilden stern ) 刚刚被国王派来试探过哈姆雷特, 敏锐的他很快意识到奥菲利娅也是来试探他的, 所以在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

(第三幕第一场) 而她的回突然问到:“你的父亲呢? ”

答“在家里, 殿下”使他确信了自己的判断——奥菲利娅在欺骗他, 因为他已经觉察到波洛涅斯在偷听他们

的谈话。哈姆雷特的爱情火焰被彻底地浇灭了, 爱变成了对背叛的愤怒和对诡计的轻蔑。他印象中那个纯洁的奥菲利娅早已不复存在, 所以他让她“进尼姑庵去吧”, 以此作为对她的背叛的一种嘲讽和惩罚。并且

(T he M ou setrap ) 一场中用轻佻甚至他还在“捕鼠机”

下流的言语侮辱她, 这一切都表明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彻底失望了。在这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也足以证明这一点。自“捕鼠机”一场到奥菲利娅下葬之前, 哈姆雷特没有再见过奥菲利娅, 也从未在独白或对话中提及她, 仿佛她已经被他从记忆中抹去了。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在哈姆雷特误杀了波洛涅斯之后, 他从未想过他的行为会对奥菲利娅——波洛涅斯的女儿——造成多大的伤害, 更未对此感到自责。如果哈姆雷特仍旧爱着奥菲利娅, 这一事实又做何解释呢?

在这一阶段中,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奥菲利娅葬礼中(第五幕第一场) 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的对话, 因为哈姆雷特的对白被许多持第二或第三类观点的评论家作为最有力的证据来证明直到这部悲剧的结尾

・95・

2004年3月第25卷 第2期

F oreign L anguage Educa tion

外语教学

M ar . 2004V o l . 25N o. 2

哈姆雷特依旧爱着奥菲利娅。但是仔细推敲一下, 这

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哈姆雷特说:“I lov ’d Op heli 2a . ”如果哈姆雷特至此还爱着奥菲利娅, 为什么要用过去式“lov ’? 对此, B radley 认为:“可以理所当然d ”

地认为他用过去式仅是因为奥菲利娅已经死了, 而并

(1992:129) 。不意味着他曾经爱过她, 现在不再爱了”

为什么要“理所当然”地这样认为呢? B radley 并未做出进一步解释。朱生豪先生则干脆把它直接译成了现

(1994:407) 。在时:“我爱奥菲利娅”

哈姆雷特在这段对白中的心理状态可以从情绪、背景人物及对象三个角度来分析。从情绪上来讲, 读者和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愤怒的哈姆雷特而非悲伤的哈姆雷特。他跳进坟墓中与雷欧提斯扭打在一起, 并说道:“我虽然不是一个暴躁易怒的人, 可是我的火性

(第五发作起来, 是很危险的, 你还是不要激恼我吧”

幕第一场) 。是什么令哈姆雷特如此愤怒呢? 首先, 他痛恨雷欧提斯父子的虚伪, 正是他们这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利用了单纯的奥菲利娅。“嘿, 你会吹, 我就不

(第五幕第一场) 从背景的角度来看, 更重要会吹吗? ”

的原因是舞台上还有国王和王后, , () 。爱合起来, 他

, , 又怎么会故意去伤害她呢? 他希望能够提醒雷欧提斯不要成为克劳狄斯的工具。所以他接下来又说道:“听我说, 老兄:你

(第五幕第一为什么这样对待我? 我一向是爱你的”

场) 。如果这场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哈姆雷特表达他仍旧爱着奥菲利娅, 那么莎士比亚应该安排悲痛欲绝的哈姆雷特向奥菲利娅做最后的告别, 而实际上哈姆雷特一番话的对象是雷欧提斯, 他始终未向墓中的奥菲利娅说一个字。所以前面提到“lov ’使用过去式是d ”

表明他以前爱过奥菲利娅, 但那已成为过去, 标志着这对不幸恋人的爱情的最终凋零。

综上所述, 在第三阶段中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矛盾白热化, 同时哈姆雷特认为奥菲利娅背叛了自己而彻底放弃了曾经有过的爱, 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加紧实施复仇计划中。“啊! 从这一刻起让我屏除一切的

(第四幕疑虑妄念, 把流血的思想充满在我的脑际! ”

第四场)

《哈姆雷特》是悲剧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与奥菲

利娅的悲剧性爱情是其中重要的悲剧元素。他们原本纯洁的爱情由于时势的逼迫、坏人的利用和人性中弱点的暴露而最终凋零。在这一由深爱到彷徨再至枯竭的感情发展过程中折射出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现状(如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封建王朝内部的腐败) 和人性中有缺陷乃至是丑恶的一面, 对深化主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整个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应该指出, 《哈姆雷特》毕竟是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悲剧, 这段悲剧性的爱情仅是其中的一个辅助性的情节, 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 应当结合整个剧本从整体上来把握它, 不能简单地夸大其作用。:

(五) , 朱生豪译, ①, 1994。

参考文献

[1]B radley , A . C . L ecture I V :H am let [A ]. S hakesp ea rean T rag edy

[M ]. 3rd editi on , L ondon :M ac m illan , 1992:1082148.

[2]Cartw righ t , Kent . R em em bering H am let [A ]. S hakesp ea rean

T rag edy and I ts D ouble :T he R hy thm s of A ud ience R esp onse [M ].

U niversity Park, Penn . :Pennsylvania State U niversity P ress, 1991:892137.

[3]Spencer , T heodo re . H am let [A ]. S hakesp ea re and the N a tu re of

M an [M ]. N ew Yo rk :M ac m illan , 1942:932109.

[4]张泗洋, 徐 斌, 张晓阳. 莎士比亚引论[M ].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

社, 1989.

[5]基托(H . D . F . K itto ) . 哈姆雷特[A ]. 杨周翰. 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C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4272450.

作者简介:司微,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硕士研究生, 研

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收稿日期 2003207210责任编校 雨 函

书讯:李继高《名人读书艺术》出版发行

李继高先生编著的《名人读书艺术》近由三秦出版社出版, 全书236页, 定价16. 8元。著名评论家肖云儒为

该书题词说:“这是一本教你怎样读书的书, 它会像天梯一样将你引向新的精神境界。”需邮购者, 请与商洛师专李继高同志联系。

联系地址:陕西商州市商洛师专宣传部; 邮 编:726000; 联系电话:[1**********]6(O ) [1**********]6(H ) [1**********]・96・


相关文章

  • 爱情的罂粟花
  • 摘要:莎翁的传世巨作<哈姆莱特>以复仇为主线,复仇的背后是令人叹惋的爱情悲歌.分析哈姆莱特的爱情观是我们窥探其复仇心理的一把钥匙.不少评论也认为复仇是其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本文将运用新批评主义 考证方法,通过对<哈姆莱特& ...查看


  • 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_莎士比亚的_哈姆雷特_
  • ·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TaiYuanUrbanVocationalcollege 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陈玉虹,刘洪泉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 [摘 ...查看


  • 哈姆雷特形象的复杂性
  • 哈姆雷特形象的复杂性,复仇行为一再拖延的原因 优柔寡断 一个复仇计划就这样演绎成了一次痛苦的思想突围.在这个突围的过程中,哈姆雷特不断的看到社会的黑暗,力图让自己融入这种灰暗的世界中去,用敌人同样的手段来对付敌人;但是人道与正义的信仰却做着 ...查看


  • 哈姆雷特分析
  • 哈姆雷特 说起哈姆雷特,最经典的那句"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最为精当.在整个剧中,复仇交织着人性,不可抗拒的命运和勇敢的个人追求冲击着人物的内心,诗一般的语言深藏着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浪漫. 哈姆雷特一直作为一个 ...查看


  • [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人物形象之比较
  • <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人物形象之比较 ◎钟兴颖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 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两个典型的人文主艾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有着鲜明的特性,他们是如此 不同.然而 ...查看


  • 必修4 莎士比亚戏剧和[谈美]
  • 高一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之莎士比亚戏剧 一.莎士比亚主要戏剧介绍 1.<罗密欧与朱丽叶>内容简介 在古代意大利的维洛那城里,有两个世仇大家族,蒙太古和凯普莱特.蒙太古的独子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的盛大舞会上,见到了主人的独生女,维洛那 ...查看


  • 莎士比亚与
  •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一.莎士比亚的文学生涯 作为戏剧艺术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部抒情长诗.他的戏剧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590年至1600年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一时期,莎士比亚初试创作,本 ...查看


  • [千分之一的哈姆雷特]
  • 清华大学中文系文留92 <千分之一的哈姆雷特> <哈姆莱特>读后感 2009080188 朴先镐 20011年10月23日 欧美文学期中论文 2009080188朴先镐 <千分之一的哈姆雷特> <哈 ...查看


  • 论哈姆莱特形象
  • 论哈姆莱特形象 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的形象.他,抑郁沉思,优柔寡断.一个复仇计划使他陷入了一次痛苦的思想突围.在这个突围的过程中,哈姆莱特不断的看到社会的黑暗,力图让自己融入这种灰暗的世界中去,用敌人同样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