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第二单元

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识字、写字、积累(35分)

1.请在下面格内写出应填入的汉字(5分)

蹊qiāo( ) yān红( ) qiā指( ) 衣dōu( ) chà异( )

2.请在拼音格内写出加点汉字的读音(5分)

踱步( )挟着( )诣王( ) 则为枳( ) 戍轮台( ) .....

3.根据下列词意写出相应的成语(5分)

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 )

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 ( )

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 )

比喻力量太小,根本无济于事。 ( )

比喻念念不忘,梦中还牵挂萦绕。 ( )

根据你的积累,填写下面4-6题(10分)

4.《春望》中“ , ”。诗人杜甫感时恨别,移情于物,触目伤怀。诗的尾联

“ , ”。诗人杜甫忧愁万虑,抒发了苦痛无法排解之情。

5.《泊秦淮》中“ , ”,诗人杜牧借题发挥,抒发了心中对世风和时

局的忧愤之情。

6.吟诵《过零丁洋》中“ , ”,诗人文天祥写出自己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诗的尾联“ , ”,表明诗人文天祥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赤诚之心,成为千古绝唱。

7.你在课外一定背诵过许多爱国的或眷念故乡的古诗词,请仿照以上4-6句句式,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名句

并写出作者。(2分)

8.用工整美观的书写默写下面一首诗并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人 , 。 , 。

这首诗巧妙地把现实和梦境联系起来。写梦境的诗句是 。诗中“风吹雨”三个字照应了诗题,

又引出了下一句。因为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9.该诗处处表现诗人的喜悦之情,可以说“无一字不喜,无一字不悦”,从诗中找出表现诗人喜悦的字词来。

(2分)

10.比较《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和该诗中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说说

各表现诗人什么样的心境?(2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4分)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

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柏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①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

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可怜的人!②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

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40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11.对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并解释该词语。(2分)

(1)诧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懊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柔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惩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当小弗郎士听到韩麦尔老师宣布“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心里万分难过”,这是为什么?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画线句①是个独立句段,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听了韩麦尔老师的话,小弗郎士的感情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心里万分难过”外,还有哪些地方

表现了他的感情变化?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几句话里的感叹号能否换成句号,为什么? (1分)

(1)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

(2)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画线句②也是独立句段,“可怜的人!”中的“可怜”究竟是什么意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篇小说是很注意前后照应的,如前文中:“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到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我们的

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请你在本文段中找出与此相呼应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文段最后写了小弗郎士“现在我明白了”,这“明白了”的具体内容是

什么?请一一写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1-16题(20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 ,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工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

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

19.在甲文空缺处填句。(1分)

20.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1分)

(1) 叶 徒 相 似 , 其 实 味 不 同 。

(2) 得 无 楚 之 水 使 民 善 盗 耶 ?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坐盗( ) 婴闻之( ) ..

齐人固善盗乎( ) 齐之习辞者也( ) ...

吏二缚一人诣王( ) 晏子使楚( ) ..

2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8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得无楚之水土使工善盗耶? ..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

23.从以上两篇短文中,你觉得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4.乙文中可引出的成语很多,你能写出一个并解释出来吗?(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2题(16分)

铃声,对于一个作惯了教员的,有时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

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象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

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讲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的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住他的嗓子,人咳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

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是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

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

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

点点的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

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槛,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偷脚的那样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叹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25.这段文字选自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你还知道老舍先生的哪些作品?总结出来。(2分)

26.祁瑞宣教师上的这一堂课,课堂气氛和人物情绪同以往有何不同,请分别用两个词概括。(2分)

27.祁瑞宣教师的反常表现在什么地方?这种反常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2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民族的春花”指:

“真正的苦痛”指:

29.《最后一课》与本选段都是通过 反映作为亡国奴的痛苦心情,前者通过 反映感情,后者侧重于 ,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侧重于 描写,而对祁瑞宣则侧重于 描写。(5分)

参考答案

一、1.跷 嫣 掐 兜 诧

2.duó xié yì zhǐ shù

3.风烛残年、故弄玄虚、南辕北辙、杯水车薪、魂牵梦绕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略

8.铁马冰河入梦来;在陆游听来,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的马蹄声是很相似的;满腔爱国热忱。

二、9.涕泪满衣裳、喜欲狂、放歌、纵酒

10.前者真切表达了战乱中人们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后者体现出作者听到河南河北收复的消

息后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11.(1)chà 惊奇。诧,惊讶,觉得奇怪;异,奇怪 (2)ào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懊,悔恨; 悔,后悔

(3)róu 温和而不强烈,令人有舒适的感觉。

(4)chéng 严厉地处罚。惩,处罚

12.因为小弗郎士知道了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自己再也不能学法语了,而自己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所以感到“万分难过”。

13.是为了突出韩麦尔老师的话在小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

14.为过去“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而悔恨;对“语法啦,历史啦”已不厌烦,而是“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对老师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等。

15.换成句号后就不能表达感情的强烈,这里用惊叹号,强烈地表现了小弗郎士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和对老师的依恋和热爱。

16.对“可怜”一词的含义,应和上下文中的内容联系起来看,小弗郎士自己难过、懊悔,舍不得和自己的课本分手。他由此而懂得了“韩麦尔先生也一样”。韩麦尔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所教的祖国语言,而他现在也不能不和这一切分手。“可怜的人”这表现了小弗郎士对老师此刻痛苦心情的理解。

17.“啊,这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18.韩麦尔老师穿上节日盛装,村里的老人到学校里来,都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是为了上这“最后一课”。

1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20.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1.犯罪;代词,这样的事;本来;熟炼,言辞;到(指到尊长那里去);出使

22.(略)

23.晏子是一位机智勇敢灵活病况辩,不畏强暴,不辱使命的优秀政治家、外交家。根本原因是他把国家尊严看得最重要,勇敢捍卫祖国荣誉和自身尊严。

24.挥汗如雨、接踵摩肩

25.《济南的冬天》《骆驼祥子》

26.肃静庄重、激动悲愤

27.“一向镇定的他,现在手在袖口里颤起来。”做亡国奴的苦痛使他失去了平时的镇静,他痛苦得已经控制不住感情了。

28.春天是春天的花朵,喻指学生。

亡国奴的苦痛。

29.外族侵略时课堂上老师的表现、师生共同活动、对老师祁瑞宣的感情描写、语言、神态和心理

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识字、写字、积累(35分)

1.请在下面格内写出应填入的汉字(5分)

蹊qiāo( ) yān红( ) qiā指( ) 衣dōu( ) chà异( )

2.请在拼音格内写出加点汉字的读音(5分)

踱步( )挟着( )诣王( ) 则为枳( ) 戍轮台( ) .....

3.根据下列词意写出相应的成语(5分)

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 )

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 ( )

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 )

比喻力量太小,根本无济于事。 ( )

比喻念念不忘,梦中还牵挂萦绕。 ( )

根据你的积累,填写下面4-6题(10分)

4.《春望》中“ , ”。诗人杜甫感时恨别,移情于物,触目伤怀。诗的尾联

“ , ”。诗人杜甫忧愁万虑,抒发了苦痛无法排解之情。

5.《泊秦淮》中“ , ”,诗人杜牧借题发挥,抒发了心中对世风和时

局的忧愤之情。

6.吟诵《过零丁洋》中“ , ”,诗人文天祥写出自己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诗的尾联“ , ”,表明诗人文天祥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赤诚之心,成为千古绝唱。

7.你在课外一定背诵过许多爱国的或眷念故乡的古诗词,请仿照以上4-6句句式,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名句

并写出作者。(2分)

8.用工整美观的书写默写下面一首诗并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人 , 。 , 。

这首诗巧妙地把现实和梦境联系起来。写梦境的诗句是 。诗中“风吹雨”三个字照应了诗题,

又引出了下一句。因为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9.该诗处处表现诗人的喜悦之情,可以说“无一字不喜,无一字不悦”,从诗中找出表现诗人喜悦的字词来。

(2分)

10.比较《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和该诗中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说说

各表现诗人什么样的心境?(2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4分)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

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柏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①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

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可怜的人!②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

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40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11.对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并解释该词语。(2分)

(1)诧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懊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柔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惩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当小弗郎士听到韩麦尔老师宣布“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心里万分难过”,这是为什么?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画线句①是个独立句段,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听了韩麦尔老师的话,小弗郎士的感情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心里万分难过”外,还有哪些地方

表现了他的感情变化?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几句话里的感叹号能否换成句号,为什么? (1分)

(1)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

(2)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画线句②也是独立句段,“可怜的人!”中的“可怜”究竟是什么意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篇小说是很注意前后照应的,如前文中:“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到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我们的

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请你在本文段中找出与此相呼应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文段最后写了小弗郎士“现在我明白了”,这“明白了”的具体内容是

什么?请一一写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1-16题(20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 ,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工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

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

19.在甲文空缺处填句。(1分)

20.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1分)

(1) 叶 徒 相 似 , 其 实 味 不 同 。

(2) 得 无 楚 之 水 使 民 善 盗 耶 ?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坐盗( ) 婴闻之( ) ..

齐人固善盗乎( ) 齐之习辞者也( ) ...

吏二缚一人诣王( ) 晏子使楚( ) ..

2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8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得无楚之水土使工善盗耶? ..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

23.从以上两篇短文中,你觉得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4.乙文中可引出的成语很多,你能写出一个并解释出来吗?(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2题(16分)

铃声,对于一个作惯了教员的,有时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

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象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

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讲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的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住他的嗓子,人咳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

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是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

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

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

点点的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

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槛,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偷脚的那样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叹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25.这段文字选自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你还知道老舍先生的哪些作品?总结出来。(2分)

26.祁瑞宣教师上的这一堂课,课堂气氛和人物情绪同以往有何不同,请分别用两个词概括。(2分)

27.祁瑞宣教师的反常表现在什么地方?这种反常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2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民族的春花”指:

“真正的苦痛”指:

29.《最后一课》与本选段都是通过 反映作为亡国奴的痛苦心情,前者通过 反映感情,后者侧重于 ,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侧重于 描写,而对祁瑞宣则侧重于 描写。(5分)

参考答案

一、1.跷 嫣 掐 兜 诧

2.duó xié yì zhǐ shù

3.风烛残年、故弄玄虚、南辕北辙、杯水车薪、魂牵梦绕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略

8.铁马冰河入梦来;在陆游听来,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的马蹄声是很相似的;满腔爱国热忱。

二、9.涕泪满衣裳、喜欲狂、放歌、纵酒

10.前者真切表达了战乱中人们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后者体现出作者听到河南河北收复的消

息后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11.(1)chà 惊奇。诧,惊讶,觉得奇怪;异,奇怪 (2)ào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懊,悔恨; 悔,后悔

(3)róu 温和而不强烈,令人有舒适的感觉。

(4)chéng 严厉地处罚。惩,处罚

12.因为小弗郎士知道了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自己再也不能学法语了,而自己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所以感到“万分难过”。

13.是为了突出韩麦尔老师的话在小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

14.为过去“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而悔恨;对“语法啦,历史啦”已不厌烦,而是“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对老师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等。

15.换成句号后就不能表达感情的强烈,这里用惊叹号,强烈地表现了小弗郎士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和对老师的依恋和热爱。

16.对“可怜”一词的含义,应和上下文中的内容联系起来看,小弗郎士自己难过、懊悔,舍不得和自己的课本分手。他由此而懂得了“韩麦尔先生也一样”。韩麦尔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所教的祖国语言,而他现在也不能不和这一切分手。“可怜的人”这表现了小弗郎士对老师此刻痛苦心情的理解。

17.“啊,这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18.韩麦尔老师穿上节日盛装,村里的老人到学校里来,都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是为了上这“最后一课”。

1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20.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1.犯罪;代词,这样的事;本来;熟炼,言辞;到(指到尊长那里去);出使

22.(略)

23.晏子是一位机智勇敢灵活病况辩,不畏强暴,不辱使命的优秀政治家、外交家。根本原因是他把国家尊严看得最重要,勇敢捍卫祖国荣誉和自身尊严。

24.挥汗如雨、接踵摩肩

25.《济南的冬天》《骆驼祥子》

26.肃静庄重、激动悲愤

27.“一向镇定的他,现在手在袖口里颤起来。”做亡国奴的苦痛使他失去了平时的镇静,他痛苦得已经控制不住感情了。

28.春天是春天的花朵,喻指学生。

亡国奴的苦痛。

29.外族侵略时课堂上老师的表现、师生共同活动、对老师祁瑞宣的感情描写、语言、神态和心理


相关文章

  • 北师大版初二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初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将继续承担36班和38班两个班的语文课教学,36大部分学生能够课前按要求自主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而38班这样主动学习的学生就不足全班学生的一半,从上学期期终测试情况来看,学生成 ...查看


  • 初二上期语文语文教学计划
  • 初二上期语文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 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上册四个 现代文单 ...查看


  • 初二人教版语文目录
  • 初二语文目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二下)语文课文目录,初二语文目录 第一单元 1 藤野先生 2 我的母亲 3 我的第一本书 4 列夫·托尔斯泰 5 再塑生命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 6 雪 7 雷电颂 8 短文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只要心中有他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只要心中有他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只要心中有他 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一位学生会干部去初三检查工作,途经初二4班的时候,发现初二4班的窗户上有垃圾.于是,这位学生会干部跑进了初二4班,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师,当 ...查看


  • 初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抗日战争500字
  • 初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抗日战争500字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60年前的今天,我们抗日胜利了,日本无条件投降.所有国人都会把今天这个日子铭记于心的.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何取得胜利?直到今天,国际军事历史界仍有兴趣地问:为什么二战前的阿尔 ...查看


  • 初二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800字
  • 初二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800字 世界上的爱有千种万种,最慈祥的是母爱,最刻骨铭心的是老师的爱,最苛刻的是父爱,帮助你的是友爱,身体健康的人享受着各种爱,可残疾人有时却被冷冰冰的歧视.最初我就这样歧视他们,可自从读完& ...查看


  • 初二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莲花心语1200字
  • 初二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莲花心语1200字 我是一朵莲花,徐徐的晚风拂来,吹皱了脚下一池春水,望着那粼粼的柔波,那尘封已久的往事,又一次在心底泛起-- 一 一阵辽远的鸡啼,唤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公公早早地露出盈盈的笑脸,我和姐妹们从 ...查看


  • 初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想和做 2
  • 初二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想和做 一.基础知识 1 . 下面标题能表明文章中心论点是: A . <论雷峰塔倒掉> B . <想和做> C .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 . <从三到万> ...查看


  • 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 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基础常识 1.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1)分类 ①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②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文艺说明文. (2)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 ...查看


  • 初二语文上册目录
  •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 芦花荡 3 蜡烛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 6 阿长与<山海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