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季幼儿园政策法规考试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2.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 )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3.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 )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4.师德的灵魂是( )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5.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 )
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 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
C、教师和学生 D、教育领导和教师
7.依法治教的重点是( )
A、教育法学教育和研究 B、教育法律的遵守 C、教育立法
D、各个教育部门按照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来治理教育,依法指挥、组织、管理、实施、监督、参与教育活动
8.在《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孔子“仁”的中心是( )
A、爱人 B、人心 C、诚信 D、谦让
9.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 )
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C、教师缺乏信心 D、教师缺乏爱心
10.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11.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12.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 )
A、孟子的观点 B、朱熹的观点 C、王阳明的观点 D、程颐的观点
13.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这就是( )
A、依法执教 B、爱岗敬业 C、热爱学生 D、严谨治学
14.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 ( )
A、能力 B、学识 C、态度 D、方法
15.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 )
A、受教育权 B、生命健康权 C、性的不可侵犯权 D、人身自由权
16.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 (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
17.关于“师爱”,下列正确说法是 ( )
A、出于私情之爱 B、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关爱
C、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
D、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
18.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19.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做出了明确说明的是 ( )
A、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1986年美国《卡内基报告》
C、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D、1995年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
20.“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2.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
3.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
4.人格的形成一方面是特定文化对个体的直接影响,使特定的人接受一定的伦理文化,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道德主体自身不断从客观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追求价值与人格的理想,从而实现其人格的改造和提升的过程。 ( )
5.仁慈就是具有高度理智性和超越性的爱心和宽恕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 )
6.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
7.公正本身是一个社会性和历史性的范畴,但公正能解决教育中的全部问题。( )
8.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在征得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对不听话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
9.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督促其履行责任。( )
10.现有一名13周岁的男孩,为中国籍新加坡人,不享有义务教育规定的权力和义务。(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有关幼儿教育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大体包括哪几个方面?
2、幼儿园及其园长、教师违反教育法可能承担哪些形式的法律责任?
3、当幼儿园及其教师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哪些救济途径?
2012年秋考试答案:
一、选择
1-5 ACAAD 6-10 CDAAD 11-15 BAACA 16-20 ACDCA
二、判断
21-25 ×√×√√ 26-30 √×××√
三、简答
(1)答:有关幼儿教育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大体包括:
1.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2.幼教事业发展方针;
3.幼儿园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 4.幼儿园设置管理规范;
5.幼儿园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义务规范; 6.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规范;
7.幼儿园卫生保健规范‘ 8.幼儿园工作人员规范;
9.幼儿园的内部管理规范; 10.幼儿园条件保障规范;
11.幼儿保护规范。
(2)答:幼儿园及其园长违反教育法承担的形式有:取消任职资格、行政处分、罚款、刑事制裁等;
对教师追究其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撤销或取消教师资格、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3)当幼儿园及其教师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哪些救济途径?
答:一般意义上讲,有三种渠道:诉讼渠道,即司法救济渠道;行政渠道,即行政救济渠道;其他渠道,主要是本组织或机构内部或者民间渠道。后两种渠道相对于诉讼渠道来说,又通称非诉讼渠道。
2012年秋季幼儿园政策法规考试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2.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 )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3.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 )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4.师德的灵魂是( )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5.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 )
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 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
C、教师和学生 D、教育领导和教师
7.依法治教的重点是( )
A、教育法学教育和研究 B、教育法律的遵守 C、教育立法
D、各个教育部门按照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来治理教育,依法指挥、组织、管理、实施、监督、参与教育活动
8.在《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孔子“仁”的中心是( )
A、爱人 B、人心 C、诚信 D、谦让
9.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 )
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C、教师缺乏信心 D、教师缺乏爱心
10.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11.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12.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 )
A、孟子的观点 B、朱熹的观点 C、王阳明的观点 D、程颐的观点
13.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这就是( )
A、依法执教 B、爱岗敬业 C、热爱学生 D、严谨治学
14.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 ( )
A、能力 B、学识 C、态度 D、方法
15.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 )
A、受教育权 B、生命健康权 C、性的不可侵犯权 D、人身自由权
16.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 (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
17.关于“师爱”,下列正确说法是 ( )
A、出于私情之爱 B、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关爱
C、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
D、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
18.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19.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做出了明确说明的是 ( )
A、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1986年美国《卡内基报告》
C、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D、1995年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
20.“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2.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
3.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
4.人格的形成一方面是特定文化对个体的直接影响,使特定的人接受一定的伦理文化,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道德主体自身不断从客观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追求价值与人格的理想,从而实现其人格的改造和提升的过程。 ( )
5.仁慈就是具有高度理智性和超越性的爱心和宽恕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 )
6.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
7.公正本身是一个社会性和历史性的范畴,但公正能解决教育中的全部问题。( )
8.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在征得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对不听话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
9.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督促其履行责任。( )
10.现有一名13周岁的男孩,为中国籍新加坡人,不享有义务教育规定的权力和义务。(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有关幼儿教育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大体包括哪几个方面?
2、幼儿园及其园长、教师违反教育法可能承担哪些形式的法律责任?
3、当幼儿园及其教师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哪些救济途径?
2012年秋考试答案:
一、选择
1-5 ACAAD 6-10 CDAAD 11-15 BAACA 16-20 ACDCA
二、判断
21-25 ×√×√√ 26-30 √×××√
三、简答
(1)答:有关幼儿教育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大体包括:
1.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2.幼教事业发展方针;
3.幼儿园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 4.幼儿园设置管理规范;
5.幼儿园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义务规范; 6.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规范;
7.幼儿园卫生保健规范‘ 8.幼儿园工作人员规范;
9.幼儿园的内部管理规范; 10.幼儿园条件保障规范;
11.幼儿保护规范。
(2)答:幼儿园及其园长违反教育法承担的形式有:取消任职资格、行政处分、罚款、刑事制裁等;
对教师追究其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撤销或取消教师资格、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3)当幼儿园及其教师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哪些救济途径?
答:一般意义上讲,有三种渠道:诉讼渠道,即司法救济渠道;行政渠道,即行政救济渠道;其他渠道,主要是本组织或机构内部或者民间渠道。后两种渠道相对于诉讼渠道来说,又通称非诉讼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