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雷雨_语文_小学

《雷雨》教学设计

红河中心小学 张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会认4个生字,“压、乱、垂、虹”;会写12个字,“垂、乱、沉、压、逃、越、阵、彩、虹、蝉、蜘、蛛”。

②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通过看图、学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不同景象特点,并能用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③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日记。

2、过程与方法:

①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

②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

③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懂得气象的重要性,并有观察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在读中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准确的用词造句来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景象和特点。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讲授、创设情景、问答、学生自主探究、讨论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

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课件出示)

大家一起说是什么?(雨)

2、板书:雨。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联系生活实际,指名学生汇报。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播放儿歌“夏天的雷雨”视频)

师: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指名学生汇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雷雨。(板书课题、播放朗读视频)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生字词读得怎么样。谁愿意读。(示生字词) a.找一位同学起立单独读。

b.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1人)谁还能像他这样当小老师?(1人) c.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分小组读。(全班齐读)

d.读得可真不错,我们可以用什么好的识字方法记住这些字呢? e.下面让我们进入“青蛙跳伞”,巩固生字。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理解想象:

读文,思考:

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后的景象?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出描写雨前、雨中、雨后的分别哪几自然段?

(一)读中感悟“雷雨前”的景象。

1、自读自悟。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是什么样的景象?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的1——3自然段,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雷雨前是什么样的景象?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知道的?

(1)理解第1自然段。

①指名学生汇报。

②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师:是啊,你看!(出示黑沉沉的乌云)云已经很厚、很低、很重了,就要掉下来了一样。

师:这时,你有什么感觉?(指名汇报)

③指导朗读。

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指名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我没有感觉到这黑沉沉的乌云“压”下来。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师引读:满天的乌云„„)

师:读得多好啊!让老师感觉到有45块乌云一起压下来了!

(2)感悟理解第2自然段。

①过渡: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就在这时,你看!(出示多媒体课件)

②创设情境,理解“垂”。

师:哎,你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

③演示点拨: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蜘蛛害怕了,直直地滑下来逃走了。(出示闪电、雷声)

(3)感悟理解第3自然段。

①创设情境,帮助理解。

师:怎么了?(出示:电闪雷鸣视频。)

②指导朗读。

师:哪位同学读一读。(指名学生读)

师:他读的怎么样?(指名评价)

师:你也来读一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齐读)

③拓展练习。

出示:( )越来越( )。

师:你能用“( )越来越( )”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也越来越棒了。

3.师总结雷雨前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

4.有感情朗读。

师:雷雨前的空气真闷呀,一场大雨就要下下来,让我们再把这种感觉读一读吧!(学生自读1——3自然段)

(二)读中感悟“雷雨中”的景象。

1、创设情境,感悟体会。

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真的下起来了。(多媒体展示雷雨)

2、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出示: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指名读)

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再来读。

3、读中体会雷雨中的景象。

①朗读第5自然段。

师引读第5自然段。雨越下越大。„„(生齐读第5自然段)

②理解感悟第6自然段。

伴随音乐出示: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指名读) 评价引导:没读出雨渐渐小了的感觉。谁能把“渐渐地”换一种说法。(慢慢地、一点一点地„„)

师:“渐渐地”就是“慢慢地”,逐渐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再来试一试。

4、读中感悟“雷雨后”的景象。

①自读感悟。

师:渐渐地,渐渐地,雨停了。你瞧,打开窗户你看到了什么?请你读一读7、8自然段。

②指名汇报。

③师配乐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图文并茂展示画面文字。

④感情朗读。

师:雨后的景色多美啊!你能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吗?(学生自读) ⑤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师:雨停了。彩虹挂在天上,蜘蛛坐在网上,蝉叫了,青蛙也叫了。雨后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象?

出示: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学生自由想象,合理填空。) 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越来越完整了。雷雨后的景色也是越来越美了。

5、感情朗读,回归整体:

师:再次朗读描写雷雨前后景色的段落,比一比雷雨前后有什么不同?

四、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出示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其特点。

2、教师讲解:注意容易错的地方。

3、学生临写:

4、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对写得不好的字相对比,让学生把字写美观。同桌互评。

九、板书设计

叶不动 枝乱摆

雷雨前: 乌云 压下来──刮大风──电闪雷鸣

蝉不叫 蜘蛛逃

18、雷雨 雷雨中: 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天亮了 空气清新

雷雨后:

雨停了 彩虹 蝉 蜘蛛 青蛙

《雷雨》教学设计

红河中心小学 张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会认4个生字,“压、乱、垂、虹”;会写12个字,“垂、乱、沉、压、逃、越、阵、彩、虹、蝉、蜘、蛛”。

②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通过看图、学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不同景象特点,并能用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③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日记。

2、过程与方法:

①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

②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

③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懂得气象的重要性,并有观察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在读中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准确的用词造句来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景象和特点。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讲授、创设情景、问答、学生自主探究、讨论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

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课件出示)

大家一起说是什么?(雨)

2、板书:雨。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联系生活实际,指名学生汇报。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播放儿歌“夏天的雷雨”视频)

师: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指名学生汇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雷雨。(板书课题、播放朗读视频)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生字词读得怎么样。谁愿意读。(示生字词) a.找一位同学起立单独读。

b.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1人)谁还能像他这样当小老师?(1人) c.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分小组读。(全班齐读)

d.读得可真不错,我们可以用什么好的识字方法记住这些字呢? e.下面让我们进入“青蛙跳伞”,巩固生字。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理解想象:

读文,思考:

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后的景象?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出描写雨前、雨中、雨后的分别哪几自然段?

(一)读中感悟“雷雨前”的景象。

1、自读自悟。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是什么样的景象?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的1——3自然段,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雷雨前是什么样的景象?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知道的?

(1)理解第1自然段。

①指名学生汇报。

②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师:是啊,你看!(出示黑沉沉的乌云)云已经很厚、很低、很重了,就要掉下来了一样。

师:这时,你有什么感觉?(指名汇报)

③指导朗读。

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指名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我没有感觉到这黑沉沉的乌云“压”下来。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师引读:满天的乌云„„)

师:读得多好啊!让老师感觉到有45块乌云一起压下来了!

(2)感悟理解第2自然段。

①过渡: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就在这时,你看!(出示多媒体课件)

②创设情境,理解“垂”。

师:哎,你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

③演示点拨: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蜘蛛害怕了,直直地滑下来逃走了。(出示闪电、雷声)

(3)感悟理解第3自然段。

①创设情境,帮助理解。

师:怎么了?(出示:电闪雷鸣视频。)

②指导朗读。

师:哪位同学读一读。(指名学生读)

师:他读的怎么样?(指名评价)

师:你也来读一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齐读)

③拓展练习。

出示:( )越来越( )。

师:你能用“( )越来越( )”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也越来越棒了。

3.师总结雷雨前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

4.有感情朗读。

师:雷雨前的空气真闷呀,一场大雨就要下下来,让我们再把这种感觉读一读吧!(学生自读1——3自然段)

(二)读中感悟“雷雨中”的景象。

1、创设情境,感悟体会。

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真的下起来了。(多媒体展示雷雨)

2、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出示: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指名读)

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再来读。

3、读中体会雷雨中的景象。

①朗读第5自然段。

师引读第5自然段。雨越下越大。„„(生齐读第5自然段)

②理解感悟第6自然段。

伴随音乐出示: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指名读) 评价引导:没读出雨渐渐小了的感觉。谁能把“渐渐地”换一种说法。(慢慢地、一点一点地„„)

师:“渐渐地”就是“慢慢地”,逐渐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再来试一试。

4、读中感悟“雷雨后”的景象。

①自读感悟。

师:渐渐地,渐渐地,雨停了。你瞧,打开窗户你看到了什么?请你读一读7、8自然段。

②指名汇报。

③师配乐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图文并茂展示画面文字。

④感情朗读。

师:雨后的景色多美啊!你能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吗?(学生自读) ⑤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师:雨停了。彩虹挂在天上,蜘蛛坐在网上,蝉叫了,青蛙也叫了。雨后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象?

出示: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学生自由想象,合理填空。) 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越来越完整了。雷雨后的景色也是越来越美了。

5、感情朗读,回归整体:

师:再次朗读描写雷雨前后景色的段落,比一比雷雨前后有什么不同?

四、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出示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其特点。

2、教师讲解:注意容易错的地方。

3、学生临写:

4、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对写得不好的字相对比,让学生把字写美观。同桌互评。

九、板书设计

叶不动 枝乱摆

雷雨前: 乌云 压下来──刮大风──电闪雷鸣

蝉不叫 蜘蛛逃

18、雷雨 雷雨中: 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天亮了 空气清新

雷雨后:

雨停了 彩虹 蝉 蜘蛛 青蛙


相关文章

  •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说课稿
  • 18.<雷雨>说课稿 说课:谢美芳 单位:阜田中心小学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阜田小学教师谢美芳.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雷雨,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向各位老师介绍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雷雨>是人教 ...查看


  •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提到:"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 ...查看


  • 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教学就是要在阅读实践中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形成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挥阅读潜能,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 ...查看


  • [雷雨]教学反思 1
  • 篇一:<雷雨>教学反思 <雷雨>是小学语文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课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神奇. 在学习雷雨后这一部分时 ...查看


  • [雷雨]观课报告
  • <雷雨>观课报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本课设计便以"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串起了读.背.品.悟的心智活动.整堂 ...查看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课堂实录
  • <雷雨>教学实录 一.导入(4') 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下雨的情形)同学们你们能用四字词语描述你看到的雨吗?(如蒙蒙细雨,倾盆大雨,狂风暴雨等)(接着播放雷雨的声音)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猜猜是什么雨?(雷雨)(生说, ...查看


  • [雷雨]评课稿
  • <雷雨>评课稿 我觉得袁老师的这节<雷雨>是一节非常成熟的课,课堂灵动充满生机.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听课感受: 一.字词教学重点突出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读书.识字是首要任务,袁老师在课堂上对读书和识字给予了高度的重 ...查看


  • [雷雨]教案稿
  • 美读细品,感受自然之美 --<雷雨>课堂实录与赏析 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的快乐,从而发展语文素养,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语文课堂上,我一直努力为学生们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关注每 ...查看


  • 雷雨教学设计3(新)
  • 18雷雨教学设计 永定高陂街道小学 黄小玲 [教材分析] <雷雨>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