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翻译赏析

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翻译赏析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诗文解释】

我劝诸君不要太珍惜那华贵的金缕衣,我要劝诸君应当爱惜青少年时代的青春年华。如同鲜花盛开之时应该及时摘取一样,切莫要枝上无花之时再去摘取,那可就要落空了。

【词语解释】

金缕衣:指华丽贵重的衣服。

堪:可以。

直须:只该,就应该。

⑴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⑵惜取:珍惜。

⑶堪:可以,能够。

⑷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

⑸莫待:不要等到。

【韵译】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

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

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译文】

不要爱惜荣华富贵,而应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作品鉴赏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

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 “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胆,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

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句两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起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作为独立的诗篇一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难怪它那样使人心醉而被广泛流唱了。

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翻译赏析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诗文解释】

我劝诸君不要太珍惜那华贵的金缕衣,我要劝诸君应当爱惜青少年时代的青春年华。如同鲜花盛开之时应该及时摘取一样,切莫要枝上无花之时再去摘取,那可就要落空了。

【词语解释】

金缕衣:指华丽贵重的衣服。

堪:可以。

直须:只该,就应该。

⑴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⑵惜取:珍惜。

⑶堪:可以,能够。

⑷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

⑸莫待:不要等到。

【韵译】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

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

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译文】

不要爱惜荣华富贵,而应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作品鉴赏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

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 “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胆,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

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句两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起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作为独立的诗篇一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难怪它那样使人心醉而被广泛流唱了。


相关文章

  • 编罢低声问诸君 标题诗化入时无
  • 2月8日夜,上海以小幅度的雨雪天,迎来了2017年的第一场雪.此景虽没有北国如柳絮般漫天飘扬的壮观,但在这早春的江南已是很别致的了.2月9日,<新闻晨报>在封面进行了报道(见下图). 压图标题很诗化,把古典诗歌的意境淋漓尽致地体 ...查看


  • 少年游翻译赏析_作者周邦彦
  • 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周邦彦.其全诗如下: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少年游翻译赏析_作者周邦彦.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前言] 上片描绘室内情景:破新橙,焚兽香, ...查看


  • 吴重禧[杜秋娘金缕衣][竹刻]是三行先生翰墨因缘作品欣赏
  • (作品不复存在,竹刻作品照片扫描后制效果图.) 杜秋娘[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是中唐时 ...查看


  • 描写西湖的诗句: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原文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休回首,但细雨断桥,憔悴人归后.东风似旧.向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 君且住,草草留君剪韭.前宵正恁时候.深杯欲共歌声滑,翻 ...查看


  • [绝代名姬杜秋娘]的思想深度与美学力量
  • <绝代名姬杜秋娘>通过一个被封建社会所抛弃,被皇帝大臣所蹂躏的典型形象杜秋娘不平凡的一生和悲惨的结局,暴露了惨无人道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践踏人的尊严.剥夺人的权利的罪恶,显示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绝代名姬杜秋娘>是 ...查看


  • 情诗--[金缕衣]
  • <金缕衣>原文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作者简介 杜秋娘,原名杜丽,唐德宗贞元元年(791年)生于润州(今江苏镇江).其母是南京的普通官妓,与姓杜的官员相好至 ...查看


  • 王昌龄[塞上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全诗翻译赏析
  • 王昌龄<塞上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全诗翻译赏析 塞上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诗文解释] 蝉在空旷的桑林里 ...查看


  • 白居易[相和歌辞.短歌行二首]原文翻译赏析
  • 原文: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出为白昼入为夜,圜转如珠住不得. 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 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颓.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复强饮一 ...查看


  • [清平乐.教案
  • 一.测标 1.默写<鹧鸪天> 2.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拼却 剩把 银釭 琵琶 鹧鸪 ....... 3.比较<临江仙>和<鹧鸪天>的异同 (1)叙述的顺序不同:<临江仙>上片写现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