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教学大纲

计算机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课程编号】060071

信息安全

Information Security

【学分】2.5 【学时】40 【编写】舒远仲 【审核】吴军

(一)授课对象

四年制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学科基础必修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限选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信息安全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增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密码学。 后续课程:无

(三)课程教学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信息安全领域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信息保密技术、信息认证技术、密钥管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技术。

(四)教学内容 1.信息安全概述

(1)信息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信息安全概念 (3)信息安全威胁 (4)信息安全的实现

重点:信息安全概念,信息安全威胁,信息安全技术 难点:信息安全技术

2.密码技术

(1)密码技术概念 (2)对称密码技术 (3)非对称密码技术 (4)密钥分配与管理技术 (5)数字签名 (6)信息隐藏技术

重点:对称密钥密码技术、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和公钥基础设施,数字签名。 难点: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公钥基础设施,数字签名。

3. 身份认证技术

(1)基于口令的认证 (2)Kerberos 认证 (3)基于公钥证书的认证 (4)其他认证技术 重点: 身份认证的概念及认证技术。

难点: Kerberos认证、基于公钥证书的认证技术

4.访问控制与防火墙

(1)访问控制模型 (2)防火墙原理 (3)防火墙配置 重点: 访问控制的概念,防火墙的架设及访问列表配置。

难点: 访问列表配置。

5.VPN 技术与安全协议

(1)VPN 技术基本原理 (2)IPSec 协议 (3)其它安全协议 重点: VPN技术原理及常见的VPN 技术。 难点: 常见的VPN 技术特点掌握。

6.黑客与病毒防范

(1)黑客 (2)常见网络攻击原理与防范(2)病毒简介 (3)病毒防范技术 重点:常见网络攻击与防范,病毒防范技术。 难点:网络攻击原理

7.漏洞扫描与入侵检测

(1)常见系统漏洞 (2)漏洞扫描技术 (3)入侵检测技术 (4)审计技术 重点: 系统漏洞及基本的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的特点。 难点: 入侵检测技术的特点。

8.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1)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2)操作系统安全的评估 (3)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 重点: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 难点: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

(五)教学实践环节安排

本课程实验安排如下:

1. 实验一:虚拟专用网, 验证性实验(2学时)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虚拟专用网的实现原理:协议和结构,理解并掌握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中利用PPTP 和IPSec 配置VPN 网络的方法。 2. 实验二:木马攻击与防范, 验证性实验(2学时) 实验目的:

通过对木马的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木马传播和运行的机制;通过手动删除木马,掌握检查木马和删除木马的技术,学会防御木马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木马的安全防范意识。

3. 实验三:网络端口扫描, 验证性实验(2学时) 实验目的:

通过练习使用网络端口扫描器,可以了解目标主机开放的端口和服务程序,从而获取系统的有用信息,发现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增强学生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意识。

计算机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4. 实验四:基于Window 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性实验(4学时)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路由器:RIP 协议:NAT 技术的工作原理,掌握Windows 2000 Server 系统中路由器和NAT 的配置方法。深入理解不同网络安全产品的功能和作用。

(六)教学方式与习题要求

本课程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的习题在满足基本教学需求的前提下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在安排习题时侧重于重点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现有的安全技术应用状况有个全面准确的认识。习题布置2-4次,批改一半以上。

(七)考核办法

本课程采用笔试考核。课程总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包括习题、实验和考勤)两部分组成。

(八)推荐教材或讲义及主要参考书

1.曹天杰 编著,《计算机网络安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张仕斌 著,《计算机网络安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3.牛少彰 著,《信息安全概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4.Gilbert Held 编著,《Cisco 安全体系结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版

计算机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课程编号】060071

信息安全

Information Security

【学分】2.5 【学时】40 【编写】舒远仲 【审核】吴军

(一)授课对象

四年制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学科基础必修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限选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信息安全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增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密码学。 后续课程:无

(三)课程教学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信息安全领域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信息保密技术、信息认证技术、密钥管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技术。

(四)教学内容 1.信息安全概述

(1)信息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信息安全概念 (3)信息安全威胁 (4)信息安全的实现

重点:信息安全概念,信息安全威胁,信息安全技术 难点:信息安全技术

2.密码技术

(1)密码技术概念 (2)对称密码技术 (3)非对称密码技术 (4)密钥分配与管理技术 (5)数字签名 (6)信息隐藏技术

重点:对称密钥密码技术、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和公钥基础设施,数字签名。 难点: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公钥基础设施,数字签名。

3. 身份认证技术

(1)基于口令的认证 (2)Kerberos 认证 (3)基于公钥证书的认证 (4)其他认证技术 重点: 身份认证的概念及认证技术。

难点: Kerberos认证、基于公钥证书的认证技术

4.访问控制与防火墙

(1)访问控制模型 (2)防火墙原理 (3)防火墙配置 重点: 访问控制的概念,防火墙的架设及访问列表配置。

难点: 访问列表配置。

5.VPN 技术与安全协议

(1)VPN 技术基本原理 (2)IPSec 协议 (3)其它安全协议 重点: VPN技术原理及常见的VPN 技术。 难点: 常见的VPN 技术特点掌握。

6.黑客与病毒防范

(1)黑客 (2)常见网络攻击原理与防范(2)病毒简介 (3)病毒防范技术 重点:常见网络攻击与防范,病毒防范技术。 难点:网络攻击原理

7.漏洞扫描与入侵检测

(1)常见系统漏洞 (2)漏洞扫描技术 (3)入侵检测技术 (4)审计技术 重点: 系统漏洞及基本的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的特点。 难点: 入侵检测技术的特点。

8.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1)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2)操作系统安全的评估 (3)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 重点: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 难点: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

(五)教学实践环节安排

本课程实验安排如下:

1. 实验一:虚拟专用网, 验证性实验(2学时)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虚拟专用网的实现原理:协议和结构,理解并掌握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中利用PPTP 和IPSec 配置VPN 网络的方法。 2. 实验二:木马攻击与防范, 验证性实验(2学时) 实验目的:

通过对木马的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木马传播和运行的机制;通过手动删除木马,掌握检查木马和删除木马的技术,学会防御木马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木马的安全防范意识。

3. 实验三:网络端口扫描, 验证性实验(2学时) 实验目的:

通过练习使用网络端口扫描器,可以了解目标主机开放的端口和服务程序,从而获取系统的有用信息,发现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增强学生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意识。

计算机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4. 实验四:基于Window 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性实验(4学时)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路由器:RIP 协议:NAT 技术的工作原理,掌握Windows 2000 Server 系统中路由器和NAT 的配置方法。深入理解不同网络安全产品的功能和作用。

(六)教学方式与习题要求

本课程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的习题在满足基本教学需求的前提下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在安排习题时侧重于重点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现有的安全技术应用状况有个全面准确的认识。习题布置2-4次,批改一半以上。

(七)考核办法

本课程采用笔试考核。课程总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包括习题、实验和考勤)两部分组成。

(八)推荐教材或讲义及主要参考书

1.曹天杰 编著,《计算机网络安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张仕斌 著,《计算机网络安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3.牛少彰 著,《信息安全概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4.Gilbert Held 编著,《Cisco 安全体系结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版


相关文章

  •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案
  •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案 一.课程定位 网络的安全使用是企事业单位应用网络的基本需求.网络应用包括"建网"."管网"和"用网"三个部分.如果用一棵树形容网络应用,&qu ...查看


  • 2013-2018年中国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13-2018年中国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市场调 查研究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世界信息安全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世界信息安全发展状况分析 一.世界信息安全行业特点分析 二.世界信息安全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世界信息安全人才需求 ...查看


  • 第四课网络安全与道德
  • 教案检查签字:课题:第四课 网络安全与道德 总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 (1) 了解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知道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2) 认识到计算机病毒和利用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 (3) 理解"以预防为主,查杀为辅&q ...查看


  •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_(上海科教版)
  • 第一单元 走进信息社会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的特征. 初步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及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能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经历信息收集 与 ...查看


  •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导学案
  • 第一单元 走进信息社会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的特征. 初步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及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能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经历信息收集 与 ...查看


  • [网络安全原理与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
  • 第27卷第3期 2011年5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Fujian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V01.27No.32011May 文章编号:1000-5277(201 ...查看


  • 信息安全工作计划
  • 医院****年信息安全工作计划 2014年将是我院加快发展步伐的重要的一年,为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更好的为 医院信息化建设服务,加强信息安全工作,计划如下: 一.不定期对院信息系统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防患于未 ...查看


  • 信息安全说课稿
  • 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说课稿 信息组 徐亚军 一.教材分析: 在信息社会中,由于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在各自的活动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各种各样问题的出现,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限制,只能够解决一个 ...查看


  •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参考教案2-PDF
  •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参考教案 一.教材分析: 之前通过对第六章<信息安全>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信息安全的概念,了解一些信息安全产品,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防治.计算机犯罪及防范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中起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