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席卷神州大地的狂潮中,许多年轻的学生们离开了课堂,带上了红袖章,成为了“神气”的红卫兵小将。他们对于文革的狂热拥护,使我想起了根据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师Ron Jones大胆地进的一场实验而改编成的电影《浪潮》。男教师赖纳·文格尔(约根·沃格尔 饰)在课上突发灵感,与学生做起模拟政治的实验,这场名为“浪潮”的游戏在短时间内产生了浪潮般的效果,激进、亢奋、麻木,种种面貌一一呈现,游戏戛然而止的一刻,令所有人感到的不仅仅是震惊,还有不寒而栗的恐惧。不同的场景,在不同的时空交汇,却又如此的相似。 那时的年轻人,当时与我们一般年纪,而如今都已步入中年。在镜头前他们吐露曾经的壮志豪情,讲述着他们当年如何参与那“改天换地”豪情事业。“八九点钟的太阳”是个容易让人激动的比喻,而在那种环境的教育和熏陶下,那时无数年轻人无不认为他们将干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事业来,一步步走入一种极端,他们开始对曾经的师长拳脚相向;他们与没有革命精神的父母划清界限,挥舞着拳头;他们渐渐将自己视为革命的真正继承者,从而年轻的人们互相争斗,体味着与人斗的“其乐无穷”;也有人渐渐被震撼,渐渐怀疑发生的一切,他们迷茫,他们思考,他们中的一些人,如罗克,甚至因此献出了生命。过去,我对文革的认识相当简单,后来才渐渐发现一场运动下表现出的更纷繁复杂的内容。而这部记录片的切入点更易吸引我,因为我也正是一个年轻人,也正处于理想主义的年龄,所
以那时的青年跟我也是一种或近或远的感觉。和他们一样,我们也有着理想与激情,但是在那段历史背景下,那种充满了暴力的激情离我又太远,太陌生,但是谁又能说暴力激情的因子没有在我们心中潜伏。
前一段时间金正恩用了雷霆手段处理了他的姑父张成泽,开除出党,执行死刑。在决定下来的第二天,劳动日报就用一整篇的篇幅刊登了对于张成泽的谩骂与诅咒,又用一整篇的篇幅发表了大学生的诗歌《伟大的金正恩同志,我们永远忠于您》。第二天,朝鲜人民在各地集会,表达他们对最高领袖的忠诚,对张一伙的愤恨。一位火电厂的员工甚至说想把他们扔进锅炉里烧死。这一幕与当初的文革何其相似。十年动荡,十年浩劫,给这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些在广场上、街道上、教室里、甚至是中共九大的会场上高举《毛主席语录》高声呼喊的人们,他们的理智在哪里?他们为何是如此的盲目,如此的无知!他们难道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吗?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前阵子看的一个记录一位尼泊尔医生到朝鲜免费治疗眼疾的过程的片子,里面的朝鲜人民也是如此的狂热,他们声称自己失去光明最遗憾的事就是没能见到他们伟大的领袖,自己如果重获光明最想做的事是见到伟大的领袖,而他们中最终获得光明的人,无一例外地都激动而虔诚地拜倒在地上,向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画像高呼“万岁”。这两个场景是何其的相似啊。失去了外界信息的来源,人们每天所能接触到的都是经过筛选的、带有明显灌输意义的思想,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这样的人们又怎能不盲目,怎能不狂热呢。这是人们的悲哀,但却不是他们的错误,他们只是被动地被驱使这样做吧。
在这场席卷神州大地的狂潮中,许多年轻的学生们离开了课堂,带上了红袖章,成为了“神气”的红卫兵小将。他们对于文革的狂热拥护,使我想起了根据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师Ron Jones大胆地进的一场实验而改编成的电影《浪潮》。男教师赖纳·文格尔(约根·沃格尔 饰)在课上突发灵感,与学生做起模拟政治的实验,这场名为“浪潮”的游戏在短时间内产生了浪潮般的效果,激进、亢奋、麻木,种种面貌一一呈现,游戏戛然而止的一刻,令所有人感到的不仅仅是震惊,还有不寒而栗的恐惧。不同的场景,在不同的时空交汇,却又如此的相似。 那时的年轻人,当时与我们一般年纪,而如今都已步入中年。在镜头前他们吐露曾经的壮志豪情,讲述着他们当年如何参与那“改天换地”豪情事业。“八九点钟的太阳”是个容易让人激动的比喻,而在那种环境的教育和熏陶下,那时无数年轻人无不认为他们将干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事业来,一步步走入一种极端,他们开始对曾经的师长拳脚相向;他们与没有革命精神的父母划清界限,挥舞着拳头;他们渐渐将自己视为革命的真正继承者,从而年轻的人们互相争斗,体味着与人斗的“其乐无穷”;也有人渐渐被震撼,渐渐怀疑发生的一切,他们迷茫,他们思考,他们中的一些人,如罗克,甚至因此献出了生命。过去,我对文革的认识相当简单,后来才渐渐发现一场运动下表现出的更纷繁复杂的内容。而这部记录片的切入点更易吸引我,因为我也正是一个年轻人,也正处于理想主义的年龄,所
以那时的青年跟我也是一种或近或远的感觉。和他们一样,我们也有着理想与激情,但是在那段历史背景下,那种充满了暴力的激情离我又太远,太陌生,但是谁又能说暴力激情的因子没有在我们心中潜伏。
前一段时间金正恩用了雷霆手段处理了他的姑父张成泽,开除出党,执行死刑。在决定下来的第二天,劳动日报就用一整篇的篇幅刊登了对于张成泽的谩骂与诅咒,又用一整篇的篇幅发表了大学生的诗歌《伟大的金正恩同志,我们永远忠于您》。第二天,朝鲜人民在各地集会,表达他们对最高领袖的忠诚,对张一伙的愤恨。一位火电厂的员工甚至说想把他们扔进锅炉里烧死。这一幕与当初的文革何其相似。十年动荡,十年浩劫,给这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些在广场上、街道上、教室里、甚至是中共九大的会场上高举《毛主席语录》高声呼喊的人们,他们的理智在哪里?他们为何是如此的盲目,如此的无知!他们难道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吗?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前阵子看的一个记录一位尼泊尔医生到朝鲜免费治疗眼疾的过程的片子,里面的朝鲜人民也是如此的狂热,他们声称自己失去光明最遗憾的事就是没能见到他们伟大的领袖,自己如果重获光明最想做的事是见到伟大的领袖,而他们中最终获得光明的人,无一例外地都激动而虔诚地拜倒在地上,向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画像高呼“万岁”。这两个场景是何其的相似啊。失去了外界信息的来源,人们每天所能接触到的都是经过筛选的、带有明显灌输意义的思想,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这样的人们又怎能不盲目,怎能不狂热呢。这是人们的悲哀,但却不是他们的错误,他们只是被动地被驱使这样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