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起源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起源

2007年01月24日 星期三 下午 04:16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起源,要从秦汉说起,秦始皇一统天下,不满足于王的称号,于是定名号为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其玉玺上就铭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汉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东汉蔡邕在《独断》中有这么一段论述:“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而其中策书等诏旨的写作格式,据范晔在《后汉书.光武帝记第一》“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奔高陵。辛未,诏曰:“更始破败,弃城逃走,妻子裸袒,流冗道路。”文下引汉制度注曰:“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诫敕。 策书者,编简也,其制长二尺,短者半之,篆书,起年月日,称皇帝,以命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赐策,而以隶书,用尺一木,两行,唯此为异也。制书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诏三公,皆玺封,尚书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诏书者,诏,告也,其文曰告某官云[云],如故事。诫敕者,谓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诏敕某官。它皆仿此。”从中我们可以推知汉代最为重要的一类诏书的开头应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皇帝„„魏晋南北朝时的诏令与汉代相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存这一时期的皇帝即位诏书中多有“应天顺时,受兹明命。”一语,如《晋书》帝纪三晋武帝即位诏,帝纪六东晋元帝即位诏都写有上述文字。此中的重要原因大概是当时朝代更替频繁,做上皇帝的都十分注意强调其统治乃天命所归,他人不得窃夺。

唐代诏令分为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敕旨,论事敕书,敕牒七种形式,一般由中书省(多为中书舍人)起草,门下省审核颁行,门下省的审核颁行有严格的规定,“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复奏而施行之。小事则署而颁之。”(《唐六典》卷8门下省“给事中”条)故而其所颁行的制书之首往往是“门下”两字,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开头就是“门下,天下之本„„”而天命所归的话往往见于皇帝的即位诏令中,如德宗即位册文有“昊天有命,皇王受之。” 肃宗即位赦称:“朕闻圣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时„„” 顺宗即位赦称:“朕纂承天序„„”

宋代的诏令继承唐代又有所变化。与唐代相似,宋代皇帝的诏令,不论事情大小,“非经二府者,不得施行”(《国朝诸臣奏议》卷47蔡承禧:《上神宗论除授不经二府》,此处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诏令起草工作都是由中书门下议,而后命学士为之。故许多重要诏令开头与唐代一样,都是门下二字。如《宋大诏令集》所载从宋太祖到宋徽宗八位皇帝的即位赦文均以门下置于篇首,同时,《宋大诏令集》中所存的诏令中,以“朕绍膺骏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开头的亦占有相当比例,此类诏令,多见于真宗以后诸帝,承平日久,日益觉得自己的伟大与光荣,于是忍不住要宣谕一番。

元代以蒙古语为国语,故以“国语训敕者曰圣旨,史臣代言者曰诏书,”(《经世大典序录.帝制》)蒙文圣旨和汉文诏书开头都使用“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的套语,其实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是蒙古文,意为“上天眷命”。不过当时不少蒙文圣旨多被机械翻译为汉文,故而汉文诏书中亦有不少以“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开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广泛使用应该是在明代,明太祖于加强中央集权不遗余力,自然少不了这受命于天,君临天下的气势。太祖以为自己的统治出至天意,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因而其诏书的开头就是奉天承运,明代礼仪明文规定,亲王,群臣上表笺,都得有“皇天眷命,统驭万方”,“承天受命,君师宇内”等字样,节日朝贺须用“奉天永昌”,皇帝郊祀称自己为“嗣天子臣”,

其使用的音乐头一句就是“荷蒙天地兮,君主华夷。” 皇帝结婚的纳采制词首句也是“朕承天序”,皇帝的宝玺则有皇帝奉天之宝,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等等。而对于民间的祭拜天地行为严加管制。明会典卷165“亵渎神明”条目规定,如果民间私下告天拜斗,则为亵渎神明,须杖70。清承明制,其诏书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中间诏示内容,最后一般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或“布告中外咸使闻知”结尾。诏书以外,清代还有制辞(即制书)其开头一般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云云。到了1912年,随着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也终于终结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钦此”的意思是:皇帝的大印盖在此处

关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关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个话题,早就想写一下了,总是听在电视剧里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总是不明白,奉天承运是什么意思,网上查询的结果呢,说是承受上天的好运气的意思,一直也比较怀疑.甚至还有人写出了什么 “奉天承运”与“皇帝诏曰”:统治及其伪神学基础 这样的标题的文章.最近在网上又看到一种说法,说是 应该是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才是对的,(sohu里就有这么一篇文章,可是我想引用的时候找不到了,还有一篇流传比较广的就是一个网友的blog山西双塔寺游记)于是终于迷惑了

先说说网上的意见,首先谈谈昭曰还是制曰,说是正规的诏书应该是制曰,其实这也是不对的.真实情况是,这良种说法都有,但是是有区别的.“制”与“诏”的差异是什么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说:“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可见,“制”为皇帝之“命”,而“诏”为皇帝之“令”。在《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九月辛未诏曰”语下李贤注引《汉制度》说:“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诫敕。„„制书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诏三公,皆玺封,尚书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诏书者,诏,告也,其文曰告某官云云,如故事。”此为“制”、“诏”之别的精义之所在。清代“制”、“诏”虽不尽如汉制,但应当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可见,诏曰和制曰只不过是不同的形式,无所谓谁对谁错的问题.

可是到底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还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呢?其实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在明朝的时候,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地位是承自天意,所以把自己叫做奉天承运皇帝.这个史书上是有明确记载的,在加上上边史记所说,诏不过是帝文之令而已,所以,所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毫无疑问的,是这个"奉天承运皇帝"的诏.这样看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理所应当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了.

那为什么现在的电视剧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呢?是大家都错了么?是我错了么?是大家错了么?是我错了么?不过说说而已,何必那么认真呢....

领导指示与管理规章

苏丹工地的一次生产例会上,一位电气工程师在讲完专业工作进度后,提出了几个未解决的技术问题,最后说请项目部领导决定。领导并没有承诺解决或作出决定,而是说具体专业技术上的问题,应由各单位专业工程师从专业技术角度分析、研究,拿出解决方案,专业工程师就是技术问题上的权威,技术问题不要动辄由领导来做决定。这是八年前的事情了,当年的专业工程师早已移民加拿大,那位可敬的领导也已退居二线,但当时场景犹历历在目。工程师说请领导决定,主要是出于对领导的信任和中国人长期以来具有的“根据领导指示”去做的惯性心理。领导的话也并非推诿责任,而是尊重科学、尊重技术的理

性表现,技术问题由其内在的专业理论、原理背景和符合工程事实的客观规律,不应该也不能由领导的行政行为来决断,更何况领导不是全才不可能熟知各专业的技术问题。以往不懂科学,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行政命令、长官意志已经让我们深受其痛。

由此想到一个组织的领导指示与管理规章的问题。从最本源、最宏观的角度出发,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壮大、式微、到消亡,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体现为一种客观的秩序或规范。如前述的专业技术问题,应尊重相应的技术规范来指导和处理,组织的规章制度则属管理性规范。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团队或其他任何形式的组织,其正常、有序的运转,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套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管理运作机制,国家政治制度、社会机制,企业的组织构成、管理规章,都是保障、支撑组织健康、稳定发展的软件系统。这个系统可分三个层次,一是最高的管理方针,二是管理制度,三是工作流程、操作程序,与之相对应的组织成员是高层领导,中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一个组织的管理运营,工作或业务范围内的常规性事务,就是在组织成员执行管理规章的过程中实现的。组织员工岗位明确,职责清晰,组织的最高长官则“隐身”在程序化、有序化、科学化的管理规章之后。隐身不是不作为,相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管理境界。

领导指示的真正意义和重要性,则更多体现在突发性意外事件、事故、灾难或灾害等非常规问题的决策处理上。领导身处宏观、全局的位置,分析问题,判断形势,肯定更准确,更容易切中要害,领导是在全面了解情况、准确判断和把握客观形势的基础上,做出指示,制定决策,因此领导决策往往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和各类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看电视听新闻,在灾难或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与营救人员一起迅速出现在现场的,除了新闻记者,就是国家或事发地各级党政领导。灾难面前不分贫富贵贱,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营救人员和媒体记者是履行本职工作职责,各级领导亲临现场固然也是履行管理职责的需要,但其作用不在于身体力行参加到具体救援工作中,而是在现场更迅速、及时地掌握事情的真实状况,以便快速、准确、科学地决策和指挥,其意义则彰显出国家和政府对人的生命价值及生存权利的最高尊重和终极关爱,对具体的救援工作往往起到鼓舞士气、增强信心、稳定人心的作用。1966年邢台地震现场的周总理,1998年江淮流域特大洪灾中的江书记,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温总理等等,每一次领导亲临事发地了解情况,现场办公,在大灾大难面前临危不惧、沉稳坚毅,无不给老百姓极大的精神鼓舞和心灵慰藉,指导和激励着救助工作有序进行。

领导指示和管理规章是管理体系中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并行不悖的两个方面。只依赖于、偏重于领导指示,而忽视了管理规章,事无巨细都需领导亲力决断,组织就失去了效率,反之,没有领导指示来把握掌舵,组织容易迷失大的发展方向。特殊性、突发性、偶然性的问题纳入领导决断和指示范围,一般性、经常性、普遍性的问题,纳入管理规章予以规范,这是组织管理的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起源

2007年01月24日 星期三 下午 04:16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起源,要从秦汉说起,秦始皇一统天下,不满足于王的称号,于是定名号为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其玉玺上就铭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汉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东汉蔡邕在《独断》中有这么一段论述:“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而其中策书等诏旨的写作格式,据范晔在《后汉书.光武帝记第一》“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奔高陵。辛未,诏曰:“更始破败,弃城逃走,妻子裸袒,流冗道路。”文下引汉制度注曰:“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诫敕。 策书者,编简也,其制长二尺,短者半之,篆书,起年月日,称皇帝,以命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赐策,而以隶书,用尺一木,两行,唯此为异也。制书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诏三公,皆玺封,尚书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诏书者,诏,告也,其文曰告某官云[云],如故事。诫敕者,谓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诏敕某官。它皆仿此。”从中我们可以推知汉代最为重要的一类诏书的开头应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皇帝„„魏晋南北朝时的诏令与汉代相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存这一时期的皇帝即位诏书中多有“应天顺时,受兹明命。”一语,如《晋书》帝纪三晋武帝即位诏,帝纪六东晋元帝即位诏都写有上述文字。此中的重要原因大概是当时朝代更替频繁,做上皇帝的都十分注意强调其统治乃天命所归,他人不得窃夺。

唐代诏令分为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敕旨,论事敕书,敕牒七种形式,一般由中书省(多为中书舍人)起草,门下省审核颁行,门下省的审核颁行有严格的规定,“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复奏而施行之。小事则署而颁之。”(《唐六典》卷8门下省“给事中”条)故而其所颁行的制书之首往往是“门下”两字,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开头就是“门下,天下之本„„”而天命所归的话往往见于皇帝的即位诏令中,如德宗即位册文有“昊天有命,皇王受之。” 肃宗即位赦称:“朕闻圣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时„„” 顺宗即位赦称:“朕纂承天序„„”

宋代的诏令继承唐代又有所变化。与唐代相似,宋代皇帝的诏令,不论事情大小,“非经二府者,不得施行”(《国朝诸臣奏议》卷47蔡承禧:《上神宗论除授不经二府》,此处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诏令起草工作都是由中书门下议,而后命学士为之。故许多重要诏令开头与唐代一样,都是门下二字。如《宋大诏令集》所载从宋太祖到宋徽宗八位皇帝的即位赦文均以门下置于篇首,同时,《宋大诏令集》中所存的诏令中,以“朕绍膺骏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开头的亦占有相当比例,此类诏令,多见于真宗以后诸帝,承平日久,日益觉得自己的伟大与光荣,于是忍不住要宣谕一番。

元代以蒙古语为国语,故以“国语训敕者曰圣旨,史臣代言者曰诏书,”(《经世大典序录.帝制》)蒙文圣旨和汉文诏书开头都使用“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的套语,其实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是蒙古文,意为“上天眷命”。不过当时不少蒙文圣旨多被机械翻译为汉文,故而汉文诏书中亦有不少以“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开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广泛使用应该是在明代,明太祖于加强中央集权不遗余力,自然少不了这受命于天,君临天下的气势。太祖以为自己的统治出至天意,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因而其诏书的开头就是奉天承运,明代礼仪明文规定,亲王,群臣上表笺,都得有“皇天眷命,统驭万方”,“承天受命,君师宇内”等字样,节日朝贺须用“奉天永昌”,皇帝郊祀称自己为“嗣天子臣”,

其使用的音乐头一句就是“荷蒙天地兮,君主华夷。” 皇帝结婚的纳采制词首句也是“朕承天序”,皇帝的宝玺则有皇帝奉天之宝,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等等。而对于民间的祭拜天地行为严加管制。明会典卷165“亵渎神明”条目规定,如果民间私下告天拜斗,则为亵渎神明,须杖70。清承明制,其诏书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中间诏示内容,最后一般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或“布告中外咸使闻知”结尾。诏书以外,清代还有制辞(即制书)其开头一般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云云。到了1912年,随着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也终于终结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钦此”的意思是:皇帝的大印盖在此处

关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关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个话题,早就想写一下了,总是听在电视剧里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总是不明白,奉天承运是什么意思,网上查询的结果呢,说是承受上天的好运气的意思,一直也比较怀疑.甚至还有人写出了什么 “奉天承运”与“皇帝诏曰”:统治及其伪神学基础 这样的标题的文章.最近在网上又看到一种说法,说是 应该是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才是对的,(sohu里就有这么一篇文章,可是我想引用的时候找不到了,还有一篇流传比较广的就是一个网友的blog山西双塔寺游记)于是终于迷惑了

先说说网上的意见,首先谈谈昭曰还是制曰,说是正规的诏书应该是制曰,其实这也是不对的.真实情况是,这良种说法都有,但是是有区别的.“制”与“诏”的差异是什么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说:“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可见,“制”为皇帝之“命”,而“诏”为皇帝之“令”。在《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九月辛未诏曰”语下李贤注引《汉制度》说:“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诫敕。„„制书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诏三公,皆玺封,尚书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诏书者,诏,告也,其文曰告某官云云,如故事。”此为“制”、“诏”之别的精义之所在。清代“制”、“诏”虽不尽如汉制,但应当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可见,诏曰和制曰只不过是不同的形式,无所谓谁对谁错的问题.

可是到底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还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呢?其实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在明朝的时候,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地位是承自天意,所以把自己叫做奉天承运皇帝.这个史书上是有明确记载的,在加上上边史记所说,诏不过是帝文之令而已,所以,所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毫无疑问的,是这个"奉天承运皇帝"的诏.这样看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理所应当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了.

那为什么现在的电视剧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呢?是大家都错了么?是我错了么?是大家错了么?是我错了么?不过说说而已,何必那么认真呢....

领导指示与管理规章

苏丹工地的一次生产例会上,一位电气工程师在讲完专业工作进度后,提出了几个未解决的技术问题,最后说请项目部领导决定。领导并没有承诺解决或作出决定,而是说具体专业技术上的问题,应由各单位专业工程师从专业技术角度分析、研究,拿出解决方案,专业工程师就是技术问题上的权威,技术问题不要动辄由领导来做决定。这是八年前的事情了,当年的专业工程师早已移民加拿大,那位可敬的领导也已退居二线,但当时场景犹历历在目。工程师说请领导决定,主要是出于对领导的信任和中国人长期以来具有的“根据领导指示”去做的惯性心理。领导的话也并非推诿责任,而是尊重科学、尊重技术的理

性表现,技术问题由其内在的专业理论、原理背景和符合工程事实的客观规律,不应该也不能由领导的行政行为来决断,更何况领导不是全才不可能熟知各专业的技术问题。以往不懂科学,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行政命令、长官意志已经让我们深受其痛。

由此想到一个组织的领导指示与管理规章的问题。从最本源、最宏观的角度出发,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壮大、式微、到消亡,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体现为一种客观的秩序或规范。如前述的专业技术问题,应尊重相应的技术规范来指导和处理,组织的规章制度则属管理性规范。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团队或其他任何形式的组织,其正常、有序的运转,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套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管理运作机制,国家政治制度、社会机制,企业的组织构成、管理规章,都是保障、支撑组织健康、稳定发展的软件系统。这个系统可分三个层次,一是最高的管理方针,二是管理制度,三是工作流程、操作程序,与之相对应的组织成员是高层领导,中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一个组织的管理运营,工作或业务范围内的常规性事务,就是在组织成员执行管理规章的过程中实现的。组织员工岗位明确,职责清晰,组织的最高长官则“隐身”在程序化、有序化、科学化的管理规章之后。隐身不是不作为,相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管理境界。

领导指示的真正意义和重要性,则更多体现在突发性意外事件、事故、灾难或灾害等非常规问题的决策处理上。领导身处宏观、全局的位置,分析问题,判断形势,肯定更准确,更容易切中要害,领导是在全面了解情况、准确判断和把握客观形势的基础上,做出指示,制定决策,因此领导决策往往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和各类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看电视听新闻,在灾难或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与营救人员一起迅速出现在现场的,除了新闻记者,就是国家或事发地各级党政领导。灾难面前不分贫富贵贱,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营救人员和媒体记者是履行本职工作职责,各级领导亲临现场固然也是履行管理职责的需要,但其作用不在于身体力行参加到具体救援工作中,而是在现场更迅速、及时地掌握事情的真实状况,以便快速、准确、科学地决策和指挥,其意义则彰显出国家和政府对人的生命价值及生存权利的最高尊重和终极关爱,对具体的救援工作往往起到鼓舞士气、增强信心、稳定人心的作用。1966年邢台地震现场的周总理,1998年江淮流域特大洪灾中的江书记,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温总理等等,每一次领导亲临事发地了解情况,现场办公,在大灾大难面前临危不惧、沉稳坚毅,无不给老百姓极大的精神鼓舞和心灵慰藉,指导和激励着救助工作有序进行。

领导指示和管理规章是管理体系中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并行不悖的两个方面。只依赖于、偏重于领导指示,而忽视了管理规章,事无巨细都需领导亲力决断,组织就失去了效率,反之,没有领导指示来把握掌舵,组织容易迷失大的发展方向。特殊性、突发性、偶然性的问题纳入领导决断和指示范围,一般性、经常性、普遍性的问题,纳入管理规章予以规范,这是组织管理的正道。


相关文章

  • 圣旨祝福语
  • 1.新婚祝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公元二零一零年一月二十四日,是新郎白**和新娘杨**的结婚大喜之日.你们的老朋友庄**先生特启奏朝廷颁旨祝福. 衷心祝福曰: 一祝:你们的爱情,比美洒更美:比膏油更加馨香:比蜂房下滴的蜜更甜:且比极贵的珍宝 ...查看


  • 婚礼祝福语
  • 婚礼祝福语: 1.1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公元二零一零年一月二十四日,是新郎白**和新娘杨**的结婚大喜之日.你们的老朋友庄**先生特朝廷颁旨祝福. 衷心祝福曰: 一祝:你们的爱情,比美洒更美:比膏油更加馨香:比蜂房下滴的蜜更甜:且比极贵 ...查看


  • 结婚祝福的用语写法(圣旨用)
  • 1新婚祝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梁山伯,祝英台 琴瑟在御,誓约同心.昔日一缘,遂结知音:载载春秋,历历于目:相濡以沫,相呴以湿:甘苦共渡, 齐心一力:恩意如岳,终成眷属.今于高堂,择吉日良辰,喜结伉俪,奉旨联姻.望,梁山伯,祝英台 比翼高 ...查看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帝诏书如何书写)
  • 皇帝称呼的来源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 意思是说他的功德比中国历史上的天皇.地皇.人皇(三皇)和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的功德还要打. 因此取帝号为"三皇"&qu ...查看


  • 古代圣旨的开头 你是不是念错了好多年!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是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关于古装剧里圣旨的开头语,这句话最早出现与明代洪武年间,由朱元璋首创,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句圣旨的开头可不是这么读的!你是不是读错了很多年.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称帝后,时刻感觉自己 ...查看


  • 私人博物馆在山东系列①
  • 近年来,私人博物馆大兴.以山东为例,济南好古博物馆.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聊城明清圣旨博物馆--私人博物馆层出不穷. 在国际上,私立博物馆是博物馆业和城市文化发展的大方向.作为民间文化搜集.传承的载体,私立博物馆仿佛一个个散落的文明碎片 ...查看


  • 青年节幽默短信精选
  • 兰花的优雅,玫瑰的艳丽,牡丹的华贵,水仙的清纯,莲花的无暇,梅花的晶洁,都是你完美的诠释.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祝你青春永开不败! 匆匆走过的是岁月的脚步,渐渐远去的是熟悉的记忆,慢慢改变的是人生的感悟,久久不忘的是往日的情谊.青年节到了,愿 ...查看


  • 青年节幽默短信大全
  • 兰花的优雅,玫瑰的艳丽,牡丹的华贵,水仙的清纯,莲花的无暇,梅花的晶洁,都是你完美的诠释.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祝你青春永开不败! 匆匆走过的是岁月的脚步,渐渐远去的是熟悉的记忆,慢慢改变的是人生的感悟,久久不忘的是往日的情谊.青年节到了,愿 ...查看


  • 54青年节幽默短信
  • 兰花的优雅,玫瑰的艳丽,牡丹的华贵,水仙的清纯,莲花的无暇,梅花的晶洁,都是你完美的诠释.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祝你青春永开不败! 匆匆走过的是岁月的脚步,渐渐远去的是熟悉的记忆,慢慢改变的是人生的感悟,久久不忘的是往日的情谊.青年节到了,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