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关于学校主要道路重新命名说明

附件1:

云南农业大学主要道路和建筑物等

命名方案的说明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品格,是办好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大学识别系统”(英文缩写“UIS”)。建设完善的“大学识别系统”是一项关乎长远、影响未来的系统工程,应该根据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进行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云南农大办学历经78年,一代代农大人砥砺奋进,薪火相传,积累积淀了农大独特的精神文化特质。当前,学校正在制定实施“十三五”规划,一系列改革发展目标的建设实现,尤其需要我们进一步建造农大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和价值追求,形成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未来5年,学校要逐步健全完善“大学识别系统”,在已有“理念识别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建设“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等,以期建立起内涵丰富、形式完整、特色鲜明的云南农业大学核心精神文化体系。

一、命名的基本原则

通过调研国内多所农业或农林类高校的道路、建筑物等命名系统,我们发现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大多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典籍中的名人名言来命名,造成命名重复性、相似性很高,个性彰显不足,历史结合不紧密。因此,云南农业大学形象标识系统的设计思路,应该立足于自己的悠久历史和精神特质,把云南农大的“精神和校训”以及发展历程、办学特色、核心价值追求等,有机融入到主要道路、建筑物等命名中,发挥大学文化在以文化人、润德修身方面的积极而独特的作用,最终形成独具农大特色的“视觉形象标识系统”。

云南农业大学主要道路和建筑物的命名,应该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简明易记。一般不用生僻字,名称以简洁明了、内涵以容易理解为宜。此外,对功能性强的建筑物,命名时要突出这个功能特点。这样会便于师生记忆、使用、推广。

2、融入内核。大学精神和校训是农大最有文化特色的符号,在命名体系中居于内核地位。将学校具有标志性的道路、建筑物与大学精神和校训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弘扬农大优良传统和作风,而且有利于彰显农大的个性特点。

3、联系相关。标志性的道路、建筑物和公共园区等的命名要对应相关,便于联系记忆、强化重点、推广使用,发挥学校“地标”的特殊作用。学校食堂以“五谷”和“农事活动”相关的词

语来命名,既形成较好的内在联系,又有利于巩固师生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观念意识。

4、承继历史。校园现存的老式建筑是师生留住求学美好记忆的关键符号,应该沿用原名称。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建筑物,一般也使用原名称。

5、学校特色。学校的视觉形象标识要体现育人教化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主要用于学生活动的公共场所。还要体现云南农大依山傍水的特点,“水”具有美好寓意,可采用“水”偏旁的词语来命名。

二、命名的基本思路

1、校区、校门

云南农业大学校本部是学校的主体,不仅历史最长、面积最大,而且是校级党政机关所在地,应该冠以“云南农业大学”。校本部两个片区:东校区命名为云南农业大学东区;西校区命名为云南农业大学西区。两个片区的大门采取“校区+功能定位”的方式命名,比如西区正门、西区侧门。

2、主要道路

由于历史原因,云南农大东区内支路较多,为便于识别和使用,东区仅针对重要道路来命名。东区、西区各选择一条主干道路命名为“大道”,其他重要道路以“路”命名。“道”的命名与东、西区两座标志性建筑(即东区综合楼、西区科研综合楼)命名统一起来,分别为“耕读大道”“至诚大道”。“路”的命名,

采用与学校教书育人相契合的“春华秋实”“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等词语来命名,使名称与农大学科特点有机联系起来,命名为“春华路”“秋实路”“自牧路”。

连接学校东区和西区的人行天桥是师生往返东区和西区的主要通道,不仅为师生出行安全提供保障,而且成为师生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命名“同心桥”较好地把形式与内涵统一起来,传达出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努力实现云南农大美好的共同愿景。

3、主要建筑物

(1)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东区综合楼、西区科研综合楼)和教学楼(2—6号教学楼)的命名,要体现学校的特点,把大学精神“开学养正、耕读至诚”和校训“厚德博学、明理尚农”融入命名中。依建设的时间先后,分别将东区综合楼命名为“耕读楼”,西区科研综合楼命名为“至诚楼”。教学楼的命名方式亦然。

(2)学校建有一批功能性强的建筑物,比如图书馆、校医院、重点实验室(中心)、体育馆等,要尊重师生的日常习惯和方便外来人员寻找,全部沿用原名称。

(3)现存的历史悠久的建筑,或是名称已约定俗成的建筑,比如“农学楼”“牧医楼”“植保楼”“化学楼”“蜂学楼”等,也沿用原名称。

(4)著名友好人士捐赠的建筑物,以捐赠人的姓名命名,比如“逸夫楼”“田家炳楼”。

(5)学校食堂的命名选取“五谷”(稻、黍、稷、麦、菽)香味以及“稼穑”农事活动相关的寓意来命名。学生食堂3栋建筑分别命名为“稻香园”“麦香园”“菽香园”,教职工食堂命名为“稼艺园”。

(6)学生宿舍根据实际位置划分为3个片区,以立德修身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价值取向来命名,再冠以美好寓意的“苑”字,片区内的楼宇顺序沿用原来排序的数字(比如立志苑2幢、3幢,立德苑16幢、17幢)。

(7)东区原科研楼已成为多个研究所(中心)所在地。命名“汇智楼”,取“汇”字聚集的意义,以及“智”字聪明的意义,都与原科研楼的主要用途相契合。

4、主题园区和广场

主要采用与园区内的纪念性建筑物,以及功能定位、特色植物等联系起来命名,形成相互呼应、浑然一体的特点,比如“同心园”“博雅园”“樱花园”。

相对学校西区正门的“至诚楼”前面广场和后面水池以及周边花园作为一个整体,为与“至诚楼”和“至诚大道”相呼应,命名为“至诚广场”。

2016年9月6日

附件1:

云南农业大学主要道路和建筑物等

命名方案的说明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品格,是办好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大学识别系统”(英文缩写“UIS”)。建设完善的“大学识别系统”是一项关乎长远、影响未来的系统工程,应该根据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进行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云南农大办学历经78年,一代代农大人砥砺奋进,薪火相传,积累积淀了农大独特的精神文化特质。当前,学校正在制定实施“十三五”规划,一系列改革发展目标的建设实现,尤其需要我们进一步建造农大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和价值追求,形成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未来5年,学校要逐步健全完善“大学识别系统”,在已有“理念识别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建设“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等,以期建立起内涵丰富、形式完整、特色鲜明的云南农业大学核心精神文化体系。

一、命名的基本原则

通过调研国内多所农业或农林类高校的道路、建筑物等命名系统,我们发现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大多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典籍中的名人名言来命名,造成命名重复性、相似性很高,个性彰显不足,历史结合不紧密。因此,云南农业大学形象标识系统的设计思路,应该立足于自己的悠久历史和精神特质,把云南农大的“精神和校训”以及发展历程、办学特色、核心价值追求等,有机融入到主要道路、建筑物等命名中,发挥大学文化在以文化人、润德修身方面的积极而独特的作用,最终形成独具农大特色的“视觉形象标识系统”。

云南农业大学主要道路和建筑物的命名,应该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简明易记。一般不用生僻字,名称以简洁明了、内涵以容易理解为宜。此外,对功能性强的建筑物,命名时要突出这个功能特点。这样会便于师生记忆、使用、推广。

2、融入内核。大学精神和校训是农大最有文化特色的符号,在命名体系中居于内核地位。将学校具有标志性的道路、建筑物与大学精神和校训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弘扬农大优良传统和作风,而且有利于彰显农大的个性特点。

3、联系相关。标志性的道路、建筑物和公共园区等的命名要对应相关,便于联系记忆、强化重点、推广使用,发挥学校“地标”的特殊作用。学校食堂以“五谷”和“农事活动”相关的词

语来命名,既形成较好的内在联系,又有利于巩固师生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观念意识。

4、承继历史。校园现存的老式建筑是师生留住求学美好记忆的关键符号,应该沿用原名称。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建筑物,一般也使用原名称。

5、学校特色。学校的视觉形象标识要体现育人教化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主要用于学生活动的公共场所。还要体现云南农大依山傍水的特点,“水”具有美好寓意,可采用“水”偏旁的词语来命名。

二、命名的基本思路

1、校区、校门

云南农业大学校本部是学校的主体,不仅历史最长、面积最大,而且是校级党政机关所在地,应该冠以“云南农业大学”。校本部两个片区:东校区命名为云南农业大学东区;西校区命名为云南农业大学西区。两个片区的大门采取“校区+功能定位”的方式命名,比如西区正门、西区侧门。

2、主要道路

由于历史原因,云南农大东区内支路较多,为便于识别和使用,东区仅针对重要道路来命名。东区、西区各选择一条主干道路命名为“大道”,其他重要道路以“路”命名。“道”的命名与东、西区两座标志性建筑(即东区综合楼、西区科研综合楼)命名统一起来,分别为“耕读大道”“至诚大道”。“路”的命名,

采用与学校教书育人相契合的“春华秋实”“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等词语来命名,使名称与农大学科特点有机联系起来,命名为“春华路”“秋实路”“自牧路”。

连接学校东区和西区的人行天桥是师生往返东区和西区的主要通道,不仅为师生出行安全提供保障,而且成为师生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命名“同心桥”较好地把形式与内涵统一起来,传达出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努力实现云南农大美好的共同愿景。

3、主要建筑物

(1)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东区综合楼、西区科研综合楼)和教学楼(2—6号教学楼)的命名,要体现学校的特点,把大学精神“开学养正、耕读至诚”和校训“厚德博学、明理尚农”融入命名中。依建设的时间先后,分别将东区综合楼命名为“耕读楼”,西区科研综合楼命名为“至诚楼”。教学楼的命名方式亦然。

(2)学校建有一批功能性强的建筑物,比如图书馆、校医院、重点实验室(中心)、体育馆等,要尊重师生的日常习惯和方便外来人员寻找,全部沿用原名称。

(3)现存的历史悠久的建筑,或是名称已约定俗成的建筑,比如“农学楼”“牧医楼”“植保楼”“化学楼”“蜂学楼”等,也沿用原名称。

(4)著名友好人士捐赠的建筑物,以捐赠人的姓名命名,比如“逸夫楼”“田家炳楼”。

(5)学校食堂的命名选取“五谷”(稻、黍、稷、麦、菽)香味以及“稼穑”农事活动相关的寓意来命名。学生食堂3栋建筑分别命名为“稻香园”“麦香园”“菽香园”,教职工食堂命名为“稼艺园”。

(6)学生宿舍根据实际位置划分为3个片区,以立德修身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价值取向来命名,再冠以美好寓意的“苑”字,片区内的楼宇顺序沿用原来排序的数字(比如立志苑2幢、3幢,立德苑16幢、17幢)。

(7)东区原科研楼已成为多个研究所(中心)所在地。命名“汇智楼”,取“汇”字聚集的意义,以及“智”字聪明的意义,都与原科研楼的主要用途相契合。

4、主题园区和广场

主要采用与园区内的纪念性建筑物,以及功能定位、特色植物等联系起来命名,形成相互呼应、浑然一体的特点,比如“同心园”“博雅园”“樱花园”。

相对学校西区正门的“至诚楼”前面广场和后面水池以及周边花园作为一个整体,为与“至诚楼”和“至诚大道”相呼应,命名为“至诚广场”。

2016年9月6日


相关文章

  • 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具体办法
  • 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具体办法 为了加强对地名的统一管理,做好地名的命名.更名工作,以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根据<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制订本办法. 地名的命名.更名工作,政治性.政策性.科学性都很强,必须严肃 ...查看


  • 创建江苏省卫生村材料
  • 目 录 1.村情简介 2.江苏省卫生村标准 3.江苏省卫生村考核命名及监督管理办法 4.关于同意推荐三郎庙村创建江苏省卫生村的申请 5.江苏省卫生村申请表 6.创建省级卫生村工作总结 7.创建卫生村活动图片 8.关于成立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查看


  •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对普查成果数据的要求
  •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 对普查成果数据的要求 (非正式版)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3年06月 目 录 1. 环境要求 ............................................................ ...查看


  • 校园杂志推广
  • 成都高校周边餐饮业发展现状暨市场营销策略 作者:亮亮 成都海菱公关营销策划机构市场总监 成都校园营销策划工作室负责人 一:成都高校周边餐饮业的发展现状 经过市场优胜劣汰,现今高校周边餐饮业的激烈竞争趋于缓和.店面规模相对固定,雇佣人数相对稳 ...查看


  • 云南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 云南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文明单位建设,规范评选表彰文明单位工作,使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创建活动健康发展,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 ...查看


  • 申请论文答辩流程说明
  • 请首先下载<MBA毕业循环表>,并根据循环表内容及以下要求准备纸质文档,广东地区的学生请到教学点领取<MBA毕业循环表>,异地办学点学生于9月6日前,上海教学点学生于9月13日前提交至MBA中心学位办公室: MBA学 ...查看


  • 关于英美的地名
  • 关于英美的地名 第一部分英国地名 关于英美地名的知识,在阅读或工作中对于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背景.地形特点.政治演变.社会概况以及语言文学的源本,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地名很多, 不可能一一解释.现在只举出其中重要的和典型的加以说明.又,地名来 ...查看


  • 一个关于姓名和面孔记忆的实验
  • 一个关于姓名和面孔记忆的实验 RUSSELL L. GOULD,卡内基理工学院,匹兹堡,宾夕法尼亚州 在社会上及业务中,住以前遇见的人的名字和面孔的能力,是非常可取的,有时是绝对必要的.几乎每一个组织销售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推销员辐 ...查看


  • 鲁迅专题辅导
  • 我们说鲁迅是我们这学期的"重中之重",主要基于两个理由,一是从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看,鲁迅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鲁迅一方面是现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自<新青年>1918年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