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莫让分数蒸发掉-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中考在即,所有的老师学生都使出浑身解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迎考之中,以期取得优秀成绩。然而,每次考试之后,总有“几家欢乐几家愁”。欢乐者无需多说,这“愁家”嘛,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叹息、懊悔、怅惘……不一而足,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生,课堂反应挺积极,平时作业都会做,可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尤其是语文学科,这似乎不可思议,令人费解,然而,追究起来,又恍然大悟众口一词——都是“粗心”惹的祸。殊不知,这“粗心”里头包含着多少潜台词,这“粗心”的背后,暗藏着种种杀机。

一、误读

这类现象往往发生在图表解读和文学常识、诗歌赏析、表现手法的判断上。明明图表显示的信息是此,而考生却读成彼;明明文章采用的是“欲扬先抑”,而考生偏偏忽视了考题中的“欲抑先扬”。这样答题,自然失分。事后一查点,后悔晚矣,不是不会做,都是“读”上惹的祸。

二、误写

这一点表现得最明显的是在错别字订正和名言佳句默写上。错别字张冠李戴、笔下走形,形近字混淆不清、模棱两可,冷繁字或不会写或缺笔少画。如把“雍荣典雅”订正成“庸(慵)容典雅”,其中的错别字“荣”仍未订正成“容”;默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殆”误写成“惘”“怠”等等。

三、误思

这种错误通常表现在修改病句和阅读理解上。有的病句需要整体把握通盘考虑,找出病因加以修改,而学生一下笔就被句首没语病的地方牵住注意力,自以为是地修改一番。如病句“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尽一切可能,让失学儿童重返课堂,来维护少年儿童”。一见此题,不少学生会毫不犹豫地认为句首的内容语义重复,将两个“尽……”删去其一,而让句末的语病逍遥法外。阅读理解时,对文章的线索、中心,尤其是作者的情感不能深入思考深刻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只停留在表面,远远达不到应有的理解水平,自然难以得分。

四、误解

这一现象在成语运用以及文言文翻译中尤为突出。前者包括对成语的误解和对含成语句子(语境)的误解;后者包括文言字词的误解、对文言句子和句式的误解。这些误解都是造成大错的致命点,不可小觑。

粗心造成失误,失误的根源主要是紧张、马虎、不实。如何克服呢?

首先,考生进考场后,一定要放松心情,答卷之前先浏览整份试卷,模式题型甚至分数比例都已是公开的秘密。关键是内容,熟悉的一目十行,生疏的小心在意,做到心中有数,因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考生把心思迅速集中到试题上了,紧张之感自然消除。其次,有的学生平时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不够重视,造成“一看就会,一写就错”的现象,老师及家长要不惜一切代价纠正学生的大而化之,不重细节的毛病。可话说回来,紧张也好,马虎也罢,归根结底是学得不扎实,练得不准确。俗话说得好“家中有粮,心底不慌”。考生若平时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考试时就很少出现分数被蒸发掉的现象。

希望各位考生抓紧考前宝贵的时间,踏踏实实地复习好,堂堂清,课课清,天天清,坚持到底,不言放弃,就一定能用优异的成绩,向父母回报,给自己一个交代。

中考在即,所有的老师学生都使出浑身解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迎考之中,以期取得优秀成绩。然而,每次考试之后,总有“几家欢乐几家愁”。欢乐者无需多说,这“愁家”嘛,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叹息、懊悔、怅惘……不一而足,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生,课堂反应挺积极,平时作业都会做,可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尤其是语文学科,这似乎不可思议,令人费解,然而,追究起来,又恍然大悟众口一词——都是“粗心”惹的祸。殊不知,这“粗心”里头包含着多少潜台词,这“粗心”的背后,暗藏着种种杀机。

一、误读

这类现象往往发生在图表解读和文学常识、诗歌赏析、表现手法的判断上。明明图表显示的信息是此,而考生却读成彼;明明文章采用的是“欲扬先抑”,而考生偏偏忽视了考题中的“欲抑先扬”。这样答题,自然失分。事后一查点,后悔晚矣,不是不会做,都是“读”上惹的祸。

二、误写

这一点表现得最明显的是在错别字订正和名言佳句默写上。错别字张冠李戴、笔下走形,形近字混淆不清、模棱两可,冷繁字或不会写或缺笔少画。如把“雍荣典雅”订正成“庸(慵)容典雅”,其中的错别字“荣”仍未订正成“容”;默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殆”误写成“惘”“怠”等等。

三、误思

这种错误通常表现在修改病句和阅读理解上。有的病句需要整体把握通盘考虑,找出病因加以修改,而学生一下笔就被句首没语病的地方牵住注意力,自以为是地修改一番。如病句“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尽一切可能,让失学儿童重返课堂,来维护少年儿童”。一见此题,不少学生会毫不犹豫地认为句首的内容语义重复,将两个“尽……”删去其一,而让句末的语病逍遥法外。阅读理解时,对文章的线索、中心,尤其是作者的情感不能深入思考深刻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只停留在表面,远远达不到应有的理解水平,自然难以得分。

四、误解

这一现象在成语运用以及文言文翻译中尤为突出。前者包括对成语的误解和对含成语句子(语境)的误解;后者包括文言字词的误解、对文言句子和句式的误解。这些误解都是造成大错的致命点,不可小觑。

粗心造成失误,失误的根源主要是紧张、马虎、不实。如何克服呢?

首先,考生进考场后,一定要放松心情,答卷之前先浏览整份试卷,模式题型甚至分数比例都已是公开的秘密。关键是内容,熟悉的一目十行,生疏的小心在意,做到心中有数,因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考生把心思迅速集中到试题上了,紧张之感自然消除。其次,有的学生平时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不够重视,造成“一看就会,一写就错”的现象,老师及家长要不惜一切代价纠正学生的大而化之,不重细节的毛病。可话说回来,紧张也好,马虎也罢,归根结底是学得不扎实,练得不准确。俗话说得好“家中有粮,心底不慌”。考生若平时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考试时就很少出现分数被蒸发掉的现象。

希望各位考生抓紧考前宝贵的时间,踏踏实实地复习好,堂堂清,课课清,天天清,坚持到底,不言放弃,就一定能用优异的成绩,向父母回报,给自己一个交代。


相关文章

  • 东莞市中考政策及录取分数线2016
  • (一)初三学业考试科目设置和计分办法 初三学业考试科目共8科,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口语考试).思想品德.物理.化学.历史.体育与健康.计分办法为:语文.数学.英语各为120分(其中英语含听力题25分),物理.化学各为100分, ...查看


  • 初中教育质量分析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隆尧县八年级统测成绩分析评价报告 隆尧县教育局教研室 一.统测基本情况 1.组织实施 2012年7月2日.3日教育局组织了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 八年级统测,13所学校63个班级的2488人参 ...查看


  • 语文教师下水文选萃
  • 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一瞬匆匆流逝,中考早已落下帷幕.在复习备考和迎战中考的岁月里,我们有欢欣,有泪水,有感动,有汗水,有温暖人心的互相帮助,更有向目标勇敢前进的信念和激烈竞争的坚强意志,一次次挑战和挫折就像一笔笔珍贵 ...查看


  • 佛山中考政策
  • 佛山中考政策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体育七个学科,七科总分满分为71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25分.口语10分)三科满分均为130分:物理.化学.政治三科满分均为100分:体育满分为100分,按考试成绩的20%计入总 ...查看


  • 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
  • 一: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 1.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都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 ...查看


  • 2014年沈阳中考科目变化
  • 2014年沈阳中考报名人数为45838人,比去年减少了2197人,整体毕业生人数也在减少. 从各个学校了解到省.市级重点高中录取计划基本与上一年持平,也就是说省.市重点高中录取率升高了,学生进入重点高中的几率增大了. 重点高中招生计划浮动不 ...查看


  • 中考语文:初中生看过来,阅读理解最全模版,让分数再涨20!
  • 中考已经拉开帷幕,就算最迟考试也只有两周不到的时间,说起语文,很多同学都非常不在意,很多通同学都认为语文简单,只要答题就会得分!但是,为什么有的同学能拿高分,自己却拿不到呢? 其实,这是无数学生的一个误区,因为孩子们以前在小学学习语文简单, ...查看


  • 2013年中考安徽满分作文赏析:那段自由的日子[1]
  • 那段自由的日子 自由是每个人所向往的. 一只鸟,被主人无情地关在笼子里,供他(她)玩赏.它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属于它的天空.然而一次次的头破血流并不能换来主人的怜悯.它没有放弃,时刻准备着飞出笼子,实现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梦想. 我,被语数英物化 ...查看


  • 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 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txt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保持距离也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无忧无虑中学语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