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大厅吃饭麻麻香
通山县洪港中学八(1)班 陈 丽
我是农村的孩子, 住在偏远的大山里, 小学三年级起就是一名寄宿生了。
记得念小学的几年里,学校里最高的建筑也不过是两层。食堂则是一间简陋狭小的瓦房,而一间寝室挤着26位同学,室内密密地摆放着床铺,加上每位同学的一只木箱子,房子的空间已被填满。我们这些寄宿生步行其中得小心翼翼,因为过道很窄,仅容得下一人通过。 让我记忆犹新的还不只这,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一条二十多里的羊肠山道,道路崎岖。每星期返校,我背上满满的一口袋粮食,作为一周的饭餐。每遇到雨雪天,到了学校就成了一个泥人,或者是淋成了一只落汤鸡。吃的菜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蒸的干菜。蒸出来的菜有时咸,有时淡。不论我的胃口怎么样,都得硬吃下去。讲究一点的同学,就在家里把菜炒好,装到学校里来。如果是炎热的夏天,只能吃一两餐;假如是寒冷的冬天,就可以勉强地维持三两天。对于这样的同学,我们往往是羡慕不已。
每到用餐时间,同学们像刚从牢房放出来的犯人一样,潮水一般涌向食堂,急忙的找自己的饭菜。因为有些捣乱分子会乱端别人的饭菜。
由于学校没有固定的用餐场所,端来饭菜后,同学们有的蹲在操场边上吃,有的站在寝室屋檐下吃,有的坐在教室里“享用”„„这时候,整个校园都弥漫着饭菜的味道。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念完了小学,结束了这段难忘寄宿生活。 去年,我升入了洪港中学。我还是一名寄宿生,不同的是寄宿生活带给我们的不再是烦恼与痛苦,而是快乐。
你瞧,寝室里的铁架床铺牢固自不必说,墙壁洁白光亮,室里亮堂堂的;水泥地面平整洁净。最温馨的要数寝室墙壁张贴的字画,给我们艺术的熏陶;室外张贴的标语牌,教给我们与人相亲相近、与人友善的道理。
每个星期,我再也不用辛苦地从家里背来一袋粮食蒸饭吃,现在一张饭卡就可以搞定。走进食堂大厅,好不气派!一百多平方米的两层食堂大厅,一排排餐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乳白色的桌面犹如镜子般,能照出人的影子来;天蓝色的餐椅,曲线造型,坐上去往后一靠,
让因学习而疲倦的身体得以放松,那舒坦就别提了。洁白的仿瓷墙壁上,张贴着醒木的红底白字的格言警句,全是告诉我们文明用餐、珍惜粮食的道理的。
每到用餐时间,只见同学们端着餐盘,陆续来到大厅,端坐餐桌前,细嚼慢咽。如果你再细心些就会发现,大家的菜肴有所不同。那是因为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虽品种有差异,但绝大多数的菜都是时令的蔬菜,且经过了食堂管理人员的精心搭配,营养合理,质优价廉。每当坐在大厅吃饭时,我一边品尝饭菜的香甜,一边收看大厅电视里播放的时事新闻,好不开心!
说实话,现在每个星期回家,我都吃不惯家里的饭菜了,我们农家哪会天天有新鲜时令的蔬菜呀!
因此,我要珍惜这幸福的生活,好好读书,回报社会。
评语:一个套用广告语的标题,让人眼前一亮;一个学生的寄宿生活,深深的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小作者笔下的生活,我们中的许多人都经历过,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能体悟出生活的苦乐,是成熟的;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发展的时代,又是幸福的。痛苦的生活快乐着写,那是因为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文中细节描写的成功运用,让两个不同的用餐场所跃然纸上,从而增强了表现的力度和深度,也体现了小作者较好的语言功底。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看似平静的生活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故事,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你就不但会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也会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指导教师:明道程)
食堂大厅吃饭麻麻香
通山县洪港中学八(1)班 陈 丽
我是农村的孩子, 住在偏远的大山里, 小学三年级起就是一名寄宿生了。
记得念小学的几年里,学校里最高的建筑也不过是两层。食堂则是一间简陋狭小的瓦房,而一间寝室挤着26位同学,室内密密地摆放着床铺,加上每位同学的一只木箱子,房子的空间已被填满。我们这些寄宿生步行其中得小心翼翼,因为过道很窄,仅容得下一人通过。 让我记忆犹新的还不只这,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一条二十多里的羊肠山道,道路崎岖。每星期返校,我背上满满的一口袋粮食,作为一周的饭餐。每遇到雨雪天,到了学校就成了一个泥人,或者是淋成了一只落汤鸡。吃的菜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蒸的干菜。蒸出来的菜有时咸,有时淡。不论我的胃口怎么样,都得硬吃下去。讲究一点的同学,就在家里把菜炒好,装到学校里来。如果是炎热的夏天,只能吃一两餐;假如是寒冷的冬天,就可以勉强地维持三两天。对于这样的同学,我们往往是羡慕不已。
每到用餐时间,同学们像刚从牢房放出来的犯人一样,潮水一般涌向食堂,急忙的找自己的饭菜。因为有些捣乱分子会乱端别人的饭菜。
由于学校没有固定的用餐场所,端来饭菜后,同学们有的蹲在操场边上吃,有的站在寝室屋檐下吃,有的坐在教室里“享用”„„这时候,整个校园都弥漫着饭菜的味道。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念完了小学,结束了这段难忘寄宿生活。 去年,我升入了洪港中学。我还是一名寄宿生,不同的是寄宿生活带给我们的不再是烦恼与痛苦,而是快乐。
你瞧,寝室里的铁架床铺牢固自不必说,墙壁洁白光亮,室里亮堂堂的;水泥地面平整洁净。最温馨的要数寝室墙壁张贴的字画,给我们艺术的熏陶;室外张贴的标语牌,教给我们与人相亲相近、与人友善的道理。
每个星期,我再也不用辛苦地从家里背来一袋粮食蒸饭吃,现在一张饭卡就可以搞定。走进食堂大厅,好不气派!一百多平方米的两层食堂大厅,一排排餐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乳白色的桌面犹如镜子般,能照出人的影子来;天蓝色的餐椅,曲线造型,坐上去往后一靠,
让因学习而疲倦的身体得以放松,那舒坦就别提了。洁白的仿瓷墙壁上,张贴着醒木的红底白字的格言警句,全是告诉我们文明用餐、珍惜粮食的道理的。
每到用餐时间,只见同学们端着餐盘,陆续来到大厅,端坐餐桌前,细嚼慢咽。如果你再细心些就会发现,大家的菜肴有所不同。那是因为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虽品种有差异,但绝大多数的菜都是时令的蔬菜,且经过了食堂管理人员的精心搭配,营养合理,质优价廉。每当坐在大厅吃饭时,我一边品尝饭菜的香甜,一边收看大厅电视里播放的时事新闻,好不开心!
说实话,现在每个星期回家,我都吃不惯家里的饭菜了,我们农家哪会天天有新鲜时令的蔬菜呀!
因此,我要珍惜这幸福的生活,好好读书,回报社会。
评语:一个套用广告语的标题,让人眼前一亮;一个学生的寄宿生活,深深的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小作者笔下的生活,我们中的许多人都经历过,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能体悟出生活的苦乐,是成熟的;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发展的时代,又是幸福的。痛苦的生活快乐着写,那是因为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文中细节描写的成功运用,让两个不同的用餐场所跃然纸上,从而增强了表现的力度和深度,也体现了小作者较好的语言功底。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看似平静的生活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故事,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你就不但会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也会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指导教师:明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