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绿化的未来
肖锦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风景园林系
南京市,210000
屋顶绿化是指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等的顶层、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绿化装饰、造园、种植树木花草及草坪地被,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活动。这是一种不占用土地的空中高科技绿化形式,它与露地造园和植物种植的最大区别在于屋顶绿化把露地造园和种植植物等园林工程搬到建筑物或构筑物之上。屋顶绿化的主角是绿色植物,它具有生态学、心理学、物理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功能。[1,2]
屋顶绿化的历史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1959年美国一位风景建筑师率先在一座6层楼的顶部建造了一个景色秀丽的空中花园,成为现代屋顶绿化的先锋,被视为建筑与园林艺
[3][5]术结合的奇葩。我国从20 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屋顶绿化。70 年
代我国第一个大型屋顶绿化工程在广州东方宾馆10层屋顶建成。近年来, 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全国除西藏、新疆等少数省区未推广屋顶绿化的工作, 绝大部分省市区均开展了屋顶绿化。关于绿色屋顶思想和技术的国际交流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有效环境策略的基本需求。[7-9]
近年来,国外大力发展屋顶绿化,屋顶绿化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最开始的推动力来自于其取得的生态效益, 即将建筑物转化为绿色空间,后来则是因为能源节省和成本效益在屋顶绿化的大面积扩展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德国根据屋顶绿化建造的精细程度分为粗放式与精细式,这种分类方式和按草地式与群落式分类有着相似的内涵;日本从国家相关部局到县市、叮、村等各级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屋顶绿化推广策略与资助办法,去为了大力推广与普及屋顶绿化与屋顶花园;意大利、法国、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则是为此研究出一种APP 防水卷材解决屋顶花园的防水问题,这种APP 是以聚丙烯等高等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制成的一种新型防水材料。[4-6,14]
除此之外,国内也在寻找方法,如从自然土壤法到薄层人工土壤法,屋顶绿化的栽培基质在向着轻质、薄层、保水的方向发展;[15]不同建筑结构对不同种植绿化的选择,种植层和植物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低层建筑与高层建筑屋顶绿化以及南北方种植植物的差别;植物种类筛选和适应性及配植技术与管护技术;工程防水的要求和做法等。与此同时,各城市必须制定各自的屋顶绿化技术规范, 出台屋顶绿化费用承担的相关规定提高公民对屋顶绿化的正确认识规范屋顶绿化市场,屋顶绿化在我国才能更加规则合理地发展。[11,16]
城市“热岛效应”正在大城市中逐步扩散。传统的深色屋面,尤其是直晒的屋面,吸热量大却很难冷却,而屋顶绿化不但对“城市热岛”和“干岛”具有消弱作用, 产生冬暖夏凉之效, 而且对“混浊岛”也有极好的净化作用。[8,10]因此绿色屋顶的功效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类似目的,获得更好的景观尺度和更全面的成本效益:如在屋顶上建
立植物, 材料提供许多生态和经济效益,包括雨水管理节能减排,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增加长久性的屋顶膜,以及提供一个更美观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另外,施工和维护绿色屋顶为苗圃、景观承办商提供商机等等。[17,18]
本文是在全球面临环境、生态问题,提倡生态绿色建筑的大背景下提出,以屋顶绿化的相关技术为研究尺度,从屋顶绿化的生态技术研究和实践为切入点,包括屋顶绿化遇到的一些问题:屋顶承重问题,栽培基质问题,植物搭配问题。试图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对比较科学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屋顶绿化相关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推动屋顶绿化在我国的发展,也试图为城市屋顶绿化的建设理论与方法改革提供学术建议和参考。[12,13]
参考文献
[1]谢建磊, 罗富成. 屋顶绿化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9期.
[2]白钊义. 浅谈屋顶绿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第13卷, 第5期.
[3]赵静. 屋顶绿化技术与应用[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
[C],1994-2017.
[4]殷丽峰, 李树华. 从日本推广普及顶绿化的政策方法-----看我国屋顶绿化推广策略的制定[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1994-2017.
[5]倪国平, 张艳. 屋顶绿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3期,2009,07
[6]吉文丽, 李卫忠等. 屋顶花园发展现状及北方屋顶绿化植物选择与种植设计
[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3):180-183.
[7]许萍, 车伍等. 屋顶绿化改善城市环境效果分析[J].自然生态保护,2004,07.
[8]魏艳, 赵慧恩. 我国屋顶绿化建设的发展研究-----以德国、北京为例对比分析
[J].林业科学, 第43卷, 第4期,2007,04.
[9]国际绿色协会, 健康绿色协会. 最新国外屋顶绿化[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7.
[10]骆高远. 城市”屋顶花园”对城市气候影响方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第10卷, 第4期,2001,07.
[11]赵静. 屋顶绿化技术与应用[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
[C],1994-2017.
[12]丰会民, 白东丽. 屋顶绿化的类型及存在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东方智慧,2012,11.
[13]和晓艳. 屋顶绿化的相关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06.
[14]赵玉婷, 胡永红. 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研究进展[J].山东林业科技,2004年第2期, 总151期.
[15]殷丽峰, 李树华. 日本屋顶花园技术[J].中国园林,2005,05.
[16]魏道江, 叶建军. 屋顶绿化的SWOT 分析及发展建议[J].科技与产业, 湖南农业科学, 下半月推广刊.
[17]Kristin,D.BradleyRowe.Gette.The Role of Extensive Green Roofs inSustainable Development[J].HORTSCIENCE41(5):1276–1285,2006.
[18]JeremyT.Lundholm,BradBass.Green Roofs As Urban Ecosystems: EcologicalStructures,FunctionsAnd Services[J].Vol.57No.10• BioScience,2007,11.
屋顶绿化的未来
肖锦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风景园林系
南京市,210000
屋顶绿化是指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等的顶层、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绿化装饰、造园、种植树木花草及草坪地被,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活动。这是一种不占用土地的空中高科技绿化形式,它与露地造园和植物种植的最大区别在于屋顶绿化把露地造园和种植植物等园林工程搬到建筑物或构筑物之上。屋顶绿化的主角是绿色植物,它具有生态学、心理学、物理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功能。[1,2]
屋顶绿化的历史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1959年美国一位风景建筑师率先在一座6层楼的顶部建造了一个景色秀丽的空中花园,成为现代屋顶绿化的先锋,被视为建筑与园林艺
[3][5]术结合的奇葩。我国从20 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屋顶绿化。70 年
代我国第一个大型屋顶绿化工程在广州东方宾馆10层屋顶建成。近年来, 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全国除西藏、新疆等少数省区未推广屋顶绿化的工作, 绝大部分省市区均开展了屋顶绿化。关于绿色屋顶思想和技术的国际交流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有效环境策略的基本需求。[7-9]
近年来,国外大力发展屋顶绿化,屋顶绿化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最开始的推动力来自于其取得的生态效益, 即将建筑物转化为绿色空间,后来则是因为能源节省和成本效益在屋顶绿化的大面积扩展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德国根据屋顶绿化建造的精细程度分为粗放式与精细式,这种分类方式和按草地式与群落式分类有着相似的内涵;日本从国家相关部局到县市、叮、村等各级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屋顶绿化推广策略与资助办法,去为了大力推广与普及屋顶绿化与屋顶花园;意大利、法国、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则是为此研究出一种APP 防水卷材解决屋顶花园的防水问题,这种APP 是以聚丙烯等高等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制成的一种新型防水材料。[4-6,14]
除此之外,国内也在寻找方法,如从自然土壤法到薄层人工土壤法,屋顶绿化的栽培基质在向着轻质、薄层、保水的方向发展;[15]不同建筑结构对不同种植绿化的选择,种植层和植物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低层建筑与高层建筑屋顶绿化以及南北方种植植物的差别;植物种类筛选和适应性及配植技术与管护技术;工程防水的要求和做法等。与此同时,各城市必须制定各自的屋顶绿化技术规范, 出台屋顶绿化费用承担的相关规定提高公民对屋顶绿化的正确认识规范屋顶绿化市场,屋顶绿化在我国才能更加规则合理地发展。[11,16]
城市“热岛效应”正在大城市中逐步扩散。传统的深色屋面,尤其是直晒的屋面,吸热量大却很难冷却,而屋顶绿化不但对“城市热岛”和“干岛”具有消弱作用, 产生冬暖夏凉之效, 而且对“混浊岛”也有极好的净化作用。[8,10]因此绿色屋顶的功效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类似目的,获得更好的景观尺度和更全面的成本效益:如在屋顶上建
立植物, 材料提供许多生态和经济效益,包括雨水管理节能减排,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增加长久性的屋顶膜,以及提供一个更美观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另外,施工和维护绿色屋顶为苗圃、景观承办商提供商机等等。[17,18]
本文是在全球面临环境、生态问题,提倡生态绿色建筑的大背景下提出,以屋顶绿化的相关技术为研究尺度,从屋顶绿化的生态技术研究和实践为切入点,包括屋顶绿化遇到的一些问题:屋顶承重问题,栽培基质问题,植物搭配问题。试图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对比较科学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屋顶绿化相关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推动屋顶绿化在我国的发展,也试图为城市屋顶绿化的建设理论与方法改革提供学术建议和参考。[12,13]
参考文献
[1]谢建磊, 罗富成. 屋顶绿化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9期.
[2]白钊义. 浅谈屋顶绿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第13卷, 第5期.
[3]赵静. 屋顶绿化技术与应用[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
[C],1994-2017.
[4]殷丽峰, 李树华. 从日本推广普及顶绿化的政策方法-----看我国屋顶绿化推广策略的制定[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1994-2017.
[5]倪国平, 张艳. 屋顶绿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3期,2009,07
[6]吉文丽, 李卫忠等. 屋顶花园发展现状及北方屋顶绿化植物选择与种植设计
[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3):180-183.
[7]许萍, 车伍等. 屋顶绿化改善城市环境效果分析[J].自然生态保护,2004,07.
[8]魏艳, 赵慧恩. 我国屋顶绿化建设的发展研究-----以德国、北京为例对比分析
[J].林业科学, 第43卷, 第4期,2007,04.
[9]国际绿色协会, 健康绿色协会. 最新国外屋顶绿化[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7.
[10]骆高远. 城市”屋顶花园”对城市气候影响方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第10卷, 第4期,2001,07.
[11]赵静. 屋顶绿化技术与应用[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
[C],1994-2017.
[12]丰会民, 白东丽. 屋顶绿化的类型及存在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东方智慧,2012,11.
[13]和晓艳. 屋顶绿化的相关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06.
[14]赵玉婷, 胡永红. 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研究进展[J].山东林业科技,2004年第2期, 总151期.
[15]殷丽峰, 李树华. 日本屋顶花园技术[J].中国园林,2005,05.
[16]魏道江, 叶建军. 屋顶绿化的SWOT 分析及发展建议[J].科技与产业, 湖南农业科学, 下半月推广刊.
[17]Kristin,D.BradleyRowe.Gette.The Role of Extensive Green Roofs inSustainable Development[J].HORTSCIENCE41(5):1276–1285,2006.
[18]JeremyT.Lundholm,BradBass.Green Roofs As Urban Ecosystems: EcologicalStructures,FunctionsAnd Services[J].Vol.57No.10• BioScience,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