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既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也是高考古诗鉴赏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之一。诗词的虚实结合写法变化多端。
一、虚写与实写的类型
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捉摸到的部分,主要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从表现手法上看,“虚”就是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包括人物的心理、抽象议论、景中之情等。从描写内容上看,“虚”就是指亲历的场景、历史场景、梦中场景和设想的未来场景。
1.当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
已逝之景主要指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作者把这些景物写入诗词中,大多是通过与当前的实景构成某种关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片中“春花秋月”、春风(东风)拂槛、明月照楼等都是词人眼前所见之美好景色。下片中的“雕栏玉砌”“朱颜”是词人对故国的追思,“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宫中的红粉佳人也已迟暮。这些都是虚写之景。诗人竭力将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进行对比,在虚实对比中突出国亡家破、物是人非的无限悲愁悔恨。
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上片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具体景物描写是实写。下片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描绘了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形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火烧赤壁这一史实,这都是对赤壁之战中人物、事件和场景的想象还原,是对历史事件的虚写。词人怀古伤己,借对英雄人物周瑜的仰慕,抒发了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2.真实情景为实,虚拟情景为虚
虚拟情境主要包括神仙鬼怪世界、梦中场景和设想的未来场景。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梦境和天上仙境的描写: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诗人在描写梦境中高奇的天姥山景象后,转入对神仙世界的想象描绘,以神仙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再如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片“千里烟波”设想别后所经过的千里烟波,遥远路程,令人感到离情的无限愁苦。下片“今宵”二句设想别后的境地,是在残月高挂、晓风吹拂的杨柳岸,勾勒出一幅清幽凄冷的自然风景画。词中这些设想的未来之境,有力地渲染烘托了作者与恋人间的离愁别绪。
二、虚写与实写的关系
1.虚实对比
虚景和实景形成对比关系,相反相成,从而突出主旨。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着重虚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破吴后富贵威武、繁盛热闹的往事,结句实写只剩下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的眼前之景,一实一虚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昔盛今衰、盛衰无常的感慨。
2.虚实衬托
虚景和实景相互渲染烘托,相辅相成,从而突出主旨。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考查的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运用了虚实衬托手法。前两句诗人实写自己在客栈抱膝枯坐、形影相吊的思乡之景,后两句设想家人围灯夜谈远行的自己。由实入虚,以虚衬实,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
三、虚实结合的作用
虚写与实写二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虚实相生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意象,开拓诗中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如王昌龄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实写分别时眼前情景,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后两句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为友人魏二虚构了旅夜孤寂的场景:孤月高照,友人泊舟江上,难以成眠,即使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不脱愁绪。整首诗虚实结合,由实入虚,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巩固训练】
1.指出下列诗词中的虚写内容,并结合全诗分析虚实结合手法。
(1)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2)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的《望江南》)
参考答案:
(1)首句诗人实写自己除夕之夜在清冷旅馆寒灯只影,难于入眠。第三句“故乡今夜思千里”从对面写起,想象故乡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以虚衬实,虚实相生,把深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更为含蕴深沉。
(2)“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三句是虚写,极写往昔的皇家林园中繁华生活,与词人当时无限凄凉的处境形成了强烈对比,以虚衬实,以虚写实,虚实结合,凸显出梦醒后的浓重的悲哀。
虚实结合既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也是高考古诗鉴赏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之一。诗词的虚实结合写法变化多端。
一、虚写与实写的类型
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捉摸到的部分,主要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从表现手法上看,“虚”就是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包括人物的心理、抽象议论、景中之情等。从描写内容上看,“虚”就是指亲历的场景、历史场景、梦中场景和设想的未来场景。
1.当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
已逝之景主要指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作者把这些景物写入诗词中,大多是通过与当前的实景构成某种关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片中“春花秋月”、春风(东风)拂槛、明月照楼等都是词人眼前所见之美好景色。下片中的“雕栏玉砌”“朱颜”是词人对故国的追思,“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宫中的红粉佳人也已迟暮。这些都是虚写之景。诗人竭力将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进行对比,在虚实对比中突出国亡家破、物是人非的无限悲愁悔恨。
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上片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具体景物描写是实写。下片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描绘了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形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火烧赤壁这一史实,这都是对赤壁之战中人物、事件和场景的想象还原,是对历史事件的虚写。词人怀古伤己,借对英雄人物周瑜的仰慕,抒发了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2.真实情景为实,虚拟情景为虚
虚拟情境主要包括神仙鬼怪世界、梦中场景和设想的未来场景。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梦境和天上仙境的描写: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诗人在描写梦境中高奇的天姥山景象后,转入对神仙世界的想象描绘,以神仙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再如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片“千里烟波”设想别后所经过的千里烟波,遥远路程,令人感到离情的无限愁苦。下片“今宵”二句设想别后的境地,是在残月高挂、晓风吹拂的杨柳岸,勾勒出一幅清幽凄冷的自然风景画。词中这些设想的未来之境,有力地渲染烘托了作者与恋人间的离愁别绪。
二、虚写与实写的关系
1.虚实对比
虚景和实景形成对比关系,相反相成,从而突出主旨。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着重虚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破吴后富贵威武、繁盛热闹的往事,结句实写只剩下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的眼前之景,一实一虚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昔盛今衰、盛衰无常的感慨。
2.虚实衬托
虚景和实景相互渲染烘托,相辅相成,从而突出主旨。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考查的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运用了虚实衬托手法。前两句诗人实写自己在客栈抱膝枯坐、形影相吊的思乡之景,后两句设想家人围灯夜谈远行的自己。由实入虚,以虚衬实,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
三、虚实结合的作用
虚写与实写二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虚实相生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意象,开拓诗中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如王昌龄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实写分别时眼前情景,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后两句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为友人魏二虚构了旅夜孤寂的场景:孤月高照,友人泊舟江上,难以成眠,即使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不脱愁绪。整首诗虚实结合,由实入虚,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巩固训练】
1.指出下列诗词中的虚写内容,并结合全诗分析虚实结合手法。
(1)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2)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的《望江南》)
参考答案:
(1)首句诗人实写自己除夕之夜在清冷旅馆寒灯只影,难于入眠。第三句“故乡今夜思千里”从对面写起,想象故乡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以虚衬实,虚实相生,把深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更为含蕴深沉。
(2)“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三句是虚写,极写往昔的皇家林园中繁华生活,与词人当时无限凄凉的处境形成了强烈对比,以虚衬实,以虚写实,虚实结合,凸显出梦醒后的浓重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