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条件改善对旅游业影响

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在旅游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史见证了自古以来交通带给旅游业的深切影响:古代商人的商旅旅行开创了人类旅行的先河; 在古罗马时代,比较完善的道路交通、组织有序的马车运输和地中海航运,使得旅客的出行、游览成为可能;在近代,火车、汽车和飞机的使用赋予了人们触及地球每一个角落的能力。从古罗马人的公路到现在的巨型客运飞机,每一次交通技术的发展和突破都帮助人们更快、更舒适地走得更远。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交通线路网路不断完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的线路网络和客货运量均快速增长。各种运输方式的总里程,从2005年的558.64万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704.27万公里,增长26.1%,年均增长4.7%;全社会主要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由2005年的184.70亿人增加到2010年的327.91亿人,增长77.5%,年均增长12.2%;旅客周转量由17466.7亿人公里增加到27779.2亿人公里,增长59.0%,年均增长9.7%。2010年我国公路客运量为3052738万人,铁路客运总量为167609.02万人,民航客运量为26769.14万人。2010年我国公路里程突破4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41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3.9%。2009年和2010年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分别达到8.55和9.12万公里,同比上年分别增加7.3%和6.6%,增长幅度是往年的3至4倍。国内航空里程达1996200千米,航线条数大1847条。而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210300万人次和12579.77亿元。可以看到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的增长趋势是与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三大交通方式的运行里程增加趋势是一致的。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沿线景区及餐饮酒店的收入的增加。

图1 国内高速公路里程数和旅游人数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图2 国内铁路运营里程数和旅游人数

资料来源:有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图3 国内航空里程数和旅游人数

资料来源:有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在不同的交通方式中,铁路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速铁路将会对我国旅游业的

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高铁速度快,输送旅客量大,受天气影响小而且舒适度高,能够有效解决大量旅客不同天气环境下的快速传输问题。日本和法国高铁案例也表明,在高铁开通后,沿线景点的游客数量以及沿线城市酒店旅馆的数量都大幅增加。因此,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能够真正盘活沿线旅游资源,促进国内旅游业发展。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2年,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1.8万公里。

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省会城市与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基本框架,高铁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

图4 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网

资料来源:中国铁道部网站

图5 高铁“四纵四横”示意图

资料来源:由网站搜集整理

表1 “四纵四横”客运专线

资料来源:百度文库

高铁的陆续开行,带来了旅游空间的一场革命,有利于激发居民出游,也创新了旅游开

发和市场营销的传统理念。其一,城际旅游市场一体化。高铁拉近了、融合了区域关系,使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由传统的松散型、概念性合作,变为实质性的同城化、一线式。如京沪高铁在东部沿海地区造就了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联动的全新“旅游三圈”,让山东等地跻身京沪“一日游”旅游圈(济南到北京约1.5小时,到上海约2.5小时);广珠城际铁路构建了真正意义的“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把珠海、中山、江门等紧密融入。其二,城乡旅游市场紧密化。高铁所连贯的数百、上千公里沿线的停靠站点,形成了多点辐射、点线相连、连线成网的市场格局。如沪杭高铁开通后,途经上海市闵行、松江、金山区和浙江省嘉兴、杭州市,全线所设的9座车站,直接辐射和带旺了松江、乌镇、海宁、嘉兴、宋城等散客游。其三,东中西部旅游市场贯通化。高铁大大缩短了地理上的空间阻隔,使昔日遥不可及的中西部,变为一天、一昼夜即可抵达的目的地。如郑西高铁把郑州至西安由6小时多压缩为2小时以内,宁汉渝蓉客运专线将南京到成都压缩为8小时,使华东客源地到成都仅要10小时左右。由此而缩短的游客心理距离,有利于拉近与中西部的市场空间,促进了旅游景区客流量的增加。

图6 杭州与西安旅游人数增长率

资料来源:由统计年鉴整理

由图6可以看到2010年末杭州市和西安市游客人数增长率分别达到23.78%和34.67%,远高于其他年份游客人数增长率,这是由于2010年沪杭高铁和郑西高铁相继开通,使得去两市旅游变得更加快捷,游客人数大幅增加。由此可以看出,高铁的开通对沿线城市游客人数的增加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毋庸置疑,高铁的开通对沿线旅游景点、酒店以及相关旅行社等都带来实质性利好,因此相关上市公司将从中获益。

表2 主要旅游上市公司景区高铁线路情况

资料来源:由网站搜集整理

除了上述著名景区所属上市公司会从高铁建设中获益之外,大部分酒店旅行社业绩也会随之增长,例如金陵饭店、湘鄂情、全聚德、新都酒店、东方宾馆、华天酒店以及国旅联合、中国国旅等也会受益显著。

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在旅游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史见证了自古以来交通带给旅游业的深切影响:古代商人的商旅旅行开创了人类旅行的先河; 在古罗马时代,比较完善的道路交通、组织有序的马车运输和地中海航运,使得旅客的出行、游览成为可能;在近代,火车、汽车和飞机的使用赋予了人们触及地球每一个角落的能力。从古罗马人的公路到现在的巨型客运飞机,每一次交通技术的发展和突破都帮助人们更快、更舒适地走得更远。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交通线路网路不断完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的线路网络和客货运量均快速增长。各种运输方式的总里程,从2005年的558.64万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704.27万公里,增长26.1%,年均增长4.7%;全社会主要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由2005年的184.70亿人增加到2010年的327.91亿人,增长77.5%,年均增长12.2%;旅客周转量由17466.7亿人公里增加到27779.2亿人公里,增长59.0%,年均增长9.7%。2010年我国公路客运量为3052738万人,铁路客运总量为167609.02万人,民航客运量为26769.14万人。2010年我国公路里程突破4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41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3.9%。2009年和2010年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分别达到8.55和9.12万公里,同比上年分别增加7.3%和6.6%,增长幅度是往年的3至4倍。国内航空里程达1996200千米,航线条数大1847条。而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210300万人次和12579.77亿元。可以看到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的增长趋势是与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三大交通方式的运行里程增加趋势是一致的。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沿线景区及餐饮酒店的收入的增加。

图1 国内高速公路里程数和旅游人数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图2 国内铁路运营里程数和旅游人数

资料来源:有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图3 国内航空里程数和旅游人数

资料来源:有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在不同的交通方式中,铁路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速铁路将会对我国旅游业的

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高铁速度快,输送旅客量大,受天气影响小而且舒适度高,能够有效解决大量旅客不同天气环境下的快速传输问题。日本和法国高铁案例也表明,在高铁开通后,沿线景点的游客数量以及沿线城市酒店旅馆的数量都大幅增加。因此,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能够真正盘活沿线旅游资源,促进国内旅游业发展。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2年,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1.8万公里。

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省会城市与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基本框架,高铁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

图4 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网

资料来源:中国铁道部网站

图5 高铁“四纵四横”示意图

资料来源:由网站搜集整理

表1 “四纵四横”客运专线

资料来源:百度文库

高铁的陆续开行,带来了旅游空间的一场革命,有利于激发居民出游,也创新了旅游开

发和市场营销的传统理念。其一,城际旅游市场一体化。高铁拉近了、融合了区域关系,使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由传统的松散型、概念性合作,变为实质性的同城化、一线式。如京沪高铁在东部沿海地区造就了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联动的全新“旅游三圈”,让山东等地跻身京沪“一日游”旅游圈(济南到北京约1.5小时,到上海约2.5小时);广珠城际铁路构建了真正意义的“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把珠海、中山、江门等紧密融入。其二,城乡旅游市场紧密化。高铁所连贯的数百、上千公里沿线的停靠站点,形成了多点辐射、点线相连、连线成网的市场格局。如沪杭高铁开通后,途经上海市闵行、松江、金山区和浙江省嘉兴、杭州市,全线所设的9座车站,直接辐射和带旺了松江、乌镇、海宁、嘉兴、宋城等散客游。其三,东中西部旅游市场贯通化。高铁大大缩短了地理上的空间阻隔,使昔日遥不可及的中西部,变为一天、一昼夜即可抵达的目的地。如郑西高铁把郑州至西安由6小时多压缩为2小时以内,宁汉渝蓉客运专线将南京到成都压缩为8小时,使华东客源地到成都仅要10小时左右。由此而缩短的游客心理距离,有利于拉近与中西部的市场空间,促进了旅游景区客流量的增加。

图6 杭州与西安旅游人数增长率

资料来源:由统计年鉴整理

由图6可以看到2010年末杭州市和西安市游客人数增长率分别达到23.78%和34.67%,远高于其他年份游客人数增长率,这是由于2010年沪杭高铁和郑西高铁相继开通,使得去两市旅游变得更加快捷,游客人数大幅增加。由此可以看出,高铁的开通对沿线城市游客人数的增加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毋庸置疑,高铁的开通对沿线旅游景点、酒店以及相关旅行社等都带来实质性利好,因此相关上市公司将从中获益。

表2 主要旅游上市公司景区高铁线路情况

资料来源:由网站搜集整理

除了上述著名景区所属上市公司会从高铁建设中获益之外,大部分酒店旅行社业绩也会随之增长,例如金陵饭店、湘鄂情、全聚德、新都酒店、东方宾馆、华天酒店以及国旅联合、中国国旅等也会受益显著。


相关文章

  • 张家界旅游交通对旅游发展影响研究
  • 张家界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交通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张家界作为一个以旅游为主要产业的城市,旅游交通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在研究张家界旅游交通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张家界旅游交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 ...查看


  • 交通运输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注意: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速公路的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我国交通法规定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我国高铁专线的速度每小时至少250公里.因此在实际比较中要注意提供的交通运输方式. (2)合理. ...查看


  •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xx市xx区xxx二队道路改造工程项目 建设性质:改建 项目建设单位:xx市xx区管委会 1.1 1.1.1 1.1.2 1.1.3 1.1.4 项目负责人: 1.1.5 ...查看


  • 地理高考复习重难点知识系统整理
  • 地理高考复习重难点知识系统整理 戴氏教育 吴亚东 一.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 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②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稀少 (2) ...查看


  • 地理答题模板
  • 2015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汇编 第一版块 基础概览 一.农业小专题: ⑪ 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 气候湿润多雨: 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⑫ 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⑬ 尼罗河三角洲(南疆) ...查看


  • 新形势下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开发
  • 摘要:川西旅游业的发展为凉山旅游业迎来发展的良机,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通过对凉山州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及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开发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资源;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 ...查看


  • 2014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 第一版块 基础概览 一.农业小专题: ⑪ 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 气候湿润多雨: 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⑫ 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⑬ 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 ...查看


  •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1
  • 高考地理答题(一) 一.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二.河流洪涝灾害的 ...查看


  • 区域地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区域地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命题人:湖北蕲春一中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13个小题,共52分)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为保护传统节日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