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_(2)彼竭我盈 盈 _______________

(3)小惠未徧 徧:( ) (4)公将鼓之 鼓( )

(5)何以战 (以)( ) (6)牺牲玉帛(牺牲)( )

(7)望其旗靡(靡)( )(8)弗敢专也(弗)( )

(9)忠之属也 (属)( ) (10)遂逐齐师(师)(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肉食者鄙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

逐之。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

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答:.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

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5.用原文语句答题。(3分)

文中“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齐人三鼓) 。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B.①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C.①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D.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7.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

什么?(2分)

答: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

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

为可以追击?

8.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2分)

答: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十年春,齐师伐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郦道元《三峡》)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

师表》)

10、理解文段内容,然后填空。(每题3分,共6分)

(l)本文涉及到的战争,指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战例之一 。这

场战争中取胜的原因

是 。

( 2)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

(均用原句答)

(三)(12分)20、D(A:前一个“师”为”军队”,后一个“师”

为“老师”;B:前一个“属”为“一类”,后一个“属”为“连接”;

C:前一个“安”为“养生的东西”,后一个“安”为“怎么”。)

(2分)21 、( l )齐鲁长勺之战(l 分);取信于民(l 分),知己知

彼、把握战机(1 分,答出一点即给分)(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l

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分)22、(l)大大小小的案件,

即使不能一一去访察,但也要根据实情来对待。(2 分)( 2)我看见

他们的车辙很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去追击他们。(均意

合即可)( 2 分)

11.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何以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

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

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

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14、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1分)

答:

15.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答: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

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16、下列句中“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长跪而谢之曰

C、辍耕之垄上 D、小大之狱

17、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答:

18.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

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

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填空,2分)。

19.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

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答: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

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

句的翻泽,给1分。)

20.文段理解。(6分)

(1)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

文中的词语作答)

2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

C.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 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22.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

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地说说你的感悟。(3

分)

我的感悟: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

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

问。答对其中一个方面可得满分。

23.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6分)

齐大饥①,黔敖②为食于路,以待饿者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③,贸

贸然④而来。黔敖左奉⑤食,右执饮,曰:“嗟⑥,来食!”扬其目

而视之,曰:“予唯⑦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

不食而死。

【注释】①饥:饥荒。②黔敖:齐国富商。 ③蒙袂辑履:用袖子遮

着脸,趿拉着鞋。 ④贸贸然:眼睛昏花无神的样子。 ⑤奉:捧着。

⑥嗟:叹词,表示呼唤。 ⑦唯:因为。

2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25.你认为文中的饿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我认为:饿者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或清高的人)。

26.由上文生发出来的成语是□□□□。(2分)

27.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

的特点?(2分)

答:

28.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 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 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

29.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又是

什么?(2分) 答:

30.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分)

(1)战前:

(2)战中:

3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最后一段的内容。(2分)

答:

32.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2分)

答:

33。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一鼓作气 辙乱旗靡(2分)

34.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

(1)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35、下面语境中“故”字与“故逐之”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

A. 既克,公问其故。 B. 温故知新

C.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欲擒故纵

36.下列句中用“/”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1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7.“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

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

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2分)

答:

38.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答: 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39.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2分)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限四个字)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_(2)彼竭我盈 盈 _______________

(3)小惠未徧 徧:( ) (4)公将鼓之 鼓( )

(5)何以战 (以)( ) (6)牺牲玉帛(牺牲)( )

(7)望其旗靡(靡)( )(8)弗敢专也(弗)( )

(9)忠之属也 (属)( ) (10)遂逐齐师(师)(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肉食者鄙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

逐之。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

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答:.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

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5.用原文语句答题。(3分)

文中“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齐人三鼓) 。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B.①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C.①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D.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7.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

什么?(2分)

答: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

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

为可以追击?

8.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2分)

答: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十年春,齐师伐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郦道元《三峡》)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

师表》)

10、理解文段内容,然后填空。(每题3分,共6分)

(l)本文涉及到的战争,指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战例之一 。这

场战争中取胜的原因

是 。

( 2)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

(均用原句答)

(三)(12分)20、D(A:前一个“师”为”军队”,后一个“师”

为“老师”;B:前一个“属”为“一类”,后一个“属”为“连接”;

C:前一个“安”为“养生的东西”,后一个“安”为“怎么”。)

(2分)21 、( l )齐鲁长勺之战(l 分);取信于民(l 分),知己知

彼、把握战机(1 分,答出一点即给分)(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l

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分)22、(l)大大小小的案件,

即使不能一一去访察,但也要根据实情来对待。(2 分)( 2)我看见

他们的车辙很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去追击他们。(均意

合即可)( 2 分)

11.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何以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

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

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

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14、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1分)

答:

15.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答: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

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16、下列句中“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长跪而谢之曰

C、辍耕之垄上 D、小大之狱

17、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答:

18.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

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

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填空,2分)。

19.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

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答: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

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

句的翻泽,给1分。)

20.文段理解。(6分)

(1)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

文中的词语作答)

2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

C.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 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22.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

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地说说你的感悟。(3

分)

我的感悟: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

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

问。答对其中一个方面可得满分。

23.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6分)

齐大饥①,黔敖②为食于路,以待饿者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③,贸

贸然④而来。黔敖左奉⑤食,右执饮,曰:“嗟⑥,来食!”扬其目

而视之,曰:“予唯⑦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

不食而死。

【注释】①饥:饥荒。②黔敖:齐国富商。 ③蒙袂辑履:用袖子遮

着脸,趿拉着鞋。 ④贸贸然:眼睛昏花无神的样子。 ⑤奉:捧着。

⑥嗟:叹词,表示呼唤。 ⑦唯:因为。

2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25.你认为文中的饿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我认为:饿者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或清高的人)。

26.由上文生发出来的成语是□□□□。(2分)

27.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

的特点?(2分)

答:

28.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 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 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

29.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又是

什么?(2分) 答:

30.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分)

(1)战前:

(2)战中:

3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最后一段的内容。(2分)

答:

32.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2分)

答:

33。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一鼓作气 辙乱旗靡(2分)

34.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

(1)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35、下面语境中“故”字与“故逐之”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

A. 既克,公问其故。 B. 温故知新

C.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欲擒故纵

36.下列句中用“/”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1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7.“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

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

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2分)

答:

38.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答: 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39.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2分)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限四个字)


相关文章

  • 校本教材文化常识试题汇编(答案)(1)
  • 校本教材文化常识试题汇编 (参考答案) 初中版 1.[答案]:B 解析:"沉郁顿挫"不是李白诗的风格,而是杜甫诗的风格.李白诗的风格是雄奇飘逸.真率自然. 2.[答案]:B 解析:都德是法国作家. 3.[答案]:D 解析 ...查看


  • 2013年全国各地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语文版课外古诗文阅读
  • 2013年全国各地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课外古诗文阅读 萝岗区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1题.(10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 ...查看


  • 2008年各地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3
  • 2008年各地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 21.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查看


  • 初中文言实词虚词解释汇编
  • 初中文言实词解释汇编 A 安 (1)安逸.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养,奉养.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3)怎么.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4)安稳,安定.例:风雨不动安如山 B ...查看


  • 2014年北京中考一模名著阅读汇编
  • 2014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期末试题汇编 名著阅读 [2014东城期末]8. 名著阅读(3分) 忠诚信义,劫富济贫等,是<水浒>中英雄们的理想.为此, ① (人名)为救林冲之困,大闹野猪林:吴用.阮小二等人黄泥冈 ② (事件):英 ...查看


  • 胡适与梁漱溟东西文化论战刍议
  • 第16卷第2期2015年4月 JOURNALOF ZHENGZHOU UNIVERSITY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6No.2Apr.2015 [100 ...查看


  • 2013北京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曹刿论战(译文)
  • 2013北京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曹刿论战(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居高位享厚禄 ...查看


  • 上海书评︱罗志田:近于"学贯中西"取向的罗荣渠
  •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最近因研究梁漱溟及其在后五四时代引发的文化争论,重读了<从"西化"到 ...查看


  • 曹刿论战试题答案
  • 曹刿论战试题答案 <曹刿论战>复习题答案 知识积累 出自<左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而又详备之编年史,共60卷,18万字,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