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见
1.文明举止。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不断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着重培养学生遇见师长、同学、朋友能主动问好;说话文明、举止得体;在公共场所或参加集体活动讲究秩序、主动排队等良好行为习惯。
2.健康生活。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着重培养学生早睡早起;合理饮食;勤洗澡、勤换衣;不乱扔垃圾、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勤俭节约,主动拒绝小摊小贩商品;穿着得体,不奇装异服、不留怪异发型、不染发;
勤做家务,积极做力所能及的事;心态阳光,积极锻炼等健 康生活习惯。
3.安全自护。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组织开展安全演练活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争抢,主动礼让;不玩火、不玩水、不玩电;妥善保管好物品,严防丢失;自我保护意识强,不随便轻信陌生人等安全行为习惯。
4.有效学习。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注重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科学预习、规范书写、广泛读书、积极思维、快速记忆、大胆讲演、热烈互动、踊跃表达、主动学习、愉快学习、积极探究、大胆质疑、自我检测等良好学习习惯。
各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校文化传统等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目标和具体内容。
三、实施途径
(一)突出学校教育主渠道。学校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要牢固树立“育人”理念,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要以学生日常生活为源,从小事做起,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融入学校生活。要着重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健康生活习惯、安全行为习惯等。要切实加强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社团组织在养成教育中的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基本行为习惯的训练,不断巩固养成教育成果,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固化和定型。要开展课题研究,探求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旨在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力求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实践上有所突破。
(二)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要办好家长学校,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坚持和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了解各种家庭背景下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基础,增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学生、家长的行为体验,举行学校开放日、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三)沟通协调社会教育。要充分整合和挖掘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不断拓宽教育的途径,主动争取社区、工青妇、关工委
以及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引导全社会关心和参与学生的养成教育,调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以社区为舞台,关注和指导学生假期和双休日的生活,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和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公民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四、推进策略
(一)注重实践,开展丰富教育活动 注重活动实践,在活动中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各学校要利用班会、晨会和团队会等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和常规要求,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需要,确立一个主题,宣传一个观点,培养一种行为习惯,一项一项地抓养成。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养成教育内容进行分解,一个一个地抓落实。可以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如组织征文、演讲、宣传板报、手抄报、情景剧等比赛,开展承诺签名活动,发动学生调查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开展讨论,剖析这些行为的危害和形成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各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行为习惯主题教育月”活动。如可将3月份确定为“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组织开展“学礼仪知识、做文明学生”、“文明礼貌伴我行”、“争做文明好学生”及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标兵等评比活动。也可以通过板报、标语、班会、文明礼仪知识讲座、礼仪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知恩感恩、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良好习惯。可以将9月份确定为“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组织开展“我是学习的主人”、“争当学习标兵”、“我读书、我快乐”
等活动。还可以利用开学等契机举办学习方法讲座或学习经验交流会,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发展意识、合作探究意识、问题意识,激励学生勤奋刻苦、奋勇拼搏。
(二)强化管理,营造深厚育人氛围
各学校要加强对养成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把养成教育的任务分解落实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个环节,形成全方位、全员性、多渠道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氛围。要加强养成教育的制度建设,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学生集会、学习、生活、安全、文明礼仪等行为准则,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等管理制度,把教育与约束、自律与他律、行为方式与心理品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逐步使养成教育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根据《中小学管理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优化育人环境,使校园整洁卫生、秩序井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布置要体现养成教育主题,楼道、走廊、教室等要张贴与养成教育有关的图片、标语、名人语录、师生语录,强化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让学校成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
(三)健全机制,增强养成教育实效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必须贯穿整个学校教育全过程。要建立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工作机制,增强养成教育的可操作性,讲究工作艺术,注意工作方法,确保工作实效。一要建立、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明确各部门和教师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要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校长的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与教师的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育人意识,提高育人的艺术水平。二要建立、完善活动推进机制。要加强“小课程”开发,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与校本课程建设相结合,努力使教育活动系统化、课程化。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成长的特点,制定教育规划,确定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使养成教育的实施做到要求层次化、内容系列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很好的载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在自主管理活动中,培养良好习惯。三要探索、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行为评价和教师育人工作的评价制度。注重探索发展性评价制度与策略,逐步形成学生行为习惯评价体系和教师育人工作评价策略,激起学生健康生活、文明交往、主动学习的强烈愿望,激发教师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注意将养成教育与评选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德育常规工作结合起来,可以开展“行为规范示范学校”、“行为规范示范班级”、“行为规范示范学生”等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
(四)整体推进,形成养成教育特色。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县教育局将作为重点工作加强督查,并作为教育质量评估、督导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评比表彰的一项重要指标。各学校要根据文化立校、特色发展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在实施过程中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逐步形成与本校实际相适应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养成教育模式,在推进过程中体现文化价值,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生发展。各学校要注意收集保存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性资料,加强信息宣传,及时报送在养成教育方面的重要活动、经验总结、影像资料等信息。县教育局将每年评比表彰一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先进集
体和先进个人,并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经验。各单位要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整体联动、共同提高、形成特色,努力开创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见
1.文明举止。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不断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着重培养学生遇见师长、同学、朋友能主动问好;说话文明、举止得体;在公共场所或参加集体活动讲究秩序、主动排队等良好行为习惯。
2.健康生活。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着重培养学生早睡早起;合理饮食;勤洗澡、勤换衣;不乱扔垃圾、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勤俭节约,主动拒绝小摊小贩商品;穿着得体,不奇装异服、不留怪异发型、不染发;
勤做家务,积极做力所能及的事;心态阳光,积极锻炼等健 康生活习惯。
3.安全自护。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组织开展安全演练活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争抢,主动礼让;不玩火、不玩水、不玩电;妥善保管好物品,严防丢失;自我保护意识强,不随便轻信陌生人等安全行为习惯。
4.有效学习。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注重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科学预习、规范书写、广泛读书、积极思维、快速记忆、大胆讲演、热烈互动、踊跃表达、主动学习、愉快学习、积极探究、大胆质疑、自我检测等良好学习习惯。
各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校文化传统等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目标和具体内容。
三、实施途径
(一)突出学校教育主渠道。学校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要牢固树立“育人”理念,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要以学生日常生活为源,从小事做起,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融入学校生活。要着重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健康生活习惯、安全行为习惯等。要切实加强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社团组织在养成教育中的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基本行为习惯的训练,不断巩固养成教育成果,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固化和定型。要开展课题研究,探求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旨在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力求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实践上有所突破。
(二)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要办好家长学校,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坚持和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了解各种家庭背景下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基础,增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学生、家长的行为体验,举行学校开放日、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三)沟通协调社会教育。要充分整合和挖掘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不断拓宽教育的途径,主动争取社区、工青妇、关工委
以及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引导全社会关心和参与学生的养成教育,调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以社区为舞台,关注和指导学生假期和双休日的生活,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和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公民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四、推进策略
(一)注重实践,开展丰富教育活动 注重活动实践,在活动中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各学校要利用班会、晨会和团队会等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和常规要求,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需要,确立一个主题,宣传一个观点,培养一种行为习惯,一项一项地抓养成。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养成教育内容进行分解,一个一个地抓落实。可以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如组织征文、演讲、宣传板报、手抄报、情景剧等比赛,开展承诺签名活动,发动学生调查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开展讨论,剖析这些行为的危害和形成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各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行为习惯主题教育月”活动。如可将3月份确定为“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组织开展“学礼仪知识、做文明学生”、“文明礼貌伴我行”、“争做文明好学生”及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标兵等评比活动。也可以通过板报、标语、班会、文明礼仪知识讲座、礼仪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知恩感恩、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良好习惯。可以将9月份确定为“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组织开展“我是学习的主人”、“争当学习标兵”、“我读书、我快乐”
等活动。还可以利用开学等契机举办学习方法讲座或学习经验交流会,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发展意识、合作探究意识、问题意识,激励学生勤奋刻苦、奋勇拼搏。
(二)强化管理,营造深厚育人氛围
各学校要加强对养成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把养成教育的任务分解落实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个环节,形成全方位、全员性、多渠道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氛围。要加强养成教育的制度建设,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学生集会、学习、生活、安全、文明礼仪等行为准则,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等管理制度,把教育与约束、自律与他律、行为方式与心理品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逐步使养成教育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根据《中小学管理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优化育人环境,使校园整洁卫生、秩序井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布置要体现养成教育主题,楼道、走廊、教室等要张贴与养成教育有关的图片、标语、名人语录、师生语录,强化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让学校成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
(三)健全机制,增强养成教育实效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必须贯穿整个学校教育全过程。要建立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工作机制,增强养成教育的可操作性,讲究工作艺术,注意工作方法,确保工作实效。一要建立、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明确各部门和教师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要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校长的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与教师的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育人意识,提高育人的艺术水平。二要建立、完善活动推进机制。要加强“小课程”开发,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与校本课程建设相结合,努力使教育活动系统化、课程化。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成长的特点,制定教育规划,确定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使养成教育的实施做到要求层次化、内容系列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很好的载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在自主管理活动中,培养良好习惯。三要探索、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行为评价和教师育人工作的评价制度。注重探索发展性评价制度与策略,逐步形成学生行为习惯评价体系和教师育人工作评价策略,激起学生健康生活、文明交往、主动学习的强烈愿望,激发教师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注意将养成教育与评选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德育常规工作结合起来,可以开展“行为规范示范学校”、“行为规范示范班级”、“行为规范示范学生”等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
(四)整体推进,形成养成教育特色。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县教育局将作为重点工作加强督查,并作为教育质量评估、督导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评比表彰的一项重要指标。各学校要根据文化立校、特色发展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在实施过程中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逐步形成与本校实际相适应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养成教育模式,在推进过程中体现文化价值,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生发展。各学校要注意收集保存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性资料,加强信息宣传,及时报送在养成教育方面的重要活动、经验总结、影像资料等信息。县教育局将每年评比表彰一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先进集
体和先进个人,并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经验。各单位要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整体联动、共同提高、形成特色,努力开创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