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小小班幼儿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猜猜里面有什么

活动目标:

在说说、摸摸、猜猜、玩玩、尝尝的过程中,让幼儿通过触觉感受物体的软硬、形状(方与圆)

活动材料:

在封闭的纸箱上剪一个10厘米×10厘米的洞,用钉书钉或胶水在纸箱的内壁上固定一些碎片材料,就像窗帘那样将洞口遮住。另准备一些方形的巧克力、苹果、小汽车、小兔子绒毛玩具。

活动过程:

1. 教师对幼儿说:“你觉得这个盒子里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里面有东西呢?”

2. 让幼儿尝试摸苹果和巧克力,并一起品尝食物。

3. 请几位幼儿来摸,并不断地用语言提问、引导:“你觉得是什么,是方的还是圆圆的,硬硬的还是软软的?像什么呢?”这样能够引发幼儿的原有经验,丰富幼儿的语言。

4. 在请幼儿品尝的同时,鼓励幼儿说:我要吃方方的巧克力或者圆圆的苹果,激发幼儿再次摸的兴趣。

5。让幼儿尝试摸软硬不同的东西(如毛绒玩具、小汽车),向幼儿提问:“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像什么一样软软的?是不是橡皮泥?是不是小被子?要仔细摸一摸,什么地方都要摸到。”让幼儿闭上眼睛再来摸一摸,并且提问摸到了什么地方。

小班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摆放树叶

活动目标:

通过对树叶的摆放,让幼儿对形状产生一定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形状知觉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用具:

收集到的树叶、胶水、线、纸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按树叶的形状进行分类

(2)给出一个简单的形状,让幼儿把树叶也摆成这种形状,并把它们粘贴在纸上面。

(3)通过穿孔,用线把树叶串起来。不用穿孔,直接把树叶卷起来。

(4)自由发挥想象,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树叶。

中班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搭建积木

活动目标:

通过积木的搭建,提高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触觉、视觉共同发展,锻炼幼儿的肢体控制能力。搭建过程,有利于幼儿观察和模仿能力的提供,促进幼儿形状知觉和空间知觉的完善。

活动用具:

各种积木

活动过程:

1. 学会积木的搬运。通过手的触摸,感受积木的质地;通过观察,能过感受积木的形状和颜色。

2. 把搬运的积木按形状要求放置。

3. 把搬运的积木按颜色要求放置。

4. 按给出图片的形状堆放积木。

5. 自由想象,自由搭建积木,并且表述出搭建结果的意义。

大班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活动目标:

运用多种感官感受味道并进行通感联想,发展感知能力;练习用“首先„„然后„„再次„„最后”句式进行连贯讲述;能自己制作统计表,将酸甜苦辣标志、对应的食物及数量较清楚地表示在图表中。

活动材料:

1. 酸、甜、苦、辣的食物,如山楂、软糖、炒苦瓜、辣椒酱、醋、糖水、咖啡、辣椒水。

2. 表现酸、甜、苦、辣的表情照片。

3. 统计表、水彩笔等。

4. 活动前请幼儿将手洗干净。

活动过程:

1. 教师说出盘中食物的名称,提出品尝要求:记住所品尝食物的顺序及味道。幼儿边自由品尝,边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2.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品尝过程:先尝什么,味道怎么样;然后尝什么,味道怎么样;最后尝什么,味道又怎么样。

3. 游戏:看表情猜味道

(1)请个别幼儿喝杯中的水,喝完后不要直接告诉大家喝的水是什么味道的。而是通过表情,让大伙儿猜猜是什么味道。

(2)揭晓答案,各自表现出酸、甜、苦、辣的表情

(3)看看照片中老师的表情表现的是哪种味道。

4. 拓展思路,启发幼儿说出更多酸、甜、苦、辣味道的食物。对每一种味道的联想分别采用小组竞赛、男女对抗、击鼓传花等形式进行,鼓励幼儿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答案。

5. 进行通感联想

(1)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合的水彩笔与酸、甜、苦、辣的味道相匹配。

(2)老师对味道、表情、色彩的互通性进行简单小结,激发幼儿再次探究的愿望。

6. 绘制统计表

(1)教师讲解要求:统计表第一排:酸、甜、苦、辣味道标识(表情或颜色),第二排:相对应的食物,第三排:统计数量,比比谁统计的数量多。

(2)幼儿绘制统计表,教师巡回指导。

(3)相互介绍自己的统计。

(4)评选出各项统计冠军。

小小班幼儿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猜猜里面有什么

活动目标:

在说说、摸摸、猜猜、玩玩、尝尝的过程中,让幼儿通过触觉感受物体的软硬、形状(方与圆)

活动材料:

在封闭的纸箱上剪一个10厘米×10厘米的洞,用钉书钉或胶水在纸箱的内壁上固定一些碎片材料,就像窗帘那样将洞口遮住。另准备一些方形的巧克力、苹果、小汽车、小兔子绒毛玩具。

活动过程:

1. 教师对幼儿说:“你觉得这个盒子里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里面有东西呢?”

2. 让幼儿尝试摸苹果和巧克力,并一起品尝食物。

3. 请几位幼儿来摸,并不断地用语言提问、引导:“你觉得是什么,是方的还是圆圆的,硬硬的还是软软的?像什么呢?”这样能够引发幼儿的原有经验,丰富幼儿的语言。

4. 在请幼儿品尝的同时,鼓励幼儿说:我要吃方方的巧克力或者圆圆的苹果,激发幼儿再次摸的兴趣。

5。让幼儿尝试摸软硬不同的东西(如毛绒玩具、小汽车),向幼儿提问:“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像什么一样软软的?是不是橡皮泥?是不是小被子?要仔细摸一摸,什么地方都要摸到。”让幼儿闭上眼睛再来摸一摸,并且提问摸到了什么地方。

小班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摆放树叶

活动目标:

通过对树叶的摆放,让幼儿对形状产生一定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形状知觉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用具:

收集到的树叶、胶水、线、纸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按树叶的形状进行分类

(2)给出一个简单的形状,让幼儿把树叶也摆成这种形状,并把它们粘贴在纸上面。

(3)通过穿孔,用线把树叶串起来。不用穿孔,直接把树叶卷起来。

(4)自由发挥想象,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树叶。

中班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搭建积木

活动目标:

通过积木的搭建,提高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触觉、视觉共同发展,锻炼幼儿的肢体控制能力。搭建过程,有利于幼儿观察和模仿能力的提供,促进幼儿形状知觉和空间知觉的完善。

活动用具:

各种积木

活动过程:

1. 学会积木的搬运。通过手的触摸,感受积木的质地;通过观察,能过感受积木的形状和颜色。

2. 把搬运的积木按形状要求放置。

3. 把搬运的积木按颜色要求放置。

4. 按给出图片的形状堆放积木。

5. 自由想象,自由搭建积木,并且表述出搭建结果的意义。

大班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活动目标:

运用多种感官感受味道并进行通感联想,发展感知能力;练习用“首先„„然后„„再次„„最后”句式进行连贯讲述;能自己制作统计表,将酸甜苦辣标志、对应的食物及数量较清楚地表示在图表中。

活动材料:

1. 酸、甜、苦、辣的食物,如山楂、软糖、炒苦瓜、辣椒酱、醋、糖水、咖啡、辣椒水。

2. 表现酸、甜、苦、辣的表情照片。

3. 统计表、水彩笔等。

4. 活动前请幼儿将手洗干净。

活动过程:

1. 教师说出盘中食物的名称,提出品尝要求:记住所品尝食物的顺序及味道。幼儿边自由品尝,边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2.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品尝过程:先尝什么,味道怎么样;然后尝什么,味道怎么样;最后尝什么,味道又怎么样。

3. 游戏:看表情猜味道

(1)请个别幼儿喝杯中的水,喝完后不要直接告诉大家喝的水是什么味道的。而是通过表情,让大伙儿猜猜是什么味道。

(2)揭晓答案,各自表现出酸、甜、苦、辣的表情

(3)看看照片中老师的表情表现的是哪种味道。

4. 拓展思路,启发幼儿说出更多酸、甜、苦、辣味道的食物。对每一种味道的联想分别采用小组竞赛、男女对抗、击鼓传花等形式进行,鼓励幼儿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答案。

5. 进行通感联想

(1)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合的水彩笔与酸、甜、苦、辣的味道相匹配。

(2)老师对味道、表情、色彩的互通性进行简单小结,激发幼儿再次探究的愿望。

6. 绘制统计表

(1)教师讲解要求:统计表第一排:酸、甜、苦、辣味道标识(表情或颜色),第二排:相对应的食物,第三排:统计数量,比比谁统计的数量多。

(2)幼儿绘制统计表,教师巡回指导。

(3)相互介绍自己的统计。

(4)评选出各项统计冠军。


相关文章

  • 儿童听知觉能力的培养
  • 儿童听知觉能力的培养 2009-08-11 12:38:57| 分类: 阅读29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了解孩子的听知觉水平 就如同其他方面一样,孩子的听知觉也是一步步发展的.孩子出生后,耳朵内会存留部分羊水,所以 刚开始会发现 ...查看


  • 儿童发展心理学总复习资料
  • 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 1. 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 2.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 3. 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 4. 探究不同环境 ...查看


  • 逻 辑 狗
  • 逻 辑 狗 --提升儿童思维品质全面开发智力潜能. 智力:成功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并表现出良好适应性的能力. 思维:指理性认识,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所以早期教育中重要的是提升幼儿思维水平. 非智力因素:观察能力,分类能力,空间能力,专注心理品质 ...查看


  • 浅谈蒙台梭利的儿童敏感期2 - 副本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设计) 课题名称: 浅谈蒙台梭利的儿童敏感期 姓 名: 练瑶瑶 准考证号: 专 业: 学前教育 年 级: 13级 指导教师: 庄曼莉 2014年3月18日 浙江温州 课 题 摘 要 在儿童成长过程 ...查看


  • 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
  •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 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钱峰 汪乃铭主编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一.掌握以下概念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客观环境 遗传素质 1无条件反射P7: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 ...查看


  • 视知觉学习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
  • 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3):334~339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视知觉学习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 宋 艳 曲 折 管益杰1 高定国2 丁玉珑2 (1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 ...查看


  • 专升本学前教育心理学课本重点
  • 一. 绪论 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0-6.7岁) 2. 心理发展的特点 ① 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② 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③ 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关键期.危机期) ④ 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3. ...查看


  • 感觉统合训练
  • 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感觉包括听知觉.前庭平衡觉.本体感觉.触觉和视知觉.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简称SI)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 ...查看


  •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好玩的坦克车
  • 设计思路中班幼儿身体逐渐结实,体力也相对较好,此时他们精力充沛,基本动作更为灵活,动作能力也明显提高.根据中班幼儿这些显着特点,我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 本次活动的运动器材"坦克车"是我利用废旧的纸箱制成(受邻居奥伊斯嘉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