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周正刚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善文化是其基本内核和精神瑰宝。 和善文化源于上古文化和诸子百家,其丰富思想蕴藏和贯通于儒佛道显学,在中华大地传承数千年,历经沧桑,弥久弥新,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思想基石和瑰宝。从根本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谐、和善、和平型文化,和善文化的丰富内涵突出地表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在思想观念上,推崇和彰显和善理念,以和善作为其思想与学说的出发点或哲学根基。儒家学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其核心理念是“仁爱”,仁者爱人。佛家的核心思想是“慈悲”,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道家强调“清静无为”,提倡循道以行,率理而动,一切顺其自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要求兼爱互利,兴利除弊。这些无不体现着和善的理念和思想,表明和善是传统文化的内核和要义。
其二,在理想信念方面,崇尚和谐、和善,以和善为基本信念和道德追求。中国古代早就有“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追求。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君子”是迈向“圣人”的起点,强调“君子喻于义”,要求人们都自觉当“君子”,积德行善,养天地浩然正气。道家的最高典范是“真人”,追求的理想人格是清静、无为、不争,是只为社会、大众谋利益而不追求个人名利的人。“协和万邦”、“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历来是中华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理想目标的追求和期盼。
其三,在价值取向上,中国传统文化以善为本,以和为贵,追求和善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儒佛道三家都强调“天人合一”,主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足常乐”、“自治其心”。在价值取舍上,孔子把“民信”看得比“足兵”、“足食”更重要、更不能舍弃,强调“民无信不立”。佛家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约束人们弃恶从善。道家要求返朴归真,其旨意无不体现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身心和谐的基本取向。从古至今,和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信奉的普适价值,其核心思想不因时空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其四,在思维方式上,以和善为致思的方向和路径,强调知行合一,在思维中展示和善的精神和人文关怀。儒佛道三家都强调“中庸”、“中和”、“中道”、“圆融”,反对二元对立思维。儒家推崇“中庸之道”,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不走极端,适中和善地看待和处理问题。道家坚持相对思维,强调祸福相倚、苦乐共生、盛极而衰,要求人们中庸、平和、淡定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禅宗要求“禅修入心”,讲究“顿悟”,“心中有佛即佛”,强调通过直觉思维平衡慰藉心理。 其五,在行为规范上,主张“和为贵”、“与人为善”、“从善如流”,以和善为根本准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孔子主张“欲而不贪”,力推“三戒”,即戒色、戒气、戒得;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做到“温、良、恭、俭、让”,“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佛家教义的主要思想就是鼓励人们行善,
勿恶;忍耐,戒欲;惩恶扬善。佛家有“五戒十善”的基本规范和教条,用“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戒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正由于和善文化的滋养和浸润,成就了中国礼仪之邦、德治善政的大国形象,为世人所效法和景仰。
和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周正刚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善文化是其基本内核和精神瑰宝。 和善文化源于上古文化和诸子百家,其丰富思想蕴藏和贯通于儒佛道显学,在中华大地传承数千年,历经沧桑,弥久弥新,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思想基石和瑰宝。从根本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谐、和善、和平型文化,和善文化的丰富内涵突出地表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在思想观念上,推崇和彰显和善理念,以和善作为其思想与学说的出发点或哲学根基。儒家学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其核心理念是“仁爱”,仁者爱人。佛家的核心思想是“慈悲”,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道家强调“清静无为”,提倡循道以行,率理而动,一切顺其自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要求兼爱互利,兴利除弊。这些无不体现着和善的理念和思想,表明和善是传统文化的内核和要义。
其二,在理想信念方面,崇尚和谐、和善,以和善为基本信念和道德追求。中国古代早就有“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追求。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君子”是迈向“圣人”的起点,强调“君子喻于义”,要求人们都自觉当“君子”,积德行善,养天地浩然正气。道家的最高典范是“真人”,追求的理想人格是清静、无为、不争,是只为社会、大众谋利益而不追求个人名利的人。“协和万邦”、“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历来是中华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理想目标的追求和期盼。
其三,在价值取向上,中国传统文化以善为本,以和为贵,追求和善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儒佛道三家都强调“天人合一”,主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足常乐”、“自治其心”。在价值取舍上,孔子把“民信”看得比“足兵”、“足食”更重要、更不能舍弃,强调“民无信不立”。佛家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约束人们弃恶从善。道家要求返朴归真,其旨意无不体现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身心和谐的基本取向。从古至今,和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信奉的普适价值,其核心思想不因时空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其四,在思维方式上,以和善为致思的方向和路径,强调知行合一,在思维中展示和善的精神和人文关怀。儒佛道三家都强调“中庸”、“中和”、“中道”、“圆融”,反对二元对立思维。儒家推崇“中庸之道”,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不走极端,适中和善地看待和处理问题。道家坚持相对思维,强调祸福相倚、苦乐共生、盛极而衰,要求人们中庸、平和、淡定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禅宗要求“禅修入心”,讲究“顿悟”,“心中有佛即佛”,强调通过直觉思维平衡慰藉心理。 其五,在行为规范上,主张“和为贵”、“与人为善”、“从善如流”,以和善为根本准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孔子主张“欲而不贪”,力推“三戒”,即戒色、戒气、戒得;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做到“温、良、恭、俭、让”,“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佛家教义的主要思想就是鼓励人们行善,
勿恶;忍耐,戒欲;惩恶扬善。佛家有“五戒十善”的基本规范和教条,用“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戒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正由于和善文化的滋养和浸润,成就了中国礼仪之邦、德治善政的大国形象,为世人所效法和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