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至人"蕴含的美学思想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卷第1期Vol. 2,No. 1

            2001年3月Mar. ,2001Journal of Wuxi U 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文章编号】1009-5926(2001) 01-0016-04

论庄子“至人”蕴含的美学思想

那张军

(江南学院高教研究室, 江苏无锡214063)

  [关键词]庄子“; 至人”; 精神美; 美学思想; 与天为一; 无为无己; 形全精复; 坐忘

  [摘 要]庄子“至人”的审美标准是:与天为一、无为无己、形全精复。其中蕴含的美学思想正

是笔者所推崇的:至人最美, 至人之美突出精神美, 知识分子通过“坐忘”而成至人。  [中图分类号]B 22315[文献标识码]A

On the Aesthetics of Zhuangzi ’s Perfect H NA 2ZHAN (Office of Higher Education 214063, China )

K ey w ords :Zhuangzi ; ”; aesthetics ; aesthetic ideas ; over soul ; without con 2duct and self ; ideal Abstract :of Zhuangzi ’s viewpoint of perfect personality are :Over Soul , Without Self ,and Divine Nature. The aesthetic ideas of the standards are what the paper advocates :Niceis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and its nicety is Spiritual aesthetics , and intellectuals can turn to perfect personality through ideal peripatetics.

  庄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 同时也可以说是先秦时代美学思想的开拓者。庄子著作中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以及美学思想的论述, 对中国美学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分散在《庄子》各篇中的“至人”美学观点。“至”, 自然尽美, 最高的自由境界。由此, 用“至人”来概括庄子的理想人格、审美体系是恰当的①。

合分, 构成万物生死存灭诸般变化“, 通天下一气耳”。人———宇宙中的一分子, 也由“气”组成。“人之生, 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

人应该顺应宇宙的变化“与天为一”, 。庄子后学所写《达生》称:天地者, 万物之父母也, 合则成体, 散则成始。形精不亏, 是谓能移; 精而又精, 反以相天。

可见, 人之“与天为一”, 就是为自身还原到生成自己的宇宙中去, 与宇宙合而不一。其次, 人还要与宇宙的变化相推移, 随它的流动聚散而长而衰, 以至无穷。庄子在他充满幻想的“至人”描述里, 渗透着为宇宙自然美所笼罩的人生追求。

2 “无为”

一、庄子的理想人格的设计

1 “与天为一”

(又称在庄子看来, 宇宙的本体是“道”“天”、

) 。它“天地”, 大体相当今天所说的“自然”“有情有

信, 无为无形, 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 是依附于万物“无所不在”的自然法则②。

(或) 生“道”“天”“气”。“阴”、“阳”二气的聚散

  收稿日期:2000-09-25; 修订日期:2000-11-25.

作者简介:那张军(1952-) , 男(满族) , 江苏无锡人, 馆员.

如何进行这种追求, 达到预想的目标呢? 关键在“无为”

第1期那张军:论庄子“至人”蕴含的美学思想 17

“无为”是“道”或“天”的特征:它茫然若无存却

无处不在, 它自然产生不显形迹却神妙无穷。它悄悄地运行, 化育万类, 繁衍着一代又一代。它无要求, 无积累, 静静地来, 又默默地去。

人要“与天为一”, 首先应该象“它”那样“无为”, 做到不营谋俗务, 不趋利, 不避害, 不妄求。不知邀功, 不知自馁; 不贪恋生, 不厌恶死。断绝名利、荣辱、毁誉的念头。理事任物, 听其自然; 安时处顺, 哀乐莫入。总之, 庄子推原宇宙的大美“, 无为”“, 不作”, 是颇得一些彻悟学者的崇尚。

3 “无己”

心态健康、精神充沛。

因此, 庄子所谓“至人”正是“率真、崇善、臻美”完整的理想人格设计。他的美学造诣在于: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之美以造就美的人。

二、庄子“至人”蕴含的美学思想

1 “至人”最美

美必须是形象。“至人”不仅精神充足健康; 而且形体健全美好“肌肤若冰雪, , 绰约若处子”。“至人”之美, 一望而知。但形象的东西不一定就美, 还得从本质上分析它是否体现了真与善, 因为“美的

[2]

本质是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至人”之美在于“他”能与天地为一, 推原天地的“大美”。

(天”) , 是宇庄子认为万物之母在“、“地”

(众宙间最高的实体。“, 。“道”的本质

“无为”。郭象注。“道”或“天地”的

郭象注“至人无己”说“:无己放顺物, 顺物而至

矣。”他注意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徐复观先生将这种关系分析得更为明晰透辟“:庄子的‘无己’, 让自己的精神, 从形骸中突破出来, 而上升到自己与万

[1]

物相通的根源之地”。《齐物论》记载南郭子綦答

颜成子问“今者吾丧我”, 正是这样一种境界。庄子的“无己”恰好与当代社会倡导的“无私”、“忘我”精神相吻, 所以更是受到今日莘莘学子的赞道。

其实, 要做到“无己”并非容易, 体一切的精神束缚。界的名利、得失、之忧、, 要靠主体超越世人的视角, 。有生必有死, 有得必有失。人间一切纷扰都与日出日落、四时运行一样正常。要想建立这样一个视角, 必须“离形去知”。“离形去知”实现之日, 也就是精神突破形骸“, 游心于物之初”之时。“离形去知”也就是做到了“无己”。

4 “形全精复”

, 就是指宇宙按自身规律运转, 排除一切外

来的尤其是人为的影响。观照体验这样的“大美”(得至美”) 就能获得极大的愉悦, 游心于美的王国“

(游乎至乐”) 。其实, 宇宙运行并不那么绝对““无为”。人之所以号称万物之灵, 正因为他具有认识自然规律, 掌握它, 利用它, 影响改造自然同时保护发展自己的能动性。大自然已经受到并将继续接受人的影响。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有一定道理, 不过, 庄子还是给人打开了通向宇宙的大门, 引导人在宇宙中寻找审美追求的目标, 较高层次的美育过程正是肯定了庄子这一点。

庄子认为“, 至人”之美与天地“无为”之美是一致的, 所以“至人”必然“法天贵真”。“法天”, 即按天道(自然规律) 行事。“天”无为, 我亦无为。“贵真”, 即贵在保持人未受戕损的真性。戕残人性, 导致人性异化, 是对于“真性”的反动, 拨乱反正, 使人性复归

, 才是“贵真”。复归的目标, 是原始的朴素的人性; 就社会前进的必然来说, 这实质是不足取法的倒退。但这种“贵真”又含有尊重客观事实的一面。《秋水》里记北海若对河伯说:牛马四条腿叫天然; 给马戴上辔头, 用缰绳穿过牛鼻, 叫做人为。以人为破坏天然, 毁灭性命, 万万不可。“谨守而勿失, 是谓反其真。”庄子没有区别遵循规律与违反规

“无为”“、无己”, 用庄子后学的话来说, 就是要“弃事遗生”。“弃事则形不劳, 遗生则形不亏”, 保

持“形全精复”的良好状态。《大宗师》里的女亻禹因“闻道”, 年虽长“而色如, 孺子”, 是这方面的突出例子。姑射山上的神人, “肌肤若冰雪, 绰约若处子”, 其“德”“旁礴万物以为一”“, 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 也是内外兼养的典型。庄子的“至人”标准是:容貌静寂安祥, 额头宽大恢宏, 冷肃似秋, 温暖如春, 神态巍峨而不畏缩, 介然不群却不固执, 心志开阔不知浮华, 内心充实, 舒畅自适, 面色可亲, 品德宽厚, 引人归依。“形全精复”, 笔者理解为:既维护形体的健全, 又保持

①本文的研究主要根据《庄子》“内篇”, 兼采“外篇”、“杂篇”中能代表庄子美学思想的章节。②《知北游》“:天不得不高, 地不得不广, 日月不得不行, 万物不得不冒, 此其道与! ”③《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 天地之本”。

 18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卷

律两种不同的“人为”固然不对, 若从后一种“人为”立论, 我们可以悟出妄施人为, 破坏客观必然的为害无穷。从这一方面来理解“至人”, 之美与求真与合规律性之间就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

塑造“至人”之美在于得天地之“至美”、“游乎至乐”。“游”, 是一种超功利的自由的活动。“游乎至乐”, 体验天地的“大美”、“至美”, 超越了人间实用功利目的, 心胸无比开阔, 精神境界大大提高, 人性复归为素朴纯洁, 社会恢复美德风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 呼唤这样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笔者认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不求实用功利目的, 却使更高更大的功利目的成为现实。套用老庄“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 这就叫“无善而无不善”。这一辩证观点的现实化又是以“法天贵真”为前提的。这样, 向善与求真又统一起来了。

2 精神美至上

(本质种“才全而德不形”的特殊形态的美“, 才全”

健全) 乃是结合的关键。这种美的意义已为许多事实所证明。孙悟空、铁拐李等许多神话人物的形象至今已妇孺皆知, 交口称誉, 说明庄子堪称浪漫主义美学原则的创始人; 保尔、张海迪、史光柱等时代

英雄人物被当代青年景仰学习, 证明庄子这一美学原则的威力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3 通过“坐忘”塑造“至人”之美所谓“坐忘”就是“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关键在“离形去知”, 耐得住寂寞。

(堕肢“离形”, 表层的意思是忘掉自己的形体“

) ; 往深层分析, 则是从宇宙变化的高度看人的体”

现实存在。前面说过, 同宇宙万物一样, 人也由“气”组成, 人的形体, 无论存与亡, 不过是“气”的一种转换形式。“气”常在, , 死亡的到的“箕踞鼓盆而歌”。

, 我独何能无慨然! 察其始, 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 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指气息) 。杂乎芒芴之间, 变而有气, 气变而有形, 形变而有生, 今又变而之死, 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 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 自以为不通乎命, 故止也”。

“去知”, 汤一介先生指出就是“去掉分解性和

[3]概念性的认知活动”。不析事理, 不辨是非, 一切听其自然。为什么? “名也者, 相轧也; 知也者, 争之器也。”崇尚“无为”, 必须“去知”“, 无为名尸, 无为谋府, 无为事任, 无为知主

。体尽无穷, 而游无朕”。

庄子在论“形全精复”之中着意突出精神之美。

他笔下形残德全的人如卫人哀骀它, 长相极丑, 知见不超出人世; 从不说教什么, 人; 高官厚禄如宰相他也不感兴趣舍不得离开; 妾; 。; 但精神却超尘绝俗。, 从万物相同的一面来看万物, 故此物与彼物都是同一的。不但断了脚不会令他沮丧, 就是生与死的大事, 天覆地堕的巨变, 也难以影响他。因此他任物之自然, 对学生施不教之教, 学生受教于潜移默化而倾倒于他的教诲, 跟从他学习的人和跟孔子一样多。

庄子认为, 这些人能通晓宇宙变化的法则, 外天下, 外万物, 外生死———形体残缺与否都一样, 都算不了什么“; 不与物迁”“与物为春”, , 始终保持自由明彻的心境。庄子还以他们的事例, 提炼出如下的结论:

———人最重要的是修养精神品德美, 它可令人忘掉形体的残缺, 这就叫“德有所长, 而形有所忘”。———精神品德之美太重要了, 以至于暂时舍弃形体之美也不可惜。所以庄子曾借意而子之口肯

定“无庄之失其美”。

“突出”一物并不意味否定其它事物。如果庄子仅止于此, 那也无可非议; 但庄子由此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庄子的创造在于从“德有所长, 而形有所忘”出发, 把形体的丑陋残缺与精神美结合成一

“离形去知”方能“同于大通”, 这是一个意味无

穷的“体道”的过程。《大宗师》记女亻禹谈“体道”, 首先要谨守宇宙之道“三日而后能外天下”, “七日而, 后能外物”“, 九日而后能外生”“而后能朝彻”, 即心境清明洞彻“, 而后能见独”即洞见独立无侍之道, “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即突破死生观念的束缚。这时人已去除一切障碍, 精神升华, 与“道”融合为一, 成为“至人”。

三、庄子“至人”审美标准的实质内涵

综上所述, 可以看到:庄子往往从“天”来谈“人”, 这种理想的“至人”是超越社会和群体的个人, 是有一定超前意识的“文化精英”。他不像孔、

④《大宗师》, 成玄英疏“:无庄, 古之美人, 为闻道故不复庄饰, 而自忘其美色也”。

第1期那张军:论庄子“至人”蕴含的美学思想 19

孟那样从协调人际关系出发设计“人”, 那种理想的

“君子”是处于群体之中为当时社会的和谐而奋斗的个人。

有人据此说庄子的论述是“逃避现实的自我催

[4]

眠”, 是“悲观厌世主义、个人利己主义”, 企图将他的思想全盘否定。笔者颇不以为然。评价古人的思想必须坚持从古人所处历史条件出发, 而不能用今人眼光加以苛求; 并且要从多种角度全面地进行评估。

诚然, 庄子强调个体, 强调“与天为一”、“得至美游乎至乐”, 在撇开其立论的历史背景的条件下(如果有人这样) , 确实会导致淡漠社会责任感, 忽视群众意愿, 我行我素。庄子美学思想之当代负价值的一面的确不应忽视。

但只要联系庄子的时代看问题, 就可以发现另外一些东西。庄子处于变革的时代。历史以巨大的代价换来自己的进步———其中既有必须付出的部分, 也有新的统治者竞相聚敛、攻伐无度的成分。刘向说:诸侯“并大兼小, 暴师经岁, 流血满野; 不相亲, 兄弟不相安, 夫妇离散, ]

方面的证明。看世界, 火, 。《列御寇》记庄子面

对得到宋王“赐车十乘”的人, 指责宋王偃的暴虐甚

于骊龙, 他的统治将使下民变成齑粉, 足以说明这一点。因此庄子有许多受到今人指责的说法, 如“为善无近名, 为恶无近刑”“彼且为婴儿, 亦与之;

为婴儿; 彼且为无町畦, 亦与之为无町畦; 彼且为无崖, 亦与之为无崖”, 等等。而当代学者理解庄子, 实际上是告诉处于下层的苦难者“如何在丑恶世界中保持住内心的自尊与自爱”“, 如何在‘无逃乎天地之间’的险恶中‘游刃有余’地养生, 以尽天

[6]年”。庄子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个个生活在“其生可乐, 其死可葬”的理想世界“至美”的人, 看似脱离现实, 却包含对现实的深切关注。他哪里又只是为自己设计人格! ———笔者特别推崇庄子这一点。

如今, 我们尤其要注意庄子美学思想中有孔、孟等所未曾涉及的地方———理想人格设计及其精神美的, 审美主机它要求主体的精神不, 否则很难进入“心与物游”、的境界。美育离不开审美活动。美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即审美主体) 只有通过审美活动观照具有美的潜能的人、事、物, 才能净化心灵, 完成自身精神之美的塑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庄子“至人”个体精神自由的论述, 仍被今日美育理论借鉴。

[参 考 文 献]

[1]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李泽厚. 美学论集[M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汤一介. 再论中国哲学的真善美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0(3) :27~37. [4]何兆武. 中国思想发展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5]朱伯昆. 先秦伦理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6]崔大华. 庄学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秦和平)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卷第1期Vol. 2,No. 1

            2001年3月Mar. ,2001Journal of Wuxi U 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文章编号】1009-5926(2001) 01-0016-04

论庄子“至人”蕴含的美学思想

那张军

(江南学院高教研究室, 江苏无锡214063)

  [关键词]庄子“; 至人”; 精神美; 美学思想; 与天为一; 无为无己; 形全精复; 坐忘

  [摘 要]庄子“至人”的审美标准是:与天为一、无为无己、形全精复。其中蕴含的美学思想正

是笔者所推崇的:至人最美, 至人之美突出精神美, 知识分子通过“坐忘”而成至人。  [中图分类号]B 22315[文献标识码]A

On the Aesthetics of Zhuangzi ’s Perfect H NA 2ZHAN (Office of Higher Education 214063, China )

K ey w ords :Zhuangzi ; ”; aesthetics ; aesthetic ideas ; over soul ; without con 2duct and self ; ideal Abstract :of Zhuangzi ’s viewpoint of perfect personality are :Over Soul , Without Self ,and Divine Nature. The aesthetic ideas of the standards are what the paper advocates :Niceis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and its nicety is Spiritual aesthetics , and intellectuals can turn to perfect personality through ideal peripatetics.

  庄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 同时也可以说是先秦时代美学思想的开拓者。庄子著作中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以及美学思想的论述, 对中国美学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分散在《庄子》各篇中的“至人”美学观点。“至”, 自然尽美, 最高的自由境界。由此, 用“至人”来概括庄子的理想人格、审美体系是恰当的①。

合分, 构成万物生死存灭诸般变化“, 通天下一气耳”。人———宇宙中的一分子, 也由“气”组成。“人之生, 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

人应该顺应宇宙的变化“与天为一”, 。庄子后学所写《达生》称:天地者, 万物之父母也, 合则成体, 散则成始。形精不亏, 是谓能移; 精而又精, 反以相天。

可见, 人之“与天为一”, 就是为自身还原到生成自己的宇宙中去, 与宇宙合而不一。其次, 人还要与宇宙的变化相推移, 随它的流动聚散而长而衰, 以至无穷。庄子在他充满幻想的“至人”描述里, 渗透着为宇宙自然美所笼罩的人生追求。

2 “无为”

一、庄子的理想人格的设计

1 “与天为一”

(又称在庄子看来, 宇宙的本体是“道”“天”、

) 。它“天地”, 大体相当今天所说的“自然”“有情有

信, 无为无形, 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 是依附于万物“无所不在”的自然法则②。

(或) 生“道”“天”“气”。“阴”、“阳”二气的聚散

  收稿日期:2000-09-25; 修订日期:2000-11-25.

作者简介:那张军(1952-) , 男(满族) , 江苏无锡人, 馆员.

如何进行这种追求, 达到预想的目标呢? 关键在“无为”

第1期那张军:论庄子“至人”蕴含的美学思想 17

“无为”是“道”或“天”的特征:它茫然若无存却

无处不在, 它自然产生不显形迹却神妙无穷。它悄悄地运行, 化育万类, 繁衍着一代又一代。它无要求, 无积累, 静静地来, 又默默地去。

人要“与天为一”, 首先应该象“它”那样“无为”, 做到不营谋俗务, 不趋利, 不避害, 不妄求。不知邀功, 不知自馁; 不贪恋生, 不厌恶死。断绝名利、荣辱、毁誉的念头。理事任物, 听其自然; 安时处顺, 哀乐莫入。总之, 庄子推原宇宙的大美“, 无为”“, 不作”, 是颇得一些彻悟学者的崇尚。

3 “无己”

心态健康、精神充沛。

因此, 庄子所谓“至人”正是“率真、崇善、臻美”完整的理想人格设计。他的美学造诣在于: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之美以造就美的人。

二、庄子“至人”蕴含的美学思想

1 “至人”最美

美必须是形象。“至人”不仅精神充足健康; 而且形体健全美好“肌肤若冰雪, , 绰约若处子”。“至人”之美, 一望而知。但形象的东西不一定就美, 还得从本质上分析它是否体现了真与善, 因为“美的

[2]

本质是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至人”之美在于“他”能与天地为一, 推原天地的“大美”。

(天”) , 是宇庄子认为万物之母在“、“地”

(众宙间最高的实体。“, 。“道”的本质

“无为”。郭象注。“道”或“天地”的

郭象注“至人无己”说“:无己放顺物, 顺物而至

矣。”他注意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徐复观先生将这种关系分析得更为明晰透辟“:庄子的‘无己’, 让自己的精神, 从形骸中突破出来, 而上升到自己与万

[1]

物相通的根源之地”。《齐物论》记载南郭子綦答

颜成子问“今者吾丧我”, 正是这样一种境界。庄子的“无己”恰好与当代社会倡导的“无私”、“忘我”精神相吻, 所以更是受到今日莘莘学子的赞道。

其实, 要做到“无己”并非容易, 体一切的精神束缚。界的名利、得失、之忧、, 要靠主体超越世人的视角, 。有生必有死, 有得必有失。人间一切纷扰都与日出日落、四时运行一样正常。要想建立这样一个视角, 必须“离形去知”。“离形去知”实现之日, 也就是精神突破形骸“, 游心于物之初”之时。“离形去知”也就是做到了“无己”。

4 “形全精复”

, 就是指宇宙按自身规律运转, 排除一切外

来的尤其是人为的影响。观照体验这样的“大美”(得至美”) 就能获得极大的愉悦, 游心于美的王国“

(游乎至乐”) 。其实, 宇宙运行并不那么绝对““无为”。人之所以号称万物之灵, 正因为他具有认识自然规律, 掌握它, 利用它, 影响改造自然同时保护发展自己的能动性。大自然已经受到并将继续接受人的影响。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有一定道理, 不过, 庄子还是给人打开了通向宇宙的大门, 引导人在宇宙中寻找审美追求的目标, 较高层次的美育过程正是肯定了庄子这一点。

庄子认为“, 至人”之美与天地“无为”之美是一致的, 所以“至人”必然“法天贵真”。“法天”, 即按天道(自然规律) 行事。“天”无为, 我亦无为。“贵真”, 即贵在保持人未受戕损的真性。戕残人性, 导致人性异化, 是对于“真性”的反动, 拨乱反正, 使人性复归

, 才是“贵真”。复归的目标, 是原始的朴素的人性; 就社会前进的必然来说, 这实质是不足取法的倒退。但这种“贵真”又含有尊重客观事实的一面。《秋水》里记北海若对河伯说:牛马四条腿叫天然; 给马戴上辔头, 用缰绳穿过牛鼻, 叫做人为。以人为破坏天然, 毁灭性命, 万万不可。“谨守而勿失, 是谓反其真。”庄子没有区别遵循规律与违反规

“无为”“、无己”, 用庄子后学的话来说, 就是要“弃事遗生”。“弃事则形不劳, 遗生则形不亏”, 保

持“形全精复”的良好状态。《大宗师》里的女亻禹因“闻道”, 年虽长“而色如, 孺子”, 是这方面的突出例子。姑射山上的神人, “肌肤若冰雪, 绰约若处子”, 其“德”“旁礴万物以为一”“, 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 也是内外兼养的典型。庄子的“至人”标准是:容貌静寂安祥, 额头宽大恢宏, 冷肃似秋, 温暖如春, 神态巍峨而不畏缩, 介然不群却不固执, 心志开阔不知浮华, 内心充实, 舒畅自适, 面色可亲, 品德宽厚, 引人归依。“形全精复”, 笔者理解为:既维护形体的健全, 又保持

①本文的研究主要根据《庄子》“内篇”, 兼采“外篇”、“杂篇”中能代表庄子美学思想的章节。②《知北游》“:天不得不高, 地不得不广, 日月不得不行, 万物不得不冒, 此其道与! ”③《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 天地之本”。

 18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卷

律两种不同的“人为”固然不对, 若从后一种“人为”立论, 我们可以悟出妄施人为, 破坏客观必然的为害无穷。从这一方面来理解“至人”, 之美与求真与合规律性之间就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

塑造“至人”之美在于得天地之“至美”、“游乎至乐”。“游”, 是一种超功利的自由的活动。“游乎至乐”, 体验天地的“大美”、“至美”, 超越了人间实用功利目的, 心胸无比开阔, 精神境界大大提高, 人性复归为素朴纯洁, 社会恢复美德风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 呼唤这样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笔者认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不求实用功利目的, 却使更高更大的功利目的成为现实。套用老庄“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 这就叫“无善而无不善”。这一辩证观点的现实化又是以“法天贵真”为前提的。这样, 向善与求真又统一起来了。

2 精神美至上

(本质种“才全而德不形”的特殊形态的美“, 才全”

健全) 乃是结合的关键。这种美的意义已为许多事实所证明。孙悟空、铁拐李等许多神话人物的形象至今已妇孺皆知, 交口称誉, 说明庄子堪称浪漫主义美学原则的创始人; 保尔、张海迪、史光柱等时代

英雄人物被当代青年景仰学习, 证明庄子这一美学原则的威力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3 通过“坐忘”塑造“至人”之美所谓“坐忘”就是“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关键在“离形去知”, 耐得住寂寞。

(堕肢“离形”, 表层的意思是忘掉自己的形体“

) ; 往深层分析, 则是从宇宙变化的高度看人的体”

现实存在。前面说过, 同宇宙万物一样, 人也由“气”组成, 人的形体, 无论存与亡, 不过是“气”的一种转换形式。“气”常在, , 死亡的到的“箕踞鼓盆而歌”。

, 我独何能无慨然! 察其始, 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 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指气息) 。杂乎芒芴之间, 变而有气, 气变而有形, 形变而有生, 今又变而之死, 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 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 自以为不通乎命, 故止也”。

“去知”, 汤一介先生指出就是“去掉分解性和

[3]概念性的认知活动”。不析事理, 不辨是非, 一切听其自然。为什么? “名也者, 相轧也; 知也者, 争之器也。”崇尚“无为”, 必须“去知”“, 无为名尸, 无为谋府, 无为事任, 无为知主

。体尽无穷, 而游无朕”。

庄子在论“形全精复”之中着意突出精神之美。

他笔下形残德全的人如卫人哀骀它, 长相极丑, 知见不超出人世; 从不说教什么, 人; 高官厚禄如宰相他也不感兴趣舍不得离开; 妾; 。; 但精神却超尘绝俗。, 从万物相同的一面来看万物, 故此物与彼物都是同一的。不但断了脚不会令他沮丧, 就是生与死的大事, 天覆地堕的巨变, 也难以影响他。因此他任物之自然, 对学生施不教之教, 学生受教于潜移默化而倾倒于他的教诲, 跟从他学习的人和跟孔子一样多。

庄子认为, 这些人能通晓宇宙变化的法则, 外天下, 外万物, 外生死———形体残缺与否都一样, 都算不了什么“; 不与物迁”“与物为春”, , 始终保持自由明彻的心境。庄子还以他们的事例, 提炼出如下的结论:

———人最重要的是修养精神品德美, 它可令人忘掉形体的残缺, 这就叫“德有所长, 而形有所忘”。———精神品德之美太重要了, 以至于暂时舍弃形体之美也不可惜。所以庄子曾借意而子之口肯

定“无庄之失其美”。

“突出”一物并不意味否定其它事物。如果庄子仅止于此, 那也无可非议; 但庄子由此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庄子的创造在于从“德有所长, 而形有所忘”出发, 把形体的丑陋残缺与精神美结合成一

“离形去知”方能“同于大通”, 这是一个意味无

穷的“体道”的过程。《大宗师》记女亻禹谈“体道”, 首先要谨守宇宙之道“三日而后能外天下”, “七日而, 后能外物”“, 九日而后能外生”“而后能朝彻”, 即心境清明洞彻“, 而后能见独”即洞见独立无侍之道, “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即突破死生观念的束缚。这时人已去除一切障碍, 精神升华, 与“道”融合为一, 成为“至人”。

三、庄子“至人”审美标准的实质内涵

综上所述, 可以看到:庄子往往从“天”来谈“人”, 这种理想的“至人”是超越社会和群体的个人, 是有一定超前意识的“文化精英”。他不像孔、

④《大宗师》, 成玄英疏“:无庄, 古之美人, 为闻道故不复庄饰, 而自忘其美色也”。

第1期那张军:论庄子“至人”蕴含的美学思想 19

孟那样从协调人际关系出发设计“人”, 那种理想的

“君子”是处于群体之中为当时社会的和谐而奋斗的个人。

有人据此说庄子的论述是“逃避现实的自我催

[4]

眠”, 是“悲观厌世主义、个人利己主义”, 企图将他的思想全盘否定。笔者颇不以为然。评价古人的思想必须坚持从古人所处历史条件出发, 而不能用今人眼光加以苛求; 并且要从多种角度全面地进行评估。

诚然, 庄子强调个体, 强调“与天为一”、“得至美游乎至乐”, 在撇开其立论的历史背景的条件下(如果有人这样) , 确实会导致淡漠社会责任感, 忽视群众意愿, 我行我素。庄子美学思想之当代负价值的一面的确不应忽视。

但只要联系庄子的时代看问题, 就可以发现另外一些东西。庄子处于变革的时代。历史以巨大的代价换来自己的进步———其中既有必须付出的部分, 也有新的统治者竞相聚敛、攻伐无度的成分。刘向说:诸侯“并大兼小, 暴师经岁, 流血满野; 不相亲, 兄弟不相安, 夫妇离散, ]

方面的证明。看世界, 火, 。《列御寇》记庄子面

对得到宋王“赐车十乘”的人, 指责宋王偃的暴虐甚

于骊龙, 他的统治将使下民变成齑粉, 足以说明这一点。因此庄子有许多受到今人指责的说法, 如“为善无近名, 为恶无近刑”“彼且为婴儿, 亦与之;

为婴儿; 彼且为无町畦, 亦与之为无町畦; 彼且为无崖, 亦与之为无崖”, 等等。而当代学者理解庄子, 实际上是告诉处于下层的苦难者“如何在丑恶世界中保持住内心的自尊与自爱”“, 如何在‘无逃乎天地之间’的险恶中‘游刃有余’地养生, 以尽天

[6]年”。庄子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个个生活在“其生可乐, 其死可葬”的理想世界“至美”的人, 看似脱离现实, 却包含对现实的深切关注。他哪里又只是为自己设计人格! ———笔者特别推崇庄子这一点。

如今, 我们尤其要注意庄子美学思想中有孔、孟等所未曾涉及的地方———理想人格设计及其精神美的, 审美主机它要求主体的精神不, 否则很难进入“心与物游”、的境界。美育离不开审美活动。美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即审美主体) 只有通过审美活动观照具有美的潜能的人、事、物, 才能净化心灵, 完成自身精神之美的塑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庄子“至人”个体精神自由的论述, 仍被今日美育理论借鉴。

[参 考 文 献]

[1]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李泽厚. 美学论集[M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汤一介. 再论中国哲学的真善美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0(3) :27~37. [4]何兆武. 中国思想发展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5]朱伯昆. 先秦伦理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6]崔大华. 庄学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秦和平)


相关文章

  • 万物并作与天人合一先秦生态美学思想及启示
  • 2010年9月 总第198期第9期学术交流AcadeIIlicExchangeSept,2010serialNo.198No.9 "万物并作"与"天人合一": 先秦生态美学思想及启示 钱同舟 (河南工 ...查看


  • _庄周梦蝶_的美学意义
  • 2006年3月第30卷第2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Anhu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March2006Vol.30No.2 "庄周梦蝶"的美 ...查看


  •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
  •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txt年轻的时候拍下许多照片,摆在客厅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事拍给自己看的.当大部分的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就是友情!教材勘误: 1. P21" ...查看


  • 谈谈我眼中的中国美学史
  • 我眼中的中国美学史 船建学院 王蒙 5100109163 中国古代美学是在和西方古代美学很不相同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很早,原始氏族社会延续了很长时期,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在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未能完全 ...查看


  • 诗意栖居--现代人对儒释道思想的学习与运用
  • 诗意栖居 --现代人对儒释道思想的学习与运用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生活各处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开始借鉴世界各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希求重新定义人的生存,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 ...查看


  • 试析唐代诗文中的蝴蝶意象
  • 目 录 摘要 . ............................................................................................................ 1 ...查看


  • 博尔赫斯的"庄周梦蝶"
  • 作者:周荣胜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5年12期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和他的友人比奥伊·卡萨雷斯(Bioy Casares)与西尔维拉·奥坎波(Silvina Ocampo)夫妇合编了一部<幻想文 ...查看


  • 陶渊明在宋代的地位及其与苏轼.朱熹之关系
  • 万 方数据 认识评价中,既有诗人的敏锐,又有学者的深刻.他们 对陶渊明r的评价不再停留于表层,停留在印象式的点 评,所以宋人敢说"渊明诗,唐人绝无知其奥"(<蔡宽夫 诗话>)这样的大话.宋人集中在人格价值和美 ...查看


  • 概念合成理论视角下_庄子_寓言的意义建构研究_张懂
  • 第30卷第11期2014年11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GQIUNORMALUNIVERSITYVol.30No.11November.2014 <寓言的意义建构研究概念合成理论视角下庄子> 张 摘 懂 (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