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识字1(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导学过程:

一、 目标导入

1、导课

同学们,新学期新气象,这是本学期的第一篇课文,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有信心在本学期使自己的成绩变得更好吗?那拿出你们的学习积极性来给老师看看,好吗?

2、板书课题:识字1

3、呈现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自主学习。

1、自学生字。(要求:拼读、偏旁、结构、笔顺、共多少画、组词、找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尽量找课文中有的词语)

2、检查学习情况。(指名)

三、合作、探究。

小组内开火车说生字(重点讨论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其他成员纠错或补充。师到每个小组指导监督。

四、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情况,师随意指出一个生字,小组代表说生字。师相机在此环节出示新偏旁。

五、课堂检测:

1、⑴“秋”共( )画,第6画是( ),偏旁是( )。

⑵“烟”的第3笔是( ),偏旁是( ),笔顺是( )。⑶“歌”的同音字是( )形近字是( )。

2、组词:

秋( ) 夕( ) 灯( )

种( ) 歹( ) 打( )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7个生字和2个新偏旁。分别是什么?生答。

识字1(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难点: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分别是什么?生答。嗯,大家记性真好,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呈现目标

1、正确流利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齐读目标,解读目标。

谁能帮大家解释下两个目标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其他人补充,师纠错补充。

四、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内容,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

2、组内互读课文,试背课文。

3、课堂检测:指名读课文,指名背课文。

五、合作探究

1、你的家乡的秋天有什么景色?

2、小组讨论交流,师到每个小组听取讨论内容并引导。

六、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所得,共同纠错和补充。

七、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是啊!秋天真美啊!那春天、夏天、冬天呢?

八、家庭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并组词,熟读课文,预习识字2.

识字2(第一课时)

李红建老师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导学过程:

一、 目标导入

1、导课

同学们,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看看我们的首都北京国庆节时的情景,好吗?

2、板书课题:识字2

3、呈现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自主学习。

1、自学生字。(要求:拼读、偏旁、结构、笔顺、共多少画、组词、找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尽量找课文中有的词语)

2、检查学习情况。(指名)

三、合作、探究。

小组内开火车说生字(重点讨论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其他成员纠错或补充。师到每个小组指导监督。

四、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情况,师随意指出一个生字,小组代表说生字。师相机在此环节出示新偏旁。

五、课堂检测:

1、⑴“桥”共( )画,第6画是( ),偏旁是( )。

⑵“礼”的第3笔是( ),偏旁是( ),笔顺是( )。⑶“龙”的同音字是( )形近字是( )。

2、组词:

桥( ) 炮( ) 龙( )

娇( ) 泡( ) 尤( )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10个生字,认识了4个生字,掌握了1个新偏旁。分别是什么?生答。

识字2(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祖国的巨大变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感受祖国的巨大变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分别是什么?生答。好,我们接着学习。

二、呈现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祖国的巨大变化,培养民族自豪感。三、齐读目标,解读目标。 谁能帮大家解释下两个目标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其他人补充,师纠错补充。

四、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

2、组内背诵课文。

3、课堂检测:指名读课文,指名背课文。

五、合作探究

1、组内成员读词语,其他成员闭眼想象,想到什么立刻写下来。

2、你知道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用以前„..现在„„的格式说说,小组讨论交流,师到每个小组听取讨论内容并引导。

六、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所得,共同纠错和补充。

七、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你们爱自己的祖国吗?你准备用什么样的形式体现你的爱呢?

八、家庭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并组词,熟读课文,预习识字3

识字3(第一课时)

李红建老师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导学过程:

一、 目标导入

1、导课

同学们, 今天我给你们介绍一位画画爱好者,他的名字叫宁宁.

2、板书课题:识字3

3、呈现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自主学习。

1、自学生字。(要求:拼读、偏旁、结构、笔顺、共多少画、组词、找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尽量找课文中有的词语)

2、检查学习情况。(指名)

三、合作、探究。

小组内开火车说生字(重点讨论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其他成员纠错或补

充。师到每个小组指导监督。

四、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情况,师随意指出一个生字,小组代表说生字。师相机在此环节出示新偏旁。

五、课堂检测:

1、⑴“灶”共( )画,第6画是( ),偏旁是( )。

⑵“尖”的第3笔是( ),偏旁是( ),笔顺是( )。⑶“歪”的同音字是( )形近字是( )。

2、组词:

灶( ) 采( ) 尖( )

杜( ) 彩( ) 尘( )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10个生字,认识了3个生字,掌握了3个新偏旁。分别是什么?生答。

识字3(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认清几个会意字的读音与偏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

难点: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分别是什么?生答。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啊就是靠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那么这堂课我们将学习到什么知识呢?

二、呈现目标

1、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认清几个会意字的读音与偏旁。

三、齐读目标,解读目标。

谁能帮大家解释下两个目标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其他人补充,师纠错补充。

四、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内容,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

2、组内背诵儿歌。

3、课堂检测:指名读课文,指名背儿歌。

五、合作探究

1、“笔”、“灶”、“尖”、“歪”分别和书上的图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师到每个小组听取讨论内容并引导。

六、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所得,共同纠错和补充。

七、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的汉字有趣吗?大家还知道哪些这样类型的字?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以后多留心一下这样的字。

八、家庭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并组词,熟读课文,预习识字4.

识字4(第一课时)

李红建老师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导学过程:

一、 目标导入

1、导课

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组关于“苗”字组成的字,请大家认真观察,认真分析,认真记忆。

2、板书课题:识字4

3、呈现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自主学习。

1、自学生字。(要求:拼读、偏旁、结构、笔顺、共多少画、组词、找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尽量找课文中有的词语)

2、检查学习情况。(指名)

三、合作、探究。

小组内开火车说生字(重点讨论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其他成员纠错或补充。师到每个小组指导监督。

四、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情况,师随意指出一个生字,小组代表说生字。师相机在此环节出示新偏旁。

五、课堂检测:

1、⑴“铁”共( )画,第6画是( ),偏旁是( )。

⑵“脚”的第3笔是( ),偏旁是( ),笔顺是( )。⑶“描”的同音字是( )形近字是( )。

2、组词:

描( ) 喵( ) 猫( )

瞄( ) 苗( ) 锚( )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9个生字,认识了2个生字,掌握了两个新偏旁。分别是什么?生答。

识字4(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认清几个形声字的读音与偏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

难点: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分别是什么?生答。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啊就是靠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那么这堂课我们将学习到什么知识呢?

二、呈现目标

1、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认清几个形声字的读音与偏旁。

三、齐读目标,解读目标。

谁能帮大家解释下两个目标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其他人补充,师纠错补充。

四、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内容,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

2、组内背诵儿歌。

3、课堂检测:指名读课文,指名背儿歌。

五、合作探究

1、“锚”、“猫”、“描”、“瞄”分别有什么相同处和不同处?怎么记忆才好记?

2、小组讨论交流,师到每个小组听取讨论内容并引导。

六、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所得,共同纠错和补充。

七、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的汉字有趣吗?大家还知道哪些这样类型的字?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以后多留心一下这样的字。

八、家庭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并组词,熟读课文,预习练习1.

1、秋游(第一课时)

朱先芹老师 学习目标:

1、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7个字。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9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我们上个星期学习描绘秋天的词语,感受到了秋色宜人,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到底能带给我们多少快乐,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一课《秋游》的学习

2、板书课题

1、秋游

3、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9个生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学习生字

(1)、“凉”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凉,笔顺:________,组词凉( )( ),凉偏旁是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2)、“师”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师,笔顺:________,组词师( )( ),师的部

首是___。

(3)、“郊”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郊,笔顺:________,组词郊( )( ),郊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4)、“望”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望,笔顺:________,组词望( )( ),望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5)、“追”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追,笔顺:________,组词追( )( ),追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6)、“逐”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逐,笔顺:________,组词逐( )( ),逐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7)、“喊”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喊,笔顺:________,组词喊( )( ),喊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8)、“老”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笔顺:________,组词老( )( )。

(9)、“兔”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兔,笔顺:________,兔的部首是___,组词兔( )( )。

注意,我还会哦!(组词)

京( )( ) 交( )( ) 免( )( ) 晚( )( ) 这( )( ) 达( )( ) 第三步:学习绿线中的字******没有拼音我也能读!*********

绵 稻 粱 棉 滚 逮 嗓

三、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十个生字中最简单的“妈”、“怀”、“皮”、“坏”的结

构、笔顺、读音、部首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的题目,如果有成员回答错

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

笔顺、结构、偏旁。

五、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

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六、课堂检测

1、⑴“喊”共(12)画,第6画是( )

⑵“逐”的第3笔是( ),逐(追逐)(逐步)(逐渐),笔顺是( )

⑶凉( ) 师( ) 忘( ) 兔( )

惊( ) 帅( ) 望( ) 免( )

七、课堂小结

全班读课文

1、秋游(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和小朋友们愉悦的心

情。

2、会用有的„„有的„„造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有的„„有的„„造句

难点: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和小朋友们愉快的心情。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我们上节课打倒了生字老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秋游》

2、板书课题

1、秋游

3、呈现学习目标

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有的„„有的„„造句

⑵能感受秋天的美景和小朋友们愉快的心情。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

2、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填空

(1)秋风起了,天气( )。

(2)蓝蓝的天空( ),几朵白云有时像( ),有

时像( )。

(3)农田里,( )黄了,高粱( ),棉花( )。

(4)同学们有的( ),有的( )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

( )了嗓子。

我能用——-有的————有的————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 ),( ),多开心哪!

第三步:动脑思考

(1)同学们去郊外游玩,他们都看到了些什么?

(2)同学们都做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

由组长带领交流以下问题

1、小朋友们去郊外游玩,小朋友们都看到了些什么?

2、小朋友们大都做了些什么?

四、展示交流

小组内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课文并用有的,有的造句

五、课堂检测

有感情的读课文

2、再见了北京( 第一课时)

朱先芹老师

【学习目标】

1、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7个字。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9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鸟窝(鸟巢)吗?北京有一栋建筑特别像鸟窝,所以名字就叫“鸟巢”,请大家看看(出事“鸟巢图片”),你们想知道在“鸟巢”发生过什么事情吗?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2课《再见了,北京》的学习

2、板书课题

2、再见了,北京

二、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9个生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三、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完成预习作业

(1)“京”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笔顺:________,组词京( )( ),京偏旁是__,此偏旁的字还有

________。

(2)“环”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环,笔顺:________,组词环( )( ),环的部首是___。

(3)“表”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笔顺:________,组词表( )( )。

(4)“名”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名,笔顺:________,组词名( )( ),名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5)“国”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国,笔顺:________,组词国( )( ),国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6)“员”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员,笔顺:________,组词员( )( ),员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7)“机”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机,笔顺:________,组词机( )( ),机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8)“场”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场,笔顺:________,场的部首是___,组词场( )( )。

(9)“米”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笔顺:________,组词米( )( )。

四、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9个生字中最简单的“京”、“名”、“机”、“米”的结构、笔顺、读音、部首

五、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剩下5个生字的题目,如果有成员回答错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偏旁。

六、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七、课堂检测

1、环—( )+( )=( )

2、名—( )+( )=( )

3、国—( )+( )=( )

4、机—( )+( )=( )

5、“表”共( )画,第三画是( ),笔顺( )

八、课堂小结

一起书空9个生字

九、作业

书写9个生字的笔顺,然后再注上拼音书写一行

2、再见了北京(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闭幕式给人们带来的心情。

2、感悟后带着感情去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闭幕式给人们带来的心情。 难点:感悟后带着感情去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思考学习法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我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们中国的“鸟巢”、五环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再见了北京》。

2、板书课题

2、再见了、北京

二、呈现学习目标

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⑵能感受到闭幕式给人们带来的心情。

三、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毕竟奥运会闭幕式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2、奥运会的主题曲是什么?

3、奥运会的精神是什么?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带领交流以下问题,把每个同学的答案综合在一起得到统一的答案(注意由组长和副组长务必把3、4号同学教会)

1、毕竟奥运会闭幕式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2、奥运会的主题曲是什么?

3、奥运会的精神是什么?

五、展示交流

小组内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课文

1、毕竟奥运会闭幕式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人们带着无尽的留恋和不舍,人们欢呼拥抱

北京城梨花四起

人们吃吃不愿离去

2、奥运会的主题曲是什么?

《我和你》

3、奥运会的精神是什么?

卓越、友谊、和尊重

六、课堂检测

1、有感情的读课文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圣火 ( )的人们 ( )的礼花

( )的留恋 ( )的鲜花 ( )的晚上

七、课后反思

3 英英学古诗

放开才老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

教学和学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同学们,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个小学生把在校学习的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的。

2、板书课题 3 英英学古诗

3、呈出目标:

(1)能读准本课生字。

(2)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知道文中讲了几个人?他们做什么事?

二、自主学习:

1、先自己把生字读一遍,找出不仍是的字。

2、同座互读互教。

3、检测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己拼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2、指名读。

3、教师领读。

4、分小组读。

四、合作探究

出示问题:文中讲了几个人?他们做什么事?

1、读问题。

2、合作学习,完成问题。

3、指名回答。

4、教师小结

五、展示交流

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课堂检测

点名读生字,不按顺序读。

七、课堂小结

这堂课,大家非常专心,学的很用心。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懂诗的意思。

教学和学法:自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

3、呈出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学习:

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诗题。

静夜意思就是静静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来说静夜思就是在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的思念。

2、有感朗读古诗(通过各种形式的读)

3、朗读指导。

(1)用/画出句中的停顿。

(2)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

4、看图。

出示投影片《静夜思》。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5、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这首诗有几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习。

第一句

(1)指名读。

(2)这句诗,英英是怎样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

(3)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

理解霜、疑是。 第二句 (1)指名读。 (2)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举头? (3)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明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当他想念故乡时,头还是抬着望月亮吗?诗里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 齐读《静夜思》。 三、展示交流

说一说,从古诗里,你读懂了什么?

四、课堂检测。

1、分小组背诵。

2、分男女生背诵。

3、全班背诵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字

教法和学法:自主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全班背诵《静夜思》

2、板书课题;

3、呈出目标。

(1)、能正确书写课文生字,会组词。

(2)、完成课后练习2、3、4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齐读目标(1)。

2、点名教书空写。

3、描红(课后2题)

4、在课堂练习本上每个生字写5个。

三、合作探究生字组词。

出示要求:1、自己先练习组词。

2、在小组里互相组词,发现错词要相互纠正。

3、抄写课后练习第3题词语。

4、完成练习课后第4题。

四、展示交流。

看谁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五、课堂检测

1、比一比,再分别组词。

波()代()

披()袋()

2、背bēi( ) bèi( )

六、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4、乡下孩子(第一课时)

李红建老师 学习目标:

1、会读、写10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6个字。认识一个新偏旁。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10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谁去过大城市?大城市里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那我们乡下的孩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关于乡下孩子的课文。

2、板书课题

4、乡下孩子

3、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10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6个字。认识一个新偏旁。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自主学习生字,说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偏旁、共多少画、容易写错的

地方、组词、同音字和形近字。

三、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十个生字中最常用的“狼”、“脏”、“温”、“扑”的结

构、笔顺、读音、部首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的题目,如果有成员回答错

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

笔顺、结构、偏旁。

五、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

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六、课堂检测

1、⑴“妈”共( )画,第6画是( )

⑵“野”的第3笔是( ),笔顺是( )⑶妈( ) 怀

( ) 皮( ) 野( )

吗( ) 坏( ) 度( ) 理( )

七、课堂小结

全班读课文

八、作业。

完成描红,读课后第三题词语,读课文。

4、乡下孩子(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乡下自然环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感受乡下自然环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复习:前一节我们学到了什么?(齐读生字),听写课后第三题词语,小

组长检查。

2、板书课题。

3、呈现目标、齐读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乡下自然环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文中介绍了那些景物?用笔画下来。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3、课堂检测: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小组内朗读课文。一人读,其他人闭上眼想象景物,你仿佛看到了什

么?小组讨论写下来。

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汇报。

3、乡下美还是城里美?乡下孩子幸福还是城市孩子幸福?

三、课堂检测

学了这篇课文,我从中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业布置。

写生字,预习练习2.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一课时)

李红建老师

学习目标:

1、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2个字。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9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他们很孤独、很无助,需要我们给他们送

上一份关心与温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一个少先队员和他的邻居盲婆婆

的故事。那他们究竟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呢,你们只要认真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3、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2个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学习生字

(1)、“婆”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婆,笔顺:________,组词婆( )( ),婆偏旁

是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2)、“绿”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绿,笔顺:________,组词绿( )( ),绿的偏

旁是___。

(3)、“邻”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邻,笔顺:________,组词邻( )( ),邻的偏

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4)、“居”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居,笔顺:________,组词居( )( ),居的偏

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5)、“替”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替,笔顺:________,组词替( )( ),替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6)、“您”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替,笔顺:________,组词您( )( ),您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7)、“领”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领,笔顺:________,组词领( )( ),领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8)、“童”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笔顺:________,

组词童( )( ),童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9)、“难”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难,笔顺:________,难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组词难( )( )。

第三步:学习绿线中的字,没有拼音我也能读!

盲 滋

三、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十个生字中最常用的“婆”、“绿”、“您”、“难”的结

构、笔顺、读音、部首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的题目,如果有成员回答错

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

笔顺、结构、偏旁。

五、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

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六、课堂检测

1、⑴“婆”共( )画,第6画是( )

⑵“绿”的第3笔是( ),笔顺是( )⑶婆( ) 邻

( ) 居( ) 绿( )

波( ) 领( ) 房( ) 禄( )

七、课堂小结

全班读课文

八、作业。

完成描红,读课后第三题词语,读课文。

6、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

朱先芹老师

学习目标:

1、会读、写10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8个字。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10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出示丁香花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如果不知道,那第

六课会给你们答案的,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6课《一株紫丁香》的学习

2、板书课题

6、一株紫丁香

3、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10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8个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学习生字

(1)、“香”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香,笔顺:________,组词香( )( ),香偏旁

是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2)、“浓”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浓,笔顺:________,组词浓( )( ),浓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3)、“院”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院,笔顺:________,组词院( )( ),院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4)、“枝”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枝,笔顺:________,组词枝( )( ),枝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5)、“伸”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伸,笔顺:________,组词伸( )( ),伸的部

首是___。

(6)、“消”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消,笔顺:________,组词消( )( ),消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7)、“除”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除,笔顺:________,组词除( )( ),除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8)、“困”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

由( )+( )=困,笔顺:________,困的部首是___,组词困( )( )。

(9)、“教”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

由( )+( )=教,笔顺:________,组词教( )( )。

三、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十个生字中最简单的“香”、“枝”、“伸”、“困”、“快”

的结构、笔顺、读音、部首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的题目,如果有组员回答错

误,那么其他组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

笔顺、结构、偏旁。

五、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

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与效率。

六、课堂检测

1、⑴“教”共(11)画,第4画是(丿 )

⑵“院”的第2笔是( ),院组词:院(院子)(医院)(小院),笔顺是

( )

⑶农( ) 枝( ) 因( ) 香( )

浓( ) 支( ) 困( ) 季( )

七、课堂小结

全班读课文

6、一株紫丁香(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明白老师是如此的辛苦,体会师生之

间的深厚感情,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2、能够通顺的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通顺的读课文

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明白老师是如此的辛苦,体会师生

之间的深厚感情,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上节课学的很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一株紫丁香》

2、板书课题

6、一株紫丁香

3、呈现学习目标

看看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

⑴能通顺的读课文

⑵能感受到老师的辛苦。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

2、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动脑思考

(1)你们知道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你能用书上的句子说说吗?

(2)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浓绿的小院的呀?

你们心里对老师有怎样的感情呢?谁来读读最后小节,表达出你对老师的感谢。

(3)你想像一下,老师是怎样工作的?(想象说话)你们说老师辛苦不辛苦?你

能劝劝老师,让她早点休息吗?

(4)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会给老师带来什么呢?

三、合作、探究

由组长带领交流以下问题,把每个小朋友的答案综合在一起,找到小组里觉得最

好的答案

1、你们知道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你能用书上的句子说说吗?

2、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浓绿的小院的呀?

你们心里对老师有怎样的感情呢?谁来读读最后小节,表达出你对老师的感谢。

3、你想像一下,老师是怎样工作的?(想象说话)你们说老师辛苦不辛苦?你能

劝劝老师,让她早点休息吗?

4、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会给老师带来什么呢?

四、展示交流

小组内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课文并带领学生品读体会课文

五、课堂检测

有感情的读课文

六、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什么?(学生自由表达然后教师总结)

七、作业

一个生字注上拼音抄写两行,在每一行后面空两格组不同的词。

7、有趣的发现(第一课时)

李红建老师

学习目标:

1、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9个字。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9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生活中我们要养成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为我们的知识积累素材,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这方面的课文。

2、板书课题

7、有趣的发现

3、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9个生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学习生字

(1)、“百”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百,笔顺:________,组词百( )( ),百偏旁是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2)、“达”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达,笔顺:________,组词达( )( ),达的偏旁是___。

(3)、“反”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反,笔顺:________,组词反( )( ),反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4)、“较”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较,笔顺:________,组词较( )( ),较的偏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5)、“存”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存,笔顺:________,组词存( )( ),存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6)、“容”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笔顺:________,组词容( )( ),容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7)、“易”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易,笔顺:________,组词易( )( ),易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8)、“研”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笔顺:________,组词研( )( ),研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9)、“究”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究,笔顺:________,究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组词究( )( )。

第三步:学习绿线中的字,没有拼音我也能读!

趣 著 考 察 复 因 淹 死 而

三、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十个生字中最简单的“百”、“达”、“反”、“较”的结构、笔顺、读音、部首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的题目,如果有成员回答错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偏旁。

五、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六、课堂检测

1、⑴“较”共( )画,第6画是( )

⑵“易”的第3笔是( ),笔顺是( )

⑶百( ) 反( ) 存( ) 易( )

白( ) 石( ) 在( ) 意( )

七、课堂小结

全班读课文

八、作业。

完成描红,读课后第三题词语,读课文。

7、有趣的发现(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紧扣“发现”,自己去发现自己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2、通过自读,将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并加以运用。

3、利用“考察”、“发现”、“要么„„要么„„”“奇怪”等。以这些词为突破口,进入文章进行语言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读,将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并加以运用。

难点:语言学习。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复习:前一节我们学到了什么?(齐读生字),听写课后第三题词语,小组长检查。

2、板书课题。

3、呈现目标、齐读目标。

1、紧扣“发现”,自己去发现自己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2、通过自读,用各种形式将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并加以运用。

3、利用“考察”、“发现”、“要么„„要么„„”“奇怪”等。以这些词为突破口,进入文章进行语言学习。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品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时间是什么时候?

2、那个国家?人物是谁?

3、著名是什么意思?用著名说一句话。

展示交流

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

(2)品读第二自然段,探究发现昆虫奇异现象。

1、读读课文,说说岛上有什么奇异的现象?自读第2自然段。

2、想想这里写了几种昆虫?(3种。翅膀大的、翅膀小的、没有翅膀的。)

3、当大风吹来的时候,它们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

展示交流

1、小组内讨论交流。

2、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3)品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找答案

1、达尔文为解昆虫奇异翅膀之密,都做了哪些实验?

默读3自然段第1句话,画出相关词。

2、默读第三自然段内容,找出答案。

展示交流

1、 小组合作交流。

2、 小组代表发言。

(4)品读第四自然段,这个有趣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默读4自然段,画出相关词。

指名说,其他人补充,师补充引导。

三、课堂检测

复述课文,用上“考察”、“发现”、“要么„„要么„„”“奇怪”以这些词。

四、拓展提升

只要我们像达尔文一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奇怪的事情。 比如:小红发现母鸡总是围着鸡窝转,感到很奇怪。

还有:奇怪!太阳怎么不从西边出来呢?

五、作业布置。

写生字,有感情的读课文给你的亲人听。

8、小鹰学飞

放开才老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3教法和学法:目标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出示鹰的图片)你对我们的新朋友有哪些了解,能简要介绍一下吗?

2、学生畅谈自己对鹰的了解。

3、师补充介绍: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请看老师写“鹰”字(板书:鹰)鹰是一种非常善于飞行的鸟,所以“鹰”字下面有个“鸟”字,鹰的飞行本领可大了,它能在几千米的高空中飞行,是鸟类中的飞行能手。可是,刚出生的小鹰是不会飞的,那么它是怎样学会飞行的呢?还是让我们走进童话故事《小鹰学飞》去看一看就明白了。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学生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勾画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

3、同桌之间互相认读,互相纠错、正音。

三、学生合作学习

1、同桌之间互相认读,互相纠错、正音.

四、课堂检测

1、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师生共同评价。(一类字单字出现,二类字以文中组词形式出现)

2、这么短时间里你们就把生字认会了,真了不起!有什么好方法吗?自己先想一想,一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3、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组长要让组员都发言,从部首、结构、笔画、笔顺、组词等方面来说,帮助学习有困难的组员掌握生字。(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以小组汇报刚才组内交流识字的情况。每组汇报一个字,把机会让给别的小组,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重点认识本课的新偏旁:舟字头和方字旁,并指导书写、描

红。

5、师分发词卡,同桌相互检查认读。

6、请小老师拿字词卡上台指名学生认读。读对了给他掌声,读错了就帮帮他。

三、再读课文,检查朗读

1、请学生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再读课文,要求: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把课文读得比刚才更流利些。

2、组内朗读课文,要求每个人都做到不加字、不改字、不丢字。一个组员读时,其他组员要认真听,发现他读得不理想,就让他多读几次,也可以范读,让他读好后再继续。

3、以小组展示读书本领,进行赛读。其他人当小评委,并做出恰当准确的评价。

四、小结本课

1、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2、学生畅谈收获。

3、师:是的,在这节课里,我们学会了生字,读好了课文,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小鹰一样,在知识的天空中越飞越高!下课!

8、小鹰学飞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学会用“已经”说话。

3. 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二.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小鹰学飞的过程,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鹰学飞》一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课题)

2. 复习词语

3.谁能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学会用“已经”说话。

3. 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三)自由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思考:小鹰跟着老鹰飞行经过了哪些地方?结果又怎么样?(学生回答) 课文哪些段落写的是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上面的内容?(1、2自然段) 课文哪些段落写的是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山上空的内容?(3、4自然段) 课文哪些段落写的是小鹰跟着老鹰飞到更高的天空的内容?(5、6自然段)

(四)师生合作学习学习

1.指名读1、2自然段:

思考:.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上面,小鹰会怎么样?又怎么说?

.小鹰说这句话时,心情怎样?(非常高兴、满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高兴”、“喊”、“已经”“啦”)

.指导朗读

同学们,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你做一件事时,开始不会,后来会了,你的心情怎样?小鹰现在的心情和你一样,你能读出来吗?(练习读、指名读、齐读,重读“已经”)

评价:读得不错,你们能通过“已经”一词表现出此时小鹰的心情吗?看来大家已经理解了这个词,那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用“已经”说话。

评价:同学们,学了就会用,这才是会学习的孩子。

过渡语:小鹰自以为飞到大树上面,飞行的本领就算学会了,那老鹰是怎么说的呢?

.老鹰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小鹰学会飞了吗?想想我们通常能看到鹰吗?为什么?

小结:作为鹰飞得比大树高根本不能算“会飞”,还差得远呢,必须继续飞行。

.指名读老鹰的话

读出和蔼、亲切的语气。

过渡:小鹰听了老鹰的话又是怎么做的呢?

2. 学习3、4自然段

.男生读3段,女生读4段.

.讨论: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 它们又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板书:我真的会飞啦!) 从小鹰的话中你感受到小鹰的心情怎样?(满足、得意) 从哪些词语可看出?(“又高兴”、“喊”、“真的”)

.学生汇报

.指导朗读

.老鹰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小结:作为鹰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能算“会飞”,有本领的鹰应该飞得比这更高。

.怎样读老鹰得话?(亲切、和蔼、带有教育孩子的语气)

.分角色读这两段

过渡:后来,小鹰又是怎么做的呢?

3.学习5、6自然段

.自由读5、6自然段

思考:

⑴ 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更高的天空)

⑵ 从哪儿可以看出它飞得更高了?(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矮了)

⑶ 小鹰怎么会飞这么高?(刻苦练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它练得很刻苦?请

同学们用笔划出来。(鼓起劲、拼命、飞呀,飞呀、急促)“拼命”是什么意思? ⑷ 怎样读出这样的语气?(自由读、师范读、再练读、再指名读)

过渡:这时的小鹰还会像前两次那样肯定的对老鹰说话吗?(不会) 有什么不一样?(问话、不敢肯定)

⑸ 指导读小鹰说的话。

“总算”是什么意思?注意句中的“„„”(练习读、指名读)

小结: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小鹰不仅越飞越高,而且变得虚心了。 ⑹ 老鹰又怎么回答?(“孩子,你抬头看”)小鹰看到了什么?

“盘旋”是什么意思?(环绕着飞)

⑺ 启发思考: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鹰在盘旋时会想些什么?它又会怎样做呢?(继续往高飞。)当它飞到和那几只鹰一样高的天空时,它又会怎么想呢?(我要继续往高飞。)看来学习是没有尽头的,这就是学无止境,然而我们知道要飞得更高,必须怎样?(不断努力,才能攀登新的高峰。)

(五)师小结:

看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小鹰认为自己飞得已经很高了,原来还有比自己更高的。这就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永远前进,不断进取。

⑻读读这些词语

人外有人 山外有山 学无止境 不断进取

师小结:这几个词也正是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一个深刻道理。

(六)分角色朗读全文,再次体会小鹰学飞的过程。(课堂检测)

想想:通过学习课文,你认为小鹰是一个什么样的小鹰?我们应向小鹰学习什么?(评价:大家的感受很深)

(七)作业:

a.把《小鹰学飞》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b.把小鹰学飞的这种精神用于自己的学习中。

板书:

8.小鹰学飞

大树上面 我已经会飞啦 !

大山上空 我真的会飞啦!

更高的天空 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学无止境 不断进取

9《青蛙看海》

李春梅老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几种不同的说话格式。

2、认识一个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想办法记住生字“登、善、展”。

3、认识不同的说话格式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

4、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几种不同的说话格式。

2、认识一个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想办法记住生字“登、善、展”。

3、认识不同的说话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语卡片、苍鹰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海吗?蓝蓝的大海一望无边,不光我们喜欢,有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也想去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齐读:青蛙看海

二出示学习目标,生读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几种不同的说话格式。

2、认识一个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

1、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打开书,边看书边听录音。

2、自由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课文有几个小节?做记号。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指导重点段落和句子。

(1)“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怎么上得去呢?”

A、认识这种提示语在中间的说话格式。

B、青蛙说的话较长,指名多人读。

(2)“是啊,„„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 认识这种提示语在后面的说话格式。

(3)知道第5小节、第8小节的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4)出示第11小节,指名多人练习读。

四、学习生字。

1、小朋友,青蛙看到大海了吗?青蛙真不简单啊,瞧,这山多高啊,一朵朵白云在山腰间飘荡。白云姐姐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呢?想看吗? 指名学生翻开白云图片,认读上面的词语,齐读。

2、小青蛙能登上高山,你们能吗?这些生字离开了拼音你还能认识吗?师逐个翻开“高山”上的词语卡片,齐读。

3、如果你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生字,就能登上高山了。

(1)回忆我们学过的记生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去偏旁、儿歌、猜谜语”等。

(2)自由识记生字,并说给同桌听听。

4、交流识字方法。

(1)“喝”与“渴”编顺口溜: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口。

(2)猜谜语:小羊藏着两块糖,一口全部吃光光。

(3)“级、极、吸”比较,组词语。

(4)登:学习“登字头”,书空。

(5)展:分部件识记,出示苍鹰的图片:多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啊!看图在桌上练习写写这个字。

五、目标检测,选字填空,抽学生完成

级极

年()好()了上()高()南()

升()一()()小北()忙()了

六、指导书写生字:

1、登:关键要写好哪两笔?手势提醒学生上面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2、善:横画比较多,横与横之间要紧凑,间距差不多。

3、展:里面的一部分要冲出包围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难点: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准备:

课件图画(山、白云、青蛙、苍鹰)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蛙看海》这个故事。

二出示目标,生读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1-3小节。

1、(贴青蛙图片)看,这只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猜猜看,它在想什么?

2、是啊,青蛙是多么渴望能看到大海啊!这时一只苍鹰飞来,为青蛙指明了方向。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认真读一读(1、2、3)三个小节,边读边想象他们说话的样儿。

学生自由练习读。

3、他们说了些什么?我想请两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谁来读苍鹰的话?青蛙的话谁想读?其余的小朋友边听边想:青蛙怎样才能看到海呢?

学生读。

4、指名回答:青蛙要怎样才能看到海呢?小朋友们想象一下,那会是一座怎样的山?师随机在黑板上简笔画。

现在老师就是青蛙,你是苍鹰,请你将那座山指给我看看。指导、评议。

5、青蛙看了看这座山,忍不住——引说:吸了口凉气。学生回答后出示第二小节:

“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用红色显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1)小朋友,“吸了口凉气”是什么样儿?学生表演,请演得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做给大家看看。

(2)青蛙为什么吸了口凉气啊?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高山、白云”:小朋友看,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比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要高几十倍呢。瞧,这座山已经冲入了云层,就连白云呀,也漂浮在半山腰了。老师不由得想到了首诗----引说: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登这么高的山,对于青蛙来说,实在是太难了,难怪它要——(引说)吸了口凉气呢!

(3)那青蛙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6、小朋友,青蛙能不能不登上这座山去看海?我们来听听,苍鹰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四、学习4-12小节。

1、过渡:青蛙一心想要去看海,可是这座山又高又陡,青蛙既没有一双——(引说)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哎,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了,青蛙是多么——指名回答。是啊,它非常伤心、难受、失望,都快要哭了!

2、就在这时,一只小松鼠跳出来(贴小松鼠的图片),帮助、鼓励它,和它一起登上了山顶,看(播放课件)。

3、青蛙登上山顶的过程,课文的4-11小节写得非常精彩,我们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我们刚才看到的情景,你会读得更好。

学生自由练习读。

4、指名分角色读:青蛙是怎样登上山顶的呢?这次我想请三个小朋友来读给大家听。

(1)读“你想看海吗?”时,师:呀,这只松鼠真热情,你再说一次。

(2)“是啊,„„我上不去。”师:青蛙,你说这句话时,是什么心情?再试试。

(3)“这有什么难的!”师:青蛙,你还像刚才那样失望吗?现在怎么样?学生一起来说说。

5、还有谁想来试一试吗?同桌练习读。

6、现在我就是松鼠,(老师戴上头饰),哪只小青蛙想上来?

(1)指名一人跟老师配合表演,一直演到一级一级地往上跳。这时老师说:小朋友们,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一级一级地往上跳。(配乐,师:一级,两级,三级,四级„„,继续跳,不要停,看,快要到山顶了。)

(2)音乐停,老师喘着气说:真是累坏了,小朋友,我们在平地上才跳了这么几下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青蛙登这么高的山,(手势)会怎么样?

(3)是啊,青蛙就更累,更辛苦了,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出示句子: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

①指名读。

②小朋友想一想:青蛙渴成什么样儿了?累成什么样儿了?

老师用动作和语言提示学生想象练说:跳啊跳啊,它口干了,喉咙口就像有一把火在燃烧,它„„跳了几级,它的腿又酸又疼,它„„跳啊跳啊,它的手脚磨破了皮,鲜血直往下流,它„„忽然它一不小心跌倒了„„跳啊跳啊,它累得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它„„

③我相信有了刚才的体会,这句话你们会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7、小朋友,既然青蛙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我们就劝劝它,回去吧,不爬高山了,不去看大海了,回去吧?

为什么呀?

8、那好,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去看大海吧,快看(老师演示),青蛙离山顶越来越近了,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5、4、3、2、1„„!

⑥让我们一起来开心地宣布(出示句子,学生读):

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同时黑板画大海)

9、小青蛙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五:目标检测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卡片,组词语。

(2)、指名书空“登、善、展”。

3、比一比,组词语。

苍()夫()喝()极()

枪()失()渴()级()

六、总结。

小朋友们,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也会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希望你们也能像青蛙那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七,拓展

1、小朋友们,青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登,终于成功地到达了山顶看见了大海,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这真是——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在练习3里面学过了一句古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有一只乌龟,长期生活在小河边,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非常羡慕,也想去看看,可是它一想到路途中会遇到那么多困难,有点退缩了。小青蛙们,请你想一句话来鼓励鼓励它,好吗?

10、狼和小羊(第一课时)

李红建老师 学习目标:

1、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5个字。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9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喜羊羊和灰太狼吗?喜欢看吗?谁能说说里面有些什么动物?你对狼是什么印象?羊呢?

2、(创设情境)有一天,一只可爱的小羊在小溪边喝水。正在这时,从森立走来了一只狼。你们想知道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一件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狼和小羊的故事,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板书课题

10、狼和小羊

3、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5个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学习生字

(1)、“狼”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狼,笔顺:________,组词狼( )( ),狼偏旁是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2)、“弄”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弄,笔顺:________,组词弄( )( ),弄的偏旁是___。

(3)、“脏”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脏,笔顺:________,组词脏( )( ),脏的偏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4)、“惊”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惊,笔顺:________,组词惊( )( ),惊的偏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5)、“温”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温,笔顺:________,组词温( )( ),温的偏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6)、“倒”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倒,笔顺:________,组词倒( )( ),倒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7)、“经”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经,笔顺:________,组词经( )( ),经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8)、“争”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笔顺:________,组词争( )( ),争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9)、“扑”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扑,笔顺:________,扑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组词扑( )( )。

第三步:学习绿线中的字,没有拼音我也能读!

爱 骂 怜 辩 蛋

三、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十个生字中最常用的“狼”、“脏”、“温”、“扑”的结构、笔顺、读音、部首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的题目,如果有成员回答错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偏旁。

五、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六、课堂检测

1、⑴“狼”共( )画,第6画是( )

⑵“脏”的第3笔是( ),笔顺是( )⑶狼( ) 脏( ) 惊( ) 倒( )

狠( ) 庄( ) 凉( ) 到( )

七、课堂小结

全班读课文

八、作业。

完成描红,读课后第三题词语,读课文。

10、狼和小羊(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复习:前一节我们学到了什么?(齐读生字),听写课后第三题词语,小组长检查。

2、板书课题。

3、呈现目标、齐读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

1、出示问题:

1、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

2、狼总共找了几次碴?分别是什么?而小羊又是怎么申辩的?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3、课堂检测: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狼的凶狠和羊的害怕。

2、小组推选代表分角色读课文。(注意读狼的语气时要读出凶狠和严厉指责,读羊的语气要温和、害怕。)

三、课堂检测

学了这篇课文,我从中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业布置。

写生字,把你今天所学的课文复述给你的朋友或者亲人听。

11、狐狸和乌鸦( 第一课时)

朱先芹老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规范的书写。认识两个新部首。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规范的书写。认识两个新部首。

难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在你们的心中狐狸是怎么样的?乌鸦有事怎么样呢?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狐狸和乌鸦》的学习

2、板书课题

11、狐狸和乌鸦

二、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本课10个生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三、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四、检查预习情况(抽学生读词语)

眼珠 赔笑 笑脸 麻雀 刚刚 刚才 一棵树 叼着肉 一片肉 差多了

一溜烟 眼珠一转 直流口水 刚一开口

五、合作、探究

1、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赔”、“转”、“脸”最难的3个生字,如果有成员回答错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偏旁。

2、熟字换偏旁:陪-( )=( )( )

检-( )=( )( )

传-( )=( )( )

3、熟字加偏旁:专+( )=( )( )

果+( )=( )( )

六、展示交流兼课堂检测

教师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合作探究的题目,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七、课堂小结

读一遍课文

八、作业

书写10个生字的笔顺,然后再注上拼音书写一行

11、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喜欢听奉承的话容易上当受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练习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懂得喜欢听奉承的话容易上当受骗。

【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思考学习法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看看狐狸到底是怎样得到乌鸦嘴里的肉。

2、板书课题

11、狐狸和乌鸦

二、呈现学习目标

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⑵理解课文内容,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由组长带领交流以下问题,把每个同学的答案综合在一起得到统一的答案(注意由组长和副组长务必把3、4号同学教会)

1、用自己的话说说狐狸为什么口水直流?

2、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狐狸都是怎么说的?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

四、展示交流

小组内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课文

1、用自己的话说说狐狸为什么口水直流?

因为它想吃乌鸦嘴里叼着的那块肉。

2、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狐狸都是怎么说的?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 说了3次

第一次,狐狸说:“亲爱的乌鸦,你好吗?”

第二次,狐狸说:“亲爱的乌鸦,你的孩子好吗?”

第三次,狐狸说:“亲爱的乌鸦,你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你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你唱歌,你就唱九局吧!”

六、课堂检测

有感情的读课文

七、课后反思

识字5( 共一课时)

朱先芹老师

【学习目标】

1、读准词语的音,总结每行词语的分类。

2、学习本课生字,掌握新部首。

3、会用“有的——有的”造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规范的书写

难点:用“有的——有的”造句

【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穿厚厚的小棉袄呀?冷了说明冬天到了,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冬天是怎样一番美景。一起学习识字5.

2、板书课题

识字五

二、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本课8个生字。

⑵能熟读韵文。

三、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韵文(借助拼音韵文)

2、完成预习指南的题目

3、组长检查

四、检查预习情况(抽学生读带拼音和去拼音的词语)

寒流 大雪 北风 蜡梅 翠竹 苍松

蟒蛇 蚂蚁 刺猬 滑雪 溜冰 跳绳

五、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呈现没涨图片来讲解词语的意思)

寒流:强冷空气

北风:冬天的风

用“有的——有的”造句

六、给词语分类

第一行天气情况,第二行植物(岁寒三友),第三行动物,第四行体育运动

七、写好铅笔字

书写10个生字,一个生字写两个。

八、作业

1、背诵韵文;

2、一个生字工工整整的写一行。

九、课后反思

识字6( 共一课时)

朱先芹老师

【学习目标】

1、读准词语的音,总结每列词语的分类。

2、学习本课生字。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规范的书写3个生字

【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出示四幅图,分别是塞北风光,江南风景,海岛景色和高原景色,这些美丽的地方在哪里呀?我们学习了识字6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

识字6

二、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本课3个生字。

⑵能熟读韵文。

三、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韵文(借助拼音韵文)

2、完成预习指南的题目

3、组长检查

四、塞北风光(抽学生读带拼音和去拼音的词语)

1、由塞北风光引出三个词语: 骏马 秋风 塞北

2、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3、学习“赛”字,观察占位并书写

讲解多音字:塞(塞北)(塞外)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识字1(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导学过程:

一、 目标导入

1、导课

同学们,新学期新气象,这是本学期的第一篇课文,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有信心在本学期使自己的成绩变得更好吗?那拿出你们的学习积极性来给老师看看,好吗?

2、板书课题:识字1

3、呈现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自主学习。

1、自学生字。(要求:拼读、偏旁、结构、笔顺、共多少画、组词、找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尽量找课文中有的词语)

2、检查学习情况。(指名)

三、合作、探究。

小组内开火车说生字(重点讨论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其他成员纠错或补充。师到每个小组指导监督。

四、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情况,师随意指出一个生字,小组代表说生字。师相机在此环节出示新偏旁。

五、课堂检测:

1、⑴“秋”共( )画,第6画是( ),偏旁是( )。

⑵“烟”的第3笔是( ),偏旁是( ),笔顺是( )。⑶“歌”的同音字是( )形近字是( )。

2、组词:

秋( ) 夕( ) 灯( )

种( ) 歹( ) 打( )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7个生字和2个新偏旁。分别是什么?生答。

识字1(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难点: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分别是什么?生答。嗯,大家记性真好,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呈现目标

1、正确流利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齐读目标,解读目标。

谁能帮大家解释下两个目标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其他人补充,师纠错补充。

四、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内容,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

2、组内互读课文,试背课文。

3、课堂检测:指名读课文,指名背课文。

五、合作探究

1、你的家乡的秋天有什么景色?

2、小组讨论交流,师到每个小组听取讨论内容并引导。

六、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所得,共同纠错和补充。

七、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是啊!秋天真美啊!那春天、夏天、冬天呢?

八、家庭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并组词,熟读课文,预习识字2.

识字2(第一课时)

李红建老师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导学过程:

一、 目标导入

1、导课

同学们,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看看我们的首都北京国庆节时的情景,好吗?

2、板书课题:识字2

3、呈现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自主学习。

1、自学生字。(要求:拼读、偏旁、结构、笔顺、共多少画、组词、找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尽量找课文中有的词语)

2、检查学习情况。(指名)

三、合作、探究。

小组内开火车说生字(重点讨论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其他成员纠错或补充。师到每个小组指导监督。

四、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情况,师随意指出一个生字,小组代表说生字。师相机在此环节出示新偏旁。

五、课堂检测:

1、⑴“桥”共( )画,第6画是( ),偏旁是( )。

⑵“礼”的第3笔是( ),偏旁是( ),笔顺是( )。⑶“龙”的同音字是( )形近字是( )。

2、组词:

桥( ) 炮( ) 龙( )

娇( ) 泡( ) 尤( )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10个生字,认识了4个生字,掌握了1个新偏旁。分别是什么?生答。

识字2(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祖国的巨大变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感受祖国的巨大变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分别是什么?生答。好,我们接着学习。

二、呈现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祖国的巨大变化,培养民族自豪感。三、齐读目标,解读目标。 谁能帮大家解释下两个目标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其他人补充,师纠错补充。

四、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

2、组内背诵课文。

3、课堂检测:指名读课文,指名背课文。

五、合作探究

1、组内成员读词语,其他成员闭眼想象,想到什么立刻写下来。

2、你知道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用以前„..现在„„的格式说说,小组讨论交流,师到每个小组听取讨论内容并引导。

六、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所得,共同纠错和补充。

七、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你们爱自己的祖国吗?你准备用什么样的形式体现你的爱呢?

八、家庭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并组词,熟读课文,预习识字3

识字3(第一课时)

李红建老师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导学过程:

一、 目标导入

1、导课

同学们, 今天我给你们介绍一位画画爱好者,他的名字叫宁宁.

2、板书课题:识字3

3、呈现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自主学习。

1、自学生字。(要求:拼读、偏旁、结构、笔顺、共多少画、组词、找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尽量找课文中有的词语)

2、检查学习情况。(指名)

三、合作、探究。

小组内开火车说生字(重点讨论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其他成员纠错或补

充。师到每个小组指导监督。

四、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情况,师随意指出一个生字,小组代表说生字。师相机在此环节出示新偏旁。

五、课堂检测:

1、⑴“灶”共( )画,第6画是( ),偏旁是( )。

⑵“尖”的第3笔是( ),偏旁是( ),笔顺是( )。⑶“歪”的同音字是( )形近字是( )。

2、组词:

灶( ) 采( ) 尖( )

杜( ) 彩( ) 尘( )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10个生字,认识了3个生字,掌握了3个新偏旁。分别是什么?生答。

识字3(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认清几个会意字的读音与偏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

难点: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分别是什么?生答。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啊就是靠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那么这堂课我们将学习到什么知识呢?

二、呈现目标

1、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认清几个会意字的读音与偏旁。

三、齐读目标,解读目标。

谁能帮大家解释下两个目标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其他人补充,师纠错补充。

四、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内容,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

2、组内背诵儿歌。

3、课堂检测:指名读课文,指名背儿歌。

五、合作探究

1、“笔”、“灶”、“尖”、“歪”分别和书上的图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师到每个小组听取讨论内容并引导。

六、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所得,共同纠错和补充。

七、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的汉字有趣吗?大家还知道哪些这样类型的字?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以后多留心一下这样的字。

八、家庭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并组词,熟读课文,预习识字4.

识字4(第一课时)

李红建老师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导学过程:

一、 目标导入

1、导课

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组关于“苗”字组成的字,请大家认真观察,认真分析,认真记忆。

2、板书课题:识字4

3、呈现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自主学习。

1、自学生字。(要求:拼读、偏旁、结构、笔顺、共多少画、组词、找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尽量找课文中有的词语)

2、检查学习情况。(指名)

三、合作、探究。

小组内开火车说生字(重点讨论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其他成员纠错或补充。师到每个小组指导监督。

四、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情况,师随意指出一个生字,小组代表说生字。师相机在此环节出示新偏旁。

五、课堂检测:

1、⑴“铁”共( )画,第6画是( ),偏旁是( )。

⑵“脚”的第3笔是( ),偏旁是( ),笔顺是( )。⑶“描”的同音字是( )形近字是( )。

2、组词:

描( ) 喵( ) 猫( )

瞄( ) 苗( ) 锚( )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9个生字,认识了2个生字,掌握了两个新偏旁。分别是什么?生答。

识字4(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认清几个形声字的读音与偏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

难点: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分别是什么?生答。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啊就是靠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那么这堂课我们将学习到什么知识呢?

二、呈现目标

1、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认清几个形声字的读音与偏旁。

三、齐读目标,解读目标。

谁能帮大家解释下两个目标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其他人补充,师纠错补充。

四、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内容,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

2、组内背诵儿歌。

3、课堂检测:指名读课文,指名背儿歌。

五、合作探究

1、“锚”、“猫”、“描”、“瞄”分别有什么相同处和不同处?怎么记忆才好记?

2、小组讨论交流,师到每个小组听取讨论内容并引导。

六、展示交流。

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所得,共同纠错和补充。

七、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的汉字有趣吗?大家还知道哪些这样类型的字?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以后多留心一下这样的字。

八、家庭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并组词,熟读课文,预习练习1.

1、秋游(第一课时)

朱先芹老师 学习目标:

1、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7个字。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9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我们上个星期学习描绘秋天的词语,感受到了秋色宜人,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到底能带给我们多少快乐,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一课《秋游》的学习

2、板书课题

1、秋游

3、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9个生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学习生字

(1)、“凉”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凉,笔顺:________,组词凉( )( ),凉偏旁是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2)、“师”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师,笔顺:________,组词师( )( ),师的部

首是___。

(3)、“郊”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郊,笔顺:________,组词郊( )( ),郊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4)、“望”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望,笔顺:________,组词望( )( ),望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5)、“追”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追,笔顺:________,组词追( )( ),追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6)、“逐”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逐,笔顺:________,组词逐( )( ),逐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7)、“喊”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喊,笔顺:________,组词喊( )( ),喊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8)、“老”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笔顺:________,组词老( )( )。

(9)、“兔”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兔,笔顺:________,兔的部首是___,组词兔( )( )。

注意,我还会哦!(组词)

京( )( ) 交( )( ) 免( )( ) 晚( )( ) 这( )( ) 达( )( ) 第三步:学习绿线中的字******没有拼音我也能读!*********

绵 稻 粱 棉 滚 逮 嗓

三、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十个生字中最简单的“妈”、“怀”、“皮”、“坏”的结

构、笔顺、读音、部首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的题目,如果有成员回答错

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

笔顺、结构、偏旁。

五、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

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六、课堂检测

1、⑴“喊”共(12)画,第6画是( )

⑵“逐”的第3笔是( ),逐(追逐)(逐步)(逐渐),笔顺是( )

⑶凉( ) 师( ) 忘( ) 兔( )

惊( ) 帅( ) 望( ) 免( )

七、课堂小结

全班读课文

1、秋游(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和小朋友们愉悦的心

情。

2、会用有的„„有的„„造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有的„„有的„„造句

难点: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和小朋友们愉快的心情。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我们上节课打倒了生字老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秋游》

2、板书课题

1、秋游

3、呈现学习目标

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有的„„有的„„造句

⑵能感受秋天的美景和小朋友们愉快的心情。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

2、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填空

(1)秋风起了,天气( )。

(2)蓝蓝的天空( ),几朵白云有时像( ),有

时像( )。

(3)农田里,( )黄了,高粱( ),棉花( )。

(4)同学们有的( ),有的( )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

( )了嗓子。

我能用——-有的————有的————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 ),( ),多开心哪!

第三步:动脑思考

(1)同学们去郊外游玩,他们都看到了些什么?

(2)同学们都做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

由组长带领交流以下问题

1、小朋友们去郊外游玩,小朋友们都看到了些什么?

2、小朋友们大都做了些什么?

四、展示交流

小组内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课文并用有的,有的造句

五、课堂检测

有感情的读课文

2、再见了北京( 第一课时)

朱先芹老师

【学习目标】

1、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7个字。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9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鸟窝(鸟巢)吗?北京有一栋建筑特别像鸟窝,所以名字就叫“鸟巢”,请大家看看(出事“鸟巢图片”),你们想知道在“鸟巢”发生过什么事情吗?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2课《再见了,北京》的学习

2、板书课题

2、再见了,北京

二、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9个生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三、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完成预习作业

(1)“京”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笔顺:________,组词京( )( ),京偏旁是__,此偏旁的字还有

________。

(2)“环”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环,笔顺:________,组词环( )( ),环的部首是___。

(3)“表”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笔顺:________,组词表( )( )。

(4)“名”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名,笔顺:________,组词名( )( ),名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5)“国”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国,笔顺:________,组词国( )( ),国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6)“员”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员,笔顺:________,组词员( )( ),员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7)“机”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机,笔顺:________,组词机( )( ),机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8)“场”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场,笔顺:________,场的部首是___,组词场( )( )。

(9)“米”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笔顺:________,组词米( )( )。

四、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9个生字中最简单的“京”、“名”、“机”、“米”的结构、笔顺、读音、部首

五、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剩下5个生字的题目,如果有成员回答错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偏旁。

六、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七、课堂检测

1、环—( )+( )=( )

2、名—( )+( )=( )

3、国—( )+( )=( )

4、机—( )+( )=( )

5、“表”共( )画,第三画是( ),笔顺( )

八、课堂小结

一起书空9个生字

九、作业

书写9个生字的笔顺,然后再注上拼音书写一行

2、再见了北京(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闭幕式给人们带来的心情。

2、感悟后带着感情去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闭幕式给人们带来的心情。 难点:感悟后带着感情去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思考学习法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我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们中国的“鸟巢”、五环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再见了北京》。

2、板书课题

2、再见了、北京

二、呈现学习目标

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⑵能感受到闭幕式给人们带来的心情。

三、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毕竟奥运会闭幕式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2、奥运会的主题曲是什么?

3、奥运会的精神是什么?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带领交流以下问题,把每个同学的答案综合在一起得到统一的答案(注意由组长和副组长务必把3、4号同学教会)

1、毕竟奥运会闭幕式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2、奥运会的主题曲是什么?

3、奥运会的精神是什么?

五、展示交流

小组内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课文

1、毕竟奥运会闭幕式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人们带着无尽的留恋和不舍,人们欢呼拥抱

北京城梨花四起

人们吃吃不愿离去

2、奥运会的主题曲是什么?

《我和你》

3、奥运会的精神是什么?

卓越、友谊、和尊重

六、课堂检测

1、有感情的读课文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圣火 ( )的人们 ( )的礼花

( )的留恋 ( )的鲜花 ( )的晚上

七、课后反思

3 英英学古诗

放开才老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

教学和学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同学们,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个小学生把在校学习的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的。

2、板书课题 3 英英学古诗

3、呈出目标:

(1)能读准本课生字。

(2)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知道文中讲了几个人?他们做什么事?

二、自主学习:

1、先自己把生字读一遍,找出不仍是的字。

2、同座互读互教。

3、检测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己拼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2、指名读。

3、教师领读。

4、分小组读。

四、合作探究

出示问题:文中讲了几个人?他们做什么事?

1、读问题。

2、合作学习,完成问题。

3、指名回答。

4、教师小结

五、展示交流

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课堂检测

点名读生字,不按顺序读。

七、课堂小结

这堂课,大家非常专心,学的很用心。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懂诗的意思。

教学和学法:自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

3、呈出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学习:

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诗题。

静夜意思就是静静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来说静夜思就是在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的思念。

2、有感朗读古诗(通过各种形式的读)

3、朗读指导。

(1)用/画出句中的停顿。

(2)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

4、看图。

出示投影片《静夜思》。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5、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这首诗有几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习。

第一句

(1)指名读。

(2)这句诗,英英是怎样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

(3)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

理解霜、疑是。 第二句 (1)指名读。 (2)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举头? (3)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明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当他想念故乡时,头还是抬着望月亮吗?诗里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 齐读《静夜思》。 三、展示交流

说一说,从古诗里,你读懂了什么?

四、课堂检测。

1、分小组背诵。

2、分男女生背诵。

3、全班背诵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字

教法和学法:自主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全班背诵《静夜思》

2、板书课题;

3、呈出目标。

(1)、能正确书写课文生字,会组词。

(2)、完成课后练习2、3、4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齐读目标(1)。

2、点名教书空写。

3、描红(课后2题)

4、在课堂练习本上每个生字写5个。

三、合作探究生字组词。

出示要求:1、自己先练习组词。

2、在小组里互相组词,发现错词要相互纠正。

3、抄写课后练习第3题词语。

4、完成练习课后第4题。

四、展示交流。

看谁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五、课堂检测

1、比一比,再分别组词。

波()代()

披()袋()

2、背bēi( ) bèi( )

六、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4、乡下孩子(第一课时)

李红建老师 学习目标:

1、会读、写10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6个字。认识一个新偏旁。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10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谁去过大城市?大城市里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那我们乡下的孩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关于乡下孩子的课文。

2、板书课题

4、乡下孩子

3、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10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6个字。认识一个新偏旁。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自主学习生字,说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偏旁、共多少画、容易写错的

地方、组词、同音字和形近字。

三、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十个生字中最常用的“狼”、“脏”、“温”、“扑”的结

构、笔顺、读音、部首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的题目,如果有成员回答错

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

笔顺、结构、偏旁。

五、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

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六、课堂检测

1、⑴“妈”共( )画,第6画是( )

⑵“野”的第3笔是( ),笔顺是( )⑶妈( ) 怀

( ) 皮( ) 野( )

吗( ) 坏( ) 度( ) 理( )

七、课堂小结

全班读课文

八、作业。

完成描红,读课后第三题词语,读课文。

4、乡下孩子(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乡下自然环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感受乡下自然环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复习:前一节我们学到了什么?(齐读生字),听写课后第三题词语,小

组长检查。

2、板书课题。

3、呈现目标、齐读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乡下自然环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文中介绍了那些景物?用笔画下来。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3、课堂检测: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小组内朗读课文。一人读,其他人闭上眼想象景物,你仿佛看到了什

么?小组讨论写下来。

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汇报。

3、乡下美还是城里美?乡下孩子幸福还是城市孩子幸福?

三、课堂检测

学了这篇课文,我从中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业布置。

写生字,预习练习2.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一课时)

李红建老师

学习目标:

1、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2个字。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9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他们很孤独、很无助,需要我们给他们送

上一份关心与温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一个少先队员和他的邻居盲婆婆

的故事。那他们究竟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呢,你们只要认真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3、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2个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学习生字

(1)、“婆”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婆,笔顺:________,组词婆( )( ),婆偏旁

是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2)、“绿”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绿,笔顺:________,组词绿( )( ),绿的偏

旁是___。

(3)、“邻”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邻,笔顺:________,组词邻( )( ),邻的偏

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4)、“居”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居,笔顺:________,组词居( )( ),居的偏

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5)、“替”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替,笔顺:________,组词替( )( ),替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6)、“您”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替,笔顺:________,组词您( )( ),您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7)、“领”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领,笔顺:________,组词领( )( ),领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8)、“童”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笔顺:________,

组词童( )( ),童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9)、“难”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难,笔顺:________,难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组词难( )( )。

第三步:学习绿线中的字,没有拼音我也能读!

盲 滋

三、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十个生字中最常用的“婆”、“绿”、“您”、“难”的结

构、笔顺、读音、部首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的题目,如果有成员回答错

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

笔顺、结构、偏旁。

五、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

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六、课堂检测

1、⑴“婆”共( )画,第6画是( )

⑵“绿”的第3笔是( ),笔顺是( )⑶婆( ) 邻

( ) 居( ) 绿( )

波( ) 领( ) 房( ) 禄( )

七、课堂小结

全班读课文

八、作业。

完成描红,读课后第三题词语,读课文。

6、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

朱先芹老师

学习目标:

1、会读、写10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8个字。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10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出示丁香花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如果不知道,那第

六课会给你们答案的,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6课《一株紫丁香》的学习

2、板书课题

6、一株紫丁香

3、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10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8个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学习生字

(1)、“香”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香,笔顺:________,组词香( )( ),香偏旁

是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2)、“浓”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浓,笔顺:________,组词浓( )( ),浓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3)、“院”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院,笔顺:________,组词院( )( ),院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4)、“枝”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枝,笔顺:________,组词枝( )( ),枝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5)、“伸”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伸,笔顺:________,组词伸( )( ),伸的部

首是___。

(6)、“消”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消,笔顺:________,组词消( )( ),消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7)、“除”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

构,由( )+( )=除,笔顺:________,组词除( )( ),除的部

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8)、“困”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

由( )+( )=困,笔顺:________,困的部首是___,组词困( )( )。

(9)、“教”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

由( )+( )=教,笔顺:________,组词教( )( )。

三、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十个生字中最简单的“香”、“枝”、“伸”、“困”、“快”

的结构、笔顺、读音、部首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的题目,如果有组员回答错

误,那么其他组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

笔顺、结构、偏旁。

五、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

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与效率。

六、课堂检测

1、⑴“教”共(11)画,第4画是(丿 )

⑵“院”的第2笔是( ),院组词:院(院子)(医院)(小院),笔顺是

( )

⑶农( ) 枝( ) 因( ) 香( )

浓( ) 支( ) 困( ) 季( )

七、课堂小结

全班读课文

6、一株紫丁香(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明白老师是如此的辛苦,体会师生之

间的深厚感情,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2、能够通顺的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通顺的读课文

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明白老师是如此的辛苦,体会师生

之间的深厚感情,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上节课学的很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一株紫丁香》

2、板书课题

6、一株紫丁香

3、呈现学习目标

看看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

⑴能通顺的读课文

⑵能感受到老师的辛苦。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

2、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动脑思考

(1)你们知道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你能用书上的句子说说吗?

(2)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浓绿的小院的呀?

你们心里对老师有怎样的感情呢?谁来读读最后小节,表达出你对老师的感谢。

(3)你想像一下,老师是怎样工作的?(想象说话)你们说老师辛苦不辛苦?你

能劝劝老师,让她早点休息吗?

(4)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会给老师带来什么呢?

三、合作、探究

由组长带领交流以下问题,把每个小朋友的答案综合在一起,找到小组里觉得最

好的答案

1、你们知道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你能用书上的句子说说吗?

2、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浓绿的小院的呀?

你们心里对老师有怎样的感情呢?谁来读读最后小节,表达出你对老师的感谢。

3、你想像一下,老师是怎样工作的?(想象说话)你们说老师辛苦不辛苦?你能

劝劝老师,让她早点休息吗?

4、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会给老师带来什么呢?

四、展示交流

小组内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课文并带领学生品读体会课文

五、课堂检测

有感情的读课文

六、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什么?(学生自由表达然后教师总结)

七、作业

一个生字注上拼音抄写两行,在每一行后面空两格组不同的词。

7、有趣的发现(第一课时)

李红建老师

学习目标:

1、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9个字。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9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生活中我们要养成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为我们的知识积累素材,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这方面的课文。

2、板书课题

7、有趣的发现

3、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9个生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学习生字

(1)、“百”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百,笔顺:________,组词百( )( ),百偏旁是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2)、“达”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达,笔顺:________,组词达( )( ),达的偏旁是___。

(3)、“反”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反,笔顺:________,组词反( )( ),反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4)、“较”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较,笔顺:________,组词较( )( ),较的偏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5)、“存”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存,笔顺:________,组词存( )( ),存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6)、“容”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笔顺:________,组词容( )( ),容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7)、“易”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易,笔顺:________,组词易( )( ),易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8)、“研”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笔顺:________,组词研( )( ),研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9)、“究”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究,笔顺:________,究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组词究( )( )。

第三步:学习绿线中的字,没有拼音我也能读!

趣 著 考 察 复 因 淹 死 而

三、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十个生字中最简单的“百”、“达”、“反”、“较”的结构、笔顺、读音、部首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的题目,如果有成员回答错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偏旁。

五、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六、课堂检测

1、⑴“较”共( )画,第6画是( )

⑵“易”的第3笔是( ),笔顺是( )

⑶百( ) 反( ) 存( ) 易( )

白( ) 石( ) 在( ) 意( )

七、课堂小结

全班读课文

八、作业。

完成描红,读课后第三题词语,读课文。

7、有趣的发现(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紧扣“发现”,自己去发现自己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2、通过自读,将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并加以运用。

3、利用“考察”、“发现”、“要么„„要么„„”“奇怪”等。以这些词为突破口,进入文章进行语言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读,将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并加以运用。

难点:语言学习。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复习:前一节我们学到了什么?(齐读生字),听写课后第三题词语,小组长检查。

2、板书课题。

3、呈现目标、齐读目标。

1、紧扣“发现”,自己去发现自己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2、通过自读,用各种形式将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并加以运用。

3、利用“考察”、“发现”、“要么„„要么„„”“奇怪”等。以这些词为突破口,进入文章进行语言学习。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品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时间是什么时候?

2、那个国家?人物是谁?

3、著名是什么意思?用著名说一句话。

展示交流

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

(2)品读第二自然段,探究发现昆虫奇异现象。

1、读读课文,说说岛上有什么奇异的现象?自读第2自然段。

2、想想这里写了几种昆虫?(3种。翅膀大的、翅膀小的、没有翅膀的。)

3、当大风吹来的时候,它们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

展示交流

1、小组内讨论交流。

2、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3)品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找答案

1、达尔文为解昆虫奇异翅膀之密,都做了哪些实验?

默读3自然段第1句话,画出相关词。

2、默读第三自然段内容,找出答案。

展示交流

1、 小组合作交流。

2、 小组代表发言。

(4)品读第四自然段,这个有趣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默读4自然段,画出相关词。

指名说,其他人补充,师补充引导。

三、课堂检测

复述课文,用上“考察”、“发现”、“要么„„要么„„”“奇怪”以这些词。

四、拓展提升

只要我们像达尔文一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奇怪的事情。 比如:小红发现母鸡总是围着鸡窝转,感到很奇怪。

还有:奇怪!太阳怎么不从西边出来呢?

五、作业布置。

写生字,有感情的读课文给你的亲人听。

8、小鹰学飞

放开才老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3教法和学法:目标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出示鹰的图片)你对我们的新朋友有哪些了解,能简要介绍一下吗?

2、学生畅谈自己对鹰的了解。

3、师补充介绍: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请看老师写“鹰”字(板书:鹰)鹰是一种非常善于飞行的鸟,所以“鹰”字下面有个“鸟”字,鹰的飞行本领可大了,它能在几千米的高空中飞行,是鸟类中的飞行能手。可是,刚出生的小鹰是不会飞的,那么它是怎样学会飞行的呢?还是让我们走进童话故事《小鹰学飞》去看一看就明白了。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学生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勾画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

3、同桌之间互相认读,互相纠错、正音。

三、学生合作学习

1、同桌之间互相认读,互相纠错、正音.

四、课堂检测

1、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师生共同评价。(一类字单字出现,二类字以文中组词形式出现)

2、这么短时间里你们就把生字认会了,真了不起!有什么好方法吗?自己先想一想,一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3、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组长要让组员都发言,从部首、结构、笔画、笔顺、组词等方面来说,帮助学习有困难的组员掌握生字。(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以小组汇报刚才组内交流识字的情况。每组汇报一个字,把机会让给别的小组,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重点认识本课的新偏旁:舟字头和方字旁,并指导书写、描

红。

5、师分发词卡,同桌相互检查认读。

6、请小老师拿字词卡上台指名学生认读。读对了给他掌声,读错了就帮帮他。

三、再读课文,检查朗读

1、请学生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再读课文,要求: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把课文读得比刚才更流利些。

2、组内朗读课文,要求每个人都做到不加字、不改字、不丢字。一个组员读时,其他组员要认真听,发现他读得不理想,就让他多读几次,也可以范读,让他读好后再继续。

3、以小组展示读书本领,进行赛读。其他人当小评委,并做出恰当准确的评价。

四、小结本课

1、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2、学生畅谈收获。

3、师:是的,在这节课里,我们学会了生字,读好了课文,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小鹰一样,在知识的天空中越飞越高!下课!

8、小鹰学飞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学会用“已经”说话。

3. 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二.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小鹰学飞的过程,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鹰学飞》一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课题)

2. 复习词语

3.谁能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学会用“已经”说话。

3. 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三)自由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思考:小鹰跟着老鹰飞行经过了哪些地方?结果又怎么样?(学生回答) 课文哪些段落写的是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上面的内容?(1、2自然段) 课文哪些段落写的是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山上空的内容?(3、4自然段) 课文哪些段落写的是小鹰跟着老鹰飞到更高的天空的内容?(5、6自然段)

(四)师生合作学习学习

1.指名读1、2自然段:

思考:.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上面,小鹰会怎么样?又怎么说?

.小鹰说这句话时,心情怎样?(非常高兴、满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高兴”、“喊”、“已经”“啦”)

.指导朗读

同学们,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你做一件事时,开始不会,后来会了,你的心情怎样?小鹰现在的心情和你一样,你能读出来吗?(练习读、指名读、齐读,重读“已经”)

评价:读得不错,你们能通过“已经”一词表现出此时小鹰的心情吗?看来大家已经理解了这个词,那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用“已经”说话。

评价:同学们,学了就会用,这才是会学习的孩子。

过渡语:小鹰自以为飞到大树上面,飞行的本领就算学会了,那老鹰是怎么说的呢?

.老鹰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小鹰学会飞了吗?想想我们通常能看到鹰吗?为什么?

小结:作为鹰飞得比大树高根本不能算“会飞”,还差得远呢,必须继续飞行。

.指名读老鹰的话

读出和蔼、亲切的语气。

过渡:小鹰听了老鹰的话又是怎么做的呢?

2. 学习3、4自然段

.男生读3段,女生读4段.

.讨论: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 它们又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板书:我真的会飞啦!) 从小鹰的话中你感受到小鹰的心情怎样?(满足、得意) 从哪些词语可看出?(“又高兴”、“喊”、“真的”)

.学生汇报

.指导朗读

.老鹰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小结:作为鹰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能算“会飞”,有本领的鹰应该飞得比这更高。

.怎样读老鹰得话?(亲切、和蔼、带有教育孩子的语气)

.分角色读这两段

过渡:后来,小鹰又是怎么做的呢?

3.学习5、6自然段

.自由读5、6自然段

思考:

⑴ 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更高的天空)

⑵ 从哪儿可以看出它飞得更高了?(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矮了)

⑶ 小鹰怎么会飞这么高?(刻苦练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它练得很刻苦?请

同学们用笔划出来。(鼓起劲、拼命、飞呀,飞呀、急促)“拼命”是什么意思? ⑷ 怎样读出这样的语气?(自由读、师范读、再练读、再指名读)

过渡:这时的小鹰还会像前两次那样肯定的对老鹰说话吗?(不会) 有什么不一样?(问话、不敢肯定)

⑸ 指导读小鹰说的话。

“总算”是什么意思?注意句中的“„„”(练习读、指名读)

小结: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小鹰不仅越飞越高,而且变得虚心了。 ⑹ 老鹰又怎么回答?(“孩子,你抬头看”)小鹰看到了什么?

“盘旋”是什么意思?(环绕着飞)

⑺ 启发思考: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鹰在盘旋时会想些什么?它又会怎样做呢?(继续往高飞。)当它飞到和那几只鹰一样高的天空时,它又会怎么想呢?(我要继续往高飞。)看来学习是没有尽头的,这就是学无止境,然而我们知道要飞得更高,必须怎样?(不断努力,才能攀登新的高峰。)

(五)师小结:

看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小鹰认为自己飞得已经很高了,原来还有比自己更高的。这就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永远前进,不断进取。

⑻读读这些词语

人外有人 山外有山 学无止境 不断进取

师小结:这几个词也正是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一个深刻道理。

(六)分角色朗读全文,再次体会小鹰学飞的过程。(课堂检测)

想想:通过学习课文,你认为小鹰是一个什么样的小鹰?我们应向小鹰学习什么?(评价:大家的感受很深)

(七)作业:

a.把《小鹰学飞》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b.把小鹰学飞的这种精神用于自己的学习中。

板书:

8.小鹰学飞

大树上面 我已经会飞啦 !

大山上空 我真的会飞啦!

更高的天空 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学无止境 不断进取

9《青蛙看海》

李春梅老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几种不同的说话格式。

2、认识一个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想办法记住生字“登、善、展”。

3、认识不同的说话格式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

4、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几种不同的说话格式。

2、认识一个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想办法记住生字“登、善、展”。

3、认识不同的说话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语卡片、苍鹰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海吗?蓝蓝的大海一望无边,不光我们喜欢,有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也想去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齐读:青蛙看海

二出示学习目标,生读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几种不同的说话格式。

2、认识一个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

1、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打开书,边看书边听录音。

2、自由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课文有几个小节?做记号。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指导重点段落和句子。

(1)“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怎么上得去呢?”

A、认识这种提示语在中间的说话格式。

B、青蛙说的话较长,指名多人读。

(2)“是啊,„„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 认识这种提示语在后面的说话格式。

(3)知道第5小节、第8小节的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4)出示第11小节,指名多人练习读。

四、学习生字。

1、小朋友,青蛙看到大海了吗?青蛙真不简单啊,瞧,这山多高啊,一朵朵白云在山腰间飘荡。白云姐姐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呢?想看吗? 指名学生翻开白云图片,认读上面的词语,齐读。

2、小青蛙能登上高山,你们能吗?这些生字离开了拼音你还能认识吗?师逐个翻开“高山”上的词语卡片,齐读。

3、如果你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生字,就能登上高山了。

(1)回忆我们学过的记生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去偏旁、儿歌、猜谜语”等。

(2)自由识记生字,并说给同桌听听。

4、交流识字方法。

(1)“喝”与“渴”编顺口溜: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口。

(2)猜谜语:小羊藏着两块糖,一口全部吃光光。

(3)“级、极、吸”比较,组词语。

(4)登:学习“登字头”,书空。

(5)展:分部件识记,出示苍鹰的图片:多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啊!看图在桌上练习写写这个字。

五、目标检测,选字填空,抽学生完成

级极

年()好()了上()高()南()

升()一()()小北()忙()了

六、指导书写生字:

1、登:关键要写好哪两笔?手势提醒学生上面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2、善:横画比较多,横与横之间要紧凑,间距差不多。

3、展:里面的一部分要冲出包围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难点: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准备:

课件图画(山、白云、青蛙、苍鹰)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蛙看海》这个故事。

二出示目标,生读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1-3小节。

1、(贴青蛙图片)看,这只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猜猜看,它在想什么?

2、是啊,青蛙是多么渴望能看到大海啊!这时一只苍鹰飞来,为青蛙指明了方向。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认真读一读(1、2、3)三个小节,边读边想象他们说话的样儿。

学生自由练习读。

3、他们说了些什么?我想请两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谁来读苍鹰的话?青蛙的话谁想读?其余的小朋友边听边想:青蛙怎样才能看到海呢?

学生读。

4、指名回答:青蛙要怎样才能看到海呢?小朋友们想象一下,那会是一座怎样的山?师随机在黑板上简笔画。

现在老师就是青蛙,你是苍鹰,请你将那座山指给我看看。指导、评议。

5、青蛙看了看这座山,忍不住——引说:吸了口凉气。学生回答后出示第二小节:

“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用红色显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1)小朋友,“吸了口凉气”是什么样儿?学生表演,请演得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做给大家看看。

(2)青蛙为什么吸了口凉气啊?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高山、白云”:小朋友看,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比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要高几十倍呢。瞧,这座山已经冲入了云层,就连白云呀,也漂浮在半山腰了。老师不由得想到了首诗----引说: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登这么高的山,对于青蛙来说,实在是太难了,难怪它要——(引说)吸了口凉气呢!

(3)那青蛙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6、小朋友,青蛙能不能不登上这座山去看海?我们来听听,苍鹰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四、学习4-12小节。

1、过渡:青蛙一心想要去看海,可是这座山又高又陡,青蛙既没有一双——(引说)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哎,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了,青蛙是多么——指名回答。是啊,它非常伤心、难受、失望,都快要哭了!

2、就在这时,一只小松鼠跳出来(贴小松鼠的图片),帮助、鼓励它,和它一起登上了山顶,看(播放课件)。

3、青蛙登上山顶的过程,课文的4-11小节写得非常精彩,我们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我们刚才看到的情景,你会读得更好。

学生自由练习读。

4、指名分角色读:青蛙是怎样登上山顶的呢?这次我想请三个小朋友来读给大家听。

(1)读“你想看海吗?”时,师:呀,这只松鼠真热情,你再说一次。

(2)“是啊,„„我上不去。”师:青蛙,你说这句话时,是什么心情?再试试。

(3)“这有什么难的!”师:青蛙,你还像刚才那样失望吗?现在怎么样?学生一起来说说。

5、还有谁想来试一试吗?同桌练习读。

6、现在我就是松鼠,(老师戴上头饰),哪只小青蛙想上来?

(1)指名一人跟老师配合表演,一直演到一级一级地往上跳。这时老师说:小朋友们,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一级一级地往上跳。(配乐,师:一级,两级,三级,四级„„,继续跳,不要停,看,快要到山顶了。)

(2)音乐停,老师喘着气说:真是累坏了,小朋友,我们在平地上才跳了这么几下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青蛙登这么高的山,(手势)会怎么样?

(3)是啊,青蛙就更累,更辛苦了,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出示句子: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

①指名读。

②小朋友想一想:青蛙渴成什么样儿了?累成什么样儿了?

老师用动作和语言提示学生想象练说:跳啊跳啊,它口干了,喉咙口就像有一把火在燃烧,它„„跳了几级,它的腿又酸又疼,它„„跳啊跳啊,它的手脚磨破了皮,鲜血直往下流,它„„忽然它一不小心跌倒了„„跳啊跳啊,它累得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它„„

③我相信有了刚才的体会,这句话你们会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7、小朋友,既然青蛙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我们就劝劝它,回去吧,不爬高山了,不去看大海了,回去吧?

为什么呀?

8、那好,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去看大海吧,快看(老师演示),青蛙离山顶越来越近了,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5、4、3、2、1„„!

⑥让我们一起来开心地宣布(出示句子,学生读):

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同时黑板画大海)

9、小青蛙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五:目标检测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卡片,组词语。

(2)、指名书空“登、善、展”。

3、比一比,组词语。

苍()夫()喝()极()

枪()失()渴()级()

六、总结。

小朋友们,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也会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希望你们也能像青蛙那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七,拓展

1、小朋友们,青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登,终于成功地到达了山顶看见了大海,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这真是——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在练习3里面学过了一句古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有一只乌龟,长期生活在小河边,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非常羡慕,也想去看看,可是它一想到路途中会遇到那么多困难,有点退缩了。小青蛙们,请你想一句话来鼓励鼓励它,好吗?

10、狼和小羊(第一课时)

李红建老师 学习目标:

1、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5个字。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9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喜羊羊和灰太狼吗?喜欢看吗?谁能说说里面有些什么动物?你对狼是什么印象?羊呢?

2、(创设情境)有一天,一只可爱的小羊在小溪边喝水。正在这时,从森立走来了一只狼。你们想知道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一件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狼和小羊的故事,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板书课题

10、狼和小羊

3、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5个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学习生字

(1)、“狼”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狼,笔顺:________,组词狼( )( ),狼偏旁是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2)、“弄”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弄,笔顺:________,组词弄( )( ),弄的偏旁是___。

(3)、“脏”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脏,笔顺:________,组词脏( )( ),脏的偏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4)、“惊”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惊,笔顺:________,组词惊( )( ),惊的偏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5)、“温”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温,笔顺:________,组词温( )( ),温的偏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6)、“倒”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倒,笔顺:________,组词倒( )( ),倒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7)、“经”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经,笔顺:________,组词经( )( ),经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8)、“争”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笔顺:________,组词争( )( ),争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9)、“扑”的读音为____,是( )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 )+( )=扑,笔顺:________,扑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组词扑( )( )。

第三步:学习绿线中的字,没有拼音我也能读!

爱 骂 怜 辩 蛋

三、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十个生字中最常用的“狼”、“脏”、“温”、“扑”的结构、笔顺、读音、部首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的题目,如果有成员回答错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偏旁。

五、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六、课堂检测

1、⑴“狼”共( )画,第6画是( )

⑵“脏”的第3笔是( ),笔顺是( )⑶狼( ) 脏( ) 惊( ) 倒( )

狠( ) 庄( ) 凉( ) 到( )

七、课堂小结

全班读课文

八、作业。

完成描红,读课后第三题词语,读课文。

10、狼和小羊(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复习:前一节我们学到了什么?(齐读生字),听写课后第三题词语,小组长检查。

2、板书课题。

3、呈现目标、齐读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

1、出示问题:

1、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

2、狼总共找了几次碴?分别是什么?而小羊又是怎么申辩的?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3、课堂检测: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狼的凶狠和羊的害怕。

2、小组推选代表分角色读课文。(注意读狼的语气时要读出凶狠和严厉指责,读羊的语气要温和、害怕。)

三、课堂检测

学了这篇课文,我从中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业布置。

写生字,把你今天所学的课文复述给你的朋友或者亲人听。

11、狐狸和乌鸦( 第一课时)

朱先芹老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规范的书写。认识两个新部首。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规范的书写。认识两个新部首。

难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在你们的心中狐狸是怎么样的?乌鸦有事怎么样呢?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狐狸和乌鸦》的学习

2、板书课题

11、狐狸和乌鸦

二、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本课10个生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三、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四、检查预习情况(抽学生读词语)

眼珠 赔笑 笑脸 麻雀 刚刚 刚才 一棵树 叼着肉 一片肉 差多了

一溜烟 眼珠一转 直流口水 刚一开口

五、合作、探究

1、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赔”、“转”、“脸”最难的3个生字,如果有成员回答错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偏旁。

2、熟字换偏旁:陪-( )=( )( )

检-( )=( )( )

传-( )=( )( )

3、熟字加偏旁:专+( )=( )( )

果+( )=( )( )

六、展示交流兼课堂检测

教师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合作探究的题目,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七、课堂小结

读一遍课文

八、作业

书写10个生字的笔顺,然后再注上拼音书写一行

11、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喜欢听奉承的话容易上当受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练习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懂得喜欢听奉承的话容易上当受骗。

【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思考学习法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看看狐狸到底是怎样得到乌鸦嘴里的肉。

2、板书课题

11、狐狸和乌鸦

二、呈现学习目标

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⑵理解课文内容,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由组长带领交流以下问题,把每个同学的答案综合在一起得到统一的答案(注意由组长和副组长务必把3、4号同学教会)

1、用自己的话说说狐狸为什么口水直流?

2、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狐狸都是怎么说的?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

四、展示交流

小组内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课文

1、用自己的话说说狐狸为什么口水直流?

因为它想吃乌鸦嘴里叼着的那块肉。

2、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狐狸都是怎么说的?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 说了3次

第一次,狐狸说:“亲爱的乌鸦,你好吗?”

第二次,狐狸说:“亲爱的乌鸦,你的孩子好吗?”

第三次,狐狸说:“亲爱的乌鸦,你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你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你唱歌,你就唱九局吧!”

六、课堂检测

有感情的读课文

七、课后反思

识字5( 共一课时)

朱先芹老师

【学习目标】

1、读准词语的音,总结每行词语的分类。

2、学习本课生字,掌握新部首。

3、会用“有的——有的”造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规范的书写

难点:用“有的——有的”造句

【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穿厚厚的小棉袄呀?冷了说明冬天到了,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冬天是怎样一番美景。一起学习识字5.

2、板书课题

识字五

二、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本课8个生字。

⑵能熟读韵文。

三、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韵文(借助拼音韵文)

2、完成预习指南的题目

3、组长检查

四、检查预习情况(抽学生读带拼音和去拼音的词语)

寒流 大雪 北风 蜡梅 翠竹 苍松

蟒蛇 蚂蚁 刺猬 滑雪 溜冰 跳绳

五、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呈现没涨图片来讲解词语的意思)

寒流:强冷空气

北风:冬天的风

用“有的——有的”造句

六、给词语分类

第一行天气情况,第二行植物(岁寒三友),第三行动物,第四行体育运动

七、写好铅笔字

书写10个生字,一个生字写两个。

八、作业

1、背诵韵文;

2、一个生字工工整整的写一行。

九、课后反思

识字6( 共一课时)

朱先芹老师

【学习目标】

1、读准词语的音,总结每列词语的分类。

2、学习本课生字。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规范的书写3个生字

【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出示四幅图,分别是塞北风光,江南风景,海岛景色和高原景色,这些美丽的地方在哪里呀?我们学习了识字6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

识字6

二、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本课3个生字。

⑵能熟读韵文。

三、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韵文(借助拼音韵文)

2、完成预习指南的题目

3、组长检查

四、塞北风光(抽学生读带拼音和去拼音的词语)

1、由塞北风光引出三个词语: 骏马 秋风 塞北

2、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3、学习“赛”字,观察占位并书写

讲解多音字:塞(塞北)(塞外)


相关文章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WPS转)_部分2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1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2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3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4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5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
  • 全国站 首页 小升初 杯赛竞赛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教学资源 小学试题 趣味乐园 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 小学英语 小学作文 家庭教育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展开 全国站 小升初 资讯 政策 择校 备考 经验 面试 简 ...查看


  •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
  • 与"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相关的推广 一年级语文学习,题不会做?学而思网校来帮你! 思维培养,第一讲免费,与100万学生一起学习!提供海量习题集,复习直播课,立即免费注册! http://www.xueersi.com 初 ...查看


  • 四年级上册语文 课件汇总 人教新课标
  • zip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观潮 人教新课标 5.7 M zip四年级上册语文 雅鲁藏布江 课件 人教新课标 8.4 M zip四年级上册语文 鸟的天堂 课件 人教新课标 20.4 M zip四年级上册语文 火烧云 课件 人教新课标 3.2 ...查看


  • 广东省梅州市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手机版)
  •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人民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沪科版 鲁科版 城市列表 电子课本网 > 切换城市 > 广东省梅州市教材版本 广 ...查看


  •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 人教版小学语文备课资料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教学设计16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 ...查看


  • 1-12册古诗归类整理
  • 1-12册古诗归类整理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 1.春 晓 (唐.孟浩然)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下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绝句 (唐•杜甫)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用书)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 ...查看


  •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 语文 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一 年级 班 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一 年级 班 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 科目 语文 一 年级 班 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 ...查看


  • 五年级语文试题库[6]
  •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WORD版 http://www.docin.com/p-534894762.html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期末试题(试卷) http://www.docin.com/p-534894689.html 苏教版 ...查看


  • 二年级语文(上册)多音字组词 形近字组词 生字组词看拼音写词语 成语·成语注释[考试必用]
  • )(金色) huá(中华)(华丽) 色 华 shǎi(掉色)(色子) huà(华山)(姓华) hǎo(好人) 好 hào(爱好) ) )(宁静) )(宁愿) 二年级语文(上册)多音字组词 形近字组词 <生字表二>看拼写词语 成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