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注释
燕yān:指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北京一带。这一地区原为周代诸侯国燕国故地。 花朝zhāo节: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
冻风时作:冷风时常刮起来。冻风,冷风。作,起。
局促:拘束。
廿niàn二日:二十二日,承花朝节说,所以没有写月份。
稍和:略微暖和。
东直:北京东直门,在旧城东北角。满井在东直门北三四里。
土膏:肥沃的土壤。膏:肥沃。
若脱笼之鹄hú: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于时:在这时。
波色乍明:水波开始发出亮点。乍,初、始。
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
新开:新打开。
匣:指镜匣
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晴雪:晴空之下的积雪。
娟然:美好的样子。
如倩qiàn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也: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倩女,美丽的女子。靧,洗脸。掠,梳掠。
梢:柳梢。
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开、分散。
麦田浅鬣(liâ)寸许:意思是麦苗高约一寸。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 泉而茗者,罍(lã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茗,茶。罍,酒杯。蹇,这里指 驴。泉、茗、罍、蹇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劲:猛、强有力。
浃(jiā):湿透。
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呷,吸,这里用其引申义。鳞,代鱼。
毛羽鳞鬣:毛,指虎狼兽类;羽,指鸟类;鳞,指鱼类和爬行动物;鬣,指马一类动物。合起来,泛指一切动物。
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这是对第一段“燕地寒”等语说的。
堕(huī)事:耽误公事。堕,坏、耽误。
此官:当时作者任顺天府儒学教授,是个闲职。
适:正好。
恶(wū)能:怎能。
己亥: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满井游记》注释
燕yān:指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北京一带。这一地区原为周代诸侯国燕国故地。 花朝zhāo节: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
冻风时作:冷风时常刮起来。冻风,冷风。作,起。
局促:拘束。
廿niàn二日:二十二日,承花朝节说,所以没有写月份。
稍和:略微暖和。
东直:北京东直门,在旧城东北角。满井在东直门北三四里。
土膏:肥沃的土壤。膏:肥沃。
若脱笼之鹄hú: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于时:在这时。
波色乍明:水波开始发出亮点。乍,初、始。
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
新开:新打开。
匣:指镜匣
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晴雪:晴空之下的积雪。
娟然:美好的样子。
如倩qiàn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也: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倩女,美丽的女子。靧,洗脸。掠,梳掠。
梢:柳梢。
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开、分散。
麦田浅鬣(liâ)寸许:意思是麦苗高约一寸。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 泉而茗者,罍(lã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茗,茶。罍,酒杯。蹇,这里指 驴。泉、茗、罍、蹇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劲:猛、强有力。
浃(jiā):湿透。
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呷,吸,这里用其引申义。鳞,代鱼。
毛羽鳞鬣:毛,指虎狼兽类;羽,指鸟类;鳞,指鱼类和爬行动物;鬣,指马一类动物。合起来,泛指一切动物。
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这是对第一段“燕地寒”等语说的。
堕(huī)事:耽误公事。堕,坏、耽误。
此官:当时作者任顺天府儒学教授,是个闲职。
适:正好。
恶(wū)能:怎能。
己亥: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