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老子哲学

姓名:XX

XXXX学院

XXXXXX 学号: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一个外国学者说:中国古代有两本最值得一读的书,一本是儒家经典《论语》另一本是道家经典《老子》。一个外国学者说:中国古代有两本最值得一读的书,一本是儒家经典《论语》另一本是道家经典《老子》。老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在中外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中就有广为流传的至理名言——知足常足。

一、节物欲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或莫大于不知足;祸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太平盛世,政治清明。没有战争,连最善于奔驰作战的骏马都被用于耕作;天下大乱,战火频繁,连怀驹的母马都被拉上战场,在野外分娩。所有

的罪恶再也没有比贪欲泛滥更大的,所有的灾祸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大的,任何过错没有比想占有、夺取更大的。所以只有知道满足的丰足,才是真正长久的丰足。马在古代一向是六畜之首,是刚健奔腾,自强不息的象征,在这里老子用马来隐喻天下万物。

当天下“有道”的时候,一切人力、物力、资源都是围绕于生产、耕作等良性的活动。这些良性的活动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的。而当天下“无道”的时候,所有以上的一切资源都被用于战争等恶性活动,恶性的活动是破坏性的,是杀戮,是反人类的。从马的两个不同用处的强烈对比就可以看出战争是多么的残酷无道。

那么人类为什么不愿意采取符合天道人性的和平发展,而非要去进行反天道、反人类的战争呢?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在这里给出了他的答案,就是“多欲”,就是“不知足”,就是“欲得”。

人们只有懂得克制对物质的欲望,才能成就大事。

汉武帝刘邦,破秦攻入咸阳之时,不动财物,不近美色,这在范增看来大为可虑。范增对项羽说,刘邦在沛县时贪财好色,捡钱眼开,见色起心,可是进咸阳后面对秦宫数不尽的财宝,看不尽的绝色佳人,他却能秋毫无犯,可见此人“其志不小”。一个喜欢钱财,爱玩女人的流氓,面对伸手即得,取之不竭,而且还名正言顺的财宝可以束手而立;面对数千随叫随到,让男人销魂夺魄的美女,却可以坐怀不乱,仔细想想,这是怎样的自制力啊!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物质的欲望,喜好和习惯,可是又有多少人可以坚定

自己的信念,把自己强力地束缚成像开关一样,想打开的时候就打开,想关闭的时候就关闭呢?但是刘邦做到了。

哲学上有“矛盾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一旦超过这一限度,就势必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所以对于物质的追求,要适可而止。一个人有太多的欲望,他就会痛苦,因为当欲望不能满足,他就会失望,很受挫折,他的生活会过得很辛苦。

二、贵己

《老子》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在老子看来,人的最高追求应该是健康长寿,而不是对名利财务的疯狂占有,过分地追去名利地位和财富只会大量消耗个人的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分地消耗经理对生命有百害而无一益,所以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对财富和名利的追求不知满足就错了,贪欲是一切祸患产生的根源,所以做到适可而止,对我们的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如何看待人生追求,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名利不能和生命相比,财富也不能和生命相比。老子认为:人应该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老子所提倡的重生贵己的观点,并不是怕死,这是建立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基础上的生,而不是苟且偷生。老子告诫人们,不要贪慕虚华、美名,而要珍惜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不可自贱自轻。甚爱就是过度地贪爱虚名和地位,其结果必然会耗费大量的精力,付出很大的代价。“多藏”就是对财务的过度追求,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疏广、疏受父子,在西汉昭帝时,先后受命为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疏

广学识渊博,教导有方,疏受好礼公瑾,荣冠朝野。任职五年以后,皇太子年纪也长大了,疏广对疏受说:“我听说知足就不会受到侮辱,知止就不会有危险,功成身退,这是最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你我父子,官至两千石,功成名就,如果此时不及时抽身退去,只怕将来会后悔的,我们现在一同离开长安,告老还乡,终其天年,这不是最好的结局吗?”疏受叩头道:“听从父亲的安排!”于是二人称病求去,汉宣帝答应了,并送他二十斤黄金,皇太子送五十斤;当他们离别长安时,满朝公卿饯行于都门之外,车连数百辆,路旁围观的人叹赞道:“贤哉,二人夫!”

回到故乡以后,他们以朝廷所赐黄金,每日摆酒设宴,广请乡里父老,并经常问还剩多少黄金,督促赶快花掉。有人权他们道:“何不买点田产屋传给子孙?”疏广道:“我岂是老糊涂了,不顾及子孙!我想过,我们家还有薄田、茅屋,只要子孙们辛勤劳作,完全可以蛮子衣食之求,不会比一般人差;如今若是再多给他们添臵财产,实是会使他们变坏。本来很贤明的,财产多了,便会胸无大志;本来愚昧的,财产多了更会去干坏事。而且富有的人,众人都会嫉妒。我纵使不能使子孙变得知书达理,也不愿意他们去干坏事而结怨乡亲。这些黄金本来是皇帝赏给老臣养老的,拿来同大家共同享乐,安度晚年,不是很好吗?”因此二人在乡里中也很受人爱戴,平平安安度过了一生。人在完成功业之后,不自恃,不据有,不锋芒毕露,不咄咄逼人,在思想境界上保持不贪羡,不追求的高度。人一旦过度执着于权势地位,就会磨损生命。因而应该像疏广、疏受父子一样看淡高官厚禄,知道功成身退方为明哲保身之道。

三、知足不是不知进取

老子阐述了“知足常足”的人生哲学。有人要问:“大家都知足了,进取心何在?”其实老子所谓的“知足”,放在现代来说,不单单指的是物质满足,也不能简单的看作是精神满足,而是面对现实、顺应社会潮流,是对显示不满的反义词。在锁定了这个“知足”的道德界限自由度的前提下,去追求、进取。否则就是贪欲、奢望,就是不识时务了。

知足常乐属一种达观人生态度,并非是不思进取。从正面说,我们如果还有潜力,还有发展空间,我们就不能安于现状,过所谓安贫乐道的生活。要求创新、发展、尽量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人类社会总是应该向前发展的,如果我们单纯的追求私欲而忽视了对思想、对真理的追寻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在追求真理思想境界上不知足就是应该提倡的。真正的财富不是口袋里有多少钱,而是脑袋里有多少东西。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山外更有山,楼外还有楼,只有永不满足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生的追求,历史的车轮才能滚滚向前。

古今意奢者富而不知足,而俭者贫而有余。奢侈的人即使富甲天下,仍不知足。怎能比得上知足节俭的人。尽管一贫如洗,却快乐美满。不知足的人要的东西太多,因为始终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去追求别人所拥有的东西,怎么会快乐呢?知足的人们不会把心挂在追求上,欲望是无法满足的。真正的快乐从心里开始。一颗喜悦的心随遇而安不因为别人拥有而羡慕,因为自己早已经拥有。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想来总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也就不应该这山望着那山高。

结束语:

老子说:知足。只要你懂得知足的那种自我满足的境界,就够了;知足,

就是“为腹不为目”——只求满足基本需要,不再外求额外的享受;知足,就是“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知足,就是“世路狭处,让他一步;滋味浓时,让人三分。”——就是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人性的不知足,造就了人生的悲剧。知足,我们不一定能够达到老子的大境界。但至少,它可以让我们平静地活着,快乐地活着。

参考文献:1.《老子哲学思想与处世方略》.选修课参考教材

2.《汉书 〃 疏广传》

中国哲学概论-老子哲学

姓名:XX

XXXX学院

XXXXXX 学号: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一个外国学者说:中国古代有两本最值得一读的书,一本是儒家经典《论语》另一本是道家经典《老子》。一个外国学者说:中国古代有两本最值得一读的书,一本是儒家经典《论语》另一本是道家经典《老子》。老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在中外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中就有广为流传的至理名言——知足常足。

一、节物欲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或莫大于不知足;祸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太平盛世,政治清明。没有战争,连最善于奔驰作战的骏马都被用于耕作;天下大乱,战火频繁,连怀驹的母马都被拉上战场,在野外分娩。所有

的罪恶再也没有比贪欲泛滥更大的,所有的灾祸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大的,任何过错没有比想占有、夺取更大的。所以只有知道满足的丰足,才是真正长久的丰足。马在古代一向是六畜之首,是刚健奔腾,自强不息的象征,在这里老子用马来隐喻天下万物。

当天下“有道”的时候,一切人力、物力、资源都是围绕于生产、耕作等良性的活动。这些良性的活动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的。而当天下“无道”的时候,所有以上的一切资源都被用于战争等恶性活动,恶性的活动是破坏性的,是杀戮,是反人类的。从马的两个不同用处的强烈对比就可以看出战争是多么的残酷无道。

那么人类为什么不愿意采取符合天道人性的和平发展,而非要去进行反天道、反人类的战争呢?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在这里给出了他的答案,就是“多欲”,就是“不知足”,就是“欲得”。

人们只有懂得克制对物质的欲望,才能成就大事。

汉武帝刘邦,破秦攻入咸阳之时,不动财物,不近美色,这在范增看来大为可虑。范增对项羽说,刘邦在沛县时贪财好色,捡钱眼开,见色起心,可是进咸阳后面对秦宫数不尽的财宝,看不尽的绝色佳人,他却能秋毫无犯,可见此人“其志不小”。一个喜欢钱财,爱玩女人的流氓,面对伸手即得,取之不竭,而且还名正言顺的财宝可以束手而立;面对数千随叫随到,让男人销魂夺魄的美女,却可以坐怀不乱,仔细想想,这是怎样的自制力啊!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物质的欲望,喜好和习惯,可是又有多少人可以坚定

自己的信念,把自己强力地束缚成像开关一样,想打开的时候就打开,想关闭的时候就关闭呢?但是刘邦做到了。

哲学上有“矛盾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一旦超过这一限度,就势必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所以对于物质的追求,要适可而止。一个人有太多的欲望,他就会痛苦,因为当欲望不能满足,他就会失望,很受挫折,他的生活会过得很辛苦。

二、贵己

《老子》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在老子看来,人的最高追求应该是健康长寿,而不是对名利财务的疯狂占有,过分地追去名利地位和财富只会大量消耗个人的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分地消耗经理对生命有百害而无一益,所以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对财富和名利的追求不知满足就错了,贪欲是一切祸患产生的根源,所以做到适可而止,对我们的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如何看待人生追求,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名利不能和生命相比,财富也不能和生命相比。老子认为:人应该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老子所提倡的重生贵己的观点,并不是怕死,这是建立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基础上的生,而不是苟且偷生。老子告诫人们,不要贪慕虚华、美名,而要珍惜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不可自贱自轻。甚爱就是过度地贪爱虚名和地位,其结果必然会耗费大量的精力,付出很大的代价。“多藏”就是对财务的过度追求,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疏广、疏受父子,在西汉昭帝时,先后受命为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疏

广学识渊博,教导有方,疏受好礼公瑾,荣冠朝野。任职五年以后,皇太子年纪也长大了,疏广对疏受说:“我听说知足就不会受到侮辱,知止就不会有危险,功成身退,这是最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你我父子,官至两千石,功成名就,如果此时不及时抽身退去,只怕将来会后悔的,我们现在一同离开长安,告老还乡,终其天年,这不是最好的结局吗?”疏受叩头道:“听从父亲的安排!”于是二人称病求去,汉宣帝答应了,并送他二十斤黄金,皇太子送五十斤;当他们离别长安时,满朝公卿饯行于都门之外,车连数百辆,路旁围观的人叹赞道:“贤哉,二人夫!”

回到故乡以后,他们以朝廷所赐黄金,每日摆酒设宴,广请乡里父老,并经常问还剩多少黄金,督促赶快花掉。有人权他们道:“何不买点田产屋传给子孙?”疏广道:“我岂是老糊涂了,不顾及子孙!我想过,我们家还有薄田、茅屋,只要子孙们辛勤劳作,完全可以蛮子衣食之求,不会比一般人差;如今若是再多给他们添臵财产,实是会使他们变坏。本来很贤明的,财产多了,便会胸无大志;本来愚昧的,财产多了更会去干坏事。而且富有的人,众人都会嫉妒。我纵使不能使子孙变得知书达理,也不愿意他们去干坏事而结怨乡亲。这些黄金本来是皇帝赏给老臣养老的,拿来同大家共同享乐,安度晚年,不是很好吗?”因此二人在乡里中也很受人爱戴,平平安安度过了一生。人在完成功业之后,不自恃,不据有,不锋芒毕露,不咄咄逼人,在思想境界上保持不贪羡,不追求的高度。人一旦过度执着于权势地位,就会磨损生命。因而应该像疏广、疏受父子一样看淡高官厚禄,知道功成身退方为明哲保身之道。

三、知足不是不知进取

老子阐述了“知足常足”的人生哲学。有人要问:“大家都知足了,进取心何在?”其实老子所谓的“知足”,放在现代来说,不单单指的是物质满足,也不能简单的看作是精神满足,而是面对现实、顺应社会潮流,是对显示不满的反义词。在锁定了这个“知足”的道德界限自由度的前提下,去追求、进取。否则就是贪欲、奢望,就是不识时务了。

知足常乐属一种达观人生态度,并非是不思进取。从正面说,我们如果还有潜力,还有发展空间,我们就不能安于现状,过所谓安贫乐道的生活。要求创新、发展、尽量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人类社会总是应该向前发展的,如果我们单纯的追求私欲而忽视了对思想、对真理的追寻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在追求真理思想境界上不知足就是应该提倡的。真正的财富不是口袋里有多少钱,而是脑袋里有多少东西。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山外更有山,楼外还有楼,只有永不满足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生的追求,历史的车轮才能滚滚向前。

古今意奢者富而不知足,而俭者贫而有余。奢侈的人即使富甲天下,仍不知足。怎能比得上知足节俭的人。尽管一贫如洗,却快乐美满。不知足的人要的东西太多,因为始终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去追求别人所拥有的东西,怎么会快乐呢?知足的人们不会把心挂在追求上,欲望是无法满足的。真正的快乐从心里开始。一颗喜悦的心随遇而安不因为别人拥有而羡慕,因为自己早已经拥有。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想来总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也就不应该这山望着那山高。

结束语:

老子说:知足。只要你懂得知足的那种自我满足的境界,就够了;知足,

就是“为腹不为目”——只求满足基本需要,不再外求额外的享受;知足,就是“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知足,就是“世路狭处,让他一步;滋味浓时,让人三分。”——就是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人性的不知足,造就了人生的悲剧。知足,我们不一定能够达到老子的大境界。但至少,它可以让我们平静地活着,快乐地活着。

参考文献:1.《老子哲学思想与处世方略》.选修课参考教材

2.《汉书 〃 疏广传》


相关文章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作业:谈谈你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程的认识以及收获和建议. 要求:1.字数在1500-2000字之间: 2.文档要求是手写.打印均可: 3.要自己所想所写,禁止抄袭. 怀着对知识的渴望,憧憬着美好的研究生生活,梦想着紧张而具 ...查看


  • 中国哲学概论-老子哲学
  • <中国哲学概论-老子哲学>课程简介 一.课程中文名称:老子哲学思想与处世方略 课程英文名称:Lao Zi's Philosophy Idea and Philosophy of Life 二.学时与学分:32学时 1学分 三.课 ...查看


  • 南开大学公共选修课分类目录(201201)
  • 南开大学公共选修课分类目录 一.自然科学与技术 序号 [***********][***********][***********][***********]1424344 开课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学院 ...查看


  • 关于毛概学习对大学生成长意义的调查报告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学习对大学生成长意义调研报告 调研小组:机电工程学院3班 组长:*** 学号:1111111111 成员:*** 学号:1111111111 *** 学号:1111111111 ...查看


  • 文科生就业
  • 社会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全面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国外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社区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城市社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论文 系别 XXXXXXXXXXXX学院 班级 00000000 姓名 张 X 学号 [1**********]0 经过了半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使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我们的国家.社会的发展具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读后感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查看


  • 高中生必读的书单
  • 我亲爱的朋友: 我个人推荐的书单如下.我自己读书虽然驳杂,但难免也是带着很多个人偏好.我尽量克服自己的偏见,给你客观而全面地推荐吧. 这份书单,不是为你几个月.一学期.甚至一年准备的,估计你需要几年的时间,慢慢来读.至于顺序,我倒不是觉得很 ...查看


  • 后院精选 | 威尔·杜兰特:认识论将哲学推向下坡路
  • 威尔·杜兰特终生致力于将哲学从学术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让它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哲学的故事>出版后,第一年连续再版22次,迅速译成18种语言,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哲学热潮. 本文为威尔·杜兰特为<哲学的故事>再版所做的序,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