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的警告:环境污染危及人类生存繁衍

  七年10月,笔者在无锡召开的一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上,听了一位专家题为“自由基与人的精子功能”的学术报告。他指出:目前,许多具有类似于激素功能的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致使人类男性精子的数量正以平均每年大约2%的速度递减,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到2050年,人类将出现精子危机,生存繁衍将受到严重威胁!这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也引起了我的兴趣。      “环境激素”作祟      大家知道,激素是人体内分泌器官分泌出来的微量物质,尽管数量极少,但对人体却具有重要而又特殊的生理功能。例如,性激素可刺激生长发育和生殖系统的成熟。那么,什么是“环境激素”呢?其实“环境激素”的概念早在1977年就由日本学者提出来了,它是指释放到环境中能导致内分泌障碍的化学物质,它包括大量人工合成的激素、农药、灭菌剂、洗涤剂、森林防护剂以及一些生产塑料的化工原料、垃圾焚烧处理时排出的有害物质等,现已查明有70余种,其中40多种是农药的有效成分,它们大都具有与雌激素分子相似的化学结构,如DDT(氯苯乙烷)、二�(口英)PCB(多氯联廿)和聚碳酸酯等。它们释放到环境中,对大气、水源、土壤造成污染,再通过饮食、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产生类似于激素的作用,破坏人体原有的平衡机制,影响人体正常的激素分泌,干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活性下降,畸胎率上升,不育症增多。丹麦内分泌学专家尼・斯卡凯贝克经多年调查后发现,近60年来,欧美等国男性精子平均减少了50%以上。美国科学家科・伯恩的研究结果揭示,美国格雷特湖由于受到严重化学污染,栖息在这个湖内的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多种动物的后代生长发育出现障碍,已到了不能生长至成年的地步,即使有少量发育成熟,也丧失了生育后代的能力。我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也证实,我国男性的平均精子数量已由40年代每毫升6000万个下降到现在的2000万个,50年下降了三分之二,精子活力也大幅度减退,造成每8对夫妻中就有1对不育!      自由基侵袭      男性精子出现危机,既有“环境激素”引发的内分泌失调的生理因素,也有自由基侵袭的影响。国内外自由基生物学专家指出,“环境激素”及一些物理因素(如臭氧层变薄引起紫外线照射增强等)的作用,使机体受到损害,往往与自由基分子的攻击作用有关。就精子而言,一方面为了维持人的精子的正常功能,自由基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如果自由基过多,将会造成精子的损伤。而环境污染是引起人体自由基增多的元凶之一。这已成为男性不育症的重要病因。据美国一位对此很有研究的科学家预测,如果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到本世纪末或下个世纪初,将有50%的美国男子失去生育能力!      人类应该觉醒了      “环境污染已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繁衍!”这引起了科学家和有识之士的警觉和关注。日本环境厅于1998年5月发表了题为《环境激素战略规划公告》。美国环保局和国家环境保健科学研究所也成立了环境激素专门研究机构,并于去年8月开始就具有类激素作用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预定两年内向美国国会拿出报告。欧洲各国也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普遍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并开展了类似的调查研究计划。   但是,要真正解决“环境激素”的危害,有效遏制男性精子减少、活力降低的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专家们呼吁,在加强环保措施的同时,建议公众要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远离“环境激素”,这是非常重要的。要尽量少使用塑料容器装饮食,要尽可能不用含氯(如聚氯乙烯)包装袋;严格禁止把塑料混入焚烧处理的垃圾中;要尽量少用化学干洗,尽量不用含铅汽油;要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

  七年10月,笔者在无锡召开的一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上,听了一位专家题为“自由基与人的精子功能”的学术报告。他指出:目前,许多具有类似于激素功能的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致使人类男性精子的数量正以平均每年大约2%的速度递减,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到2050年,人类将出现精子危机,生存繁衍将受到严重威胁!这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也引起了我的兴趣。      “环境激素”作祟      大家知道,激素是人体内分泌器官分泌出来的微量物质,尽管数量极少,但对人体却具有重要而又特殊的生理功能。例如,性激素可刺激生长发育和生殖系统的成熟。那么,什么是“环境激素”呢?其实“环境激素”的概念早在1977年就由日本学者提出来了,它是指释放到环境中能导致内分泌障碍的化学物质,它包括大量人工合成的激素、农药、灭菌剂、洗涤剂、森林防护剂以及一些生产塑料的化工原料、垃圾焚烧处理时排出的有害物质等,现已查明有70余种,其中40多种是农药的有效成分,它们大都具有与雌激素分子相似的化学结构,如DDT(氯苯乙烷)、二�(口英)PCB(多氯联廿)和聚碳酸酯等。它们释放到环境中,对大气、水源、土壤造成污染,再通过饮食、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产生类似于激素的作用,破坏人体原有的平衡机制,影响人体正常的激素分泌,干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活性下降,畸胎率上升,不育症增多。丹麦内分泌学专家尼・斯卡凯贝克经多年调查后发现,近60年来,欧美等国男性精子平均减少了50%以上。美国科学家科・伯恩的研究结果揭示,美国格雷特湖由于受到严重化学污染,栖息在这个湖内的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多种动物的后代生长发育出现障碍,已到了不能生长至成年的地步,即使有少量发育成熟,也丧失了生育后代的能力。我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也证实,我国男性的平均精子数量已由40年代每毫升6000万个下降到现在的2000万个,50年下降了三分之二,精子活力也大幅度减退,造成每8对夫妻中就有1对不育!      自由基侵袭      男性精子出现危机,既有“环境激素”引发的内分泌失调的生理因素,也有自由基侵袭的影响。国内外自由基生物学专家指出,“环境激素”及一些物理因素(如臭氧层变薄引起紫外线照射增强等)的作用,使机体受到损害,往往与自由基分子的攻击作用有关。就精子而言,一方面为了维持人的精子的正常功能,自由基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如果自由基过多,将会造成精子的损伤。而环境污染是引起人体自由基增多的元凶之一。这已成为男性不育症的重要病因。据美国一位对此很有研究的科学家预测,如果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到本世纪末或下个世纪初,将有50%的美国男子失去生育能力!      人类应该觉醒了      “环境污染已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繁衍!”这引起了科学家和有识之士的警觉和关注。日本环境厅于1998年5月发表了题为《环境激素战略规划公告》。美国环保局和国家环境保健科学研究所也成立了环境激素专门研究机构,并于去年8月开始就具有类激素作用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预定两年内向美国国会拿出报告。欧洲各国也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普遍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并开展了类似的调查研究计划。   但是,要真正解决“环境激素”的危害,有效遏制男性精子减少、活力降低的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专家们呼吁,在加强环保措施的同时,建议公众要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远离“环境激素”,这是非常重要的。要尽量少使用塑料容器装饮食,要尽可能不用含氯(如聚氯乙烯)包装袋;严格禁止把塑料混入焚烧处理的垃圾中;要尽量少用化学干洗,尽量不用含铅汽油;要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


相关文章

  • 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三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 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三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人类很难抗击的两项生态灾难.目前,全球70%的国家和地区受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灾害的危害,其中荒漠化已被人称之为吞噬地球的一条饿龙! (一) 地球是个南北略扁的球体,是太阳系中唯一能 ...查看


  • 假设地球上没有了人类
  • 从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来讲,人类是生物界的小字辈,与30亿年前就开始在地球上繁衍的古老生命相比,人类的历史最多只能追溯到200万年前,显得相当年轻.从人类有幸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跨度来看,区区的200万年(其中只有数千年与文明相伴)与恐龙称霸地 ...查看


  • 英国科学家称下世纪全球90%的人类将死亡引争议
  • 核心提示:英科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教授在最近一次演讲时,对全球变暖问题发出了惊人警告:随着地球温度持续升高,到下个世纪,地球幸存的人类最多不会超过5亿.人类会前往北极圈地区避难,北极附近的国家和城市将被摩天大楼所占据.当然,他的言论引来了巨 ...查看


  • 爱护水资源教学
  • 爱护水资源教学 盐镇中心小学 王兰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 ...查看


  • 生物入侵危及中国生态
  • 水.土.森林.动植物.空气等组成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环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各要素的"综合支持".维系一定地区或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稳定环境",就是 ...查看


  • 暑期社会实践环保心得
  • 暑期社会实践环保心得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们曾警告说喜马拉雅冰川正以每年大约 33 至 49 英尺的惊人速度后退,已经成为全球消融最快的冰川.冰川消融 与我们息息相关.而支撑着印度最大的河谷盘地的甘戈特里冰川也正在以每年超过 100 英 ...查看


  • [保护野生动物]教学设计
  • <保护野生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劳动中的作用,感受动物与人的密切关系,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学生初步的生态意识.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行动起来,爱护.关心动物.自觉保护动物 ...查看


  • 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后果及对策
  • 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后果及对策 下面是两则新闻: 1. 科技日报/ 2 0 0 0 年/ 0 8 月/ 3 1 日/ 第0 0 3 版/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监测数据显示 南极臭氧空洞仍在扩大 记者 卞晨光 本报华盛顿8 月2 9 日电: 记者卞晨 ...查看


  • 生态设计的重要性
  • "生态学"这一术语是1886年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首次提出的,生态学从此就做为一门学科正式形成.1935年,坦斯利又建立了生态系统这个概念. 至从生态学出现以后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态学进行不的断研究,这门学科也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