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经典案例

1、机会成本:关于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侯在教学楼或图书馆门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奔入,瞅准座位,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置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着自己的“殖民地”。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问题:

1)大家为什么要提前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占座?结合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进行分析,并以此分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否合理和必要。替他人占座怎样从经济学角度解释?

2)分析占座是否符合经济效率,如果不是,如何改进?

30如何规制占座行为?防止长期“以本占座”行为?

2、供求原理 :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

某歌星一场演唱会的出场费的收入是几十万元人民币,是普通人几年或几十年的收入, 老百姓难免有不平衡之感,歌星的收入主要来源是门票的收入。我们分析演唱会门票的价 格,如果想听演唱会的人增加了,而歌手的供给不变,则门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于演唱 会举办方与歌手都能从高价格的门票中得到更多的收益,他们还增加演唱会的场次;同理 可以推出,如果没有那么多歌迷,需求减少,门票的价格必然下降,他们会减少演唱会的 场次。如果歌手增加,门票的价格也会下降,演唱会的场次增加;同理可以推出,歌手减 少,门票的价格也会上升,演唱会的场次会减少。这就是经济学分析的供求规律。 讨论题:

1. 什么是供求规律?

2. 为什么歌星的高收入是合理的?

3、弹性理论:“旧帽换新帽律八折”

在市场上各商家之间“挥泪大甩卖”、“赔本跳楼价”的价格人战从未仔细考虑过究 竞是为什么,只是觉得很开心,因为在可以节省大量金钱,有一次我路径一家安全帽专卖 店,看到它打出这样的广告—“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店家的意思是,如果你买安全帽 时交一顶旧安全帽的话,当场退二成的价格;如果直接买新帽,对不起只能按原定价格买。 这一种促销方式让人觉得好奇,是不是店家加入了什么基金会或是店家和供帽厂家有什么 协定,收旧安全帽可以让店家回收一些成本,因此拿旧帽来才有二折的优惠呢?如果大家 是这么想,那可就猜错了,实际上,店家拿到你那顶脏脏旧旧的安全帽,并没有什么好处,常常是在你走后往垃圾筒

一丢了事。

讨论题:

1.弹性的分类及影响商品弹性大小有什么因素?

2. 如何理解薄利多销?‘

4、效用理论:

在通讯市场上,各商家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以获取市场的占有率不断的提高手机的功 能、款式和型号。我身边很多赶时尚的人,也经常的变换手机。

从经济学的理论看消费者连续消费某一款式的手机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

的。如果企业连续只生产一种型号的手机,它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 意支付的价格就低了。因此,企业的产品要不断创造出多样化的产品,即使是同类产品, 只要不相同,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

讨论题:

1. 如何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 企业如何阻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消费者的影响?

5、消费者剩余理论:

你在商场里看中了一件上衣,100 元的价格,你在购买时肯定要向卖衣服的人砍价,

问 80 元卖不卖,卖衣服的理解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往往会同意让些利,促使你尽快决断, 否则你就会有到其它柜台看看的念头。讨价还价可能在 90 元成交。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追 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吗?显然不是,这实际是你对这件衣服的主观评价而已,就是为所购买 的物品支付的最高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你愿意支付的价格,你就会放弃购买,觉得不 值,这时你的消费者剩余是负数,你就不会购买了;相反如果市场价格低于你愿意支付的 价格,你就会购买,觉得很值,这时就有了消费者剩余。

还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并不总是能够得到消费者剩余的。在竞争不充分的情形下, 厂商可以对某些消费者提价,使这种利益归厂商所有。更有甚者,有些商家所卖商品并不 明码标价,消费者去购买商品时就漫天要价,然后再与消费者讨价还价。消费者要想在讨 价还价中获得消费者剩余,在平时就必须注意游览和观察各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情况,在 购买重要商品时至少要货比三家并与其卖主讨价还价,最终恰到好处地拍板成交,获得消 费者剩余。

讨论题:

1. 什么是消费者剩余?

2. 为什么说消费者剩余是主观的?

6、边际成本大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

节假日期间许多大型商场都延长营业时间,为什么平时不延长?现在我们用这一章学 习到的边际分析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说延长时间一小时,就要支付一小时所耗 费的成本,这种成本即包括直接的物耗,如水、电等,也包括由于延时而需要的售货员的 加班费,这种增加的成本就是我们这一章所学习的边际成本。假如延长一小时增加的成本 是 1 万元,(注意这里讲的成本是西方成本概念,包括成本和正常利润)那么在延时的一小 时里他们由于卖出商品而增加收益大于 1 万,作为一个精明的企业家他还应该再将营业时 间在此基础上再延长,因为这是他还有一部分该赚的钱还没赚到手。相反如果他在延长一 小时里增加的成本是 1 万,增加的收益是不足 1 万,他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就应该取 消延时的经营决定,因为他延长一小时成本大于收益。

讨论题:

1. 什么是边际收益?什么边际成本?

2. 为什么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

7、某旅行社在旅游淡季打出从天津到北京世界公园 1 日游 38 元,(包括汽车和门票)我 的一位朋友说不信,认为是旅行社的促销手段。一日他跟我提起这事,问我是真的会这么 便宜吗?38 元连世界公园的门票都不够。我给他分析,这是真的,因为旅行社在淡季游客 不足,而旅行社的大客车、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这些生产要素是不变的,一个游客都没有,

汽车的折旧费、工作人员的工资等固定费用也要支出。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有长期 与短期之分,从长期看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就可以生产。更何况就是 38 元票价旅行社也还是有钱赚的,我们给他算一笔账一个旅行社的大客车载客 50 人,共 1900 元,高速公路费和 汽油费假定是 500 元,门票价格 10 元共 500,旅行社净赚 900 元。在短期不经营也要损失

固定成本的支出,因此只要收益弥补可变成本,就可以维持下去,换个说法,每位乘客支 付费用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就可以经营。另外公园在淡季门票也打折,团体票也会打折也 是这个道理。

讨论题:

1. 什么是短期成本?什么是长期成本?

2. 什么固定成本?什么是可变成本?什么是平均的可变成本?

3. 旅行社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经营?

8、政府办的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一些城市为了保证居民的菜篮子,由政府出资办了大型养鸡场, 但成功者少,许多养鸡场最后以破产告终。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一点则在于鸡蛋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政府建立的大型养鸡场在这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并没有什么优势,它的规模不足以大 到能控制市场,产品也没有特色。它要以平等的身份与那些分散的养鸡专业户或把养鸡作 为副业的农民竞争。但这种大型养鸡场的成本都要大于行业平均成本,因为这些养鸡场固 定成本远远高于农民。它们要建大鸡舍,采用机械化方式,且有相当一批管理人员,工作 人员也是有工资的工人。这些成本的增加远远大于机械化养鸡所带来的好处,因为农民养 鸡几乎没有什么固定成本,也不向自己支付工资,差别仅仅是种鸡支出和饲料支出。大型 养鸡场由政府出资办,自然是国有企业,它也同样有产权不明晰、缺乏激励机制、效率低 的共性。从这种意义上说,政府出资办大型养鸡场是出力不讨好,动机也许不错,但结果 不好。其实这些完全竞争行业,完全可以让市场调节,农民去办,政府不要与农民争利, 何况也争不到利。

讨论题:

1. 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与形成的条件?

2. 举例说明哪些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9、一个最需要作广告宣传的市场

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广告都是垄断竞争市场的产品。通过这种大众媒体作的广告大 多数是化妆品、洗涤用品、牙膏、药品、家电等轻工业产品。而从来也没有看到过石油、 煤炭、钢铁。更没有看到过大米、白面、水、电(不包括公益广告)。这是为什么? 大米、白面最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很多的消费者也有很多的生产者; 在这个市场上产品是没有差别的。打开电视经常映入你眼帘的电视广告,一般都是轻工业 产品。这个市场就是垄断竞争市场。

引起这个市场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产品有差别,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自行车,消费者的个 人偏好不同,每一款自行车都可以以自己的产品特色在一部分消费者中形成垄断地位。但 这种垄断又是垄断不住的。因为不同牌号的自行车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这就形成一种垄断 竞争的状态,这也正是为什么生产轻工业产品的厂商不惜血本大做广告的目的。不仅如此 在这个市场上各个商家订价决策要充分考虑同类产品的价格,正确估计自己的商品在市场案上的地位,定价过高会被同类产品替代,失去本来属于你的市场份额。

有差别的产品需要作广告,就是把自己产品的特色告诉消费者,这本身就是产品的特 色。

比如“农夫山泉有点甜”突出了它的特色在于口感与其他矿泉水不同,从而赢得了市 场。创造品牌是企业的重要的营销策略。品牌的创造是产品质量和广告宣传结合的产物。 两者缺一不可。“好酒也怕巷子深”是说好酒也需要吆喝着卖,但没有好酒,再吆喝也没 有用。

美国的宝洁公司成功的广告宣传,使它的“海飞丝”“飘柔”“沙宣”家喻户晓,占

领了洗发水的 80%的市场,就是产品质量和广告宣传结合的有机结合的典型范例。西方人 说销售如果不做广告,就如同在黑暗中向情人暗送秋波,别人根本就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讨论题:

1. 产品差别的含义是什么?

2. 企业如何利用产品差别在竞争中获胜?

1、机会成本:关于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侯在教学楼或图书馆门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奔入,瞅准座位,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置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着自己的“殖民地”。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问题:

1)大家为什么要提前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占座?结合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进行分析,并以此分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否合理和必要。替他人占座怎样从经济学角度解释?

2)分析占座是否符合经济效率,如果不是,如何改进?

30如何规制占座行为?防止长期“以本占座”行为?

2、供求原理 :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

某歌星一场演唱会的出场费的收入是几十万元人民币,是普通人几年或几十年的收入, 老百姓难免有不平衡之感,歌星的收入主要来源是门票的收入。我们分析演唱会门票的价 格,如果想听演唱会的人增加了,而歌手的供给不变,则门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于演唱 会举办方与歌手都能从高价格的门票中得到更多的收益,他们还增加演唱会的场次;同理 可以推出,如果没有那么多歌迷,需求减少,门票的价格必然下降,他们会减少演唱会的 场次。如果歌手增加,门票的价格也会下降,演唱会的场次增加;同理可以推出,歌手减 少,门票的价格也会上升,演唱会的场次会减少。这就是经济学分析的供求规律。 讨论题:

1. 什么是供求规律?

2. 为什么歌星的高收入是合理的?

3、弹性理论:“旧帽换新帽律八折”

在市场上各商家之间“挥泪大甩卖”、“赔本跳楼价”的价格人战从未仔细考虑过究 竞是为什么,只是觉得很开心,因为在可以节省大量金钱,有一次我路径一家安全帽专卖 店,看到它打出这样的广告—“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店家的意思是,如果你买安全帽 时交一顶旧安全帽的话,当场退二成的价格;如果直接买新帽,对不起只能按原定价格买。 这一种促销方式让人觉得好奇,是不是店家加入了什么基金会或是店家和供帽厂家有什么 协定,收旧安全帽可以让店家回收一些成本,因此拿旧帽来才有二折的优惠呢?如果大家 是这么想,那可就猜错了,实际上,店家拿到你那顶脏脏旧旧的安全帽,并没有什么好处,常常是在你走后往垃圾筒

一丢了事。

讨论题:

1.弹性的分类及影响商品弹性大小有什么因素?

2. 如何理解薄利多销?‘

4、效用理论:

在通讯市场上,各商家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以获取市场的占有率不断的提高手机的功 能、款式和型号。我身边很多赶时尚的人,也经常的变换手机。

从经济学的理论看消费者连续消费某一款式的手机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

的。如果企业连续只生产一种型号的手机,它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 意支付的价格就低了。因此,企业的产品要不断创造出多样化的产品,即使是同类产品, 只要不相同,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

讨论题:

1. 如何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 企业如何阻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消费者的影响?

5、消费者剩余理论:

你在商场里看中了一件上衣,100 元的价格,你在购买时肯定要向卖衣服的人砍价,

问 80 元卖不卖,卖衣服的理解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往往会同意让些利,促使你尽快决断, 否则你就会有到其它柜台看看的念头。讨价还价可能在 90 元成交。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追 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吗?显然不是,这实际是你对这件衣服的主观评价而已,就是为所购买 的物品支付的最高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你愿意支付的价格,你就会放弃购买,觉得不 值,这时你的消费者剩余是负数,你就不会购买了;相反如果市场价格低于你愿意支付的 价格,你就会购买,觉得很值,这时就有了消费者剩余。

还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并不总是能够得到消费者剩余的。在竞争不充分的情形下, 厂商可以对某些消费者提价,使这种利益归厂商所有。更有甚者,有些商家所卖商品并不 明码标价,消费者去购买商品时就漫天要价,然后再与消费者讨价还价。消费者要想在讨 价还价中获得消费者剩余,在平时就必须注意游览和观察各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情况,在 购买重要商品时至少要货比三家并与其卖主讨价还价,最终恰到好处地拍板成交,获得消 费者剩余。

讨论题:

1. 什么是消费者剩余?

2. 为什么说消费者剩余是主观的?

6、边际成本大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

节假日期间许多大型商场都延长营业时间,为什么平时不延长?现在我们用这一章学 习到的边际分析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说延长时间一小时,就要支付一小时所耗 费的成本,这种成本即包括直接的物耗,如水、电等,也包括由于延时而需要的售货员的 加班费,这种增加的成本就是我们这一章所学习的边际成本。假如延长一小时增加的成本 是 1 万元,(注意这里讲的成本是西方成本概念,包括成本和正常利润)那么在延时的一小 时里他们由于卖出商品而增加收益大于 1 万,作为一个精明的企业家他还应该再将营业时 间在此基础上再延长,因为这是他还有一部分该赚的钱还没赚到手。相反如果他在延长一 小时里增加的成本是 1 万,增加的收益是不足 1 万,他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就应该取 消延时的经营决定,因为他延长一小时成本大于收益。

讨论题:

1. 什么是边际收益?什么边际成本?

2. 为什么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

7、某旅行社在旅游淡季打出从天津到北京世界公园 1 日游 38 元,(包括汽车和门票)我 的一位朋友说不信,认为是旅行社的促销手段。一日他跟我提起这事,问我是真的会这么 便宜吗?38 元连世界公园的门票都不够。我给他分析,这是真的,因为旅行社在淡季游客 不足,而旅行社的大客车、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这些生产要素是不变的,一个游客都没有,

汽车的折旧费、工作人员的工资等固定费用也要支出。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有长期 与短期之分,从长期看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就可以生产。更何况就是 38 元票价旅行社也还是有钱赚的,我们给他算一笔账一个旅行社的大客车载客 50 人,共 1900 元,高速公路费和 汽油费假定是 500 元,门票价格 10 元共 500,旅行社净赚 900 元。在短期不经营也要损失

固定成本的支出,因此只要收益弥补可变成本,就可以维持下去,换个说法,每位乘客支 付费用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就可以经营。另外公园在淡季门票也打折,团体票也会打折也 是这个道理。

讨论题:

1. 什么是短期成本?什么是长期成本?

2. 什么固定成本?什么是可变成本?什么是平均的可变成本?

3. 旅行社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经营?

8、政府办的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一些城市为了保证居民的菜篮子,由政府出资办了大型养鸡场, 但成功者少,许多养鸡场最后以破产告终。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一点则在于鸡蛋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政府建立的大型养鸡场在这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并没有什么优势,它的规模不足以大 到能控制市场,产品也没有特色。它要以平等的身份与那些分散的养鸡专业户或把养鸡作 为副业的农民竞争。但这种大型养鸡场的成本都要大于行业平均成本,因为这些养鸡场固 定成本远远高于农民。它们要建大鸡舍,采用机械化方式,且有相当一批管理人员,工作 人员也是有工资的工人。这些成本的增加远远大于机械化养鸡所带来的好处,因为农民养 鸡几乎没有什么固定成本,也不向自己支付工资,差别仅仅是种鸡支出和饲料支出。大型 养鸡场由政府出资办,自然是国有企业,它也同样有产权不明晰、缺乏激励机制、效率低 的共性。从这种意义上说,政府出资办大型养鸡场是出力不讨好,动机也许不错,但结果 不好。其实这些完全竞争行业,完全可以让市场调节,农民去办,政府不要与农民争利, 何况也争不到利。

讨论题:

1. 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与形成的条件?

2. 举例说明哪些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9、一个最需要作广告宣传的市场

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广告都是垄断竞争市场的产品。通过这种大众媒体作的广告大 多数是化妆品、洗涤用品、牙膏、药品、家电等轻工业产品。而从来也没有看到过石油、 煤炭、钢铁。更没有看到过大米、白面、水、电(不包括公益广告)。这是为什么? 大米、白面最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很多的消费者也有很多的生产者; 在这个市场上产品是没有差别的。打开电视经常映入你眼帘的电视广告,一般都是轻工业 产品。这个市场就是垄断竞争市场。

引起这个市场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产品有差别,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自行车,消费者的个 人偏好不同,每一款自行车都可以以自己的产品特色在一部分消费者中形成垄断地位。但 这种垄断又是垄断不住的。因为不同牌号的自行车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这就形成一种垄断 竞争的状态,这也正是为什么生产轻工业产品的厂商不惜血本大做广告的目的。不仅如此 在这个市场上各个商家订价决策要充分考虑同类产品的价格,正确估计自己的商品在市场案上的地位,定价过高会被同类产品替代,失去本来属于你的市场份额。

有差别的产品需要作广告,就是把自己产品的特色告诉消费者,这本身就是产品的特 色。

比如“农夫山泉有点甜”突出了它的特色在于口感与其他矿泉水不同,从而赢得了市 场。创造品牌是企业的重要的营销策略。品牌的创造是产品质量和广告宣传结合的产物。 两者缺一不可。“好酒也怕巷子深”是说好酒也需要吆喝着卖,但没有好酒,再吆喝也没 有用。

美国的宝洁公司成功的广告宣传,使它的“海飞丝”“飘柔”“沙宣”家喻户晓,占

领了洗发水的 80%的市场,就是产品质量和广告宣传结合的有机结合的典型范例。西方人 说销售如果不做广告,就如同在黑暗中向情人暗送秋波,别人根本就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讨论题:

1. 产品差别的含义是什么?

2. 企业如何利用产品差别在竞争中获胜?


相关文章

  • 论经济法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
  • 论经济法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 赵新龙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安徽蚌埠 233030) [摘 要]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案例可以通过电视媒体.法院判例及其他渠道获取,具有实战性.时效性.针对性.多元性.新颖 ...查看


  • [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探析
  • 摘 要: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法学>教学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在组织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精心挑选案例,重点把握课堂讨论环节,指导学生撰写总结报告.在<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中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以及 ...查看


  • 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
  • 2010年第5期(总第227期 ) EDUCATIONEXPLORATION No15,2010SerialNo1227 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 吴艳华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河南鹤壁458030) 摘 要:目前,在国内高等院校 ...查看


  •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 自己收藏的 觉得很有用 故上传到百度 与大家一起分享! 浙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财经类各专业(开放教育专科)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 在 ...查看


  • 教学大纲与日历
  •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2001年10月23日审定通过)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大纲的制定依据 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财经各专业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的管理人才.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 ...查看


  • 经济学必读经典著作(核心版)
  • 经济学必读经典著作(核心板) 十大经济学名著: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导读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 ...查看


  • 微观经济学教案
  • 微观经济学(教案) (第四版) 教师:刘 伟 ·微观经济学· 教学目的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发 ...查看


  • 2016经济学考研备考宏观经济学经典案例
  • 2016经济学考研备考:宏观经济学经典 案例 欧盟的经济规模接近美国,是日本的两倍,中欧贸易额仅为中美贸易的一半, 也少于中日贸易,双边贸易与欧盟的经济和外贸实力明显不相称.2002年,朱熔基总理访问欧盟时,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提出要在未来 ...查看


  • 宏观经济学经典教材解读
  • 宏观经济学经典教材解读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 ...查看


  •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案
  • 6.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典型案例调查方案 一.工作目标与任务 1.通过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的调查,揭示我国中东部地区基本的生态环境现状,为面上调查提供具体实例: 2.以典型案例说明中东部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揭示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