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决定公司命运
---案例调查:真功夫VS 海底捞
一. 例中的股权现状简介
(一) 真功夫股权现状: 真功夫由蔡达标和他的前小舅子潘宇海一起创办,各有50%的股份。2007年10月,真功夫引入了今日资本和中山联动两家PE 的投资,两家PE 对真功夫估值高达50亿元,各投1.5亿元,各占3%的股权,蔡达标和潘宇海的股权比例都由50%摊薄到47%。蔡达标为了真功夫顺利上市而谋求大股东的绝对地位,开始进行去家族化改革。真功夫多位与潘宇海关系密切的中高层离职或被辞退,这使得潘宇海被进一步边缘化。
(二) 海底捞股权现状:
起初创立人张勇夫妇和施永宏夫妇两家人各占50%股份。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张勇在让施永宏下岗的同时,以原始出资额的价格,从施永宏夫妇的手中购买了18%的股权,张勇夫妇成了海底捞68%(超过三分之二) 的绝对控股股东。
二. 通过对本案例的调查找出股权结构的缺陷,并提出你的建议
(一) 真功夫股权结构缺陷及建议:
缺陷就是股权结构是两个股东各占50%,如果两个股东意见一致还好,不一致就很麻烦。企业的每个股东对企业的贡献肯定是不同的,而股权比例对等,即意味着股东贡献与股权比例不匹配,这种不匹配到了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股东矛盾。另外,这种股权结构没有核心股东,也容易造成股东矛盾。
建议:真功夫的败笔源于公司治理在股权结构等方面的不规范。但就目前情况,应该进行股权的分配了,建议两大股东之间一方退出,另一方以合理、公平的价格受让。 或者两大股东谈判,采取割据而治的方式,比如一方势力范围在南方,一方势力范围在北方,最终目的确保真功夫的品牌。
(二) 海底捞股权结构缺陷及建议:
海底捞以前的股权结构确实存在很严重的缺陷,但是经过整顿后,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海底捞一共有11位股东,总股本1.25亿股,第一大股东是简阳市静远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海底捞50%的股份,其次是海底捞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勇持25.5%。同时张勇持有静远投资52%的股份,因此海底捞的实际控制人便是张勇。所以,海底捞的股权结构现在亟待解决的就是引入资本,进行上市准备。
三. 公司治理中合理股权结构的举例
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万象集团,宏盛科技公司。
其引入多元化股权结构, 可以有利于权力的制衡,有利于决策层的稳定, 促使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另外,其大股东减持或转让所持股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股东股比例过高带来的问题,如,公司大股东拥有了绝对控股的股份,使得股东之间缺乏相互制约和制衡。股份转让变现,有利于资产盘活并投资新兴产业。
四. 总结股权配置原理以及对基本概念的掌握
根据我的总结,公司股权配置不要平均化。
比较成功的模式是有一个大股东,是决策的中心;另外搭配几个占股10个点或8个点的小股东,有话语权,既保持有不同的意见,又有人拍板。
股权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利益结构要合理,贡献要正相关。该拿大股的应该拿最大的股份,不该拿股份的人就不应该有股份。
另外,创始团队开始持股的人最好不超过3个。如果人多,同时拿股份,还平分,在后续过程中,基本上都会出现内讧问题,会有人离开。
还有,要设立防冲突机制。大家会签订一个共同发起公司的协议书,把各自的权利、义务包括发生纠纷的解决办法,全部白纸黑字约定清楚。
股权结构决定公司命运
---案例调查:真功夫VS 海底捞
一. 例中的股权现状简介
(一) 真功夫股权现状: 真功夫由蔡达标和他的前小舅子潘宇海一起创办,各有50%的股份。2007年10月,真功夫引入了今日资本和中山联动两家PE 的投资,两家PE 对真功夫估值高达50亿元,各投1.5亿元,各占3%的股权,蔡达标和潘宇海的股权比例都由50%摊薄到47%。蔡达标为了真功夫顺利上市而谋求大股东的绝对地位,开始进行去家族化改革。真功夫多位与潘宇海关系密切的中高层离职或被辞退,这使得潘宇海被进一步边缘化。
(二) 海底捞股权现状:
起初创立人张勇夫妇和施永宏夫妇两家人各占50%股份。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张勇在让施永宏下岗的同时,以原始出资额的价格,从施永宏夫妇的手中购买了18%的股权,张勇夫妇成了海底捞68%(超过三分之二) 的绝对控股股东。
二. 通过对本案例的调查找出股权结构的缺陷,并提出你的建议
(一) 真功夫股权结构缺陷及建议:
缺陷就是股权结构是两个股东各占50%,如果两个股东意见一致还好,不一致就很麻烦。企业的每个股东对企业的贡献肯定是不同的,而股权比例对等,即意味着股东贡献与股权比例不匹配,这种不匹配到了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股东矛盾。另外,这种股权结构没有核心股东,也容易造成股东矛盾。
建议:真功夫的败笔源于公司治理在股权结构等方面的不规范。但就目前情况,应该进行股权的分配了,建议两大股东之间一方退出,另一方以合理、公平的价格受让。 或者两大股东谈判,采取割据而治的方式,比如一方势力范围在南方,一方势力范围在北方,最终目的确保真功夫的品牌。
(二) 海底捞股权结构缺陷及建议:
海底捞以前的股权结构确实存在很严重的缺陷,但是经过整顿后,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海底捞一共有11位股东,总股本1.25亿股,第一大股东是简阳市静远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海底捞50%的股份,其次是海底捞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勇持25.5%。同时张勇持有静远投资52%的股份,因此海底捞的实际控制人便是张勇。所以,海底捞的股权结构现在亟待解决的就是引入资本,进行上市准备。
三. 公司治理中合理股权结构的举例
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万象集团,宏盛科技公司。
其引入多元化股权结构, 可以有利于权力的制衡,有利于决策层的稳定, 促使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另外,其大股东减持或转让所持股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股东股比例过高带来的问题,如,公司大股东拥有了绝对控股的股份,使得股东之间缺乏相互制约和制衡。股份转让变现,有利于资产盘活并投资新兴产业。
四. 总结股权配置原理以及对基本概念的掌握
根据我的总结,公司股权配置不要平均化。
比较成功的模式是有一个大股东,是决策的中心;另外搭配几个占股10个点或8个点的小股东,有话语权,既保持有不同的意见,又有人拍板。
股权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利益结构要合理,贡献要正相关。该拿大股的应该拿最大的股份,不该拿股份的人就不应该有股份。
另外,创始团队开始持股的人最好不超过3个。如果人多,同时拿股份,还平分,在后续过程中,基本上都会出现内讧问题,会有人离开。
还有,要设立防冲突机制。大家会签订一个共同发起公司的协议书,把各自的权利、义务包括发生纠纷的解决办法,全部白纸黑字约定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