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继承的看法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在全球化背景下,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保护
正文: 一直以来就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兴趣,然而在我们上大学之前却很少在课堂上接触这些东西。其实光唐诗宋词已经给予了我们相当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后来由于北京高考制度要调整,所以语文课上或多或少的接触了一些国学常识,也读过《战国策》《左传》《国语》等先秦散文。上了大学在图书馆也看过一些名家、国学家的部分作品,比如《人间词话》《国学概论》等,感触很深刻。于是便由此为切入点,尽可能多的去查阅,搜寻了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料。
尽管传统文化有不容回避的缺陷,有让人诟病的糟粕,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还有它的保守拘泥、僵化固执、不擅开拓在近代历史上让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有许多的优秀之处,即需要取其之“精髓”。
首先,中国文化一直是积极入世的,而不是消极出世的。以中国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为例,其主流都是经世致用、兴邦治国、教民化俗的。儒家所言“内圣外王”、“修齐治平”,都是要求将内在的思想外化为积极的事情。道家看似虚玄,倡言“无为”,然而其真正的目的却是为了“无不为”。法家文化一切以实效为依归,具有更明显的现实精神。其次,它还具有强烈的道德色彩。中国古代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和政治宗教设施,无一不是与宗法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积极作用表现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 又譬如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中庸之道 。“中和”思想突出强调了两个侧面:一是”中”,即把握事物的量的准确性;二是”和”,即不同因素、不同方面的合理组合、对立统一。这种思想方法在古代中国社会曾经促使中国人民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身协调、天人协调和人我协调,对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然这里只列举了一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从中我们已经管中窥豹的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宏伟。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加深,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良莠不齐,精华与糟粕并存,盲目的推崇传统文化必然会导致封建腐朽思想的泛滥和复辟。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地分辨传统文化的良莠。
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它就是财富;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加分析的照搬,传统文化就会成为包袱。所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正确地对待。例如,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应该提倡;但古代“二十四孝”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如“刻木事亲”“埋儿奉母”的故事让人感到毫无人性;“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充满迷信思想,对现实生活是包袱,应该抛弃。所以,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坚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正确态度,保持和发扬其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改造或剔除其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充分体现时代精神;还要反对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如果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能够与时俱进,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反之,传统
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以儒家文化的发展为例: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成员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建立社会的道德秩序,使社会成员对自身的社会地位都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其所传授的主要是四书五经。先秦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贤人政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严刑峻法,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
列举完一些优点,再来看看儒家、尤其是汉代以后儒家的缺点。其一,儒家强调道德感化,不注重建设制度。这导致中国社会法治不彰。 “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法律不外是行政的一种工具,而不是被统治者的保障”。其二,儒家学说“为皇帝树立了一个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卓越的、全能的权力。三纲五常被统治者接受并独尊了2000多年,严重地束缚了国人的思想,是导致中国人千百年来只是做臣民,顺应者居多,民族在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三,儒家注重道德说教而不是行动,寄望于圣贤而不是自己将它付诸实现。这也是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教育只能培养帝师、但培养不了领袖,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几千年来都只是一种附庸的重要原因。其四,儒家文化是反映农耕文明和宗法制的周礼之产物。由于农耕文明劳动分工和宗法制的形成,造成了这种文化对妇女的偏见。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外来文化的因子,同时要保护和更新传统文化,从而建立新的文化认同。这个新的文化系统,应该是以儒释道,尤其是儒家文化为特色的,舍此,则不再是中国文化。说到底,凝聚全球华人心灵,要靠儒释道;统一台湾海峡两岸人心,也要靠儒释道。为什么上百年来日本美国这幺大的力量拿不走台湾?为什么我们都相信台湾将来一定会回来?除了经济军事因素外,最重要的还是儒释道这个根连着台湾。因此,在中国扎根最深的儒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应该保留下来。
儒家思想的一些价值系统,在经历了五四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运动后,仍然在大众中有深厚的根基,比如孝,比如师道,等等。在中国,如果说某人不孝,朋友都不屑与他来往。其他的伦理宗教系统也有孝的伦理要求,但只有儒学把孝做成了一个文化系统并进入制度。但是在今天,我们不是要“父命不得不从”的愚孝,而是要符合人情伦理的健康的孝。不可想象,如果没有了孝这一价值观,未来中国的文化认同还是不是中国人的文化。
儒家提倡以德治国,在实践中一直是礼法合治,法律儒家化,可以说礼法合治是一个传统。汉宣帝曾告诫他儿子:“吾家本杂王霸道而用之。”孔夫子一向温良恭俭让,可上任七天就杀掉少正卯,就是礼法合治的一个典型案例。庞朴先生说“儒家有两面::一是风和日丽,一是金刚怒目。”也是此意。据说犯罪嫌疑人的直系亲属没有义务出庭作证的提案有望近期立法通过,这即是对父子相隐保护亲情的儒学思想的一个回归。
今天儒学这一民族文化慧命的传承,最重要的是在“日用伦常”的百姓生活中,进入“日用伦常”,深入民间,这传统才是活的,才不是书架上的死文物。现在民间和地方政府的儒学复兴和创新活动方兴未艾:青岛四方区连续八年举办“邻居节”;某县级市提出“以孝治市”;某社区倡导孝文化,来买房的人必须持有单位的孝亲证明;许多企业以《弟子规》为员工培训内容;许多村评比“好媳妇,好婆婆”,等等。这些民间和地方政府的自发的儒学复兴和创新活动,是他们主动对治现代化之病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政府似宜妥善爱护扶持,而不必担心“毒草”复活(毒草也有,宜加甄别),这复活和更生的儒学传统可以安抚心灵,和谐家庭社会,对国家
大有裨益。
只要我们珍视传统,不断创新,儒学一定能够凤凰涅槃而自我更生出一个与时代相衔接的新的儒学系统,这个新儒学将继续浇灌中华民族的心灵,为国家在未来几十年里迎来一个更加繁荣的盛世作出独特的贡献。
对传统文化继承的看法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在全球化背景下,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保护
正文: 一直以来就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兴趣,然而在我们上大学之前却很少在课堂上接触这些东西。其实光唐诗宋词已经给予了我们相当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后来由于北京高考制度要调整,所以语文课上或多或少的接触了一些国学常识,也读过《战国策》《左传》《国语》等先秦散文。上了大学在图书馆也看过一些名家、国学家的部分作品,比如《人间词话》《国学概论》等,感触很深刻。于是便由此为切入点,尽可能多的去查阅,搜寻了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料。
尽管传统文化有不容回避的缺陷,有让人诟病的糟粕,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还有它的保守拘泥、僵化固执、不擅开拓在近代历史上让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有许多的优秀之处,即需要取其之“精髓”。
首先,中国文化一直是积极入世的,而不是消极出世的。以中国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为例,其主流都是经世致用、兴邦治国、教民化俗的。儒家所言“内圣外王”、“修齐治平”,都是要求将内在的思想外化为积极的事情。道家看似虚玄,倡言“无为”,然而其真正的目的却是为了“无不为”。法家文化一切以实效为依归,具有更明显的现实精神。其次,它还具有强烈的道德色彩。中国古代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和政治宗教设施,无一不是与宗法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积极作用表现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 又譬如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中庸之道 。“中和”思想突出强调了两个侧面:一是”中”,即把握事物的量的准确性;二是”和”,即不同因素、不同方面的合理组合、对立统一。这种思想方法在古代中国社会曾经促使中国人民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身协调、天人协调和人我协调,对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然这里只列举了一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从中我们已经管中窥豹的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宏伟。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加深,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良莠不齐,精华与糟粕并存,盲目的推崇传统文化必然会导致封建腐朽思想的泛滥和复辟。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地分辨传统文化的良莠。
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它就是财富;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加分析的照搬,传统文化就会成为包袱。所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正确地对待。例如,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应该提倡;但古代“二十四孝”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如“刻木事亲”“埋儿奉母”的故事让人感到毫无人性;“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充满迷信思想,对现实生活是包袱,应该抛弃。所以,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坚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正确态度,保持和发扬其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改造或剔除其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充分体现时代精神;还要反对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如果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能够与时俱进,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反之,传统
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以儒家文化的发展为例: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成员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建立社会的道德秩序,使社会成员对自身的社会地位都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其所传授的主要是四书五经。先秦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贤人政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严刑峻法,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
列举完一些优点,再来看看儒家、尤其是汉代以后儒家的缺点。其一,儒家强调道德感化,不注重建设制度。这导致中国社会法治不彰。 “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法律不外是行政的一种工具,而不是被统治者的保障”。其二,儒家学说“为皇帝树立了一个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卓越的、全能的权力。三纲五常被统治者接受并独尊了2000多年,严重地束缚了国人的思想,是导致中国人千百年来只是做臣民,顺应者居多,民族在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三,儒家注重道德说教而不是行动,寄望于圣贤而不是自己将它付诸实现。这也是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教育只能培养帝师、但培养不了领袖,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几千年来都只是一种附庸的重要原因。其四,儒家文化是反映农耕文明和宗法制的周礼之产物。由于农耕文明劳动分工和宗法制的形成,造成了这种文化对妇女的偏见。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外来文化的因子,同时要保护和更新传统文化,从而建立新的文化认同。这个新的文化系统,应该是以儒释道,尤其是儒家文化为特色的,舍此,则不再是中国文化。说到底,凝聚全球华人心灵,要靠儒释道;统一台湾海峡两岸人心,也要靠儒释道。为什么上百年来日本美国这幺大的力量拿不走台湾?为什么我们都相信台湾将来一定会回来?除了经济军事因素外,最重要的还是儒释道这个根连着台湾。因此,在中国扎根最深的儒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应该保留下来。
儒家思想的一些价值系统,在经历了五四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运动后,仍然在大众中有深厚的根基,比如孝,比如师道,等等。在中国,如果说某人不孝,朋友都不屑与他来往。其他的伦理宗教系统也有孝的伦理要求,但只有儒学把孝做成了一个文化系统并进入制度。但是在今天,我们不是要“父命不得不从”的愚孝,而是要符合人情伦理的健康的孝。不可想象,如果没有了孝这一价值观,未来中国的文化认同还是不是中国人的文化。
儒家提倡以德治国,在实践中一直是礼法合治,法律儒家化,可以说礼法合治是一个传统。汉宣帝曾告诫他儿子:“吾家本杂王霸道而用之。”孔夫子一向温良恭俭让,可上任七天就杀掉少正卯,就是礼法合治的一个典型案例。庞朴先生说“儒家有两面::一是风和日丽,一是金刚怒目。”也是此意。据说犯罪嫌疑人的直系亲属没有义务出庭作证的提案有望近期立法通过,这即是对父子相隐保护亲情的儒学思想的一个回归。
今天儒学这一民族文化慧命的传承,最重要的是在“日用伦常”的百姓生活中,进入“日用伦常”,深入民间,这传统才是活的,才不是书架上的死文物。现在民间和地方政府的儒学复兴和创新活动方兴未艾:青岛四方区连续八年举办“邻居节”;某县级市提出“以孝治市”;某社区倡导孝文化,来买房的人必须持有单位的孝亲证明;许多企业以《弟子规》为员工培训内容;许多村评比“好媳妇,好婆婆”,等等。这些民间和地方政府的自发的儒学复兴和创新活动,是他们主动对治现代化之病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政府似宜妥善爱护扶持,而不必担心“毒草”复活(毒草也有,宜加甄别),这复活和更生的儒学传统可以安抚心灵,和谐家庭社会,对国家
大有裨益。
只要我们珍视传统,不断创新,儒学一定能够凤凰涅槃而自我更生出一个与时代相衔接的新的儒学系统,这个新儒学将继续浇灌中华民族的心灵,为国家在未来几十年里迎来一个更加繁荣的盛世作出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