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展开与折叠(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

3、情感与态度: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认识到许多数学研究的原型都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众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 教学重难点:

通过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 图示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提出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些立体图形经过展开将会得到一个平面图形,而有些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将得到一个立体图形。今天我们来学习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小正方体纸盒沿某条棱任意剪开,看看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 注意剪开正方体棱的过程中,正方体的6个面中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它面相连。

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再贴) ,

可以得出11种不同的展开图:

将得到的平面图形分类,经过讨论得出分为4类:

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

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

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

第四类,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

(三)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

内容:

练习1

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以下平面图形。先想一想,再动手剪,剪错了不要紧,再粘上,重剪。

(1) (2)

学生思考,再动手剪,然后与同伴交流。请剪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剪法。 把一个正方体剪成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你能剪成吗?

(3) (4)

学生先想,再剪,同伴之间互相交流剪的方法相互指正,对有困难的学生适时指导,学生说明(3)的剪法。(4)不能剪出,因为图中有6个面相连,而将正方

体的表面展成一个平面图形面与面之间相连的棱有5条,要剪开7条棱。 练习2

贴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

面A 、面B 、面C 的对面各是哪个面?

学生思考,猜想答案。

请一位同学用透明胶粘贴成正方体展示给同学们看,验证答案。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有何体会?

学生:正方体有11种形状的平面展开图。

„„

学生:解决“展开与折叠”问题的方法:一是动手实践,二是发挥空间想像,合情推理。

展开与折叠(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

3、情感与态度: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认识到许多数学研究的原型都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众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 教学重难点:

通过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 图示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提出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些立体图形经过展开将会得到一个平面图形,而有些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将得到一个立体图形。今天我们来学习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小正方体纸盒沿某条棱任意剪开,看看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 注意剪开正方体棱的过程中,正方体的6个面中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它面相连。

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再贴) ,

可以得出11种不同的展开图:

将得到的平面图形分类,经过讨论得出分为4类:

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

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

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

第四类,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

(三)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

内容:

练习1

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以下平面图形。先想一想,再动手剪,剪错了不要紧,再粘上,重剪。

(1) (2)

学生思考,再动手剪,然后与同伴交流。请剪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剪法。 把一个正方体剪成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你能剪成吗?

(3) (4)

学生先想,再剪,同伴之间互相交流剪的方法相互指正,对有困难的学生适时指导,学生说明(3)的剪法。(4)不能剪出,因为图中有6个面相连,而将正方

体的表面展成一个平面图形面与面之间相连的棱有5条,要剪开7条棱。 练习2

贴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

面A 、面B 、面C 的对面各是哪个面?

学生思考,猜想答案。

请一位同学用透明胶粘贴成正方体展示给同学们看,验证答案。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有何体会?

学生:正方体有11种形状的平面展开图。

„„

学生:解决“展开与折叠”问题的方法:一是动手实践,二是发挥空间想像,合情推理。


相关文章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测试题含答案
  • 八年级上北师大版第一章勾股定理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各组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 )9,12,15 (B )15,36,39 (C )16,30,32 (D )9,40,41 2. 如图1, ...查看


  • 2015北师版小学数学目录
  • 一年级上册 准备课 可爱的校园 一 生活中的数 1 快乐的家园 2 玩具 3 小猫钓鱼 4 文具 5 快乐的午餐 6 动物乐园 二 比较 1 过生日 2 下课了 3 跷跷板 三 加与减(一) 1 一共有多少 2 还剩下多少 3 可爱的小猫 ...查看


  • 2017版最新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目录
  • 2013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1.同底数幂的乘法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展开与折叠 3. 截一个几何体 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 ...查看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 教材分析 马永俊 (1)"混编"的方式. --体现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课题学习) 关注不同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即突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实质性关联,体现数学的整体性.展示使用 ...查看


  • 七年级上册数学[数数看,找规律]教学设计
  • [小编寄语]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上册数学<数数看,找规律>教学设计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说教材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2页活动3:数数看,找规律. (二) 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在由平面图形到立 ...查看


  • 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最新
  • 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7.有趣的七巧板 一.学生状况分析 本节是北师大版试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第七节,是以活动课的形式呈现平行.垂直及角的有关内容的综合应用.旨在通过七巧板的制作和拼.摆等活动 ...查看


  • 九年级数学(上册)综合试卷(北师大版)
  • 九年级数学上册综合试卷(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一元二次方程2x -5x =0的解是( ) A.x =0 2 x 2=3 C.x 1=0, x 2=B .x 1=0, 51 D.x = 3 2 ...查看


  • 角的比较说课稿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比较>说课稿 一.学生状况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第四节,学生对点.线.角这些基本的几何元素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特别是经历了比较线段和度量角等数学活动后,探索图 ...查看


  •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教学设计
  • <尝试与猜测>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99-100页"尝试与猜测".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 ...查看


热门内容